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一、温病候

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寒,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焉。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温病者,皆由其冬时触冒之所致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其冬复有非节之暖,名为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也。

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曰:病名阴阳交,阴阳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则当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称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

凡皮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凡温病患,二三日,身躯热,腹满,头痛,食欲如故,脉直疾,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此病不治。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也。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存神攘辟,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常以鸡鸣时,存心念四海神名三遍,辟百邪止鬼,令人不病。

东海神名阿明 南海神名祝融 西海神名巨乘 北海神名禺强又云:存念心气赤,肝气青,肺气白,脾气黄,肾气黑,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却众邪百鬼,常存心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则百邪不敢干之。可以入温疫之中。

二、温病一日候

温病一日,太阳受病。太阳主表,表谓皮肤也。病在皮肤之间,故头项腰脊痛。

三、温病二日候

温病二日,阳明受病。病在于肌肉,故肉热鼻干,不得眠,故可摩膏火炙,发汗而愈。

四、温病三日候

温病三日,少阳受病,故胸胁热而耳聋。三阳始传病讫,未入于脏,故可发汗而愈。

五、温病四日候

温病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三阴之首也。三阳受病讫,传入于阴,故毒气入胸膈之内,其病咽干腹满,故可吐而愈。

六、温病五日候

温病五日,少阴受病。毒气入腹,其病口热舌干而引饮,故可下而愈。

七、温病六日候

温病六日,厥阴受病。毒气入肠胃,其病烦满而阴缩,故可下而愈。

八、温病七日候

温病七日,病法当愈,此是三阴三阳传病竟故也。今七日病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经络重受病也。

九、温病八日候

温病八日以上病不解者,或者诸经络重受于病,或经发汗、吐、下之后,毒气未尽,所以病证不罢也。

十、温病九日以上候

温病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即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三阴,所以停滞累日,病证不罢,皆由毒气未尽,表里受邪,经络损伤,腑脏俱病也。

十一、温病发斑候

夫人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疮。又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热,温毒始发出于肌肤,斑烂隐轸如锦文也。

十二、温病烦候

此由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气在于心而烦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而绕脐痛也。

十三、温病狂言候

夫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其非素所能也;病反能者,皆阴阳争而外并于阳。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邪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阳盛,故妄言骂詈,不避亲戚,大热遍身,狂言而妄闻视也。

十四、温病嗽候

邪热客于胸腑,上焦有热,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上乘于肺,故令嗽。

十五、温病呕候

胃中有热,谷气入胃,与热相并,气逆则呕。或吐下后,饮水多,胃虚冷,亦为呕也。

十六、温病哕候

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冷,亦令致哕。

十七、温病渴候

热气入于肾脏,肾脏恶燥,热盛则肾燥,肾燥则渴引饮。

十八、温病取吐候

温病热发四日,病在胸膈,当吐之愈。有得病一二日,便心胸烦满,为毒已入,兼有痰实,亦吐之。

十九、温病变成黄候

发汗不解,温毒气瘀结在胃,小便为之不利,故变成黄,身如橘色。

二十、温病咽喉痛候

热毒在于胸腑,三焦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下部脉不通,热气上攻喉咽,故痛或生

二十一、温病毒攻眼候

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乘虚上冲于目,故赤痛,重者生疮翳也。

二十二、温病衄候

由五脏热结所为。心主血,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

二十三、温病吐血候

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而不发,致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有瘀血积,故吐血也

二十四、温病下利候

风热入于肠胃,故令洞泄。若挟毒,则下黄赤汁及脓血。

二十五、温病脓血利候

热毒甚者,伤于肠胃,故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此由温毒气盛故也。

二十六、温病大便不通候

脾胃有热积,发汗太过,则津液少,使胃干,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

二十七、温病小便不通候

发汗后,津液少,膀胱有结热,移入于小肠,故小便不通也。

二十八、温病下部疮候

热攻肠胃,毒气既盛,谷气渐衰,故三虫动作,食人五脏,则下部生疮,重者,肛烂见

二十九、温病劳复候

谓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更生于热,热气还入经络,复成病也。

三十、温病食复候

凡得温毒病新瘥,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食犬、猪、羊肉并肠、血,及肥鱼HT 脂腻食,此必大下利。下利则不可复救。又禁食饼饵,HT 脍,枣、栗诸生果难消物,则不消化,停积在于肠胃,便胀满结实,大小便不通,因更发热,复成病也。非但杂食,梳头、洗浴诸劳事等,皆须慎之。

三十一、温病阴阳易候

阴阳易病者,是男子、妇人温病新瘥未平复,而与之交接,因得病者,名为阴阳易也。

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阳易。其妇人得病虽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阴易。若二男二女,并不相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相感动,其毒度着于人,如换易也。其病之状,身体热冲胸,头重不举,眼中生眵四肢拘急,小腹 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气血虚,骨髓竭,便恍恍吸吸,气力转少,着床不能摇动,起居仰人,或引岁月方

三十二、温病交接劳复候

病虽瘥,阴阳未和,因早房室,令人阴肿缩入腹,腹 痛,名为交接之劳复也。

三十三、温病瘥后诸病候

谓其人先有宿 ,或患虚劳、风冷、积聚、寒疝等疾,因温热病,发汗、吐、下之后,热邪虽退,而血气损伤,腑脏皆虚,故因兹而生诸病。

三十四、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

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