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诊论卷之六十五 疮疹论药方 疮疹出太盛解毒第九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六十二、消毒散。治疮疹已出,未能匀透,毒瓦斯壅遏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治造与鼠粘子同,但如防风为鼠粘子汤)。

牛蒡子(炒,六两,一名恶实)甘草(炙,二两)荆芥(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煎至四分,去滓,食后临卧服之,此药治大便秘涩,是治里热故也。况本草云∶恶实味辛平,其中治证,治风肿,治暴餐,热肉生风,解丹石毒,治咽喉四肢风肿,此性稍凉也,为疮疹所宜服者,能透肌出痈疮,是以疮疹亦出也,大便利则不可服。

六十三、化斑散。

石膏(用纸里,炮令透,为末,或用泥瓦烧之,取出去火毒)知母(切片,焙干,为细末)

上件等分,用熟水调下一字服之,或调涂唇上,去头痛除昏,发泄疮子,此名石膏知母化毒散,治小儿疮斑,此二方极妙,后方恐太凉。

六十四、地黄雄黄散。治温毒发斑,疮痘出不快者,乃冬应寒反热,或被积寒暴发,热毒不得宣泄,令身斑如锦纹,心闷而咳,但呕清汁者,葛根橘皮汤、地黄雄黄饮子。

地黄淡豆豉(各四两)

上以猪脂一斤和匀,露一宿,煎三分,减去一分,去滓,下雄黄末一钱,麝香半钱,搅匀,量儿大小饮,若太多反有所损。

六十五、犀角散。治小儿疮疹,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多渴,或赤斑点者。

犀角(镑)甘草(炙,各半两)防风(二两)黄芩(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六十六、紫河车散。治小儿斑疮,毒瓦斯不解攻咽喉者,声音不出,舌颊生疮,渴逆烦闷,潮热面赤。

紫河车茜根贯众(各三钱)芍药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生姜一片,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一方用牛蒡子。

六十七、玳瑁汤。治时行豌豆疮,及赤疮疹子未发者,令内消,已发者,解利毒瓦斯,令不太盛。

生玳瑁生犀(各以冷水浓磨汁二合)

上同搅令匀,每服半合,微温服,一日四五服为佳。又治出而未快者,宜服之。又云∶毒瓦斯内攻,紫黑色,出不快,用玳瑁水磨浓汁一合,入猪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浓煎汤,都作一服服之。玳瑁犀角,其性微寒,以治热毒,则知其无失也。二药皆治瘟疫虫瘴,解百毒,通血脉,消痈肿,故用之以解蕴毒,可宜服也。

六十八、白虎汤。治小儿痘麸疮,斑疮赤黑,出不快,及疮毒余热,并温热病暑,中气烦躁热渴,大便秘,小便赤,四时天气大热,即可与服,如冬无大寒,天气大温,即可服之。

石膏(四两)知母(一两半)甘草(炙,三钱)人参(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抄二钱,水一小盏,粳米二十粒,同煎至半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此药治中暑,又患疮痘,天气大热,与肌热心热相应,烦躁狂乱,渴水发黄,鼻衄吐血,便血淋秘,皆可服之。《指迷方》治疮疹夏月烦躁,加麦门冬,用竹叶煎,一名竹叶汤。

六十九、人参竹叶汤。治夏月壮热烦躁,心闷口干渴,心神不宁,痰壅呕逆。兼治疮疹后余毒,热不退,小便赤涩,成赤斑者。

人参半夏(汤泡炒,七次)当归淡竹叶天门冬(去心)

上五味,等分为粗末,每服抄二钱,用水一小盏,生姜二片,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疮疹始觉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干渴成赤斑点者宜服之。此药治中暑虚烦渴,疮疹后余热不退,皆宜服也。

七十、通神散。治疮疹毒瓦斯少,大小便利,倒伏不出者。

生地黄(炒)地龙(炒)朱砂(另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煎胡荽酒少许,同温汤调下。

七十一、青黛散。治疮疹未作脓,痛甚,心膈烦躁,睡卧不安者,并宜服之。

上用波斯青黛,如枣核大,以水调服之。一方用温磨刀水调服之。

七十二、野通散。治痘疮出不快,并伤寒不语。

干野人粪(炭火为灰)片脑麝香(各少许)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入蜜调下。本草云∶干野人粪治蜘蛛咬疮,此治疮疹出快明矣。盖蜘蛛咬疮久而不愈,其丝生皮肤,延蔓遍身不愈,用雄黄青黛麝香水调,以蜘蛛试之,蜘蛛化为水,后果验。其雄黄青黛麝香是治疮疹当用之药,干野人粪亦治疮疹之药,野人乃弥猴也,黄毛长面赤者,若人家养者,肉及屎皆不主病,为其食息杂,违其本真也。

七十三、无比散。治疮子恶候不快,及黑疮子,应一切恶候。

朱砂(一两,研如粉)牛黄片脑麝香腻粉(各一分,研)

上同研细,如有患者,小儿一字,大人半钱,水银少许,同小猪尾上血三二滴新汲水少许同调服,先宁稳得睡,然后取转下,如烂鱼肠葡萄穗之类臭涎恶物便安,小儿用乳汁滴尤妙。观之此药,方思古人论证处方,无有不效者。须是病药相主,则药下咽而病去,若不相主而用之,下咽即死也。且伤寒有用硝石大黄而愈者,有用附子干姜硫黄丹硫着艾而愈者,此合用而用之也。设若合用硝石大黄,却用硫黄附子姜桂,合硫附姜桂,却用硝石大黄。下咽即死矣。此用无比散之意也。无比散治疮痘热毒太盛壅瘀,荣卫不行,外不得泄,而内不得通,毒瓦斯在里,外则疮疹黑色,里则腹胀喘急谵语,大小便不通,昏困者宜服之,此有其毒,则用其药,无不效者。设或疮黑靥,里无腹胀,无喘急,无谵语,无大小便不通,无昏困,大便反如常或反利者,则无比散不可用也,常言对证用药是也。有一士大夫之家,一子弟八岁患疮疹,黑靥,诊胃脉大弱,前医用升麻汤羌活散,问其胃弱之故,言平时胃弱,不能进食,今疮疹黑靥,服升麻羌活散,脏腑日夜数次,后用温脏腑药,更不止而卒,服升麻羌活散,愈脏腑不固,而米谷不化,当此见疮黑,不见其脏寒,则无比散亦无如之何。

故下药先审病之虚实寒热,岂可一概见黑靥便投凉剂,岂不误人生死之计也。

七十四、豆汤。治疮痘未作脓,心膈躁,睡不安者。

上用黑豆煮汁徐徐温服之,亦解。

七十五、透肌散(治证并方与三十三化毒汤同)

七十六、黄连散。治疮痘毒瓦斯上冲,口舌有疮,下部亦有疮。有热者亦服之。

上用黄连一两,去须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时服,量大小虚实与服,疮痘初发亦宜服之。

七十七、通关散。治小儿斑疮水痘,心闷烦躁发渴,及小便赤涩,口舌生疮,通心经,利小便。

山栀子大黄(炒,各一分)木通甘草(炙)车前子(炒)瞿麦茯苓人参滑石(各三分)地蓄(半两,焙)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二三岁者半钱,水半盏,入灯心同煎至三分服,禀受稍弱者,五苓散、人参白术散导赤散亦得。

七十八、紫雪。治大人小儿一切热毒,胃热发斑,消痘麸疹,及伤寒热入胃发斑,并惊痫涎厥,走马急疳热疳。黄瘦喉痹痛,及疮疹发毒攻咽喉,水食不下者。

黄金(一百两)寒水石石膏(各三斤)犀角羚羊角(各三两)玄参(一斤)沉香木香丁香甘草(八两)

上用水五斗,煮金至三斗,去金不用,入诸药,再煎至一斗,滤去滓,投上好芒硝二斤半,微火煎,以柳木篦搅勿停手,候欲凝,入盆中,更下研朱砂麝香各三两,急搅候匀,冷贮于密器中,勿令见风,每服一钱,温水化下,小儿半钱一字,咽喉危急,捻少许干咽之。

七十九、竹叶汤。治小儿疮疹,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多渴,成赤斑点者,宜服竹叶汤、犀角散。

石膏(四两)知母(二两)麦门冬(去心)甘草(各一两,炙)

上为粗末,每服抄二钱,水一盏,竹叶一握,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八十、导赤散。治疮疹心经蕴热,睡卧不宁,烦躁而小便不利,面赤多渴,小儿贪食乳者,渴也。

人参木通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甘草(炙)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抄二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八十一、救生散。治小儿疮疹脓,恶候危困,陷下黑色方。此药治大段热毒,颠倒入脏腑者,不得已而用之。

猪血(脑月内以新瓦罐子内盛,挂于当屋,阴干为未)马牙硝(研,各一两)朱砂牛黄片脑麝香(各一钱)

上同研极细,每服一字,新汲水调下,大便下恶物,疮红色为度,不过再服,神验无比。

八十二、犀角汤。治小儿疹痘疮及赤疮子。

犀角(镑)大黄(炒)桑白皮(蜜炙)钩藤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

龙胆(半钱)石膏瓜蒌黄(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四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服。疮子退后,浓磨犀角水涂之更良。钱氏亦附方同。以此药治疗疮疹太盛,令不入眼,则名调肝散。此药治风盛气实,心肝血热,津液内躁,大便不通,毒瓦斯上盛,表热未散之药也。且大黄瓜蒌治内躁,钩藤龙胆治风血热,桑白皮石膏治上焦热,麻黄黄散肌热,犀角甘草解毒热,大抵用药贵于与病相主,则病去而正气自复,苟为不然,则反为大害。如犀角散,自非大便数日不通,喘急闷乱,烦躁谵语者,岂可服之,恐病药不相主治也。

八十三、牛黄散。治便血,由疮疹阳毒入胃便血,致日夜无度,腹痛啼哭。

牛黄(一分)郁金(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以浆水半盏,煎至三分,和滓温服,量儿大小,以此增减,日二服。

八十四、玉露散。治暑月出疮疹,烦躁热渴。

寒水石(软而微青黑,中有细纹者是,半两)甘草(一钱,生用)方解石(坚白而有墙壁,手不可采者是,如无以石膏代之,坚白似石膏,敲之成段皆方者是,半两)

八十五、犀角饮子。解热毒,去风疹。

犀角甘草(炙,各半两)防风(二两)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用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八十六、犀角地黄汤,治疮疹出太盛者,宜服之。《活人书》云∶伤寒及瘟病,应发汗而不发汗,内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有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疮疹太盛者,此方解之。

犀角(一两)生地黄(半斤)芍药(三分)牡丹皮(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盏。有热如狂者,加黄芩二两,其人脉大来迟,腹又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不用黄芩。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