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
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
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王子方曰。干为父。坤为母。刚主化。柔主变。)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着也。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
故曰治病必求其本。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天地者。阴阳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浓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
当法天地阴阳之理。)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
病之从逆也。(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 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之体位。各有上下。)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
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此篇言天地之阴阳。与人之阴阳相合。是以一节言天地阴阳水火。一节言清浊脏腑精形。以天人相间而言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之清阳。本乎天而出上窍。人之浊阴。本乎地而出下窍。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也。)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混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肢。
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肢。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首言清阳之在上。次言发于外内之腠理。此言充实于四旁。盖阳气者。若天与日。位居尊高。而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内者也。)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故为阳。清阳上升。故为气。浊阴下降。故为味。盖以水火而征兆气味之阴阳也。)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故味归形。阳化气。
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故精归于化也。)精食气。形食味。(水谷之精气。以生此精。精、食气也。五味入胃。以养此形。形、食味也。)化生精。气生形。(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气。以生养此形也。)味伤形。气伤精。(夫形食味。精食气。如饮食之气味太过。则反伤其精形矣。)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为元气之本。气乃精之化也。形食味而味归形。味伤形则及于气矣。此节论饮食之阴阳气味。以生精气之阴阳而养此形。)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氏曰。味有实。故下流于便溺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为阴。而味浓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而气浓者为纯阳。薄者为阳中之阴。此阴阳之中而又分阴阳也。)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味浓为阴中之阴。降也。故主下泄。
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主宣通。气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主发泄。气浓为阳中之阳。升也。故主发热。此节论气味之阴阳升降。)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
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太过。亦有伤于气矣。盖气生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
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食火。食、犹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故曰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王子方曰。壮火之气。少火之气。是气即火之气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马氏曰。用酸苦之味。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寒。而阳斯病也。用辛甘之味。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热。而阴斯病也。所谓阳胜则阴病者。何也。以阳胜则太热。彼阴分安得不病乎。所谓阴胜则阳病者。何也。以阴胜则太寒。彼阳分安得不病乎。)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成形。寒则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此以下论天之四时五行。人之五脏五气。外感六淫。内伤五志。亦有阴阳寒热之为病也。风性动摇。故风胜则动。热气伤阴。故热胜则肿。燥伤津液。故燥胜则干。
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也。乃四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在地为木。
在天为风。天有四时五行之生长收藏。而化生阴阳之六气也。此言天之四时五行。成象成形者。而应乎阴阳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此言人之五脏。化生五气五志。有形无形者。而应乎阴阳也。)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络脏腑。故寒暑伤形。马氏曰。举喜怒而凡忧思恐可知矣。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知矣。王子方曰。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五志内伤。亦归重阴阳之二气。故下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本神篇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是以五行五气论阴阳可也。以寒暑喜怒论阴阳亦可也。若胶执于文本以论阴阳。则固矣。)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
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于阳矣。阴阳之气。厥逆上行。则五脏之气满于脉。而离脱于真藏之形矣。此言寒暑伤在外形身之阴阳。喜怒伤于内藏气之阴阳也。张兆璜曰。伤阳则气厥于上。伤阴则血满于脉。)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若喜怒不恒。寒暑过度。则表里阴阳俱损。生何可以固久乎。此总结上章之意。)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承上文而言。天有四时之寒暑。人有五气之阴阳。合而论之。在天阴阳之邪。又由吾人之阴阳气化也。是以受天之阴邪而必阳。受阳邪而必阴。王子方曰。此篇论天之四时五行。合人之五脏五气。是以有言天节。有言人节。有分而论者。有合而论者。)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冬、时之阴也。寒湿、气之阴也。冬伤寒。
秋伤湿。谓之重阴。冬伤寒而春必温。秋伤湿而冬咳嗽。乃重阴而变阳病也。春夏、时之阳也。风暑、气之阳也。春伤风而夏伤暑。谓之重阳。春伤风而飧泄。夏伤暑而秋病 疟。乃重阳而变阴病也。夫寒邪伏藏。春时阳气外出。化寒而为温热也。暑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化热而为阴疟也。此天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变化也。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变为飧泄之阴病矣。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变为咳嗽之阳证矣。此四时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升降也。 疟、三阴疟也。王子方曰。故曰者。引生气篇之文以证明之也。)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有信然乎。(帝言人之脏腑形身。与天之四时阴阳。外内相应。惟上古圣人。能论理人形。与天地参合。是以岐伯论天之五方五气五色五音。地之五行五味。以应人之五体五脏五窍五志也。六合、谓十二经脉之合也。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各从其经正而相通也。气穴者。经气所注之穴。
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而各有定处。各有定名也。溪谷者。大小之分肉。连于骨而生起也。分部者。皮之分部也。
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言天地之四时阴阳。尽有经纬纪纲。应人形之外内。皆有表有里也。)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主生风。)风生木。(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木生酸。(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酸生肝。(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此言内之五脏。外之筋骨皮肉。皆收受四时五行之气味而相生。故曰。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也。)肝生筋。筋生心。(肝之精气生筋。筋之精气生心。内之五脏。合五行之气。
而自相资生也。)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承上文而言。在天之五方五气。在人之五脏五体。在地之五味五行。皆阴阳变化之为用也。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玄。玄、幽远也。玄生神。神者。阴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而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理也。道生智。智者。五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脏。生五神。化五志也。
其在地为化。物生谓之化。化生万物。而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按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此阴阳不测之变化。是以在天则为风为热为湿为燥为寒。在地则为木为火为土为金为水。在体则为筋为脉为肉为皮毛为骨。在脏则为肝为心为脾为肺为肾。
在声则为呼为笑为歌为哭为呻。在变动则为握为忧为哕为咳为栗。在窍则为目为舌为口为鼻为耳。在色则为苍黄赤白黑。
在味则为酸苦甘辛咸。在音则为宫商角征羽。在志则为喜怒忧思恐。此皆阴阳应象之神化也。)在色为苍。(薄青色。东方木色也。)在音为角。(角为木音。和而长也。)在声为呼。(呼、叫呼也。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变动、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证也。)在窍为目。(目者。肝之官也。)在味为酸。(木之味也。)在志为怒。(肝者。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怒伤肝。(用志太过。则反伤其体矣。)悲胜怒。(悲为肺志。以情胜情也。)风伤筋。(能生我者。亦所能害我也。)燥胜风。(燥属西方之金气。四时五行之气。有相生而有相制也。)酸伤筋。(能养我者。亦能伤我也。)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能胜酸。金胜木也。)南方生热。(南方主夏令。故生热。)热生火。(夫火生热。今以在天之热而生火。正阴阳不测之变化。)火生苦。(炎上作苦。火生苦味也。)
苦生心。(苦、心之味也。味为阴。脏亦为阴。故味生脏。)心生血。(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故血者神气也。)
血生脾。(由本脏之所生。而生及相生之脏。)心主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故舌乃心之主。)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阴阳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则参天两地者也。先言体而后言脏者。人秉天地之生气。自外而内也。)
在色为赤。(南方之火色也。)在音为征。(征为火音。和而美也。)在声为笑。(心志喜。故发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心独无俞。故变动在志。心气并于肺则忧。)在窍为舌。(舌者。心之官也。)在味为苦。(火之味也。)在志为喜。(心中和乐则喜。)喜伤心。(过于喜。则心志自伤。)恐胜喜。(恐为肾志。水胜火也。)热伤气。(热则气泄。故热伤气。)寒胜热。
有亢害则有承制。阴阳五行之自然也。苦伤气。(苦乃火味。故亦伤气也。)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苦。)中央生湿。
(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湿。)湿生土。(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以气而生形也。)土生甘。(土主稼穑。稼穑作甘。)
甘生脾。(地食人以五味。甘先入脾。故主生脾。)脾生肉。(脾之精气。主生肌肉。)肉生肺。(五行之相生者。以所生之气而相生也。)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谷味。故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
(人之形身脏腑。由五行五气而生。五气五行。又归于神化。)在色为黄。(中央土色也。)在音为宫。(宫为土音。大而和也。)在声为歌。(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在变动为哕。(气逆于肺胃之间。则为哕。胃之上。肺之下。脾之分也。故脾气变动则为哕。)在窍为口。(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故脾窍在口。)在味为甘。(土之味也。)在志为思。
(因志而任变谓之思。脾主运用。故所志在思。)思伤脾。(五脏化五气。以生五志。用志则伤气。气伤则脏伤。)怒胜思。
(怒为肝志。故能胜思。)湿伤肉。(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伤肉。)风胜湿。(风乃木气。故胜土湿。)甘伤肉。(味伤形也。)酸胜甘。(酸乃木味。故胜土之甘。)西方生燥。(西方主秋金之令。故其气生燥。)燥生金。(因气而生形。)金生辛。(因形而成味。)辛生肺。(因味而生脏。)肺生皮毛。(因脏而生形。)皮毛生肾。(肺气主于皮毛。因金气而生肾。肺主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故肺主开窍在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者。感天地之形气而化生也。)在色为白。
(肺金之色也。)在音为商。(西方之音。轻而劲也。)在声为哭。(肺志在悲。故发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脏气变动。
则及于喉而为咳。)在窍为鼻。(鼻者。肺之窍也。)在味为辛。(金之味也。)在志为忧。(精气并于肺则忧。)忧伤肺。(过则损也。)喜胜忧。(喜则气散。故能胜忧郁。)热伤皮毛。(秋令燥热。反伤皮毛。)寒胜热。(严肃之令复。则炎烁之气消。)辛伤皮毛。(气主皮毛。辛散气。故伤皮毛。)苦胜辛。(火味胜金也。)北方生寒。(北方主水故生寒。)寒生水。(形生气而气生形也。)水生咸。(水味咸。故咸生于水。)咸生肾。(味之咸者。主生养肾。)肾生骨髓。(肾之精气。生长骨髓。)髓生肝。(肾之精髓。复生肝木。言五脏之相生。由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之所生也。)肾主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故肾气所主在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五方生五气。五气生五行。五行生五味。五味生五体。五脏者。言人本天地之形气而生成也。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者。言天地人之成象成形者。皆本于阴阳不测之变化。)在色为黑。(色有阴阳也。)在音为羽。(声有阴阳也。)在声为呻。(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在变动为栗。(栗、战栗貌。寒水之气变也。)在窍为耳。(肾开窍于耳。)在味为咸。(水之味也。)在志为恐。(肾藏志。而为作强之官。故虑事而时怀惕厉也。)恐伤肾。(灵枢经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明感肾也。)思胜恐。(思虑深。则处事精详。故胜恐。)寒伤血。(寒甚则血凝泣。故伤血。王子方问曰。风伤筋。湿伤肉。以本气而伤本体也。在心则曰热伤气。在肾则曰寒伤血者。何也。曰。气为阳。血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心主火而为热。肾主水而为寒。是以热伤气而寒伤血者。同气相感也。下文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故所论虽与别脏不同。而亦是本气自伤之意)燥胜寒。(燥主秋热之令。故能胜寒。)咸伤血。(咸走血。故食咸则伤血矣。)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能胜咸。莫子晋问曰。五方注释。曷多不同。曰。阴阳之道。
变化无穷。是以五方之经文。亦少有差别。愚故引经注经。各尽其义。学人引而伸之。总不外乎阴阳之大道也。)故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覆于上。地载于下。天地位而万物化生于其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天一生水。
地二生火、火为阳。水为阴。水火有形。故为阴阳之征兆。)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干知大始。坤以简能。而生万物。)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静于内。阳动于外。阴阳动静而万物化生。上文论天地阴阳之气。运用于上下四旁。此复言阴阳之气。又有外内之所主也。在天地则天包乎地之外。其在人则阳为阴之卫也。)帝曰。法阴阳奈何。(帝言何以取法天地阴阳之气。而为调治之法也。高士宗曰。按以下岐伯所答。如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乃阴阳偏胜之为害也。如能知七损八益。是能调养吾身中之阴阳损益。而不为邪所伤也。如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乃法象天地四方之盛虚也。如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乃取法天地以养人也。
如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是天地之气而应象于人。如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是人之气而应象于天地也。如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取法阴阳之道。而为用针之法。如善诊者。察色以脉。先别阴阳。
是取法阴阳之理。而为诊视之法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审别阴阳而为救治之法也。此篇论天地阴阳。五方五行之气。以应人之形身脏腑。至于延医调养。亦皆取法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阳胜乃火热用事。故身热。热在表则腠理闭。热在里则喘粗。阴胜在腹。则为之俯。阳胜在背。则为之仰。阳胜于周身。则汗不出而热也。
肾主精液。齿干、精液竭矣。心主血液。烦冤、血液枯矣。腹满、中焦之生气绝矣。此阳热偏胜之死证。然能苟延于冬。
则不能幸免于夏。盖言人之阴阳。又配合天地四时之阴阳。而为生死也。)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阴胜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则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也。四肢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肢厥冷。四肢厥逆则腹虚满矣。乃阴寒偏胜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此阴阳之变。能为形身作病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
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不知阴阳相生之道。而用此调养之法。则年未半百而早衰矣。)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阴气、肾气精气也。阴气渐虚。则起居自倦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经曰。肾虚肝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曰。液脱者。骨肉屈伸不利。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虚。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则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人年六十。
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水竭而精气衰。则九窍为之不利也。精竭于下。
水泛于上。而涕泣俱出矣。解精微论曰。精神去。目涕泣出。王子方曰。调此二者。重在七损。故曰阴气自半。曰体重。
曰阴痿。夫起居动作为阳。耳目九窍为阳。曰起居衰矣。曰耳目不聪明。九窍不利。自阴虚而衰及于阳也。)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知七损八益。而能固守其精。则阴阳俱盛。而筋骨壮强。不知阴阳所生之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至半百而衰老矣。)故同出而名异耳。(神气生于阴精。故同出于天乙之真。而有精气神三者之异名耳。)智者察同。
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察、知也。省也。智者省察其阴阳。同出于天真。不妄作劳。则阳完而阴亦固矣。精神内守。则阴盛而气亦外强。知阴阳之交相生固。则精气常为有余。愚者止知名之有异。如烦劳则阳气外张。而不知精亦内绝。如逆之伤肾。则春阳之气。亦无所资生。不知阳为阴之固。阴为阳之根。而精气恒不足矣。)有余则耳目聪明。
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有余则阳气充而耳目聪明。精血足而身体强健。精神完固。能却老而全角。壮者益充满而平治也。王子方曰。上文曰体重。耳目不聪明。此节曰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又见其阴阳互相资益之妙。)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 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此言治世之圣人。与逸世之真人至人不同。寿仅可以百数。然亦有修身之道。而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始。行所无事。则外不劳形。内无思想。恬虚无。则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其知道者。亦归于真人。高士宗曰。此节照应首篇之圣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精神不散。亦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此言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惟其阴阳精气营运。故能生长收藏。化生万物。其在人亦当配天地以养头足。勿使邪气居之。天不足西北者。阳中之阴不足也。故西北方阴也。
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为阳而右为阴。阴不足于上也。地不满东南者。阴中之阳不足也。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右为阴而左为阳。阳不足于下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天有精。地有形。东方阳也。其精气上升而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人之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西方阴也。其精气下降而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人之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此以天地之左右而言也。
王子方曰。上编论阳气生于阴精。此复言天有精。而精气上下交并。是阴精又生于天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
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此以形身论之。其在上则右虚。在下则左虚。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
而人身亦有左右之不足也。上文言天地左右之上下。此言人身上下之左右。王子方曰。俱感于邪。然后知虚处之病甚。)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成之形。天有八方之纪纲。地有五行之道理。其精气交通于九州八方之外。故能为万物生长之父母。又非止于上下之交并而已。)清阳上天。浊阴归地。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言天地之体位。虽有东西南北之不足。而神明为之纲纪。
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化生万物。神明者。生五气。化五行者也。)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上配天以养耳目之聪明。下象地以养腰以下之不足。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脏之太和。虽有贼邪。而勿能居之矣。此篇曰圣人。曰贤人。谓惟贤圣能法则天地。逆从阴阳。恬 虚无。精神内守。可使益寿。无有终极之时。
而皆归于真人也。)天气通于肺。(肺脏属乎干金。位居至高。而主周身之气。故与天气相通。此复言非惟头之上窍通乎天。从腰以下以象地。而五脏六腑九窍六经。皆与天地之气相通。惟贤人能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以治身。故灾害不能及也。)地气通于嗌。(嗌乃胃腑之门。主受湿浊之气以入胃。故与地气相通。太阴阳明篇曰。喉主天气。嗌主地气。)风气通于肝。(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雷气通于心。(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
谷气通于脾。(脾为土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雨气通于肾。(肾为水脏。雨气。寒水之气也。)六经为川。(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息。)肠胃为海。(肠胃受盛水谷。如海之无所不容。又胃为水谷之海。而外合海水。肠为受盛之官。)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气通上窍。水浊出下窍。)以天地为之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天地之道。通乎身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雨乃地之阴湿。亦由天气之所化施。故可方人之汗。)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风出于地之隧谷。阳气发于里阴。以疾风名之者。言阳气之行。身有道。无少逆滞者也。)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气暴如雷火之发。
气逆如阳热之胜。此复言阳气之如风。行于上下四旁。无暴无逆也。)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人之阴阳。通乎天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为治不取法天地之阴阳。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天之邪气。
始伤皮毛。由皮毛而至肌肉筋脉。由经脉而入于脏腑。故如风雨之骤至。而易入于内也。独言风者。风为百病之长。而能开发皮腠。)故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分。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
不使内入于阴也。)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干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灵枢经曰。邪留而不去。或着经脉。或着于膂筋。)其次治六腑。(金匮要略曰。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腑而解。)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六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气。联系相通。邪入于内。而又不从腑解。则干及于脏矣。邪在五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脏则死矣。故曰半死半生也。夫皮肤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治。以上论为治之道。当取法乎阴阳。)故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由形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经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患之形身脏腑。亦有阴阳之别也。)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以表之证。知里之病。
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之。而不致于危殆矣。)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言善诊者。宜审别其阴阳也。夫色为阳。血为阴。然色有阴阳。而脉有阴阳。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当先审别其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夫色有清明。有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则知病之从来。知部分。则知病之所在。)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金匮要略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
头中病。平脉篇曰。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而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
心痛也。此以望闻而知其病之所苦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脏。)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浮为在表为阳。沉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阴。审察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夫诊有五过。诊无差误。则治之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此以下。言治病者。亦当取法于阴阳也。
夫针石所以治外者也。病之始起。尚在于外。故可刺而已。其病盛者。勿去其针。待其衰而后已。言始起在外在阳。盛则在里在阴也。)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病之始起。则轻而浅。久则重而深。故因其轻而发扬之。因其重而少减之。因其病势少衰而彰逐之。盖病之盛者。不可急逆。经曰。微者逆之。盛者从之。避其来锐。
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脏之阴精。夫形归气。
气生形。温热气胜者。主补阳气。故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
故五味以补五脏之精。灵枢经曰。诸部脉小者。血气皆少。其阴阳形气俱不足。勿以针。而当调以甘和之药可也。是不足者。不可妄用其针。又当温补其气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人有三部。在上为阳。在下为阴。病在胸膈之上者。因其上而发越之。其在胸腹之下者。因其下而引去之。其在中者。宜从内而泻泄之。此言病之有上下阴阳。而治之有法也。)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渍、浸也。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此言有邪之在表也。)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毛。取汗而发散之。)其 悍者。按而收之。(气之悍利者。宜按摩而收引。)其实者。散而泻之。(阳实者宜散之。阴实者宜泻之。此言病之有表里阴阳。而治之亦有法也。)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阴阳者。天之道也。刚柔者。地之道也。参合天地之气者。人之道也。)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平治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气。阴气盛而阳热之邪自解矣。如感天之阴邪。则当治人之阳气。阳气盛而阴寒之邪自散矣。
此邪正阴阳之各有对待。而善治者之有法也。)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承上文而言。如邪在气分。则当守其阴血。而勿使邪入于阴。如邪在血分。则当守其阳气。而勿使阴邪伤阳。定其血分气分之邪。而各守其部署。盖阳邪伤气。阴邪伤血。气血内守。则邪不敢妄侵。此即上文对待之意。)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实者邪气实。而虚者正气虚也。血实者决之使行。气虚者掣之使升。盖阳气发原于下也。上节言各守其阴阳气血。使邪之不敢妄传。此复言其在血分而血实者。宜行血以驱邪。邪在气分而气虚者。宜提掣阳气以助正。此又邪正对待之一法也。
按此篇论天地人之阴阳相应。而针石延医。亦皆法乎阴阳。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盖阴阳之在人。为男为女。在身。为气为血。故末结其气血焉。)
卷二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
其故何也。(按此篇论三阴三阳之气。皆出于地之阴。出则为阳。合则归阴。与天地定位。日月呈象之阴阳不同。故帝设此问。而名曰阴阳离合论也。阴阳系日月论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与日月论文义相同。)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数上声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不可胜数。然其要道。归于一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莫子晋曰。天地定位。日月营运。寒暑往来。阴阳出入。总归于太极一气之所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然天地之化育万物。由四时之阴阳出入。而能生长收藏。为万物之终始。未出地者。命曰阴处。言处于阴中。而为阴中之阴。则出地者为阳。其名曰阴中之阳。言从阴中所出而为阳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向明处曰正。予、我也。言在地之气。乃阴中之阴。故阴为之主。以我所主之气。而向明处欲出者为阳。故曰阳予之正也。如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乃室之向明处也。后曰太冲。乃阴为之主也。是以三阳皆根起于阴。)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生长收藏者。地之阴阳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阴阳也。此复言地气之出入。又因天气之四时、而为之生长收藏。此天地阴阳离合之常理。失常则天地四时之气皆闭塞矣。夫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三阴三阳之气虽出于地。而又当于天之阴阳相交。)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天地之阴阳。数之可十可百。推之可千可万。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不可胜数也。如人之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手之十指为阳。足之十二经脉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与三阴三阳不相应也。)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故曰圣人。然人皆面南而背北。左东而右西。以圣人而推及于万民也。南面为阳。故曰广明。背北为阴。而曰太冲。太冲乃阴血之原。
位处下焦。上循背里。是以三阴以太冲为主。)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太冲所起之地。为足少阴之处。)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少阴与太阳合。阳出于阴。故在阴之上。)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至阴、穴名。在足小指外侧。太阳经脉之根。起于此也。结、交结也。按灵枢根结篇曰。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结于葱笼。葱笼者。耳中也。太阴结于太仓。少阴结于廉泉。厥阴结于玉英。)中身而上。名曰广明。
(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阳出于阴。从下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先以前面为阳。此复以中身而上为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主中土。而为阴中之至阴。故位居广明之下。)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太阴与阳明合。并主中土。故位居太阴之前。)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乃足阳明经脉之所起。)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太阳之气在上。故曰少阴之上。两阳合明曰阳明。在二阳之间而居中土。故曰太阴之前。厥阴处阴之极。阴极于里。则生表出之阳。故曰厥阴之表。盖以前为阳。上为阳。表为阳也。曰上曰前曰表者。言三阳之气也。曰至阴厉兑窍阴者。言三阳之经脉也。手足十二经脉。主三阴三阳之气。在经脉则分为三阴三阳。
在气相搏。命曰一阴一阳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少阳主初生之气。
故名阴中之少阳。三阳之气。皆出于阴。故曰阴中之阳。而只论足之三经也。)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阴阳之气。分而为三阴三阳。故有开阖枢也。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
故主阖。少阳乃初出之气。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阳。(开阖者。如户之扉。枢者。扉之转牡也。舍枢不能开阖。舍开阖不能转枢。是以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开主外出。阖主内入。枢主外内之间。若抟于中而勿浮。则合而为一阳矣。)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阳气出而主外。阴气升而主内。)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阴阳二气。皆出于下。阴气出而在内。是以中为阴。其所出之太冲在下。而冲之上名曰太阴。冲脉为十二经脉之原。故三阴三阳。皆以太冲为主。)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隐白、穴名。在足大指端。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中为阴。故曰后曰前。言阴气出于下。而并处于里之中也。)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少阴主水。厥阴主水生之木。故在少阴之前。)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三毛中。足厥阴肝经所出之井穴。阴在下。故论足之三阴也。十一月一阳初生。厥阴主十月。为阳之尽。故曰阴之绝阳。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为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者。三阴也。为阴之盛。故主开。厥阴为两阴之交尽。故主阖。少阴为一阴之初生。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
命曰一阴。(阴气从下而出。在内之中。抟聚而勿沉。命为一阴也。阳气主浮。故曰勿浮。阴气主沉。故曰勿沉。盖三阳之气。开阖于形身之外内。三阴之气。开阖于内之前后。故曰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HT HT 。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HT HT 、气之往来也。阴气积于内。阳气传于外。日出而阳气始生。日中而阳气隆。日晡而阳气衰。日入而阳气内归于阴。一昼夜而为之一周。阴气开阖于里。阳气出入于形表。而为阴阳离合之相成也。)
卷二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四经者。春脉弦。
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四时之经脉。以应四时之气也。十二从者。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从手太阴顺行至足厥阴也。
应十二月者。手太阴应正月寅。手阳明应二月卯。足阳明应三月辰。足太阴应四月巳。手少阴应五月午。手太阳应六月未。足膀胱应七月申。足少阴应八月酉。手厥阴应九月戌。手少阳应十月亥。足少阳应十一月子。足太阴应十二月丑。
十二脉者。六腑六脏之经脉也。三阴三阳之气。以应岁之十二月。十二月。复应有形之十二脉也。此篇论分别阴阳。以知死生。故曰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十二经脉。乃脏腑阴阳配合。故知阳者可以知阴。知阴者可以知阳。能知阴阳。可别死生。方盛衰论曰。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此节以胃脏藏真。而分别其阴阳也。胃脘之阳。资养五脏。五脏相生而各有五。是以五五二十五阳也。)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五脏为阴。脏者藏也。神藏而不外见者也。如无阳和之胃气。而真脏之脉见。见则脏气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所谓二十五阳者。乃胃脘所生之阳气也。胃脘者。中焦之分。主化水谷之精气。以资养五脏者也。夫四时之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长夏和缓。五脏之脉。肝弦。心洪。脾缓。肺涩。肾沉。如春时之肝脉微弦而长。心脉微弦而洪。脾脉微弦而缓。肺脉微弦而涩。肾脉微弦而沉。夏时之肝脉微洪而弦。心脉微洪而大。脾脉微洪而缓。肺脉微洪而涩。肾脉微洪而沉。四时五脏。皆得微和之胃气。故为二十五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病处。能别真脏之阴脉。则知肝脉至者。期十八日死。心脉至者。九日死也。此论真脏为阴。胃气为阳。与上下二节。论经脉之阴阳不同也。)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所谓一也。(此复论十二经脉之阴阳也。手足三阳之脉。手走头而头走足。故曰三阳在头。手足三阴之脉。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阴在手也。十二经脉虽有手足阴阳之分。然皆一以贯通。手太阴肺脉。交于手阳明大肠。大肠交足阳明胃。胃交足太阴脾。脾交手少阴心。心交手太阳小肠。小肠交足太阳膀胱。膀胱交足少阴肾。肾交手厥阴心包络。
包络交手少阳三焦。三焦交足少阳胆。胆交足厥阴肝。肝复交于手太阴肺。故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能别于阳之脉证者。知一阳二阳三阳之发病。及阳结之为病也。至于三阳搏鼓三日死。二阳俱搏十日死。忌、死忌也。言别于阳者。知所病之证。及死忌时也。别于阴之脉者。知一阴二阴三阴之发病。及肝之心。心之肺。以至于阴搏之死证。此论别手足三阴三阳之脉证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此总结上文之意。所谓阴阳者。胃脘之阳。真脏之阴。手足之三阳。手足之三阴也。言审别阴阳之脉。谨熟之于心。应之于手。无与众相谋论也。)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此审别十二经脉之阴阳也。夫脏为阴。腑为阳。
手足之阴阳。乃六脏六腑之经脉。故当以脉之来去动静迟数。而分别其阴阳。)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此审别真脏胃脘之阴阳也。悬绝者。真脏脉悬而绝。无胃气之阳和也。急者。肝死脉来。急益劲。如张弓弦也。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此气之数也。木生于地。故死于九九之数。肺主天气。绝于六六之期。
水火本于先天。故死于生成之数。脾土寄于四季。故绝于四日之周。五脏死期。总合大衍之数。按王氏皆以天地生成之数论之。马氏论天干之五行相克。其间多有不合。夫脏腑具五行之气。各有阴阳刚柔不同。不必执一而论。是以以下阴阳相搏。亦止少阴太阳。死于天地生成之数。余皆不合也。此节论真脏脉见之死期。与后节阴阳相搏之死期。又少有异同也。王子方曰。人秉天地之气数而生。故应天地之气数而死。气数者。天地五行之数也。)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此审别三阴三阳之发病也。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夫人之精血。由胃腑水谷之所资生。脾主为胃行其精液者也。二阳病。则中焦之汁竭。无以奉心神而化赤。则血虚矣。水谷之精。脾无转输于五脏。则肾无所藏而精虚矣。男子无精。有不得为隐曲之事。在女子无血。则月事不得以时下矣。此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也。精血两虚。则热盛而生风。风热交炽。则津液愈消竭矣。火热烁金。而传为喘急息肩者。死不治。盖胃乃津液之生原。肺乃津液之化原也。按阴阳离合论。只论足之三阴三阳。此章亦先论足经。至末章曰三阴俱搏。三阳俱搏。是兼手经而言。故曰俱也。高士宗曰。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病在肾也。风消肝木病也。息贲病在肺也。
二阳之病传。发于五脏而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 。( 音善 音捐。三阳者。太阳之为病也。太阳之气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之病矣。太阳主开。病则开阖不得。邪气从之。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筋伤则为痿。气伤则为厥也。 、 股也。 、酸疼也。此皆太阳筋脉之为病也。太阳之气主表。而经脉发原于下。是以始病寒热之在上在表。而渐为痈肿痿厥颓疝之在内在下也。张兆璜曰。太阳标阳而本寒。故为寒热之病。谓其能为寒为热。故曰为。)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太阳之经气。生于膀胱。膀胱者。
主藏津液。气化则出。太阳之气。病热于表。传入于里。则水津枯索而泽竭矣。颓疝。小腹控卵肿痛。所谓膀胱疝也。
盖始病标而及本。始病气而及经与筋也。)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一阳者。少阳之气病也。少阳主初生之气。
病则生气少矣。足少阳相火主气。气少则火壮矣。火烁金故善咳。木火之邪。贼伤中土。故善泄也。)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饮食于胃。浊气归心。脾胃受伤而为泄。故心虚而掣痛矣。灵枢经云。脾脉微急为膈中。又曰。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此皆少阳之木邪干土。亦始病气而后及经与腑也。)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阳一阴者。阳明厥阴之为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足阳明之脉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背为阳。厥阴主春阳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也。欠者。气引而上也。胃是动病。善伸数欠。
此厥阴风木厥逆之为病也。风木为病。干及胃土。故名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二阴一阳者。少阴少阳也。少阳之气。生于肾脏水中。经云。肾气实则胀。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此肾气与生阳并逆。故善胀。心肾之气。不能相交。故心满善气也。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三焦、气也。此一阳之气病。
故引论于三焦。)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三阳三阴者。太阳三阴之为病也。偏枯者。半身不遂。痿易者。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阳气虚。则为偏枯。阳虚而不能养筋。则为痿。脾属四肢。故不举也。此水腑为病。而逆乘脾土也。)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钩当作弦弦当作钩。此论四经之脉。以应四时也。鼓、动也。一阳之气初升。故其脉如弦之端直。以应春生之气也。一阴之气初升。故其脉如毛之轻柔。以应秋阴之气也。阳气正盛。故其脉来盛去悠。如钩之急。以应夏热之气也。至者为阳。
阳气伏藏。故脉虽鼓至而断绝。以应冬藏之气也。溜。滑也。阴阳相过。其脉则滑。长夏之时。阳气微下。阴气微上。
阴阳相过。故脉滑也。此言人有四经。以应四时之气也。)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
承上文而言。人之经气。阴阳相贯。外内循环。如阴不得阳气以和之。则阴争于内矣。阳不得阴气以和之。则阳扰于外矣。高士宗曰。此言阴阳之气不和。则为阳结阴结之病。若夫刚与刚。是阳传于阳。阴传于阴。乃阴阳相绝之死候也。)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此言阴和于阳。而阴液不宜外泄者也。汗者。血之液也。魄汗、肺之汗也。
夫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汗出。而精血仍藏于阴。如魄汗未藏。是夺汗而伤其精血矣。脏真高于肺。
主行荣卫阴阳。肺脏之阴液外泄。则四脏之阴。并逆而起。起则上熏于肺。而使人喘急喉鸣。盖五脏主藏精者也。精化而为血。血化而为汗。百脉虽朝于肺。而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四逆而起。则失其次序旋转之机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此言阳和于阴。而后谓之和也。夫外脉为阳。腑脉为阳。然皆本于五脏五行而生。故曰阴之所生也。阴之所生之阳脉。与所本之阴脉相和。而始名曰和。盖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既有所出。当有所入。是故刚与刚。则阳散而阴亡矣。)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刚与刚。是阳不与阴和矣。阳不归阴。则阳气破散。阳气外散。而孤阴亦内亡矣。)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此言柔与柔而生气绝也。淖、和也。阴与阴和。而刚柔不和。则阴无所生之阳矣。孤阴不生。
则经气乃绝。经气已绝。不过三日四日而死也。)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五脏相克而传。
谓之死阴。相生而传。谓之生阳。属、类也。如肝之心。心之脾。脾之肺。肺之肾。皆谓之生阳。如心之肺。肺之肝之类。皆谓之死阴也。以阳脏相生而传。故不过四日之偶数而死。以阴脏相克而传。故不过三日之奇数而死也。莫子晋曰。
三日者。不过天地之生数。四日者。不能尽五行之数终。)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之、往也。传也。夫肝脉传肺。肺传大肠。大肠传胃。胃传脾。脾传心。心传小肠。小肠传膀胱。膀胱传肾。肾传心包络。
包络传三焦。三焦传胆。胆传肝。一脏一腑。一雌一雄。阴阳相间。循环无端。如肝之心。心之肺。肺之肾。肾之脾。
此皆经气绝而死不治者也。)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肺之肾。亦生阳之属。因肺肾为牝脏。以阴传阴。故名重阴。辟、偏辟也。以水脏而反传所不胜之脾土。故谓之辟阴。此皆不治之死候也。)结阳者。肿四肢。(此言阴阳之气不和。自结而为病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气归形。气结故形肿也。此概三阳而言也。)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气结于内而不得流行。则水亦留聚而下泄矣。一阴结。便血一升。二阴并结。便血二升。三阴俱结。便血三升。此概三阴而言也。辨脉篇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盖欲审别阴阳之气结者。当以脉之去至动静。浮沉迟数。以分阴阳。以证之肿四肢。知三阳并结。便血三升。知三阴并结也。以证之消。知结在二阳。当以二阳之法治之。
证之隔。知结在三阳。当以三阳之法治之可也。)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结斜者。偏结于阴阳之间也。
夫外为阳。内为阴。胃为阳。肾为阴。此结于形身之内。脏腑之外。胃肾空廓之间而为肿也。石水、肾水也。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多偏于肾脏。故为多阴少阳而少腹肿也。)二阳结。谓之消。(二阳、阳明胃气也。
消、消渴也。盖阳明气结。则水谷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而为病也。按灵枢以五脏之脉微为消瘅。盖水谷之津液不资。
则五脏之精气俱微弱矣。)三阳结。谓之隔。(三阳、太阳也。太阳为诸阳主气。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从内膈而出于胸胁。从胸胁而达于肤表。阳气结则膈气不通。内膈之前。当胃脘贲门之处。膈气逆。则饮食亦隔塞而不下矣。)三阴结。
谓之水。(三阴、太阴脾土也。脾为转运之官。脾气结。则入胃之水液不行。而为水逆矣。)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一阳者。厥阴少阳也。厥阴风木主气。而得少阳之火化。风火气结。则金气受伤。是以喉痛而为痹也。痹者。痛也。
闭也。)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搏者。尺脉滑利。而搏击应手也。阳别者。与寸口之阳。似乎别出而不相贯。此当主有妊。盖有诸内。而是以尺脉滑利如珠也。吴氏曰。此以下论脉也。)阴阳虚。肠 死。(阴阳、指尺寸而言。肠 、积下利也。夫荣卫气血。皆由水谷之所资生。胃为受纳之府。肠为传导之官。阴阳两虚。而又失其所生之本。故无望其生机矣。此言阴阳由肠胃水谷之所生也。)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之加于阴部也。)阴虚阳博。谓之崩。(阴虚阳盛。
则迫血妄行。)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搏俱音博三阴者。太阴也。俱搏者。脾肺二部俱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也。二者。偶之始。十者。阴之终。夜半者。阴尽而将一阳初生之时。太阴者。至阴也。以至阴之气。而绝无生阳。故死于阴极之数也。董帷园曰。阴结阳结者。论阴阳之气结也。刚与刚者。言腑脉传腑。脏脉传脏也。阴搏阳搏者。言十二经脉之阴阳不和也。)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二阴者。少阴也。俱搏者。心肾二部俱搏击应手也。少阴主水火阴阳之气。天乙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十三日者。成数之终也。夕时者。日之终也。以水火之阴脏。故死于成数。而终于日终也。)一阴俱搏。十日死。(一阴者。厥阴也。俱搏者。肝与心主二部俱搏击应手也。十日者。阴之终也。厥阴者。阴之尽也。以阴尽之气。而死于阴数之终也。)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阳者。太阳也。鼓、动也。
俱搏且鼓者。手足太阳之脉俱搏击而且鼓动。阳极而绝无阴之和也。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并主水火之气。天乙生水。地二生火。以水火之阳腑。故死于天地之生数也。盖天为阳。地为阴。天主生。地主成。故太阳死于生数。而少阴死于成数也。)三阴三阳俱搏。心满。腹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三阴三阳者。五行之气也。阴阳二气俱搏击而不和。故尽五行之数终而死也。心满。阳搏于上也。不得隐曲。阴搏于下也。腹居身半之中。阴阳相交者也。腹发尽者。阳尽发于上。阴尽发于下。而无阴阳中见之和也。此言上下阴阳之病。下文言寒热阴阳之病。)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三日死。(二阳者。阳明也。俱搏者。手足阳明俱搏击也。病温者。病寒热也。夫人之阴阳。由阳明水谷之所资生。二阳俱搏。则绝其阴阳所生之原矣。阴不得阳则病寒。阳不得阴则病热。阴阳俱绝。不治之死证也。九乃阳之终。十乃阴之尽。不过十日者。死于阴阳之交尽也。上节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阴阳二气。不能一以贯通而自相搏击。
其为病死也若此。此言胃脘之阳。以生养阴阳五脏。二阳俱搏则阴阳并绝。其病死也如此。故末二节。独表出其病证焉。)
卷二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六脏藏神。六腑脏物。六脏六腑。皆谓之脏。故云十二脏也。相使者。
六脏六腑。相为传使也。受清者贵。受浊者贱。五脏之中。惟足太阴独受其浊。故曰脾胃者。仓廪之官。)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上章论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阴阳相间而传。然所本于六脏六腑。故帝复问脏腑之相使贵贱。而伯称其详悉焉。王子方曰。血者。神气也。心藏神。心主脉。故十二脏腑经脉。皆以心为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位居南面。灵应万机。故为君主之官。清静虚灵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由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秉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有胆量则有果断。故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心志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者。赖以传道。济泌别汁。变化糟粕。从是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者。从是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伎、多能也。巧、精巧也。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伎巧施于外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通也。渎、水道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三焦主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水腑。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
气化则水液营运而下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十二官者。经脉相通。刚柔相应。失则灾害至矣。)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君主神明。则十二官各安其职。以此养生则寿。终身而不至危殆。盖心正则身修也。以此而及于治国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者。离也。离也者。明也。心为一身之主。即我之神明。心主不明。则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络。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脉。脉者。血脉也。血者。神气也。神明昏乱。则血脉凝泣。而使道闭塞矣。血气者。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脉不通。而形乃大伤矣。故以此养生。则殃折不寿。在治天下则其宗大危。正心明德之道。岂不重可戒哉。此言心为一身之主。主明即可以养生。推而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如心不明。即此身亦不可保矣。)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承上文而言。修身养生。以及于为天下之至道。始在于微。盖心之变化无穷。苟正其心。在养生则寿。为天下则昌。其心不正。
在此身则殃。为天下则殆。当知寿夭治乱之机。在此心一念之发萌。而人莫知其原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窘乎哉者。叹其至道之难明而窘极也。消者。消息其道之微。瞿瞿、惊顾貌。视其道之要妙。而孰能知之也。闵、忧也。忧其理之切当。而孰者为良也。)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谓心神之萌动。生于毫厘之间。度量、长短轻重也。言毫厘之间。而有邪正明昧之分。以至于千之万之。不可胜极也。制、正也。以毫厘之诚意。推而大之。其形乃正。言其心正而后形正也。)黄帝曰。
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精、纯粹也。光、光明也。言正心明德之道也。大圣之业者。能正心修身。以及于治国平天下也。斋戒者。诚意涤虑也。择吉者。从善避恶也。)帝乃择吉日良兆。
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良善、兆吉也。灵兰之室。心之宫也。乃择其良善而藏之于心。以传保者。保于无穷。流于无极。守而勿失也。按灵枢经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大肠者。传道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三焦者。中渎之府也。吴氏曰。
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秘典。秘密典籍也。)
卷二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天以六六之节者。十干主天。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也。人以九九制会者。人之九窍九藏。以会合生五气三之数也。灵枢经曰。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言人亦有六六之节。以应天六六之数也。
按下文曰。地以九九制会。盖人有九窍九藏。地有九州九野。以合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先言人以九九制会。而后言地以九九制会也。按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天之十干。成六六之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五营运大论云。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
酸生肝。是在天之六气。在地之五行五味。而又化生人之五脏也。然人之五脏。地之五行。皆由天之十干所化。故曰六节脏象论也。夫人之五脏。又化生六气。六气者。即末章之所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是也。盖人之五脏。应地之五行。食地之五味。人之六气。复应天之六气。气亢害而无承制。则为病矣。夫先以九九制会。以应六六之节者。言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六节。而皆合乎生五气三之数。)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
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昭、明也。遂、因也。言六六之节。所以正天之度。盖岁有三百六十五日。而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也。九九制会。所以纪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制、度也。天度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日行一度。一岁而一周天。月日行十三度。一月而一周天。盖以天之度数。以纪日月之行也。气数者。生五气三之数也。化者。阴阳之化。在天而成六六。在地在人而成九九。皆阴阳气化之为盛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余气而盈闰矣。(此复申明天度。以纪日月之行也。行有分纪者。谓日月之行有分野纪度。周有道理者。谓日月之周天。有南道北道之理路也。按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
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曰有奇也。故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以二十九日有奇。故有大月小月也。每岁朔虚五日有奇。故止三百五十四日。又气盈五日有奇。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每岁连闰共计三百六十五日有奇也。汉律志云。日月五星。从西而循天东行。天道从东西行。一昼一夜。
日月随天西转一周。如蚁行磨上。磨转一回。而日往东行止一度。月从西而东行十三度。故月行疾。而一月与日一会而一周天。是以每岁冬至夏至。日行有南道北道之分。每月上弦下弦。而月有南道北道之分也。)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立端、竖端正之木。以正天表也。上古树八尺之臬。度其日出入之影。以正东西。参日中之影与极星。以正南北。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余四分度之一。推日月行度之有奇。气盈五日之有余。朔虚五日之有余。推而算之。以终一岁之数。以终天道之周。而天度毕矣。)帝曰。余以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帝复以九九之数。
以合六六之数而为问也。)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首言人之九九。以应天之六六。此言地之九九。以应天之六六也。)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此言天以六六为节。而成一岁也。十干主天。故曰天有十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此言地之九九。人之九九。而通乎天之六六者。皆本于阴阳。阴阳者。五行所生之三气也。是以地之九州。人之九窍。皆通乎天气。盖天有此三气。
地有此三气。人有此三气也。)故其生五。其气三。(生五者。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也。气三者。五行所生三阴三阳之气也。承上文而言。以五行所生之三气。而后能合六六九九之数也。)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以此三气。
三而三之。以成天之六气。地之六气。人之六气也。天之六气者。以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厥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所谓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也。地之六气者。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此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也。人之六气者。脏腑三阴三阳之气也。
是以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也。)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再以天地人之六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九九分为地之九野。人之九藏。盖以九州配九窍。九野配九藏。故曰九野为九藏也。以地之九州。
通乎天气。天之三气。分为九野。是地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以人之九窍。通乎天气。天之三气。分为九藏。
是人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高士宗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附城郭者也。胀论曰。胸腹、肠胃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盖以九野在内。九州在八方之外。九藏在内。九窍在形身之外。故曰。九野为九藏也。以九野之草生五色。普遍于九州八荒。是五色之变。不可胜视矣。五气五味。藏于心肺肠胃。外使九窍之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此五味之美。不可胜极矣。是人之九窍。与天气相通。而九藏之又与地气相通也。)故形脏四。神脏五。
合为九藏以应之也。(形藏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藏者。藏五脏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五脏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形藏神藏。合而为九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脏腑各六。止五脏藏神。肠胃膀胱。受盛水谷。胆乃奇恒之府。不藏有形。三焦虽主决渎。乃无形之气。而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藏在内。以应九野。九窍在外。以应九州。而王氏诸贤。
妄以头角耳目为形藏。即三部九候论之所谓天以候头角之气者。候足太阳膀胱之气也。地以候口齿之气者。候足阳明胃腑之气也。小肠之脉。至目锐 。却入耳中。人以候耳目之气者。候手太阳小肠之气也。岂可以头角耳目为形藏乎。张兆璜曰。若谓耳目口齿。是属九窍而非九藏矣。)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三五十五日为一气。每一气盈二十一刻有奇。合气盈朔虚而生闰。故曰。积气盈闰也。此以下论五运之主岁主时。各有太过不及。故复设此问。)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上帝贵道而秘密。师所以传教者也。莫子晋曰。上帝、天帝也。天不言而四时代序。惟师能阐明而传道之。)帝曰。请遂言之。(王氏曰。遂、尽也。)岐伯曰。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月令曰。立春节初五日。东风解冻。次五日。
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故五日谓之候。候物气之生长变化也。三五十五日而成一气。六气九十日而为一时。四时合二十四气而成一岁。以四时之气。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此论五运之主岁也。甲己之岁。土运主之。乙庚之岁。金运主之。丙辛之岁。水运主之。丁壬之岁。木运主之。戊癸之岁。火运主之。以五行之相生。沿袭而各主一岁。一岁之中。所主之气而皆治之。终期年之三百六十日。
五岁一周而复始也。时立气布者。一岁之中。又分立五运所主之时。而分布五行之气。五气相传而如环无端。其候环转之气。亦如五岁沿袭之法同也。)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每岁有六气之加临。
五运之太过不及。气有盛衰。则虚实之乘侮胜复所由起也。岁气之盛虚。主民病之生死。故不知气运者。不可为良工也。)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五运之始。始于甲己化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复生土。五岁而右迁。如环无端。五行所主之岁。而各有太过不及。)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五运之气。五岁更立。太过之年。则胜己所胜。而侮所不胜。不及之年。则为己所不胜而胜之。己所胜而侮之。故各有所胜也。所胜之气。不务其德。则反虚其本位。而复受其乘侮。此盛虚之变。理之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
无过者也。(无太过不及之岁。是为平气。故曰无过者。谓不愆常候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此篇乃岁运之提纲。后天元纪、五营运、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至真要诸篇。详论天地。有淫胜郁复之变。生物有草木昆虫之眚。民病有胸胁腹背之灾。故曰在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
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此言五运之所胜也。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金。秋应金。金胜木。所谓得五行之主时而为胜也。春木合肝。夏火合心。长夏土合脾。秋金合肺。
冬水合肾。各以四时五行之气。以名其藏焉。)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
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此论岁运之气至。有太过不及。而皆归始于春。盖春为气之始也。六元正纪大论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是以春未至而天气温和。此为至先。运之太过也。主岁之气太过。则薄己所不胜之气。而乘侮己所胜之气也。至真要大论曰。气至谓之至。气分谓之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如所主岁运之气。惟太过淫胜而不分。则民之邪僻内生。虽有良工。不能禁也。下经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是以太过之岁。如木淫不政。冲阳绝者。死不治。岁火太过。太渊绝者。死不治。故不及之气。止云所生受病。而不致于工不能禁也。)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春已至而天未温和。是至而不至。此谓气之不及也。主岁之运气不及。则所胜之气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如岁木不及。则己所胜之土气妄行。而所生我之水气受病矣。木火之气虚。则己所不胜之金气。薄而侮之也。名曰气迫。谓主气不及。而所胜所不胜之气。交相逼迫也。)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此复申明气淫不分之义。所谓求其至者。求其四时之气。应至而至之时也。谨候其春夏秋冬之时。则春时之气。
可期而温。夏时之气。可期而热。秋时之气。可期而凉。冬时之气。可期而寒。失时反候。而五行所主之时气不分。以致邪僻内生。而工不能禁也。朱济公曰。此节添一也字有意。)帝曰。有不袭乎。(袭、承袭也。木承水而王于春。火承木而王于夏。土承火而王于长夏。金承土而王于秋。水承金而王于冬。五运之气。交相沿袭而主治也。)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言苍天之气。四时代序。自有经常。然五运之气。有德化政令。
变异灾眚之不同。设有不袭。是谓反常而变易矣。变易则为民病之灾眚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
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五运相袭。气之常也。反常则为变易矣。
变常之气至。则为民病矣。如春木主时。其变为骤注。是主气为风木。变气为湿土。变气为主气之所胜。而民病则微。
如变为肃杀。是主气为风木。变气为燥金。变气为主气之所不胜。而民病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变易之气至。
非其克我之时。为病则微。当其克我之时。为病则甚。)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此复言地气与天气相合。而后化生万物之有形也。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浓。成熟有多少。终始不同。盖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合而化生万物。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物变已成而后定名。此皆天地之运。阴阳之化。然生化有浓薄。成熟有多少。故帝设此问焉。)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所谓太虚辽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万物咸章。故曰大神灵问。神灵、指天地阴阳而言。言大哉天地阴阳之问也。
陈其方。言其略也。)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草者。五谷五菜。概及果木而言也。盖天三生木。故先言草木。而及于昆虫万物也。草生五色者。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色为黑。其化为肃。物极而象变。不可胜视也。草生五味者。其味为酸。
其味为苦。其味为甘。其味为辛。其味为咸。以草生之五味。而及于五菜五谷。五果五畜之美。不可胜极也。)嗜欲不同。
各有所通。(言人之嗜欲不同。而五味各归所喜。如苦先入心。酸先入肝。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以养五气。
故各有所通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臊焦香腥腐也。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气从外窍而内入于心肺。心肺居上为阳也。心荣色而华于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声。故音声能彰也。)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位居下。而处乎天之内。故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脏之气。气得味养。则阴阳和而相生矣。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气和津成。而五脏之神乃自生矣。济公曰。神气为阳故曰生。津液为阴故曰成。)帝曰。藏象何如。(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像。以应天地之阴阳也。)岐伯曰。心者。
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万事。故曰神之变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心主血脉。故其华在面也。在体为脉。故其充在血脉。其类火而位居尊高。故为阳中之太阳。而通于夏气。夏主火也。济公曰。荣为根。卫为叶。荣血为阴阳血气所生之本。)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肺主气而藏魄。故为气之本。魄之处也。肺主皮毛。故华在毛。充在皮也。藏真居高而属阴。故为阳中之太阴。而通于秋气。秋主肺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冬令之时。阳气封闭。蛰虫深藏。肾主冬藏。故为蛰封藏之本。盖蛰乃生动之物。以比生阳之气。至春一阳初生。而蛰虫复振矣。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液而藏之。故为精之处也。发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故其华在发。肾主骨。故其充在骨也。肾为阴脏。而有坎中之阳。故为阴中之少阴。而通于冬气。冬主水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肝藏魂。故为魂之居。爪者筋之余。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属木。位居东方。为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酸者木之味。苍者木之色。木旺于春。阳气始生。故为阳中之少阳。以通于春气。张令韶曰。罢同 。书曰。有熊罢之士不二心之臣。肝乃将军之官。故为罢极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
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府。故皆为仓廪之本。脾藏荣。故为荣之居。器者。
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脏。输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此节指脾而言。以肠胃三焦膀胱。并受传水谷之精粗。故总为仓廪之本。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所谓求其至也。
皆归始春。)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此论脏腑之六气。以应天地之六六也。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阳气从左而行于右。阴气从右而行于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阳之气。故者。承上文而言。
人之脏腑。以应三阴三阳之六气也。一盛病在少阳。少阳主春升之气也。太阳主夏。阳明主秋。四盛以上者。言人之阴阳。惟阳太盛。名曰格阳。盖阳主在外。阳格于外。不得三阴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阳之太过也。)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寸口、手太阴之两脉口。以候三阴之气也。厥阴主乙木春生之气。故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之气少阴。四之气太阴。四盛以上者。人之阴阳。惟阴太盛。名曰关阴。盖阴气主内。关阴于内。不得三阳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阴之太过也。此论寸口人迎之病脉。以应四时之三阴三阳。即四时之六气不平。而亦为三阴三阳之民病也。故六微旨大论曰。至而不至。来气不及。未至而至。来气有余。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灵枢经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上下相应者。脉口与人迎平等。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此言天地之阴阳。以应人之脏腑。
脏腑之六气。以应天地之阴阳也。)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俱四倍以上者。阴阳俱亢极也。赢、盈同。极、至也。盖天有阴阳。地有阴阳。阳盛之下。阴精承之。阴盛之下。阳气承之。阴阳承制。而交相生化者也。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阴阳和平。是为无病。如阴阳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阴阳精气之承制。则死矣。此即六微旨之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卷二
五脏生成篇第十
夫色以应天。脉以应地。天主生。地主成。此篇无问答。而直曰心之合脉。似承上编天地之阴阳。而复应乎色脉也。
无问答。故不曰论。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心主血脉。故合于脉。经云。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心之华在面。故其荣在色。)其主肾也。(五脏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则生化。心主火而受制于肾水。是肾乃心脏生化之主。故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肺主气。气主表。故合于皮。伤寒论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声商。毛发长。
毛附于皮。气长则毛荣。)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余。故其荣在爪。)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肾藏精而主髓。故所合在骨。发乃精血之余。故其荣在发。五营运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
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此天乙生水。而五脏之相生也。六微旨大论云。帝曰。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
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故曰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言五脏之相生也。其主肾也。其主心也。言五脏之相成也。朱济公曰。先心而肺。肺而肝。肝而脾。脾而肾。乃归重于成与。曰、然)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此承上文而言太过之为害也。夫五行有相生相制。不可偏废者也。如制之太过。则又有克贼之害矣。
是故多食咸。则水味太过而伤心。其脉凝泣而色变矣。多食苦。是火味太过而伤肺。则皮槁而毛落矣。多食辛。是金味太过而伤肝。则筋缩急而爪干枯矣。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 而唇掀揭矣。多食甘。是土味太过而伤肾。
则骨痛而发落矣。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脏有偏胜。则所不胜之脏受伤。此又承制之不可太过也。)故心欲苦。肺欲辛。
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故五味为五脏之所欲。无有偏胜。则津液相成。而神自生矣。)五脏之气。(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脏之气。五脏内藏五神。五气外见五色。此以下论五脏之经气。而见死生之色。与生于心生于肺之色。各有不同。故首提曰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故者。承上文而言。五脏之气受伤。则见五行之败色矣。兹、蓐席也。兹草者。死草之色。青而带白也。)黄如枳实者死。(黄而带青色也。)黑如 者死。( 音台。烟尘也。黑而带黄。)赤如 血者死。( 铺杯切。 者。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白如枯骨者死。(死白而枯干也。)此五色之见。死也。(五色干枯。而兼有所胜之色。故死。)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五色正而华彩光润。故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此言五脏所生之荣色。见于外也。上节言五脏之气。见五色于外。此复言藏真之荣。隐见于皮肤之间。有若缟裹者也。缟、素白也。朱、红之深也。红、淡白红也。绀、青扬赤也。栝蒌实。红黄色也。紫、赤黑之间色也。此五行之色。而俱兼红者也。盖气主白而荣主红。如以缟裹者。五脏之气包于外也。五色之俱兼红者。五脏之荣隐见于内也。上节言五脏之气色。此论五脏之血色。王子方问曰。气色有死生。血气无死生耶。曰。外因之病。由气而经。经而脏。内因之病。由脏而经。经而气。内外二因。俱伤五脏之气而后死。是以五色之见死者。五脏之气绝也。)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当、承也。值也。谓色味之应五脏者。色外而味内也。故曰白当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此复结五脏死生之色。生于五脏之气。五脏之神气。生于五味也。)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肺合皮。心合脉。肝合筋。脾合肉。肾合骨。此言生于心生于肺之色。承五脏之合。而见于外也。)诸脉者。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十二经脉皆上注于目。属于脑。后出于顶。故曰诸脉皆属于目。此节论五脏经气之所循行。盖脏而经。经而气。气而色也。头痛巅疾。过在足少阴巨阳。是气而经。经而脏也。是以此节与头痛巅疾节。照应五脏之气节。故人卧血归于肝节。与赤脉之至节。照应生于心如以缟裹朱节。)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精髓之海也。)诸筋者。皆属于节。(节、骨节也。筋生于骨。联系于骨节之间。)诸血者。皆属于心。(血者。神气也。
中焦之汁。五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诸血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五谷入胃。淫精于脉。肺居上焦。朝百脉而输精于皮毛。故主周身之气也。)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四肢、五脏经俞之所出也。八溪、即四肢股肱之肉。五脏元真之所通会也。此言五脏之经血总属于心。五脏之气总属于肺。经气循行于四肢八溪。注于目。会于脑。濡筋骨。利关节。朝夕循行。外内出入。如环无端者也。故善察色者。当知五脏之气。善诊脉者。当以五脉为始也。)故人卧血归于肝。(此复论血随卫气之行于脉外也。夫血乃水谷之精。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是行于经隧者。经脉之荣血也。流溢于中者。流溢于冲任也。冲任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布散于外。渗皮肤。生毫毛。寤则随卫行于肤表。卧则随卫内入而归于肝。是冲任主发原。而肝主受纳。是以伤寒热入血室。而刺肝之期门。故者。承上文而言。经脉之血。随荣气行于四肢之三阴三阳。昼夜环转。冲任之血。随卫气而日行于阳。夜归于阴也。)肝受血而能视。(肝开窍于目。故肝受血而能视。夫见色于明堂者。五脏之气色也。五脏所生之外荣者。血色而见于目也。故曰五色之奇脉者。奇经之血色也。夫水谷入胃。津液各走其道。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之精。化赤而为血。溢于冲任。归受于肝。开窍于目。是于五脏所生之色。外荣于目。而肝主色也。)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者。所以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言冲任之血。亦循行于四肢。渗于指掌。而无处不到也。)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汗出者。言卫气之虚于外也。卧则卫归于阴。出则血行于外。加被风吹。则血凝于皮肤而为痹矣。痹者。痹闭而不遂也。此言卫气之留于阴也久。不能为血之外卫故也。)
凝于脉者为泣。(脉者。见于皮肤之络脉也。冲任之血。溢于皮肤。渗于络脉。故凝于皮肤则为痹。凝于络脉。则泣涩而不能流行矣。)凝于足者为厥。(厥者。逆冷也。夫阴阳气不相顺接则为厥。下为阴。血为阴。如血凝于下。则上下阴阳。
不相顺接而为厥矣。此言血随卫行。而阴阳之不相和者也。诸生起跃曰。荣卫之循行。经旨似乎矛盾。久为人所疑。今夫子发明之。始知血随卫气之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者。皮肤之血也。阴经行尽。阳经继之。阳经行尽。阴经继之者。十二脏腑之经荣也。)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空、骨空也。骨空者。节之交三百六十五穴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血行于皮肤。不得反循于穴会。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此言卫气之行于溪谷也。溪谷者。分肉之交会处也。气穴论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人有大谷十二分者。肉之大分处也。小溪三百五十四名者。肉之小分处也。分者。肉分而有纹理也。名、穴名也。盖肉分之间而有交会。
交会之处而有穴名也。溪谷之数。以应一岁者。岁止三百六十日。内朔虚六日。止三百五十四日。以应小溪之数也。少十二俞者。言大谷十二分。而有十二俞穴也。气盈五日九百四十分。朔虚五日九百四十分。共计十二日。以应十二俞也。
以岁之三百五十四日。合气盈朔虚之十二日。共三百六十五日有奇。以成一岁。故日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也。卫气者。行于脉外。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此腠理分肉之间。皆卫气之所留止。卧出而风吹之。则血凝而为痹厥矣。针石缘而去之者。言分肉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也。杨君立问曰。气穴论云。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今则三百六十六矣。曰。岁缘三百六十六日。而少有不足。故合而论之。则曰三百六十五日。今分而论之。则每岁有三百五十四日。而又有气盈朔虚之十二日也。)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诊、视也。始者。言邪始在三阴三阳之气分也。五决者。审别五脏阴阳之经气。以决其病也。欲知其病之始在某经。先分立五脏为根本。审其邪病某经之气。某脏之经也。夫五脏之体藏于内。而五脏之经气行于外。故色见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是五脏死生之经气。发于外而成于色也。诊病之始。五决为纪者。复言邪之始病在气。气而经。
经而脏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少阴巨阳。相为表里。阳气生于水脏水腑之中。
而上出于巅顶。实者邪实。虚者正虚。是以头痛巅疾。乃邪气实于上。而使正气虚于下也。盖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气分。
留而不去。则转入于经。是以过在巨阳少阴之经。而甚则入肾。盖经络受邪。则内干脏腑矣。) 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 同。蒙、昏冒也。招、摇也。尤、甚也。足少阳厥阴经脉。布胁肋而下循足跗。厥阴肝脏。开窍于目。少阳经脉。上出于耳。邪实于下。而经气不能上通。是以目冥耳聋。正气虚于上。致动视而昏冒摇掉之甚也。此始伤气而致正虚于上。过在经而复邪实于下也。上节论邪实为病。此复论正虚为病。盖邪之所凑。
其正必虚。王子方问曰。五脏之邪。只言甚则入肾入肝。何也。曰。邪入于经。则内干脏腑。然干脏者半死半生。故曰不必动脏。邪入于阴经。其脏气实。则溜于腑。此章论五脏三阴三阳之经气。故曰甚则入肾入肝。如不甚。则或留于经。或溜于腑。是以首提二脏。而不尽言之者。欲使后学之不可执一而论也。)腹满 胀。支膈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腹者。脾胃之郛郭也。腹满 胀。邪薄于太阴阳明之气分。支、支络。膈、内膈也。太阴阳明之支络贯膈。
气分之邪传入于经。是以连及支膈 胁皆胀满也。)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手太阴主气而主皮毛。邪伤皮毛气分。则咳嗽而气上逆矣。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循胃上膈。手阳明之脉。入缺盆。络肺下膈。属肠。邪过在经。是以胸中厥逆也。)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经曰。心部于表。君火之气。外受于邪。则心烦于内矣。太阳之气受邪。则头痛于上矣。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手少阴之脉。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病在膈中。是过在手太阳少阴之经矣。此节以审证而知五脏之病。盖脏腑之经气上下内外。各有部分。故曰诊病之始。五决为纪。诊、视也。)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
可以万全。(此以诊脉察色。而知五脏之病也。小者正气虚。大者邪气盛。滑主血伤。涩为少气。浮为在外在腑。沉为在里在脏。此六者。脉之提纲。而可以指别也。五脏在内。而气象见于外。以五行之理。可类而推之。五脏之相合于五音。
发而为声。可以意识。视五色之微见。可以目内察之。能审色脉之相应。以辨病之死生。则万全而无失矣。此与上节审证以决五脉之病。又一法也。)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
故邪从之。(赤当脉。脉合心。故曰赤脉之至也。喘、急疾也。坚、牢坚也。心脉之至。急而牢坚。主积气于中。当时害于食。盖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有积于中。故害于食也。名曰心痹。积气痹闭于心下也。此得之外淫之邪。
因思虑而心虚。故邪气乘虚而留于内也。经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心虚矣。此节照应生于心。如以缟裹朱节。
故曰赤脉之至。白脉之至也。前论五脏之色。生于脏而见于外。此言五脏之病。成于内而见于脉也。头痛巅疾。过在足少阴巨阳。言六淫之邪生于外也。此言五脏之病成于内也。)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平脉篇曰。呼吸者。脉之头也。盖呼吸急则脉亦急。故以呼吸之喘急。以形容脉之急疾也。肺主气而虚。故脉浮。病气而不病血。病上而不病下。故脉上虚而下实也。阳气虚。则善为惊骇矣。胸中为气之海。上注于肺。以司呼吸。邪积于上。则膻中之正气反虚。故为虚喘也。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阴阳虚乘。
则为往来之寒热矣。酒者。熟谷之液。其气 悍。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则满于胸中。醉而使内则气上逆。故有积气在胸中也。入房太过则伤肾。肾为本。肺为末。本伤故肺虚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脉长而弹。弦而急也。弦则为减。诸急为寒。此得之寒湿。而阳气受伤。
故弦急也。心下为膈。胁下为 。内膈下连于两 。邪在心下支 间。故脉左右弹也。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
足厥阴之脉。从足上 。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故病证与疝痛相同。而腰痛足冷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
故头痛也。王子方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头痛也。)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腹中、脾土之郛郭也。脾属四肢。
土灌四末。四肢汗出当风。则风湿内乘于脾而为积气。盖风木之邪。内干脾土。湿与阴土同气相感。故留聚而为积也。
脾气不能灌溉于四旁。则逆于中而为厥气矣。名曰厥疝者。气逆而痛也。夫男女气血相同。受病亦属同法。故于中央土脏。而曰女子同法者。欲类推于四脏也。)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尺以候肾。黑脉之至。上坚而大者。肾脏有积。而肾脉坚大也。上坚者。坚大在上而不沉也。与阴者。小腹而兼于前阴也。清水、冷水也。肾脏寒水主气。亦同气相感也。经云。积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阴既虚矣。则风雨袭阴之虚。病起于上而生积。清湿袭阴之虚。病起于下而成积。夫风雨。天之邪也。清湿。
地之邪也。言五脏之积。由天生而地成也。)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奇脉、奇经冲任之脉色也。冲任为经血之海。五脏之血。皆归于肝。故外荣于目也。面主气色。目主血色。目之五色而俱见面黄者。五脏之阴。而俱得胃脘之阳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经云。人无胃气者死。面无黄色。无胃土之阳矣。面之青黑赤色。皆藏邪乘阳。纯阴无阳。故皆死也。夫生于心。如心缟裹朱者。论五脏之生色也。察于目者。论五脏病成之色也。)
卷二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方士、修炼方术之士。道、理也。凡藏物者。皆可名脏名腑。故皆自以为是也。按以上十篇。首四篇论精神气血。后六篇论脏腑阴阳。是以此篇申明藏精气者名脏。传化物者为腑。然又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亦所以藏精神气血者也。修养之士。欲积精全神。通玄牝。养胎息。结灵孕者。不可不知也。脑名泥丸宫。为上丹田。骨藏髓。脉藏血。诸髓血脉。皆会于脑。故脑为精髓之海。舌下为华池。有廉泉玉英二窍。通于胆液。黄庭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常存。女子、玄母也。胞者。养胎息。结灵胎者也。胎息经曰。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结精育胞化生身。
留胎止精可长生。故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更当藏密而不可虚泻者也。)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地主闭藏而上升。天主化施而下降。言人之脏腑形骸。应象天地阴阳之气。此六者。与传化之府不同。故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夫脏为阴。地为阴。地之浊气升于天。天受之而复降于下。故名曰传化之府。天主化施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魄门、肛门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门。五脏之浊。从此而出。故亦为五脏之下使。肠胃之腐秽。从此而泻出。
故曰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王氏曰。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水谷充实于内。而不得久留。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此复申明实而不满之义。)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此总结上文两节之义。)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手太阴之两脉口。五脏之气。皆变见于气口。故为五脏主。此论水谷入胃。以养五脏。五脏之精气。复荣于脉。而见于气口也。盖水谷之清者。荣于五脏。水谷之浊者。出于六腑。清中之清者。荣于经脉。清中之浊者。复传化于肠胃膀胱。此节论饮食于胃。有气味清浊上下出入之分。当知奇恒之府。亦受清中之清者也。)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水谷入胃。由足太阴脾脏转输。以灌溉四脏。然水入于胃。又由手太阴肺藏之通调四布。谷入于胃。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脏腑。是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曰气口亦太阴也。言足太阴转输水谷之精。而手太阴亦为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之气。皆见于气口也。)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心肺居上为阳。肺乃心之盖而主气。开窍于鼻。故引脏象论。而言味归阴而气归阳也。道书云。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凡治病。必察其下。(下、谓肠胃水谷之所出也。按玉机论曰。五实死。五虚死。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实。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又曰。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是以凡病必察其下二便也。)适其脉。(调适其太阴气口之脉。以决脏腑之气。)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故当观其志意。与其所受之病焉。)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拘于鬼神者。欲其祝由而愈病也。然祝由之道。移精变气。以我之神而通神明。若惟拘于鬼神之事。不可与言至德矣。)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用针石者。有至巧之妙道。)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不能藏此精神以通鬼神。当以针石治其外。汤药治其内矣。若恶于针石。
不许治以汤药。治之亦无功矣。按以上七篇。论阴阳脏腑。而脏腑阴阳之病。必须审证辨脉。治以针石醪醴。是以下编论五方有五治之法。病在外者。治以针石。病在内者。治以醪醴汤液。即欲祝由愈病。亦须移精变气。而后能通于神明。
故此篇末结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乃承上起下之文也。)
卷二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不同。谓针石灸 。毒药导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夫九州八方。皆通于天气。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地有生长化收藏之五气。而人亦应之。是以东方主春生之令。而人气亦发生于外。故宜针石以治其外。南方主夏长之令。而人气更发越于外。故宜微针以治其皮毛。西方主秋收之令。人气亦收藏于内。故宜毒药以治其内。北方主冬藏之令。而人之阳气亦沉潜于下。故宜艾 以起阳气于至阴。中央湿土主生化之令。而人气亦守于中。故宜导引按跷。使灌通于四末。此地势有生长收藏之不同。而治法是亦有别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域、区界也。宇内也。言天地始生之气。由东方之九野。以及于宇内之九州也。金西铭曰。首言地势使然。继言天地之所始生。地气通于天也。)鱼盐之地。海滨旁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此言五方之生物。所以养生。如偏于嗜食。皆能致病也。地不满东南。故多旁水。海滨之地。利于鱼盐。旁水。故民多食鱼。近海。故嗜咸。得鱼盐之利。故居安食美也。鱼性属火。
故使人热中。心主血脉。故咸胜血也。嗜咸。故色黑。血弱。致肉理空疏也。五脏生成篇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灵枢经曰。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又曰。血泣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也。)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砭悲廉切叶边砭石、石针也。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即此类也。东方之地。人气发生于外。故其治诸病。宜于砭石也。夫春生之气。从东方而普及于宇内。故砭石之法。
亦从东方而来。以施及于九州也。)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地之刚在西方。故多金玉砂石。
天地降收之气。从西北而及于东南。)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实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根据山陵而居。故多风。金气坚肃。故水土刚强。不衣、不事服饰也。
褐、毛布也。荐茵褥也。华、浓浓也。谓酥酪膏肉之类。饮食华浓。故人多脂而肥。水土刚强。肤腠肥浓。是以外邪不能伤其形。惟饮食七情之病生于内也。)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毒药、有毒之药也。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九。盖上古以神农之上品无毒者。谓可久服长生。而中品下品有毒之药。以治病攻疾也。邪不外入。病从内生。故宜毒药治其内。天地秋收之气。从西以及于九州。故毒药治病之法。亦从西方来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西北方、阴也。是以闭藏之气。惟北更甚。)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地高陵居。西北之势也。风寒冰冽。阴气胜也。野处乳食。北人之性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 。故艾 者。亦从北方来。(夫秋收之气收于内。冬藏之气。直闭藏于至阴之下。是以中土虚寒。而胸腹之间。
生胀满之病矣。艾名冰台。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夫阳生于阴。火生于水。艾能得水中之真阳者也。北方阴寒独盛。阳气闭藏。用艾 灸之。能通接元阳于至阴之下。是以灸 之法。亦从北方而来也。夫人与天地参也。天有寒暑之往来。人有阴阳之出入。经曰。陷下则灸之。即四方之民。阳气陷藏。亦宜艾 。故曰。艾 之法。亦从北方来。董帷园曰。故凡虚寒胀满之病。治宜温补。启发元阳。不可误用寒凉克伐之剂。)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南方主夏长之气。是以为阳热所盛之处。)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地陷东南。故其地下而水土弱。低下则湿。故雾露之所聚。)其民嗜酸而食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腐也。如豉 醯醢之类。物之腐者也。致、密也。酸味收敛。故肉理致密。酸乃木味。故外见赤色。多雾露湿气。故其病挛痹也。金西铭曰。五方之民。举东方之嗜咸者。则见本色之黑。南方之嗜酸者。则见所生之赤。盖色生于味也。夫气为阳。味为阴。东方主春生之气。而民嗜藏下之咸。南方主浮长之气。而民嗜收敛之酸。有若阳鹿之嗜阴龟。潜龙之嗜飞燕。皆出于天性之自然也。)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南方之气。浮长于外。故宜微针以刺其皮。夫针有九式。微针者。其锋微细。浅刺之针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中央、土之位也。地平、土之体也。湿者、土之气也。
化生万物。土之德也。位居中央。而气溉四方。是以所生万物之广众也。)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四方辐辏。万物会聚。故民食纷杂。化养于中。故不劳其四体。四肢为诸阳之本。痿痹者。手足之气逆。而痿弱不用也。平脉篇曰。阳脉不足。阴脉乘之。则洒淅恶寒。阴脉不足。阳往乘之。则发热。寒热者。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病也。盖言中土之民。不劳其四体。而气血不能灌溉于四旁。是以多痿厥寒热之病矣。)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导引者。擎手而引欠也。按跷者。乔足以按摩也。盖中央之化气。不能充达于四旁。故宜导按其四肢。以引血气之流通也。夫中央之化气。由中而及于四方。故导引按跷之法。亦从中而四出也。莫子晋曰。由东南而及于西北。由西北而及于东南。故曰来。由中央而及于四方。故曰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夫天有四时之气。地有五方之宜。
民有居处衣食之殊。治有针灸药饵之异。故圣人或随天之气。或合地之宜。或随人之病。或用针灸毒药。或以导引按摩。
杂合以治。各得其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所谓病同而异治者。如痈疡之热毒盛于外者。治宜针砭。毒未尽出者。治以毒药。阴毒之内陷者。又宜于艾 也。又如湿邪之在四肢而病痿厥者。宜于针砭。
气血之不能疏通者。宜按跷导引。所以治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者。知病之因于天时。或因于地气。或因于人之嗜欲。
得病之因情也。或因五方之民。而治以五方之法。或因人气之生长收藏。而宜于针砭艾 。或宜于毒药按跷。是知治之大体。而又不必胶执于东方之治宜砭石。西方之治宜毒药也。是以圣人杂合以治。而皆得其所宜。再按上古之民。动作以避寒。则阳气不致陷藏。而无胀满之病矣。阴居以避暑。则元气不致外弛。而无挛痹之证矣。形劳而不倦。则气血得以流通。而无痿厥寒热之疾矣。是以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此修养吾身中之精气。而能胜天地之阴阳者也。)
卷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移精变气者。移益其精。传变其气也。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按此篇帝曰移精变气。伯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言能养其精气神者。可祝由而愈病。汤药针石。亦能治之。如精神散失。虽有灵丹。无能为已。故有愈有不愈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
此恬 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伯言往古之人。精神完固。故可祝由而已。盖以神而后可通神明也。居禽兽之间。不惧于物也。寒暑得宜。四时之气调矣。无眷慕之累。精得其养矣。
无伸官之形。不劳其神矣。居恬 之世。志意自适矣。邪不入五脏骨髓。是以毒药不能治其内。不外伤空窍肌肤。是以针石不能治其外也。故可移精变气。以通神明。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精气充足。可通神明。则阴阳和而神气通畅。又何患邪贼之为害乎。)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
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帝曰。善。(数音朔心志忧虑则伤神。苦形烦劳则伤精。逆其四时则伤气。贼风、贼害之风。虚邪、虚乡不正之邪也。精神内虚。故小病必甚。无正气以胜邪。故大病必死也。)余欲临病患。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嫌疑者。不能决其死生也。要、要道也。色以应日。脉以应月。言色脉之要道。如日月之光明。显而易识也。)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色脉之道。上帝之所秘藏。非其人弗教。非其真弗授。先师、僦贷季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八风者。天有八风。在人则有五经之风。谓调理五脉之邪也。六合、天地四方也。言上古之师。经理色脉而通神明。总不外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常理也。)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者气之华。脉乃精之液。变化相移者。移精变气也。观其移精变气。以通神明之妙。
欲知其要道。则色脉是矣。盖言理色脉而通神明。则知精气之盛衰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日月者。天地阴阳之精也。夫色为阳。脉为阴。常求其色脉之要。总不外乎阴阳。故知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则其要在是矣。上节言色脉之道。合于五行四时。八风六合。而其要又总归于阴阳。)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
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此复言阴阳色脉之相合也。色之变化五色。以应四时之脉。
色生于脉也。能贵重色脉。以合于神明。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是谓圣王。圣王者。上古之圣。能修其养生之道。
而亦归于真人。)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此言中古之人。不能移精变气。以通神明。
而治以汤药。亦有法也。病至而治之。言不能如恬 虚无之世。虽有贼邪。不能为害。设有病至。而即以汤药治之。八风者。八方之风。触五脏邪气发病。五痹者。五脏之痹也。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痹。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痹。以秋庚辛伤于风者为肺痹。以冬壬癸伤于风者。为肾痹。以至阴戊己遇此者为脾痹。人之五脏。应地之五行。天之十干。化生五行。是以汤液十日。十干已周。而五痹可去矣。)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 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音该。此言病有标本。而草有本末也。苏、茎也。 、根也。草苏之枝。茎之旁枝也。草 之枝。根之旁根也。盖以苏 为本。而旁枝为末也。五痹者。五脏之痹也。五脏有经俞之外荣。有筋脉皮毛骨肉之外合。是五脏为本。而经俞筋骨为标也。草生五味。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有病。则以苏 治之。如邪在经脉之外合者。则以草苏草 之枝治之。
是以本治本。而以末治标也。心肺居上为阳。而治以草苏。是本乎上者亲上也。肝肾居下为阴。而治以草 。是本乎下者亲下也。以草之本末为助。而病之标本以得。又何有邪气之不服者。此中古用药之有法也。)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
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不本四时。治不法五方五气也。不知日月。不识阴阳色脉也。不审逆从。不别标本顺逆也。)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上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今世之治病。已成而后治之。是犹渴而穿井。不亦晚矣。而粗工凶凶。又妄攻之。是故之邪病未去。而妄攻之新病复起。此今世之工。不审色脉精气之盛虚。而为治亦不知标本之法也。)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色脉者。阴阳之道也。临病患。观色脉。知死生而无嫌疑。治之大法。尽于是矣。此复结前节之义。)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逆从到行者。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也。标本不得者。不知病之标本。而以本末为助也。言暮世之人。既不能顺时调养。又不能治却其邪。是必神亡而形失矣。夫心藏神。而为一身之主。
主明则十二官皆安。以为天下则大昌。神亡则失国矣。上古天真论曰。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道书曰。神行则气行。神住即气住。知神气可以长生。故此篇独归重于神焉。)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去其故染之病。就其新变化之精神。
乃得真人之道。而亦可归于真人。此言今世之人。能修养其精气。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帝曰。
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帝只知要道。不离于色脉。)岐伯曰。治之极于一。伯因帝知其要在色脉。故复曰。治之要道。原于至极。总归一而已矣。一者。神也。得其神。则色脉精气皆得矣。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因其情意而得之也。)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数音朔。闭户塞牖。无外其志也。神舍于心。心性之动处是谓情。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是以无外其志。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则得其神之存亡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首篇论上古真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此篇言往古之人。能移精变气。以通神明。命曰圣王。当世之人。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是精神完固。皆可归于真人。如神气散失。虽有良工。无能为已。临病之士。可不察其色脉神气。而徒以针石汤液为事乎。)
卷二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此承上章而复问也。五谷、黍稷稻麦菽。五行之谷。以养五脏者也。醪醴、甘旨之酒。熟谷之液也。帝以五谷为问。是五谷皆可为汤液醪醴。以养五脏。而伯答以中央之稻米稻薪。盖谓中谷之液。
可以灌养四脏故也。)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
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夫天地有四时之阴阳。五方之异域。稻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具天地阴阳之和者也。为中央之土谷。得五方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以养五脏。天地之政令。春生秋杀。稻薪至秋而刈。故伐取得时。金曰坚成。故能至坚也。炊以稻薪者。取丙辛化水之义。以化生五脏之津。上章云。移精变气以通神明。论神气生于先天之精也。此章复论精气。又藉后天水谷之所资生。盖五谷之液。以养五气。气和津成。神乃自生。是以上古之人。能完其天真者。虽有汤液醪醴。为而勿服。以其神全故也。中古之时。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以稻米之液。能生养精气神也。今世之人。止知毒药攻内。针石治外。不知精气坏弛。其功不立者。以神去故也。是以上章曰移精变气。得神者昌。此章曰故精自生。巨气乃平。凡治病心先求其本也。)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
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伯言上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
恐为邪气所伤。故以为备耳。然上古之人。多能完其天真。虽有贼邪。勿之能害。故虽为而勿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天真论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所以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言中古之人。道德虽衰。而不致于精神坏弛。故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不能必其邪已而获万全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 石针艾治其外也。(齐、疾也。 、锐也。针有九式。一曰 针。言当今之世。止知攻疾。而不知调养其正气也。)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经曰。针石之道。在皮肉筋脉骨。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弊、止也。形弊者在皮肉筋骨。刺已止矣。血尽者在血脉。亦已尽其疏通矣。而不能奏功者。用针之工。神不使也。灵枢经曰。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此申明工不守神也。经曰。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又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静意治义。观适之义。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今粗环知针石之道。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也。)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
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此论病者之精神坏弛。而病不能愈也。夫气生于精。精阳之气。化水谷之精微。而后生此荣卫。精坏神去。故荣卫不可复收。此论荣卫之生于精气也。或者嗜欲无穷。则坏其精矣。忧患不止。则伤其气矣。精气坏弛则荣血凝泣。而卫气除去矣。故神去之而病不愈。此言神由荣卫精气之所生也。
生于精气者。先天所生之神也。神生于荣卫者。后天谷液之所生也。)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
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
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此节论汤液治病之当有法也。夫察色听声。问其情。从其意。此良工得其法矣。如汤液不得其法。而病亦不愈。故详设此问焉。帝曰。病之始生。极微极细。必先留结于皮肤。如十日不已。良工皆称曰病已成。名曰逆。虽针石不能治。而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审证之法。守其数。问其情。亲戚兄弟。或远或近。系之病者。可谓从其意。得其情矣。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可谓察其色。知其声矣。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治而使病成乎。伯言病为本。工为标。盖以工之治法为标也。言不得草苏草 。本末为助之法治之。是以邪气之不服也。上节论针石治病。重在得神。此节论汤液治病。
贵在得法。下节论汤液治病。重在调复精气。此三者。良工之不可缺一者也。夫审证辨脉。得病之情。固良工之首务。
而治病之汤液。又不可不得其法也。金西铭曰。此之谓也句。乃引标本已得。邪气乃服而言也。)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已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此节论气生于精。精由气化。欲治病者。当究其原。原本既清。则生机自盛。精生气平。邪气自服。不可徒以攻疾为首务也。夫阳气主于皮毛。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已竭者。不因外邪伤于表阳。而五脏之元真已竭于内也。肺主气而外主皮毛。气化则水津四布。而下输膀胱。气耗于外。不能布化水液。是以津液充溢于郛郭。而肺藏之阴魄孤精。独居于内也。水液充于皮肤则身体肿胀。而不可与衣相保。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于外。是以四极肿急。
喘而动中。是气逆于内。而形肿施于外。为治之法奈何。)岐伯曰。平治以权衡。去菀陈 。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
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帝曰。善。
(此谓腐秽去而形复。形复而气布。气化而水行。水行而精生。精生而气平。所谓形归气。气归精也。平权衡者。平治其脉。即缪刺也。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而后行气于脏腑。故先平治其权衡。权衡已平。则气血和而水津散矣。积者谓之菀。久者谓之陈。腐者为之 。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灌于四脏。行于四肢。充于肌肉。脾家实。则不能行其津液而下输膀胱。是以腐秽当去。而后形复也。微动四肢。运脾气也。温衣。暖肺气也。缪刺、调气血也。肌肉血脉和调。则肿满消而复其旧日之形矣。鬼门、毛孔也。开鬼门。发表汗也。洁净府。泻膀胱也。鬼门开。则肺窍通而水津布。所谓外窍开则里窍通。上窍通则下窍泄矣。膀胱者。津液之所藏。都府洁净。则精以时复矣。巨阳为诸阳主气。
而生于膀胱。精已复则气自生。而五脏之阳和已布矣。夫肠胃膀胱。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陈 去。都府洁。则五脏之浊。得以疏涤矣。夫水谷入胃。津液各走其道。五脏疏涤。故精自生而形自盛矣。精主骨。气主肉。精气足则骨肉相保。而巨气乃平。巨气者。太阳主气也。夫膀胱精复。而五脏布阳者。太阳为诸阳主气也。五脏精生。而巨气乃平者。
州都之精。五脏之所生也。此章言上古之圣。能完其先天之真。中古以来。当养其后天之气。故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盖后天之精气。由中胃水谷之所生也。高士宗曰。腹者。肠胃之郛郭。足太阴脾土之所主也。津液充郭者。胀满于腹也。形不可与衣相保。四急极而动中者。肿胀于皮肤四肢也。是以去菀陈 。消其腹满也。开鬼门。洁净府者。行泄皮肤之水也。先治其权衡者。脾土之运输。必由肺气之通调也。金西铭曰。四肢者。井荥经输之所出入。十二经脉。交相贯通。胸中为气之海。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以司呼吸。同荣气行于十二经脉之中。气行则脉行。气拒于内。则脉泣于外矣。外内气血。交相拒逆。是以四肢胀急。而喘动于中矣。此节为治胀满水肿之要法。王子方曰。当知上古之法。
又非止于针石治外汤药治内而已。)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