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首四篇。论调精神气血。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故次论神。气乃精水中之生阳。故后论气。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德王。故号黄帝。神灵、智能也。徇顺、齐正、敦信、敏达也。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发言之早。方其幼也。能顺而正。及其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广制度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生知之圣人也。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此亦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度、越也。度百岁者。百二十岁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太古也。

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法。取法也。阴阳。天地四时。五行六气也。和。调也。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盖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故能取法以和调。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饮食有节。养其气也。生气通天论曰。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起居有常。养其神也。烦劳则张。精绝。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矣。以妄为常。伤其神矣。醉以入房。伤其精矣。言今时之人。不知道者。纵嗜欲而伤其精气神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乐色曰欲。

轻散曰耗。真者。元真之气也。不知持满。不慎谨也。不时御神。不能四时调御其神也。言不知道者。不能慎谨调养。

而丧其精气神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心藏神。务快其心。丧其神守矣。乐则气缓。而更逆之。伤其气矣。起居无节。耗其精矣。言今时之人。惟务快乐。不能积精全神。是以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虚邪、虚乡不正之邪风也。恬、安静也。淡、朴素也。虚无。不为物欲所蔽也。言上古之人。得圣人之教化。内修养生之道。外避贼害之邪。所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恬淡无为。是以志闲而少欲矣。精神内守。是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矣。真气从之。是以气从以顺矣。五方之民。衣食居处。各从其欲。是以皆得所愿也。)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故者。承上文而言。按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民。皆安其处。美其食。西方之民。根据山陵而居。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肥脂。北方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之域。其地下。水土弱。其民嗜酸而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此五方之民。随天地万物之所生。山川地土之高下。衣食居处。各从其欲。彼此不相爱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此复言五方之民。各有嗜欲淫邪而致病。惟上古恬淡之世。民皆安居乐俗。而无外慕之思。故虽有嗜欲淫邪。不能伤其内也。)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上古之人。无贵贱贤愚。皆全德不危。故不外惧于物。

而合于养生之道焉。)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者。所得乎天之明德也。全而不危者。

不为物欲所伤也。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此复论男女阴阳气血。有始有终。有盛有衰。各有自然之天数。材力、精力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更平声长上声七为少阳之数。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阴中有阳也。人之初生。先从肾始。女子七岁。肾气方盛。肾主骨。齿者骨之余。故齿更。血乃肾之液。发乃血之余。故发长也。按阴阳之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以天乙生水。地二生火。离为女。坎为男。皆阴阳互换之道。故女得阳数。而男得阴数也。)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也。冲脉任脉、奇经脉也。二脉并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女子主育胞胎。夫月为阴。女为阴。月一月而一周天。有盈有亏。故女子亦一月而经水应时下泄也。亏即复生。故于初生之时。男女构精。当为有子。虚则易受故也。)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长上声肾气者。肾脏所生之气也。气生于精。故先天癸至。而后肾气平。肾气足。

故真牙生。真牙者。尽根牙也。)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肾生骨髓。髓生肝。肝生筋。母子之相生也。女子四七。精血盛极之时。是以筋骨坚。发长极也。血气盛则充肤热肉。是以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阳明之脉荣于面。循发际。故其衰也。面焦发堕。夫气为阳。血脉为阴。故女子先衰于脉。而男子先衰于气也。再按足阳明之脉。并冲任挟脐上行。冲任脉虚。而阳明脉亦虚矣。)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三阳之脉。尽上于头。三阳脉衰。故面皆焦。血脉华于色。血脉衰。故发白也。)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地道、下部之脉道也。三部九候论曰。下部地。足少阴也。癸水藏于肾。天癸竭。是足少阴下部之脉道不通。

冲任虚。是以形衰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为少阴之数。男本阳体。而得阴数者。阳中有阴也。)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灵枢经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是则男子之天癸。溢于冲任。充肤热肉。而生髭须。

女子之天癸。溢于冲任。充肤热肉。为经水下行而妊子也。男子二八精气满溢。阴阳和合。泻泄其精。故能有子也。)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平、足也。均、和也。极、止也。故真牙生而筋骨所长。以至于极矣。)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四居八数之半。是以隆盛之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肾为生气之原。男子衰于气。故根气先衰。而发堕齿槁也。)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根气先衰。而标阳渐竭矣。平脉篇曰。寸口脉缓而迟。

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阳气衰。故颜色焦而发鬓白也。)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肝乃肾之所生。肾气衰。故渐及于肝矣。肝生筋。肝气衰。故筋不能运动。肾主骨。筋骨皆衰。

故形体疲极也。)八八则齿发去。(数终衰极。是以不惟颁白枯槁。而更脱落矣。)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此复申明先天之癸水。

又藉后天之津液所资益也。肾者主水。言肾脏之主藏精水也。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者。受后天水谷之精也。盖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流溢于冲任。为经血之海。

养肌肉。生毫毛。所谓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者是也。故曰。天癸者。天乙所生之精也。是以男子天癸至而精气溢泻。肾之精。化赤为血。溢于冲任。生髭须。女子天癸至而月事以时下。故精血皆谓之天癸也。再按、经云。荣血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男子八八。女子七七。天地之数终而天癸绝。然行于经隧之荣血未竭也。是以老年之人。能饮食而脾胃健者。尚能筋骨坚强。气血犹盛。此篇论天癸绝而筋骨衰。其后天水谷之精。又不可执一而论也。再按、女子过七七而经淋不绝者。此系行于经隧之血。反从冲任而下。是以面黄肌瘦。骨惫筋柔。当知经隧之血。行于脉中。冲任之血。兼渗于脉外。)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此复申明天地阴阳之数。止尽终于七七八八也。天寿过度。先天所秉之精气盛也。气脉常通。后天之地道尚通也。是以肾气有余而有子。此虽有子。然天地之精气。尽竭于七八之数者也。)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

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承上文而言。惟修道者。能出于天地阴阳之数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敞天地。无有终时。

此其道生。(上古真人者。言所生之来。自然合道。而能全其天真之人也。天真完固。故能斡旋造化。燮理阴阳。吐纳精气。与道独存。守神全角。是以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寿过天地。无有终极之时。此由道之所生。故无为而道自合也。玉师曰、天命之性。复归于无极。是谓真人。佛老以真空见性。本经谓空中有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中古至人者。谓有为以入道。而能全所生之天真者也。天真虽泄。复能修德全道。积精养神。故令神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耳目聪明于八达之外。此盖从修炼保固得来。亦能复完天真。而同归大道。夫真人者。得先天之真者也。至人者。得后天一气者也。其趋则一。故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至人真人者。去世离俗。修道全真。无妻室之爱。无嗜欲之情。所谓游方之外。高出人类者也。圣人者。处天地之内。顺八方之理。教以人伦。法于制度。黻冕于朝堂之上。不欲离于世俗章服。无为而治。不劳其形。随机而应。不役其神。此治世之圣人也。亦可以优游泮涣。而长享百年矣。)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者。处尘俗之内。鲜拘蔽之习。取法天地。

如日月之光明。推测象纬。顺逆二气。序别四时。将与上古天真之圣。同合于道。亦可使益寿而至于寿敝天地之极。此修道之贤人。而由人以合天。超凡以至圣者也。此帝勉人修为。而不得以凡庸自弃。故移精变气章曰。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卷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神藏于五脏。故宜四气调之。脾不主时。旺于四季月。

春三月。此谓发陈。(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缓、和缓也。举动舒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予与同皆所以养生发之德也。故君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春气以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谓逆其生发之气也。肝属木。王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因奉长者少故也。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

反变而为寒病。)夏三月。此为蕃秀。(蕃、茂也。阳气浮长。故为茂盛而华秀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为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也。)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早起。

养长之气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使志无怒。而使华英成秀。华者心之华。言神气也。)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气浮长。故欲其疏泄。气泄则肤腠宣通。

时气疏畅。有若好乐之在外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长上声。凡此应夏气者。所以养长气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心属火。王于夏。逆夏长之气。则伤心矣。心伤。至秋为 疟。因奉收者少故也。盖夏之阳气。浮长于外。至秋而收敛于内。夏失其长。秋何以收。至秋时阴气上升。下焦所出之阴。与上焦所逆之阳。阴阳相搏。而为寒热之阴疟也。夫阳气发原于下焦阴脏。春生于上。夏长于外。秋收于内。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无以收。收机有碍。则冬无所藏。阳不归原。是根气已损。至冬时寒水当令。无阳热温配。故冬时为病。甚危险也。有云。

逆夏气则暑气伤心。至秋成 疟。此亦邪气伏藏于上。与阳气不收之义相同。但四时皆论脏气自逆。而不涉外淫之邪。

是不当独以夏时为暑病也。)

秋三月。此为容平。(容、盛也。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寒气上升。故天气以急。阳气下降。

故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故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皆所以顺秋收之气。而使肺金清净也。)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凡此应秋气者。所以养收气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脏者少。(飧音孙肺属金。

王于秋。逆秋收之气。则伤肺矣。肺伤。至冬为飧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盖秋收而后冬藏。阳藏于阴。而为中焦釜底之燃。以腐化水谷。秋失其收。则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阳气下虚。则水谷不化。而为飧泄矣。)

冬三月。此为闭藏。(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也。)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坼音拆坼、裂也。阳气收藏。故不可烦扰。以泄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卧晚起。顺养闭藏之气。必待日光。避寒邪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夫肾藏志。心藏神。用三若字者。言冬令虽主闭藏。而心肾之气。时相交合。故曰。私者。心有所私得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去寒就温。养标阳也。

肤腠者。阳气之所主也。夫阳气根于至阴。发于肤表。外不固密。则里气亟起以外应。故无泄皮肤之阳。而使急夺其根气也。此言冬令虽主深藏。而标阳更宜固密。)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凡此应冬气者。所以养藏气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肾属水。王于冬。逆冬藏之气则伤肾。肾气伤。至春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盖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气而养筋。筋失其养则为痿。生气下逆则为厥。)天气清净光明者也。(上节论顺四时之气。而调养其神。然四时顺序。先由天气之和。如天地不和。则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上天之气。至清净光明。然明德惟藏。而健运不息者也。夫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斯成地天之泰。惟其运用不止。

故不必下而后谓之下也。盖言天气布于六合九州。化生万物。而体位仍尊高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天气至光明者也。明德藏隐。故昼明者日焉。夜明者月焉。若不藏而彰着于外。是天明而日月不明矣。天德不藏。则虚其清净高明之体。而邪乘虚以害之。故曰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如人之阳不固密于上。不卫护于外。则邪走空窍而为害矣。此言天包乎地。阳抱于阴。然当藏隐固密。而不宜外张下泄者也。)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阳气者。

天气也。此承上文而复言天德惟藏。而无运用不息之机。则地气上乘。而昏冒其光明矣。上节言虚其藏德之体。此节言失其不止之机。)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地气升而为云为雾。天气降而为雨为露。云雾不精。是地气不升也。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是以上应白露不下。上节言天气闭塞。此节言地气伏藏。天地不交而为痞矣。)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表、外也。扬也。言天地之气虽上下交通。而不表彰于六合九州之外。则万物之命。不能受其施化矣。不施则名木多死。盖木为万物之始生也。上节言不交通于上下。此节言不运用于四方。)恶气不发。风雨不节。

白露不下。则菀 不荣。(菀音郁菀、茂木也。 、禾秆也。上节言天地之气不施。则名木多死。此复言四时之气不应。

则草木不荣。盖天地之气不和。而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恶气、忿怒之气也。脉要精微论曰。彼秋之忿。成冬之怒。恶气不发。则失其劲肃严凛之令矣。风雨不节。则失其温和明曜之政矣。白露不下。则无溽蒸湿泽之濡矣。四时失序。虽茂木嘉禾。而亦不能荣秀也。按、岁运四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湿土主气。盖湿热之气上蒸。而后清凉之露下降。故曰恶气不发者。言秋冬之令不时也。风雨不节者。言春夏之气不正也。白露不下者。言长夏之气不化也。莫仲超曰。菀郁也。 枯也。言四时之气不行。则草木枯槁而不荣。)贼风数至。豪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数音朔贼风数至。阳气不正而太过也。豪雨数起。阴气不正而偏胜也。此总结上文而言。天地四时。不相保其阴阳和平。而又失其修养之道。则未久而有绝灭之患矣。)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惟圣人能顺天地四时之不和。而修养其神气。故无奇暴之害。夫万物有自然之生气。虽遇不正之阴阳。而不至于绝灭。惟人为嗜欲所伤。更逆其时则死。圣人内修养生之道。外顺不正之时。与万物不失其自然。而生气不绝也。朱济公曰。此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义。此言万物之有生气。后言万物之有根本。)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此论阴阳之气。随时出入。逆则四时所主之脏。自病于内也。少阳主春生之气。春气逆则少阴不生。致肝气郁而内变矣。太阳主夏长之气。太阳不长。则心气虚而内洞矣。太阳主秋收之气。太阴不收。则肺叶热焦而胀满矣。少阴主冬藏之气。少阴不藏。则肾气虚而独沉矣。首论所奉者少。而所生之脏受病。此论四时之气逆。而四时所主之藏气。亦自病焉。济公曰。少阳主厥阴中见之化。故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太阳不长。而心气内虚。)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杨君举问曰。上节言秋冬之时。阴主收藏。此复言秋冬之时。阴盛于外。阴阳之道。有二义与。曰。天为阳。地为阴。天包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阴阳二气。皆从地而出。复收藏于地中。故曰未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所谓阴主收藏者。收藏所出之阳气也。)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万物有此根。而后能生长。圣人知培养其根本。故能与万物同归于生长之门。济公曰。阴阳出入。故谓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根者。如树之有根。本者。如树之有干。真者。

如草木之有性命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逆夏气则太阳不长。所谓逆其根矣。逆春气则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奉收者少。

所谓逆其根则伐其本矣。逆之则灾害生。逆之则死。是谓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言天地之阴阳四时。化生万物。有始有终。有生有死。如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阴阳顺逆之道矣。然不能出于死生之数。惟圣人能修行其道。积精全神。而使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愚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为。是知而不能行者。不可谓得道之圣贤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上节言天地四时之阴阳。有顺逆死生之道。此复言吾身中之阴阳。

亦有顺逆死生之道焉。盖天地之阴阳。不外乎四时五行。而吾身之阴阳。亦不外乎五行六气。是以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所谓顺之者。阴阳相合。五气相生。东方肝木。而生南方心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金生肾水。水生肝木。五脏相通。

移皆有次。若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内格者。格拒其五脏相生之气。而反逆行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金匮玉函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盖不使脾受逆气。而使肝气仍复顺行于心。是反逆为顺。反乱为治也。若五脏之气已乱。而五脏之病已成。然后治之。是犹渴而穿井。战而铸兵。无济于事矣。按此篇以天地之阴阳四时。顺养吾身中之阴阳五脏。盖五脏以应五行四时之气者也。经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

则各传其所胜。故所谓从者。四时五脏之气。相生而顺行也。逆者。五脏四时之气。相胜而逆行也。)

卷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是以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地气之九州。人气之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十二节者。骨节也。两手两足各三大节。合小节之交。共三百六十五会。灵枢邪客曰。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盖节乃神气之所游行。故应天之岁月。脉乃血液之所流注。故应地之经水。九窍乃藏气之所出入。五脏乃阴阳二气之所舍藏。故皆通乎天气。此篇论阴阳二气。与天气相通。故曰地之九州。人之五脏。天为阳。是以先论阳。而后论阴也。朱济公曰。天乙生水。气乃坎中之满也。曰自古者。言自上古天真所生之气也。本乎阴阳者。天真之有阴有阳也。)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故曰其生五。地之五行。上应三阴三阳之气。故曰其气三。三阴者。寒燥湿也。三阳者。风火暑也。如不能调养。而数犯此三阴三阳之气者。则邪气伤人而为病矣。夫人禀五行之气而生。犯此五行之气而死。有如水之所以载舟。而亦能覆舟。故曰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生气通乎天。是以苍天之气清净。则人之志意亦治。人能顺此清净之气。

而吾身之阳气外固。虽有贼邪。勿能为害。此因四时之序。而能调养者也。故圣人传运其精神。餐服苍天之清气。以通吾之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逆苍天清净之气。则九窍内闭。肌肉外壅。

卫外之阳气散解。此不能顺天之气而自伤。以致气之消削。盖人气通乎天。逆天气。则人气亦逆矣。)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上节言顺苍天之气。以养吾身之阳。此复言人之阳气。又当如天与日焉。若失其所居之位。所运之机。则短折其寿而不能彰着矣。夫天气。清净光明者也。然明德惟藏。

而健运不息。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天之藏德不下。故人之阳气亦因而居上。天之交通。表彰于六合九州之外。故人之阳气。所以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夫阳气生于至阴。由枢转而外出。风寒之邪。皆始伤皮毛气分。是故因于寒。而吾身之阳气。当如运枢以外应。阳气司表。邪客在门。故起居如惊。而神气乃浮出以应之。

神气、神藏之阳气也。莫仲超曰。此节运枢照应后之开阖。太阳主表主开。而本于下焦之寒水。故欲从枢而后出。又曰。

按伤寒始伤皮毛气分。得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此能运枢而外应者也。如太阳病。发热头疼。脉反沉。当救其里。

此神气不能运浮于外。故急用干姜附子。以救在里之阳气而外出焉。夫在天阴寒之邪。藉吾身之阳气以对待。故因于寒者。欲其阳气如此而出。所谓阳因于上。卫外者也。)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天之阳邪。伤人阳气。气伤外弛。故汗出也。气分之邪热盛。则迫及所生。心主脉。故心烦。肺乃心之盖。故烦则喘喝也。如不烦而静。此邪仍在气分而气伤。神气虚。故多言也。脉要精微论曰。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天之阳邪。

伤人阳气。两阳相搏。故体若燔炭。阳热之邪。得吾身之阴液而解。故汗出乃散也。按伤寒论曰。病常自汗出者。此卫气不和也。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故因于暑而汗出者。暑伤阳而卫气不和也。汗出而散者。得荣卫和而汗出乃解也。)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 音软此言湿伤阳气。而见证之如此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因而上者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除病者。下行极而上。阴湿之邪。上干阳气而冒明。故首如裹也。湿伤阳气。则因阳而化热矣。阳气者。柔则养筋。阳气伤而不能荣养于筋。故大筋 短。小筋弛长。盖大筋连于骨节之内。故郁热而 短。小筋络于骨肉之外。故因湿而弛长。短则缩急而为拘挛。长则放纵而为痿弃。此言寒暑湿邪。

伤人阳气者如此。)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此总结上文而言。因外淫之邪。有伤于气。则为肿矣。阴阳别论曰。结阳者肿四肢。盖阳气伤而不能营运。则荣血泣而为肿矣。四维、四肢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气为邪伤。是以四肢之阳。交相代谢。而阳气乃竭也。朱济公曰。四维、四时也。至真要大论曰。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盖手足三阳之气。旺于四时。有盛有衰。如四时之代谢。故曰四维相代也。又问曰。六淫之邪。止言三气者何也。

曰。六气生于五行。暑热总属于火。阳气与卫气各有分别。风伤卫而兼伤阳。故另提曰风客淫气。经曰。燥胜则干。燥淫之邪。伤人血液而不伤气。)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 音骨此言烦劳而伤其阳气也。按金匮要略云。劳之为病。其脉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盖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烦劳则阳气外张。阴不得阳之温固。则精自出而绝于内矣。秋冬之阳气。内而收藏。夏则阳气张浮于外。故益虚而煎厥也。精气虚故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也。(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又属太阳之腑。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伤。则坏其腑矣。溃、漏也。言其州都之坏。而不能藏精。

、流貌。言其阴寒精出。而不可止也。)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菀于远切此因怒而伤其阳气也。阳气者。通会于皮肤腠理之间。大怒则气上逆。而形中之气。绝其旋转之机矣。菀、茂貌。血随气行而茂于上矣。薄、迫也。气血并逆。而使人迫厥也。阳气者。柔主养筋。血脉者。所以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阳气伤而血逆于上。则有伤于筋矣。筋伤而弛纵。则四体有若不容我所用也。前节论外因而伤其阳气。此因劳伤大怒。而亦伤其阳气焉。)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沮音疽痤才何切。坐平声 音费 织加切音柞丁即疔沮、湿也。痤、小疖也。 、如疹之类。 、面鼻赤瘰也。此言阳气者。外卫于皮肤。充塞于四体。若天气之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而为阴之固也。如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如汗出见湿。湿热郁于皮肤之间。则生痤 矣。高粱、浓味也。

味浓伤形。气伤于味。形气伤则肌腠虚矣。高粱所变之热毒。逆于肉理而多生大疔。盖肤腠虚而热毒乘之。有如持虚之器而受之也。劳汗当风。寒湿薄于皮肤之间。则为 为痤矣。夫 与痤 。乃血滞于肤表之轻证。盖言阳气外卫于皮肤之间。为邪所薄。则淡渗于皮毛之血而为病矣。故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者。言阳气之若天与日。宜普遍于九州也。

乃生痤 。寒薄为 者。言阳气之外卫。而在于皮毛之间也。高粱之变。足生大疔者。言阳气之通会于腠理也。朱济公曰。经云。微者冲气疏。疏则其肤空。又曰。腠理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夫形食味。形气虚。则高粱之味毒乘之。故曰受如持虚。)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承上文而言阳气者。内养五脏之神。出而荣养筋骨。非只通会于肌腠。

外卫于皮毛。盖有开有阖。有出有入者也。本经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柔者。少阳初生之气也。初出之微阳。而荣养于筋。是以少阳之生筋也。莫子晋问曰。首论神气本于天真。奚又属五味之所生养。曰。精气神。皆有先天。有后天。先天之神气。又藉后天水谷之所资生而资养。故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者。天乙之精。水谷之精也。)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 。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开者。一日而主外。阖者。

暮而收引也。如失其开阖之机。则寒气从而内薄矣。背为阳。阳虚则寒邪痹闭于背。而形体为之俯偻。金匮所谓痹侠背行是也。如阳虚不能为荣血之卫。邪陷于脉中而为 。留连于肉腠之间。金匮所谓马刀侠瘿是也。如经俞之气化虚薄。

则传入于内。而干及藏神矣。心主脉。神伤则恐惧自失。肝主血。故其病发惊骇也。金匮要略云。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邪入于经俞。故内干脏气也。如邪逆于肉理气分。而阴阳不和。则生痈肿。经曰。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此言阳气不固。致邪薄于所养之筋而为偻。内及于所养之神而为惊为畏。重阳气之外卫也。济公曰。外卫者。首重皮毛。皮毛不固。则入于肉理脉络矣。莫子晋曰。高粱之变。逆于肉理。乃生大疔。

外淫之邪。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皮毛肉理。皆阳气之所主。故曰。清净则肉腠闭拒。邪弗能害。如肌腠固密。即邪伤皮毛。止不过痤 之轻疾耳。)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上二俞字并音输此言表气与邪气。并陷于肌腠之间而为疟也。肺主皮毛。魄汗未尽。表邪未去也。形弱、肌腠虚也。腠理空疏。则表阳邪气。同陷于其间。

寒邪在表。则随阳而化热。故气烁也。邪虽陷于肌腠。而表气不入于经。是以穴俞以闭。风疟。但热不寒之疟也。表阳之邪。与卫气相遇。则发热也。夫表气者。太阳之气也。肌腠之气者。五脏元真之气也。金匮要略曰。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又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灵枢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盖三焦之气。通腠理。太阳之气主皮毛。是以表气邪气。陷入于肌腠。则伤元真之气。而太阳之气仍在外也。如肌腠之邪留而不去。则转入于经俞。盖五脏经气之相合也。此节论表气实而肌气虚。是以表气同邪并陷于肌腠之间。太阳之气与五脏之经不相合。故穴俞以闭也。此注当与伤寒论注疏合看。)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此重调养元真之气。而肌腠之宜闭密也。夫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透于肌腠。风者善行而数变。入于肌腠。则及经脉。

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或成积聚。或入腑而生。或干脏而死。邪气淫佚。不可胜论。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人能顺苍天清净之气。而调摄其元神。则肉腠固密。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此因四时之序。而能顺养者也。夫肌腠之气。乃五脏之元真。故宜顺四时五行之气而调养。要略云。若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使形体有衰。病即无由入其腠理。前节论寒暑湿邪伤其表阳。故毋烦劳而伤其阳。此论风邪直伤于肌腠。又当固密其元真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勿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病久者。邪留而不去也。传者。始伤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腠。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波俞。留而不去。则入于募原脏腑。化者。或化而为寒。

或化而为热。或化而为燥结。或化而为湿泻。盖天有六淫之邪。而吾身有六气之化也。久而传化。则上下阴阳。不相交并。虽有良工。勿能为已。故病在阳分。而蓄积至死者。以其病久而传化也。故病在阳分。而良工当亟助阳气。以隔拒其邪。勿使其传化。隔者当泻却其邪。更勿使其留而不去也。若不急用此正治之法。皆粗工之败乃事也。)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总结上文而言阳气之有开有阖。然又重其卫外而为固也。灵枢经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是故暮而收敛其气。隔拒其邪。无扰筋骨。无烦劳也。无见雾露。宜清净也。若反此。而欲如三时之动作。则形体乃为邪所困薄矣。气门、玄府也。三时、平旦日中日西也。)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生之本本于阴阳。阳生于阴也。故帝先论阳而伯复论其阴焉。亟、数也。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数音朔。)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气为阳。血脉为阴。阳盛而阴不能胜之。则脉行急迫也。阳盛则狂。阳甚而自亦为病。故曰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五脏为阴。九窍为水注之气。乃精气所注之门户。如阴甚而阳不能胜之。则五脏之气。交争于内。而九窍为之不通。盖五脏之气。出而为阳。在内为阴也。夫脏为阴。精血为阴。气为阳。九窍为阳。内为阴。外为阳。五脏主藏精者也。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表阳之气。生于膀胱之精水。肌腠之气。乃五脏之元真。是阳气生于阴精也。故曰。

生之本。本于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下经云。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盖阳气出而卫外。内则归阴。一昼一夜。有开有阖。如四时寒暑之往来。是为阴阳之和平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敷布也。阳气者养筋。阴气者注脉。少阳主骨。少阴主髓。气为阳。血为阴。圣人能敷陈其阴阳和平。而筋脉骨髓气血。皆和顺坚固矣。内为阴。外为阳。如是则外内之阴阳调和。而邪勿能害。精气注于耳。血气注于目。邪不外淫。则阴气内固。是能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也。本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

命曰气立。又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惟圣人敷陈其阴阳。使升降出入。外内调和。是以气立如故也。)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此复申明阳者卫外。而为阴之固也。风为阳邪。客于肤表。则淫伤于气矣。阳气伤。则阴寒精自出矣。风木之邪。内通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矣。此言阳为阴藏精血之固。)因而饱食。

筋脉横解。肠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承上文而言。阳气伤而不能为阴之固。致精血有伤。而复饱食强力。故见证之如此也。夫肝主血而主筋。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伤肝而复饱食。不能淫散其食气。而筋脉横解于下矣。食气留滞。则湿热之气。 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盖肠胃相通。入胃之食。不能上淫。则反下 矣。夫饮入于胃。脾为输转。肺气通调。肺主周身之气。气为邪伤。而复大饮。则水津不能四布。而气反逆矣。夫精已亡。而复强用其力。是更伤其肾气矣。高骨、腰高之骨。腰者肾之府。高骨坏而不能动摇。肾将惫矣。此言外淫之邪。伤人阳气。复因饮食劳伤。而更伤其阴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

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无烦劳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矣。)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

是为圣度。(此复言阴阳和平。而后能升降出入。如两者不和。有若乎惟生升而无收降。惟闭藏而无浮长矣。故必因而和之。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此复结阳气之有开有阖。惟圣人能陈阴阳而内外调和也。张二中曰。丹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故圣人和合阴阳之道。以平四时之气者也。)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邪客于阳而阳气盛也。阳病而不能为阴之固密。则阴气乃绝于内矣。此复结风客淫气。精乃亡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调养精气神者。当先平秘其阴阳。惟圣人能敷陈其阴阳之和平也。)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露、阴邪也。风、阳邪也。寒、阴病也。热、阳病也。言阴阳不能固密。则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是以有伤四时之阳邪而为阴病者。伤四时之阴邪而为阳病者。皆吾身中之阴阳。上下出入而变化者也。夫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乃为洞泄。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上逆而咳。此阴阳上下之相乘也。夏伤于暑。暑汗不泄。炎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

与热相遇。发为 疟。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此阴阳出入之气化也。夫风为阳邪。洞泄、阴病也。湿为阴邪。喉咳、阳病也。暑为阳邪。 疟、阴疟也。寒为阴邪。温病、热病也。此皆人身中之阴阳气化也。天有阴阳之邪。人有阴阳之气。有病天之阴阳。而为寒热者。有感人之气化。而为阴病阳病者。

邪正阴阳。变化不测。阴阳二气。可不和平而秘密与。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上逆而咳。论阴阳之气也。发为痿厥。病有形之筋骨也。杨君举问曰。秋主燥气。而曰秋伤于湿者。何也。曰。长夏湿土主气。是以四之气。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所主。然六淫之邪。止风寒暑湿。伤人阳气也。)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非只病阴阳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神气生于阴精。五脏之精。生于五味。是以首论气而末论味焉。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以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盖精神气血。皆由五味之所资生而资养者也。五宫、五脏神之所舍也。伤在五味者。味有所偏胜也。莫仲超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也。)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津溢于肝。则脾气乃绝其转输矣。)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

故心气抑郁也。)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则土气实矣。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故喘满也。肾主水。其色黑。土亢则伤肾。故色黑而肾气不平。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阳明络属心。子母之气相通也。五味入胃。苦先入心。味过于苦。则母气盛而胃气强。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矣。脾不为胃转输其津液。而脾气不濡矣。脾不转输。故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沮音咀沮、遏抑也。弛、懈弛也。金气偏盛。则肝气受伤。故筋脉弛懈也。央殃同。辛甚则燥。津液不能相成。而精神乃受其殃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肾主藏精而主骨。肝主藏血而主筋。夫风客淫气。则邪伤肝而精乃亡。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是阳气生于阴精。而为阴之外卫。故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知阴阳外内之道。无烦劳以伤其阳。节五味以养其阴。谨能调养如法。则阴阳和平。而长有天命矣。)

卷一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藏之心意。非其人弗教。非其真弗授。乃金匮中之真言。

不知道者。不易得也。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八风、八方之风。经、谓五脏之经俞。五风、五经之风也。上章论阳气。

此章论经脉。故首提曰经有五风。末结曰善为脉者。)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八风发邪。

谓八方不正之邪风。发而为五经之风。触人五脏。则邪气在内而发病也。盖言在天则为八方之风。在人则为五经五脏之风矣。)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所谓得四时之胜者。

如春时之西南风。长夏之北风。冬之南风。夏之西风。秋之东风。此得四时所胜之气。而不为风所触。盖五脏因时而旺。

能胜其所不胜也。上节言八风发邪者。发所胜之风。而克贼所不胜之时也。此言得四时之胜者。得四时所胜之气。而能胜所不胜之邪风也。以上皆论四时不正之风气。)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此言四时之正气。而亦能为五脏经俞作病也。五营运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盖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是以先言风气之伤五脏。而后言五脏之气。禀于五方五气而生也。俞者。

经气之所注也。首言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发病者。言天之阳邪。始伤阳气。由气而经。由经而脏也。此言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者。言脏气实则病气。脏气虚则病脏。是以下文反复以申明之。)故春气者病在头。(所谓气者。言四时五脏之气。相为病也。肝俞在颈项。而春病在头者。春气生升。阳气在上也。故病在气者病在头。病在经者别下项也。是以下文之有病在气者。有病在经者。有病在脏者。有病鼽衄之在上者。有病洞泄之在内者。有病风疟之在外内出入者。分别脏气经俞之有虚实也。)夏气者病在脏。(夏时阳气发越在外。脏气内虚。故风气乘虚而内薄。)秋气者病在肩背。(秋气降收。不能主持于皮肤肌腠之间。故风气入于俞也。)冬气者病在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冬气内藏。

阳虚于外。故病在四肢也。以上论四时五脏之气。以下三故字。皆顶上文东风生于春节而言。)故春善病鼽衄。(所谓善病者。言五脏之经俞在外。风伤肌腠。则易入于经也。鼽衄。头面之经证也。者气在头。故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

(心之经俞。在胸胁也。朱济公问曰。此言胸胁。而无所见之证者。何也。曰。上下三节。反复辨论。脏气经俞之有外内出入。故曰。有病在头者。有病在脏者。有病在肩背胸胁者。而皆不言病也。至于鼽衄洞泄诸证。言病在经而在头者。

则有鼽衄之证。在经而在腹者。则为洞泄寒中。然总不重在论病也。)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

长者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秋善病风疟。(秋时阳气内收。阴气外出。疟论云。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风入于经。即欲内薄。经脉之阴气外出。邪正相持。

故成风疟也。此言经络受邪。在外则为鼽衄痹厥。在内则为洞泄寒中。在外内之间。邪正相搏。则为风疟也。)冬善病痹厥。(四肢为诸阳之本。冬时阳气下藏。经气外虚。风入于经。故手足痹厥也。金匮要略曰。但臂不遂者。名曰痹。厥者。

手足逆冷也。以上论经络为病。)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飧音孙此覆申明阳气者。卫外而为经俞之固也。按跷者。按摩导引。引阳气之通畅于四肢也。冬时阳气伏藏。若导引其四出。则无以奉春生夏长之气。是以有鼽衄头颈之经病矣。春病在头。邪热而迫于经者鼽衄。别出下项。则为颈项之病矣。灵枢经曰。是主心所生病者。胸胁痛。是主脾所生病者。溏泄。是主肺所生病者。

肩背痛。所生者。经脉为病也。又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痹者。风入于经俞也。此复言阳气固密者。

四时无经俞之病也。复曰飧泄而汗出者。言人能藏养元真之气。必不使邪伤经脉。病在内而为飧泄也。亦不使邪伤阳气。

病在外而汗出也。此复甚言其阳气之不可伤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此平人脉法也。(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温病。夏不浮长。

则暑气伏藏。至秋成风疟。阴阳开阖。生长收藏。此乃平人之脉法也。夫血脉生于阴精。此篇论经脉之道。故曰精者身之本。曰此平人之脉法。)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中有阴者。阴气在内也。阳中有阳者。阳气在外也。此阴阳开阖外内之道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隆。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

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故曰一日之中。亦有四时。人之阴阳出入。一日之中。而亦有四时也。故平人之脉法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此篇始论经脉之道。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阴阳出入。外内循环。是以四时之生长收藏。以应平人脉法。人之形身脏腑。以应天之阴阳。夫人之始生也。负阳而抱阴。是以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也。夫外为阳。而有腹背之阴阳者。阳中有阴阳也。内为阴。而有脏腑之阴阳者。阴中有阴阳也。)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经脉生于地之五行。而上应天之六气。

故凡论经脉。先配合五脏五行。而后论及于六腑。)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冬病在肾。肾为阴中之阴。故冬病在阴。夏病在心。心为阳中之阳。故夏病在阳。春病在肝。肝为阴中之阳。故春病在阴。秋病在肺。肺为阳中之阴。故秋病在阳。针石所以治经脉者也。故当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皆视其五脏之经俞所在而施治之。)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王氏曰。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谓阳中之阳。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肝为阳脏。位处下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灵枢经曰。心为牡脏。肺为牝脏。肾为牝脏。肝为牡脏。脾为牝脏)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雌雄、脏腑也。输应、交相授受也。盖脏腑之经脉。互相联系。表里外内。循环无端。与天之昼夜四时。出入相应。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帝言人之五脏。应天之阴阳四时。而五脏亦能收五方之气色。受四时之阴阳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

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藏于本脏。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其病发惊骇。(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也。)其味酸。其类草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肝属木。与地之草木同类。)其畜鸡。(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其谷麦。(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是以春气在头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其音角。(木音也。其应在春。)

其数八。(木之成数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故病在筋。夫五音五数。应天之气也。皮肉筋骨。应地之有形也。

以天之应。而病有形之筋骨者。天之阳气。通乎五脏之阴也。是以东方文义。与下文少有差别者。言天地阴阳之气。互相交感也。其下四方。言天之气色。通乎脏而病五脏之气。地之五味五行。五谷五畜。以应皮肉脉骨之有形。此皆阴阳变换之道。)其臭臊。(臊音骚。臭、气也。气因木变则为臊。月令作 。 与臊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藏精于心。(心属火。受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而养精于内也。邪气脏腑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此篇以心气开窍于耳。肾气开窍于二阴者。谓五脏之气通于九窍。九窍五脏。皆通乎天气也。)故病在五脏。(五脏者。病五脏之气也。上文曰。夏气者。病在脏。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故心气病而及于五脏之气也。曰故者。言天之气色通于脏。而为病亦在气也。)其味苦。其类火。(炎上作苦。

火之味也。心气通于南方。故与五行之火同类。)其畜羊。(五常政大论曰。其畜马。盖以午未皆属火也。)其谷黍。(黍、糯小米也。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其应天之四时。而上为荧惑。荧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心主脉。故病在脉。脉以应地。曰是以者。以地之五味五行。羊畜黍谷。以应病之在脉也。)其音征。(火音也。其应在忧。)其数七。(火之成数也。)其臭焦。(气因火变则为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土脏。其气相通。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故病在舌本。(灵枢经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是脾气之通于舌也。)其味甘。其类土。(土受稼 。稼 作甘。脾属土。故与五行之土同类。)其畜牛。(牛色黄而属土。故为脾畜。)其谷稷。(色黄而味甘。)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脾主肌肉。故知病在肉。)其音宫。(土音也。五音以宫为主。)其数五。(五、土之生数也。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六元正纪大论曰。土常以生也。盖土主化生万物。)其臭香。(气因土变则为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肺属金。故受西方之白色。入通于肺。鼻者肺之窍。)故病在肩。(秋气者病在肩背。)其味辛。其类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其畜马。(干为马。肺属干金而主天。)

其谷稻。(稻色白而秋成。故为肺之谷。)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故知病在皮毛。)其音商。(商主西方之音。)其数九。(金之成数也。)其臭腥。(气因金变则为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肾属水。故受北方之黑色。肾在下。故开窍于二阴。夫脏真藏于内。而五脏之气发于外。见于色。是以五方之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而脏气复外通于九窍。其真精藏于内也。)故病在溪(肉之大会曰谷。肉之小会曰溪。下经云。溪谷属骨。皆有所起。溪乃小分之肉。连于筋骨之间。是肾主骨。而溪乃骨气所生之分肉也。张兆璜曰。溪者四肢之八溪也。冬气伏藏。故溪为之病。)其味咸。其类水。(水曰润下。

润下作咸。)其畜彘。(彘、豕也。色黑而属亥。)其谷豆。(豆色黑而性沉。故为水之谷。)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辰星。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骨也。(肾主骨。故知病在骨。下经云。肝生筋。心生血。脾生肉。

肺生皮毛。肾生骨。是筋骨皮肉。五脏之所生而为病也。上经云。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是头脏肩背溪骨。乃脏气之为病也。)其音羽。(水之音也。)其数六。(水之成数也。)其臭腐。

(气因水变则为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此总结经脉之道。生于五脏。

连于六腑。外合于五方五行。阴阳六气。表里循环。有顺有逆。善为脉者。藏之心意。合于精神。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不可以言语相传。故曰非其真勿授。是谓得脉之道者也。)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故非学道之人勿教。非真诚之人勿传。至真之言。犹藏之金匮。而庸人不易得也。以上四篇。论精神气血。然神气血脉。皆本于天乙之真精。故论神则曰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论气则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论血脉则曰精者身之本。此平人之脉法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