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伤寒所属诸病 阴毒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纲】仲景金匮曰。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目】许叔微曰。积阴感于下。则卫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沉重。逆冷。腹痛。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燥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舌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服还阳汤、退阴散。阴毒沉困之候。六脉取之附骨方有。按之即无。一息七八至以上。甚至不可数。至此则难治矣。宜灸脐下二三百壮。更以热药助之。手足不和缓亦不治。

朱肱曰。手足逆泠。脐腹筑痛。咽疼。呕吐下利。身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气攻心。心腹痛。短气。四肢厥逆。

呕吐下利。宜服阴毒甘草汤、白术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选用。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

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

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而不甚疾者。非阴症也。大抵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

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者。便须急服辛热药。一二日便安。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

阳盛则身热而无汗。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

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症者。速于气海及关元二穴灸二三百壮。以手足和缓为效。仍于前诸方选而服之。内外得通。遂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若阴毒已深。病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即难治。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或灼艾三五百壮。手足不温。真不可治。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减热药而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当识此。勿误也。

王好古曰。考仲景书。虽有阴毒之名。然其所叙之症。不过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

并不言阴寒极甚之症。况其所治之方。亦不过升麻、甘草、鳖甲、当归而已。并不用大温大热之药。是知仲景所谓阴毒者。非阴寒之病。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后之论者。

遂以为阴寒极盛之症。称为阴毒。乃引仲景所叙面目青数语并而言之。却用附子散、正阳散等药以治。窃谓阴寒极甚之症。固亦可名为阴毒。然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观后人所叙阴毒。与仲景所叙阴毒。自是两般。岂可混论。后人所叙阴毒。亦不过内伤冷物。或不正暴寒所中。或过服寒凉药所变。或内外俱伤于寒而成耳。非中天地之恶毒异气也。

楼英曰。阴毒。本因肾气虚。或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

而后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痛。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或可起行。不甚觉重。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或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症也。若服凉药过多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症者。急服还阳退阴之剂。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症不宜发汗。如气盛脉大身热未瘥。用药发汗无妨。

李曰。伤寒三阴经病深。必变为阴毒。其症四肢厥冷。吐利。不渴。静倦不卧。甚则目痛郑声。加以头痛头汗。睛痛不欲见亮。面唇指甲青黑。手背冷汗。心下结硬。脐腹筑痛。身如被杖。

外肾冰冷。宜甘草汤、正阳散。阳气乍复。或生烦躁者。破阴丹、复阳丹。不可用凉药。

吴绶曰。或问阴毒伤寒。用附子汤冷服。何也。此盖阴极于下。阳浮于上之治法也。予曾治一人。伤寒十余日。脉沉细。手温而足冷。大便不通。面赤。呕吐烦渴。万不能下。惟喜凉水一二口。

或西瓜一二块。食下良久复吐出。此阴寒于内。逼其浮阳。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冲咽嗌。故为面赤呕烦也。遂用大附子一枚。以姜汁和面包煨熟。取附子去皮尖。切八片。又以人参、炮姜各三钱。煎浸冷水中。待冷服之。即愈。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药冷服。下嗌之后。

冷体既消。热性即发。由是病愈。近世患阴症伤寒。往往疑似参差。初便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迟矣。且夫阴症伤寒。先因欲事伏阴于内。却又着寒。内外皆阴。阴气独盛。则阳气以衰。故脉沉而足冷也。必须急用人参、附子以益元气。温肾散寒。若舍此二味。将何以救之。许学士论。必以真气为主。盖真气。乃人之根蒂也。若不察真气虚实。而欲攻其实。或施汗下。或用寒凉药。攻热未愈。阴寒又生。病至危已。又方。用雄鸡血滴入无灰酒中。尽量饮之以衣被温覆取汗。

王肯堂曰。有阴毒渐深。爪青面黑。脉七至沉细者。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

六脉沉细。一切七至。速宜灸气海关元二穴。二三百壮。以手足温暖为效。仍服五胜散、还阳散、退阴散。有阴毒沉困之候。与前后渐染之候皆同而更加沉重。难治。有阴中伏阳者。初病四逆。脐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症也。病虽阴症。而见阳脉。有可生之理。仍灸气海丹田百壮。手足温温阳回。得汗而解。或问。滑沉之状。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谓脉滑。虽曰往来前后。流利旋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仲景三语而足也。此三字极难晓。翕。合也。言张而复合也。故曰翕为正阳。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为正阴。方翕而合。俄降而沉。奄。为忽忽间。仲景论滑脉为谛当矣。其言皆有法。

读者难晓。宜细思之。

徐彬曰。寒邪直中阴经。久而不解。则为毒矣。故有阴毒之病。其病乃直中于肾。浸淫肝脾。寒气凛冽。所至疼痛。面目者。肝脾之精所及也。土受寒侵。木乃乘之。故色青。寒侵肌肉。与卫气相争。故痛如被杖。咽喉亦痛者。少阴脉上至咽。故有伏寒者。咽必痛。喉虽属阳。痛甚则气相应也。然邪总以相传而深。深则难治。故曰。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药用升麻、龟甲。独去蜀椒、雄黄。盖阴邪为毒。虽阴亦有阴躁之气。则温之无益。即攻之亦偏而鲜济。故去蜀椒之温。雄黄之猛。而但以龟甲、当归。走肝和阴以止痛。升麻、甘草。从脾升散以化其寒。谓直折而有刚燥之患。

不若辛平而得散解之力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