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脏结
【纲】仲景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若何。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者。名曰结胸也。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病患胸中素有痞。连在脐旁。引入小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目】苏颂曰。病患素有痞气。再加伤寒。与宿积相合。使真脏之气。闭塞不通。亦名脏结。
切不可下。止宜小柴胡加生姜以和表。灸关元以回阳解阴结。危哉。
黄仲理曰。脏结者。脏气闭结而不流布也。一息不运机缄穷。一毫不续穹壤判。脏其可结乎。
急刺关元灸之。
李曰。脏结与结胸相似。皆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结在胸者。为结胸。与阴相结。结在脏者。为脏结。惟其阴结。故脏结无阳症。不往来寒热。或但寒不热。其人反静。饮食如常。时时下利。舌上白苔。胁肋脐腹。引入阴经俱痛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所以难治。
喻昌曰。胸位高。脏位卑。其脉之寸浮关沉。两俱无异。乃脏结之关脉更加小细紧者。以关脉居上下二焦之界。外邪由此下结。积气由此上干。实往来之要冲。所以病在下。而脉反困于中也。
此症全以外受之邪定轻重。若舌上有白滑苔。则所感深重。其互结之势方炽。单表里。及两解表里之法。俱不可用。所以难治。然温中散邪。俾阴气渐下而内消。客邪渐上而外散。两相开解。则良工之为其所难也乎。
方中行曰。此设问答以明结胸脏结之同异。时时下利者。阴邪结于阴脏而寒甚也。以寒甚。故脉多细小与紧。此其所以不同。盖结胸以阳邪结于阳。脏结以阴邪结于阴故也。
程郊倩曰。凡人卫气出于下焦。升阳而行其浊阴者。中焦也。宗气出于上焦。降阴而行其清阳者。中焦也。今关脉小细沉紧。则沉寒内格。有阴无阳。阳不下入。则浊阴结而不化。是为死阴。脏结所由名。舌上白苔滑者。寒水之气。
浸浸乎透入心阳矣。故为难治。温中散邪图其急。益火之原治其缓。或亦良工之所为也。其所难乎。
魏荔彤曰。方喻程三家之注甚明。无庸再赘。独是舌上白滑之苔。断非丹田有热。即方喻二注。
于此亦不敢明言有热矣。温中散邪。喻唱之而程和之。岂有热之治乎。泻心诸方。有阴在下而阳在上者。为治痞言也。人知仲师辨结胸非脏结为论。不知仲师正谓脏结与痞有相类。而与结胸实不同耳。盖结胸者。阳邪也。痞与脏结。阴邪也。痞则尚有阳浮于上。脏结则上下俱无阳独阴矣。
岂无阳哉。一线之阳。无如何也。是皆误吐下汗之流毒也。可不慎欤。
阴气内满。四逆汤症之对也。客邪反散。或仍桂枝欤。然客邪岂能自散。则亦内阳生而逐邪使散矣。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