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腹痛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小儿腹痛,起于饮食停滞居多。眼胞浮肿,嗳气酸腐,饱闷恶食,按之坚痛,弹如鼓声,保和丸方见痢门、消导二陈汤。食久成积,痛则欲便,便下酸臭,下后痛减,或大便难涩,面黄色,足冷嗜卧,不思饮食,宜香砂平胃散。痛甚便闭,可议下之。热痛者,时痛时止,痛来迅烈,肚热烦渴,喜冷恶热,泻黄散利之。寒痛者,绵绵不止,痛无增减,口不渴,身不热,不思乳食,喜热饮而恶寒冷,宜姜、桂、木香、白芍、甘草,甚且口出冷气,爪甲唇口俱青黯,理中汤温之,厥冷加附子。

气滞痛者,胸腹痞满,按之无形,调气饮。痰凝气阻而痛者,腹中漉漉有声,时或吐痰与虫痛吐清水有别,痢下色白不臭,小水不利者,二陈汤加姜汁菖蒲。蛔痛者,虫居肠胃,动则口吐清涎,扑身啼哭,面黄唇白,时痛时止,治宜安虫饮、乌梅丸,虫类不一,总宜使君子丸。搅肠痧痛者,四肢厥冷,腹中绞痛,势迫(小儿多卒然闷乱死者,类皆此症。儿不能言,医不反觉耳)。急用探吐法,然后随症施治。

腹痛治验

(案) 泄泻,腹痛,四肢厥冷,时作呃逆,是寒水侮土之症也,用六君、姜、桂、木香未效,更加附子应寒水乃安。

(案) 五岁,胃口当心痛,啼咬闷绝,或与顺气饮之类,痛不减。诊之脉迟而紧,四肢俱冷,令人以热手摩其痛处,果少缓,此内外俱着寒也。用草蔻、吴茱萸、木香、干姜、益智,以温其表里而安,继以调中养胃而愈。

(案) 二岁,忽大叫(湿病形而知也),曲腰而啼,此腹痛也。用六君、姜、桂、木香不效,乃以手按其腹至脐下两旁,有筋一条埂起,直至肾囊之侧,知其为小肠膀胱气痛之症。用木香、茴香、川楝子、橘核为末,入酒调服,数日而痊。

(案) 十五岁,患少腹痛二年余,服行气克滞之剂益盛。诊之脉沉而迟,手按无形,小便频数,作肾中虚寒治(薛氏云:中脘痛属胃,少腹痛属肾)。用金匮肾气丸炒黑为末,每日调服四钱,时或间与补中汤,调理三月始愈。

(案) 夏月,卒然胸腹大痛,饭后杂食寒凝之故,治验。见霍乱门(案) 盛暑,伏阴在内,腹胀作痛,治验。

见霍乱门(案) 过食饱闷,腹痛作呕。误下,痛益甚,吐泻不食,治验。见泄泻门(案) 泄泻,稠黏色青,腹痛,治验。见泄泻门(案) 腹痛能食,善食焦土,体瘦腹大成形,治验。见腹胀条(案) 忽患小腹痛,曲腰而啼,治验。见疝气门腹痛方顺气散:木香陈皮乌药枳壳槟榔泻黄散:黄连茵陈黄柏黄芩赤苓山栀泽泻调气饮:香薷厚朴神曲陈皮木香砂仁安虫丸:川连乌梅炮姜山楂使君子厚朴白芍枳实川楝子陈皮乌梅丸:治胃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黄连一两五分当归四钱蜀椒四钱细辛六分桂枝六钱黄柏六钱干姜一两乌梅三十个为末,酒浸乌梅一夜,去核蒸之,仓米饮捣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使君子丸:君子肉一两川芎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厚朴陈皮各一两乌药五钱为末,蜜丸梧子大,白汤下,大小轻重服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