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瘕病诸候(凡十八论)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一、症候

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腑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 盘牢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诊其脉弦而伏,其症不转动者,必死。

二、瘕候

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 。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

候其人发语声嘶,中声浊而后语乏气拖舌,语而不出。此人食结在腹,病寒,口里常水出,四体洒洒常如发疟,饮食不能,常自闷闷而痛,此食症病也。

诊其脉,沉而中散者,寒食症也。脉弦紧而细,症也。若在心下,则寸口脉弦紧;在胃脘,则关上弦紧;在脐下,则尺中弦紧。脉症法,左手脉横,症在左;右手脉横,症在右。脉头大在上,头小在下。脉来迟而牢者,为病症也。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寸口脉结者, 瘕。脉弦而伏,腹中有症,不可转动,必死,不治故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饮食大走,肠胃伤,久成 瘕,时时结痛。

《养生方·导引法》云: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闭口无息,极张腹、两足再息。顷间吸腹仰两足,倍拳,欲自微息定,复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腹有疾积聚者,张吸其腹,热乃止。 瘕散破即愈矣。

三、暴症候

暴症者,由腑脏虚弱,食生冷之物,脏既虚弱,不能消之,结聚成块,卒然而起,其生无渐,名曰暴症也。本由脏弱,其症暴生,至于成病,死人则速。

四、鳖症候

鳖症者,谓腹内 结如鳖之形状。有食鳖触冷不消生症者,有食诸杂物得冷不消,变化而作者。此皆脾胃气弱而遇冷,不能克消故也。 病结成,推之不动移是

五、虱症候

人有多虱而性好啮之,所啮既多,腑脏虚弱,不能消之,不幸变化生症,而患者亦少。俗云虱症人见虱必啮之,不能禁止。虱生长在腹内,时有从下部出,亦能毙人。

六、米症候

人有好哑米,转久弥嗜哑之。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结。其人常思米,不能饮食,久则毙。

七、食症候

有人卒大能食,乖其常分,因饥值生葱,便大食之,乃吐一肉块,绕畔有口,其病则难愈,故谓食症。特由不幸,致此妖异成症,非饮食生冷过度之病也。

八、腹内有人声候

夫有人腹内忽有人声,或学人语而相答。此乃不幸,致生灾变,非关经络腑脏冷热虚实所为也。

九、发症候

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随食而入成症。胸喉间如有虫上下来去者是也。

十、蛟龙病候

蛟龙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龙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随食入人腹,变成蛟龙。其病之状,发则如癫。

十一、瘕病候

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

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

十二、鳖瘕候

鳖瘕者,谓腹中瘕结如鳖状是也。有食鳖触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诸杂肉,得冷变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气虚弱而遇冷,则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谓其有形,假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鳖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鳖,仍故活。有人乘白马来看此鳖,白马遂尿,随落鳖上,即缩头及脚,寻以马尿灌之,即化为水。其主曰:吾将瘥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

《养生方》云:六月勿食泽中水,令人成鳖瘕也。

十三、鱼瘕候

有人胃气虚弱者,食生鱼,因为冷气所搏,不能消之,结成鱼瘕,揣之有形,状如鱼是也。亦有饮陂湖之水,误有小鱼入人腹,不幸便即生长,亦有形,状如鱼也。

《养生方》云:鱼赤目,作 食之,生瘕。

十四、蛇瘕候

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内,亦令病之。其状常苦饥,而食则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内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状,谓蛇瘕也。

十五、肉瘕候

人有病常思肉,得肉食讫,又思之,名为肉瘕也。

十六、酒瘕候

人有嗜酒,饮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积久渐瘦。其病遂当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复能食。云是胃中有虫使之然,名为酒瘕也。

十七、谷瘕候

人有能食而不大便,初有不觉为患,久乃腹内成块结,推之可动,故名为谷瘕也。

十八、腹内有毛候

人有饮食内误有毛,随食入腹,则令渐渐羸瘦。但此病不说别有证状,当以举因食毛以知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