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痞满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气者,因胸中气郁,痞结不舒,必得 出其气方快。经云: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症日久,便成痞满。治宜宣化无形之气为主。虽曰有火有痰,要皆气顺则愈。痞满者,因肺气不降,脾气不运,升降之道乖则心下痞塞而满闷,与胀满之病不同。胀满内胀而外有形,痞满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不可专用破气利下之剂,恐消克元气,变成鼓胀也。许学士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治痞者,当一补一消。

旋复代赭汤〔见嗝。〕原方〔姜、半酌用,甘、枣宜去。〕宜参用沉香降气散诸药。

此方心下痞满,噫气不除者,宜加减用之。

沉香降气散〔见喘。〕宜加白芍 梨汁〔麦冬、苏子、梨汁清之润之,肺气自降,苓、芍、沉、砂、橘红,补之醒之,则脾气自运。〕此方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者,可加减用之。

枳术丸〔见泄泻。〕此方心下痞满者,可随症加药用之,一补一消之法也。

【举例】

一人患气上逆,每饭下一、二口。辄嗳气数十口,食顷三、四作焉。仲淳曰:此气不归元,中焦不运也。每剂须人参二钱。不信。服快气药,愈甚。越三月,仲淳云:今须参四钱矣,不信。又三月,仲淳云:今须参六钱矣,不信。又逾月,饮食不下,每呕冷气如团而出,上下气不属,始求仲淳治之。乃用人参〔六钱。〕佐沉香、砂仁、益智仁〔各一钱。〕以纳气归元,苏子、麦冬〔各三钱。〕橘红〔一钱。〕枇杷叶〔三片。〕芦根汁〔一杯。〕降上逆之气,白芍、五味、萸肉〔各二钱。〕敛摄耗散之气。服首煎不动,服再煎不动,然亦不如他汤药辄呕也。服三煎,忽心口下如爆一声,上则嗳气,下则小遗无算,上下洞然,即索粥顿食三、四碗,不上逆也。服五、六剂,减参二钱,又以前药十倍为末,山药糊丸,服半年而病始安。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