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汤(一)
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内经》云:“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至皮毛,汗所从出,粥充胃气以达于肺也。观此可知伤寒不禁食矣。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解肌之法也。若如水流漓,则动营气,卫邪仍在。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桂枝汤全料,谓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古一两,今二钱零,则一剂之药,除姜枣,仅一两六钱零,一服不过五钱零矣。治伤寒大症,分两不过如此。一服即汗,不再服;无汗,服至二、三剂,总以中病为主。后世见服药得效者,反令多服,无效者,即疑药误,又复易方,无往不误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恶等物。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风在外,故阳脉浮;卫气有邪,则不能护营,故阴脉弱。阳浮者,热自发。风为阳邪,故发热,桂枝之辛以散之。阴弱者,汗自出。芍药之酸以收之,甘草之甘以缓之。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但恶寒甚轻,非若中寒及阴经之甚也。
翕翕发热,其热亦不如阳明之甚。鼻鸣干呕者,鼻鸣似属阳明;干呕似属少阳,盖三阳相近,故略有兼病,但不甚耳。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桂枝汤总症。
以营性发扬,卫性敛闭。风伤卫气,泄其皮毛,故汗出也。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误治。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此误下之症。
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宜施治。论中误治诸法,详观自明。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以解其结。盖邪风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刺之以泄经气。风府一穴,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刺入四分,留三呼。风池二穴,在颞 后,发际陷者中,穴在耳后,按之引于耳中,足少阳阳维之会,针入三分,留三呼。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病虽过期,脉症属太阳,仍不离桂枝法。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此禁下总诀。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服桂枝汤言虽有当下之症,而外症未除,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也。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荣气和者,言荣气不病,非调和之和,故又申言之,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
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未热之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无他病,太阳诸症不必备,而惟发热自汗,故亦用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头痛有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太阳症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
按“未可”二字,从《金匮》增入,《伤寒论》失此二字。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便赤为里有热。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汗出而头痛未解,则蕴热在经而血动矣。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发汗未透,故烦。乃服药不及之故。宜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里症。身疼痛者,表症。急当救里。此误下之症,邪在外而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下脱可危,虽表症未除,而救里为急。
《伤寒论·不可下编》云:误下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清谷已止,疼痛未除,仍从表治,盖凡病皆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阳为急,而表症为缓也。表里分治而序不乱,后人欲以一方治数症,必至两误。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提出邪风二字,见桂枝为驱风圣药。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本自多汗,但不恶寒而恶热。
今多汗而犹恶寒,则仍在太阳矣,虽阳明病,而治从太阳。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本无汗法,因其脉独浮,则邪仍在表,故亦用桂枝,从脉不从症也。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有时复热。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发热,则为阳明之潮热而非疟矣。脉实者,宜下之。脉虚浮者,宜发汗。一症而治法迥别,全以脉为凭。此亦从脉而不从症之法。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里症。身疼痛者,表症。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节属厥阴症,未必由误治而得,然既见表症,亦宜兼治。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里症除而表症犹在,仍宜用桂枝法,轻其剂而加减之可也。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邪入中焦。
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苦寒开降之法,详见后。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附子汤(二)
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此发汗太过,如水流漓,或药不对症之故,其人恶风,中风本恶风,汗后当愈。今仍恶风,则表邪未尽也。小便难,津液少。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四肢为诸阳之本,急难屈伸乃津脱阳虚之象,但不至亡阳耳。若更甚而厥冷恶寒,则有阳脱之虑,当用四逆汤矣。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同附子服,则能止汗回阳。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桂汤(三)
桂枝原方加桂二两,即另立汤名,治症迥别,古圣立方之严如此。
桂枝汤原方加桂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复感新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不止一针,故云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芍药汤(四)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五)
即前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中虚而表邪仍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之邪未尽,故用桂枝,下后伤阴,不宜更用凉药,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微恶寒,则阳亦虚矣,故加附子。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六)
桂枝汤原方加浓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仁佳。《别录》:浓朴主消痰下气。《本经》:杏仁主咳逆上气。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前条乃本然之喘,此乃误下之喘,因殊而法一。
卷一 桂枝汤类·一
小建中汤(七)
桂枝汤原方加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中宫之阳气虚,则木来乘土,故阳涩而阴弦也,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胶饴大甘,以助中宫。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治太阴不愈,变而治少阳,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脉弦故用此法。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悸而烦,其为虚烦可知,故用建中汤,以补心脾之气,盖栀子汤治有热之虚烦,此治无热之虚烦也。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八)
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此以多煎为妙,取其味浓入阴也。
发汗后,身疼痛,表未尽。脉沉迟,气虚已甚。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邪未尽,宜表,而气虚不能胜散药,故用人参。凡素体虚而过汗者,方可用。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甘草汤(九)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此以一剂为一服者。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症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卷一 桂枝汤类·一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十)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以水二斗,扬之万遍取用。按:甘澜水,大约取其动极思静之意。先煮茯苓 凡方中专重之药,法必先煮。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心下悸,是扰胸中之阳,脐下悸,则因发汗太过,上焦干涸。肾水上救,故重用茯苓以制肾水;桂枝以治奔豚。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麻黄各半汤(十一)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及双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欲去沫,故先煮。)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减去三分之一。去渣,温服六合。一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过经。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邪已渐轻。其人不呕,非少阳。清便欲自可,无里热。一日二、三度发,非疟象。脉微缓者,不浮不弦不大。为欲愈也。余邪欲退之象。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此三句,申明上文欲愈之故。盖由病气虽除,而正气亦衰,当静以养之,使胃气渐充,则荣卫自和,若更用汗、吐、下之法,益虚其气,则病从药增,医者不审,误人多矣。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面有热色,则余邪尚郁。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微邪已在皮肤中,欲自出不得,故身痒,以此汤取其小汗足矣。阳明篇云: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按此方分两甚轻,计共约六两,合今之秤,仅一两三四钱,分三服,只服四钱零,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炙) 杏仁(十六枚,去皮尖)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服。一本云: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汗虽出而邪未尽。与桂枝汤,如前法。此所谓邪不尽,行复如法者也。
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二越婢一汤(十三)
桂枝汤加麻黄、石膏二味。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附:越婢方(麻黄六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此无阳与亡阳不同,并与他处之阳虚亦别,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脐下悸等症,故以此汤清疏营卫,令得似汗而解。况热多寒少,热在气分,尤与石膏为宜。古圣用药之审如此。
按以上三方,所谓一、二,各半之说,照方计算,并不对准,未知何说?或云:将本方各煎,或一分,或二分,相和服,此亦一法。但方中又各药注明分两,则何也?存考。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十四)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茯苓 白术(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此方专于利小便也。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头痛发热,桂枝症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症乃亡津液而有停饮者也。
凡方中有加减法,皆佐使之药,若去其君药,则另立方名,今去桂枝,而仍以桂枝为名,所不可解!殆以此方虽去桂枝而意仍不离乎桂枝也。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十五)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加蜀漆三两(洗去腥),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以火劫其胸中之阳。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此与少阴汗出之亡阳迥别。盖少阴之亡阳,乃亡阴中之阳,故用四逆辈回其阳于肾中,今乃以火遍汗,亡其阳中之阳,故用安神之品,镇其阳于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
去芍药,因阳虚不复助阴也;蜀漆去心腹邪积;龙骨、牡蛎治惊痫热气。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十六)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日三服。
脉浮宜以汗解,此治脉浮之总诀。用火灸之,误治。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火反入内。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火气在上,则阴气独治于下,故重而痹。火逆下之,又误治。因烧针烦躁者,更误治,下之虚其阴,烧针又益其阳,则胸中益烦躁不宁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钲其阴气,散其火邪,上下同治,前方惊狂,治重在心,故用蜀漆。此无惊狂象,故蜀漆不用。其症药大段相同。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葛根汤(十七)
此汤成无己本有麻黄。非!有麻黄则为葛根汤矣。
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 桂枝芍药各减一两余同。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KT KT ”,伸颈之象,邪气渐深,故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芍药汤(十八)
桂枝汤原方芍药加一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大黄汤(十九)
此二方俱治太阴症,而法不离乎桂枝。
桂枝汤原方,加大黄一两、芍药一倍,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误治。因而腹满时痛,属太阴也。引邪入于太阴,故所现皆太阴之症。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虽见太阴症,而太阳之症尚未罢,故仍用桂枝汤,只加芍药一倍,以敛太阴之症。
大实痛者,此句承上文腹满时痛言,腹满时痛,不过伤太阴之气,大实痛,则邪气结于太阴矣。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此因误下而见太阴之症。大实痛,则反成太阴之实邪,仍用大黄引之,即从太阴出,不因误下而禁下,见症施治,无不尽然。
按《活人书》云:桂枝汤,自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症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虚寒者,不必加减。
卷一 麻黄汤类·二
麻黄汤(一)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此须多煮,取其力专,不仅为去上沫,止煮一、二沸矣。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以其易发汗也。余如桂枝将息法。《活人书》云:夏至后用麻黄汤,量加知母、石膏、黄芩,盖麻黄性热,恐有发黄斑出之虑。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此痛处,比桂枝症尤多而重,因荣卫俱伤故也。恶风无汗而喘者,此二症乃肺气不舒之故。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阳诸症,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阳明之病象甚多,如身热不恶寒,口苦鼻干之类,但见一、二症即是,不必全具也。
太阳病即上文所指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病俱在上焦。宜麻黄汤主之。喘而胸满,此麻黄症之太阳合阳明也。
太阳病,十日以去,过经。脉浮细,邪已退。而嗜卧者,正渐复。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胸满胁痛,病延日久,邪留少阳,故与此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若果邪在少阳,脉必带弦,今但浮,则尚在太阳矣,故仍用麻黄汤,此亦从脉不从症之法。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此乃太阳伤寒的症。经云:诸紧为寒。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表证即上文数端。此当发其汗,宜麻黄汤。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阳郁而不能外达。剧者必衄,衄乃解。热甚动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与汗从皮毛而泄同,故热邪亦解。俗语所云“红汗”也。经云: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风郁固为热,寒郁亦为热。《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麻黄汤主之。此言未衄之前,可用麻黄。非衄后更用麻黄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必带紧。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数为阳气欲出。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失治。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前段衄后而解,则不必复用麻黄,衄后尚未解,则仍用此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阳明本脉大自汗,今乃脉浮无汗而喘,则为麻黄汤症矣。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卷一 麻黄汤类·二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二)
此即越婢汤加杏仁也。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汗不可再汗,津液不得重伤。汗出而喘,尚有留邪在肺,故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邪已轻也。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汗出故用石膏,喘故用麻杏。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二句明致喘之所由,盖喘未必皆由于水,而饮水则无有不喘者。戒之!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下不可复汗,津液不得两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卷一 麻黄汤类·二
大青龙汤(三)
此合麻黄、桂枝、越婢三方为一方而无芍药。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碎如鸡子大一块)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此外治之法,论中无温粉方。《明理论》载白术, 本、川芎、白芷各等分,入米粉和匀扑之。无 本亦得。后人用牡蛎,麻黄根、铅粉、龙骨亦可。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太阳中风,脉浮紧,紧为阴脉,故汗不易出。发热恶寒,非恶风。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邪深热郁。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恶风乃桂枝症,误服此则汗不止,而有亡阳之象矣。立此方即垂此戒,圣人之意深矣。按此方合麻桂而用石膏,何以发汗,如是之烈?盖麻黄汤,麻黄用二两,而此用六两;越婢汤石膏用半斤,而此用鸡子大一块。一剂之药,除大枣,约共十六两,以今秤计之,亦重三两有余,则发汗之重剂矣!虽少加石膏,终不足以相制也。
少阴篇云: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脉不沉紧,身有轻时,为无少阴外症;不厥利吐逆,为无少阴里症,此邪气俱在外也,故以大青龙发其汗。
按:此条必有误,脉浮缓,邪轻易散;身不疼,外邪已退;乍有轻时,病未入阴,又别无少阴等症,此病之最轻者。何必投以青龙险峻之剂?此必另有主方,而误以大青龙当之者也。
卷一 麻黄汤类·二
小青龙汤(四)
痰喘证宜此,俟气平就枕,然后以消痰润肺养阴开胃之方以次调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斤) 半夏(半斤,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利属下焦阴分,不可更发其阳。荛花,《明理论》作芫花;恐误。本草荛花、芫花,花叶相近,而荛花不常用,当时已不可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去水之功也。
若渴者,去半夏。如栝蒌根三两。本草栝蒌根主消渴,若噎者,“噎”古作“KT ”。论云: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
按《内经》无“噎”字,疑即呃逆之轻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本草》:附子温中。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小便不利而少腹满,则水不在上而在下矣,故用茯苓。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杏仁见前。
按:此方专治水气。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邪汗未尽,必停于肺胃之间,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此方无微不到,真神剂也。
伤寒表不解,发汗未透。心下有水气,即未出之汗。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以上皆水停心下现症,其每症治法,皆在加减中。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凡水停心下者,喘而不渴。服汤已,即小青龙汤也,渴者,此寒气去欲解也,寒饮欲去。小青龙汤主之。此倒笔法,即指“服汤已”三字,非谓欲解之后,更服小青龙汤也。
卷一 麻黄汤类·二
麻黄附子细辛汤(五)
麻黄(去节,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三字,所该者广,必从少阴诸现症,细细详审,然后反发热,知为少阴之发热,否则何以知其非太阳阳明之发热耶?又必候其脉象之沉,然后益知其为少阴无疑也,凡审症皆当如此。
附子、细辛,为少阴温经之药,夫人知之。用麻黄者,以其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入阴,犹可引之外达。不用桂枝而用麻黄者,盖桂枝表里通用,亦能温里,故阴经诸药皆用之,麻黄则专于发表。今欲散少阴始入之邪,非麻黄不可,况已有附子足以温少阴之经矣。
卷一 麻黄汤类·二
麻黄附子甘草汤(六)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此当少煮。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症,故微发汗也。三阴经,惟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位最近,故犹有汗解之理。况二、三日而无里症,则其邪未深入,此方较麻黄附子细辛少轻,以其无里症也。
卷一 葛根汤类·三
葛根汤(一)
此即桂枝汤加麻黄三两,葛根四两。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二味主药先煮。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已经发汗矣。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前桂枝加葛根汤一条,其现症亦同,但彼云:“反汗出”,故无麻黄。此云:“无汗”,故加麻黄也。
阳明症,汗出而恶热,今无汗而恶风,则未全入阳明,故曰太阳病。
按:葛根,《本草》:治身大热。大热乃阳明之症也,以太阳将入阳明之经,故加此药。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合病全在下利一症上审出,盖风邪入胃则下利矣。
卷一 葛根汤类·三
葛根黄芩黄连汤(二)
治发热下利效如神。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太阳病,桂枝症,桂枝症,即太阳伤风之正病也。医反下之,大误。利遂不止,邪下陷,则利无止时。脉促者,表未解也。促有数意,邪犹在外,尚未陷入之阴,而见沉微等象,故不用理中等法。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芩、连、甘草,为治利之主药。
卷一 葛根汤类·三
葛根加半夏汤(三)
葛根汤原方加半夏半升(洗)。煎服法同。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前条因下利而知太阳,阳明合病,今既不下利,则合病何从而知?必须从两经本症,一一对勘,即不下利,而亦可定为合病矣。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前条太阳误下而成利,则用芩连治利,因其本属桂枝症而脉促,故止加葛根一味,以解阳明初入之邪。此条乃太阳、阳明合病,故用葛根汤全方,因其但呕,加半夏一味以止呕,随病立方,各有法度。
卷一 柴胡汤类·四
小柴胡汤(一)
发热而呕者如神。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半夏(半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此又一法。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汤除大枣,共廿八两,较今秤亦五两六钱零,虽分三服,已为重剂,盖少阳介于两阳之间,须兼顾三经,故药不宜轻。去渣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不呕,不必用半夏;烦,不可用人参。加栝蒌实一枚。栝蒌实除胸痹,此小陷胸之法也。若渴者,去半夏。半夏能涤痰湿,即能耗津液。加人参,生津液。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治消渴。若腹中痛者,去黄芩,苦寒。加芍药三两,除腹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以其能补脾胃。加牡蛎四两。《别录》云:治胁下痞热。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利小便。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不渴,则津液自足。加桂枝三两。微热则邪留太阳。温覆取微似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二味与嗽非宜。生姜,加干姜故去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古方治嗽,五味、干姜必同用,一以散寒邪,一以敛正气,从无单用五味治嗽之法。后人不知用必有害,况伤热、劳祛。火呛,与此处寒饮犯肺之症又大不同,乃独用五味,收敛风火痰涎,深入肺脏,永难救疗矣!又按:小柴胡与桂枝二方,用处极多,能深求其义,则变化心生矣。
论中凡可通用之方,必有加减法。
伤寒五、六日,正当传少阳之期。中风往来寒热。太阳之寒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往来者,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也。
胸胁苦满,胸胁为少阳之位。默默不欲饮食,木邪干土。心烦喜呕,木气上逆。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少阳火邪。或腹中痛,木克土。或胁下痞硬,木气填郁。或心下悸,有痰饮。小便不利,或不渴,有蓄饮。身有微热,太阳未尽。或咳者,肺有皆饮。小柴胡汤主之。少阳所现之症甚多,柴胡汤所治之症亦不一,加减法具载方末。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此条申明所以往来寒热,及不欲食,下痛上呕之故,皆因正衰邪入,脏腑相牵所致,则立方之意,可推而知矣。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此必先见少阳之症,故用柴胡汤,服后而渴,则转属阳明矣。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此是太阳所同。胁下满,此则少阳所独。手足温而渴者,前条之渴者属阳明,此因胁下满,则虽似阳明,不作阳明治矣。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详见桂枝类中。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与太阳、阳明,相为出入,一证可据,虽有他证,可兼治矣。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误治。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凡误治而本证未罢,仍用本证之方,他经尽同,不独柴胡证也。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邪已陷下,故必振动,而后能达于外。《辨脉法篇》云:战而汗出者,其人本虚。是以发战发热汗出,邪仍从少阳而出。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二候。胸胁满而呕,此少阳的症。日晡所,发潮热,此似阳明。已而微利,又现里症,药乱则症亦乱。此本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以汤剂利之,不应;复以丸药利之,是谓重伤。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虽潮热,本属少阳之邪,故仍以柴胡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主之。解在后加芒硝汤下。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阳气不能随经而散,故郁结不舒,非药误,即迁延所致。亦坏症之轻者。必有表,复有里也,以上诸症,有表有里,柴胡汤兼治表里。脉沉亦在里也。脉细者必沉。汗出为阳微,以汗为征。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阴则无汗。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脉沉为里,汗出为表。脉虽沉紧,细即有紧象。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此为要诀。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得汤而不了了者,以有里症,故大便硬,必通其大便,而后其病可愈。其通便之法,即加芒硝,及大柴胡等方是也。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与小柴胡汤。阳明潮热乃当下之症,因大便、小便自可,则里症未具。又胸胁尝满,则邪留少阳无疑,用此汤和解之。
阳明病,胁下硬满,少阳症。不大便,可下。而呕,亦少阳症。舌上白苔者,邪未结于阳明,故舌苔白,虽不大便,不可下。此要诀也。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
此四句,申明小柴胡之功效如此,所以诸症得之皆愈也。
按:少阳之外为太阳,里为阳明,而少阳居其间。故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内中见少阳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汤,必能两顾得效。仲景所以独重此方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弦属少阳,浮大属阳明。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此少阳症。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此症又似少阴。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此二症又似太阴。有潮热,此似阳明。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浮虽有里症,邪仍欲外出。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但浮无余症,则里症全无,必从汗解,故用麻黄汤。
此二条,明阳明中风之症,有里邪用小柴胡,无里邪则用麻黄,总以脉症为凭,无一定法也。若不尿,膀胱气绝。腹满加哕者,不治。论中阳明篇云: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虚冷”二字尤明,盖阳微欲尽也。又云:大吐大下,汗出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灵枢》云:真邪相攻,气并相逆,故为哕。即呃逆也。《素问》云:病深者,其声哕。乃肺胃之气隔绝所致,兼以腹满,故不治。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此为传经之邪也。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以上皆少阳本症。尚未吐下,脉沉紧者,未吐下,不经误治也,少阳已渐入里,故不浮而沉紧,则弦之甚者,亦少阳本脉。与小柴胡汤。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但发热而非往来寒热,则与太阳、阳明同,惟呕则少阳所独,故亦用此汤。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解见麻黄汤。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复症也,非劳复,非女劳复,乃正气不充,余邪未尽,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故亦用小柴胡。复病治法,明着于此,后世议论不一,皆非正治。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复症之中,更当考此二脉。如果脉见浮象,则邪留太阳,当用汗法,如脉见沉实,则里邪未尽,当用下法。但汗下不着方名者?因汗下之法不一,医者于麻黄、桂枝,及承气、大柴胡等方,对症之轻重,择而用之,则无不中病矣。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此即下文所谓如疟也。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血因热结,而成瘀矣。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即以治疟之法治之。
又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彼云断,此云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外邪内伏。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血室为中焦营气之所聚。肝藏血,心主血,营血结滞,则肝气与心经之气亦凝,故胁满而神昏谵语。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期门在乳下第二肋端,去ru头约四寸,肝募也。厥阴、阴维之会,刺入四分,血结则为有形之症,汤剂一时难效。刺期门以泻厥阴有余之热,则尤亲切而易散。
又云: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昼清而夜昏者。血室属阴,病在阴经也。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为中焦营气之疾,汗下二法,皆非所宜,小柴胡汤:刺期门,则其治也。
按:热入血室之状,此二条为最详,妇人伤寒,此症最多,前条症稍轻,后二条症尤重。男子亦有之。
卷一 柴胡汤类·四
大柴胡汤(二)
小柴胡去人参、甘草,加枳实、芍药、大黄,乃少阳、阳明合治之方也。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本有大黄二两。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一误再误。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如寒热呕逆之类。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犹有里症。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前虽已下,非下法也,以大柴胡两解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此大黄之对症。复往来寒热者,此柴胡之对症。与大柴胡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当用柴胡。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邪内陷,故用枳实、半夏、大黄。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后 后者,过经之后,诸症渐轻,而未全愈也。脉沉,沉者内实也,沉为在里。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卷一 柴胡汤类·四
柴胡桂枝汤(三)
此小柴胡与桂枝汤并为一方,乃太阳、少阳合病之方。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桂枝 芍药 生姜(切,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 甘草(一两,炙) 大枣(六枚) 上九味,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烦,以上太阳症。微呕、心下支结,以上少阳症。外证未去者、太阳症为外症。柴胡桂枝汤主之。
发汗多,亡阳 语者,此亡阳之轻者也。不可下,勿误以为有燥屎之 语,故以为戒。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桂枝汤,和营卫;柴胡汤,通津液,深着二汤合用之功效,而阳亡可复。
卷一 柴胡汤类·四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
柴胡(四两) 龙骨 生姜(切) 人参 茯苓 铅丹 黄芩 牡蛎(熬) 桂枝(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大黄(二两)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二沸,大黄只煮一、二沸,取其生而流利也,去渣,温服一升。
伤寒八、九日,下之,即陷入里。胸满,柴胡、黄芩。烦惊,龙骨、铅丹。牡蛎。小便不利,茯苓。谵语,大黄。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茯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此乃正气虚耗,邪已入里,而复外扰三阳,故现症错杂,药亦随症施治,真神化无方者也。
按: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
卷一 柴胡汤类·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五)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黄芩(三两) 干姜 牡蛎(熬) 甘草(炙,各二两) 栝蒌根(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邪气已深,一时不能即出,如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之类。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一误再误。胸胁满,用牡蛎。微结,小便不利,渴,以上皆少阳症。渴,故用栝蒌。而不呕,故去半夏生姜。但头汗出,阳气上越用牡蛎。往来寒热,用柴芩。心下烦者,黄芩、牡蛎。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卷一 柴胡汤类·四
柴胡加芒硝汤(六)
柴胡汤原方,加芒硝,分两各不同。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甘草(炙) 人参 生姜(切,各一两) 半夏(二十铢)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不解,不大便也。
此药剂之最轻者,以今秤计之,约二两,分二服,则一服,止一两耳。
按:大柴胡汤,加大黄、枳实,乃合用小承气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调胃承气也。皆少阳阳明同治之方。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本草》:芒硝治六腑积聚。因其利而复下之,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潮热而利,则邪不停结,故较之大柴胡症,用药稍轻。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