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便不通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小儿便闭,有痰、食、风、火及气闭、虚闭之不同。食闭者,饮食停滞,留结肠胃,腹痛胀满,水谷不行,保和丸、枳朴大黄丸。痰闭者,顽痰胶固,阻塞胸臆,诸窍不通,或发惊搐,礞石丸、清金化痰丸。气闭者,气有所阻,不得升降,谷气不行,多噫,顺气饮、麻仁丸。火闭者,面必赤,身必热,烦渴饮冷,或口舌生疮,凉膈散、四顺清凉饮。风闭者,风搏于肺,传入大肠,风能燥物,以致下极之际而燥结不通,治当益润燥,不得专以去风为事(所谓治风先治血,若过用风药,是愈燥其燥矣)。又有虚闭者,血液不足,大肠干涩,宜归地冬麦麻仁阿胶苁蓉等味,以滋润之。若元虚病久,气不传运,宜参芪白术沉香以鼓动之。其禀赋阴亏、时常便难者,多服六味丸,不可妄与硝、黄、巴豆、牵牛等酷烈之剂,以致变害非轻。

大便不通治验(案) 咳嗽,面赤身热,饮冷便闭,此肺与大肠有热,热则津液燥而结,用四顺清凉饮。

愈后复停食,腹痛拒按,大便不通,用六安丸煎,顺下之剂送下,顿安。

(案) 十二岁,时患便难。余书丸方与之,用六味丸加阿胶、麦冬、归、芍。医阻之,服下药。下后愈结,迫欲去而反不得去,且痛极难忍。复邀予至。予曰:是本肾阴不足之症也。

误下则气陷而阴血更耗矣。遂以熟地、阿胶、柏子仁、炙甘草,少加升麻,服三四剂,而继大补真阴,常服而愈。

(案) 疸症,大便闭,尿黄而涩,治验。见疸门。失集(案) 喉间肿痛,发热咳嗽,大便闭结,治验。见咽喉门。失集(案) 便燥,努力脱肛,焦痛,治验。见脱肛门大便不通方(案) 麻仁丸:治大便闭结,肠胃燥热。

厚朴芍药枳实制大黄麻仁杏仁轻重量用。

润燥丸:羌活归尾制大黄各五钱麻仁桃仁一两蜜丸白汤下。

四顺清凉饮:当归大黄白芍甘草煎服。

柏子仁膏:柏子仁松子仁胡桃肉等分白汤下。

四磨汤即顺气饮:乌药郁金厚朴槟榔枳壳又一方去郁金加沉香。

备急方:治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大腹痛,大便不通者,《金匮》治中恶,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饮口噤如卒死者,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不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雷鸣,即吐痢而愈。若噤不开,须< ! 牙灌之。大黄、干姜、巴豆各一两,熬如脂,先将大黄、干姜为末,入巴豆,令捣千杵,蜜丸豆大,藏罐器之中。勿泄气,每服三四丸,温水服,或酒下。

洗熨备急方:先煎葱汤,淋洗其腹,又用熟艾、币上烘热,以帕子包熨脐腹间,频换去寒。

! 此处疑缺一字。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