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八 积热门(附论) 积热通治方
治大人小儿脏腑积热,口舌生疮,痰实不利,烦躁多痞,肠胃秘涩,便溺不利,一切风热,并皆治之。
方见火门
治风热痰滞,心经积热,口苦唇燥,眼涩多泪,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白术(一钱)麻黄当归荆芥穗大黄(面裹煨)芍药甘草(各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薄荷少许,同煎至一盅,不拘时温服。
治积热,结滞脏腑,大便秘结,心膈烦躁。
黄连(去须)黄芩(去芦)大黄(煨,各三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治胃中客热,牙宣龈肿,咽膈干燥,吐气腥臭,或胃经受湿,伏热在里,身黄如疸,亦能治之。
枳壳(麸炒)石斛(去芦)枇杷叶(去毛)熟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山茵陈生地黄天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温服。
治大人小儿内蕴邪热,痰涎壅滞,或腮项结核,遍生疮疖,已溃未溃并宜服之。
防风(去苗,一钱)鼠粘子(炒,三钱)荆芥穗(二钱)甘草(炙,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温服。
治大人小儿心经蕴热,咽干口燥,目赤睛疼,脏腑秘结,小便赤涩。
方见淋门
治风热结滞,或生疮疖。
荆芥(四钱)大黄(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治风壅痰涎,上膈烦热。
枳壳川芎柴胡前胡茯苓羌活独活青皮白术人参甘草(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荆芥一穗,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治热毒烦闷,口燥呻吟,蓄热内甚,诸药不能退其热势者。
方见火门
治肺经积热,上喘咳嗽,胸胁胀满,痰多大便涩。
人参黄芩栀子枳壳(炒)薄荷连翘杏仁(炒,去皮)桑白皮(炒)大黄桔梗(炒)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通口服。
治肺壅脑热,鼻干无涕,大肠秘涩,眠卧心躁。
天门冬大黄升麻桑白皮枳壳甘草(各一钱二分)荆芥(二钱四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治血热蕴结壅滞。
方见火门
治心劳实热,口疮,心烦腹满,小便不利。
黄芩泽泻栀子仁生干地黄木通黄连(去须)麦门冬(去心)甘草(炙,一钱二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前温服。
治脾肺有热,虚烦上壅,咽喉生疮。
鸡苏叶荆芥穗防风桔梗生蒡子(炒)人参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一两。
治一切风热疥疠等疾。
方见风门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咽喉肿闭,心膈烦躁,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黄连(去须)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热水送下。一方以脑麝为衣,丸如大豆,夜间含化一二丸亦可。
治口舌生疮,痰涎壅塞,咽喉肿痛。
薄荷(一斤,取头末,三两半)缩砂(半两,取末二钱)川芎(半两,取末二钱)片脑(半钱,别研)甘草(半两,取末二钱半)
上为细末,和匀炼蜜成剂,不拘时任意嚼咽。《和剂》方无片脑,有桔梗。
治脏腑积热,烦躁多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山栀子(去壳)连翘(各三钱)栝蒌根(一两六钱)鸡冠雄黄(半钱)郁金(用皂角水煮,切片焙干,三钱)甘草(三两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临卧新汲水调服。
消烦渴凉上膈,解酒毒,除邪热,并治咳嗽唾血,鼻衄吐血,诸淋下血,胃热口臭,肺热喉腥,脾疸口甜,胆疸口苦,并宜服之。
柴胡(银州者二两,和木通,以汤半升浸一二宿,取汁后入膏)生地黄(六两,另为末)黄(去芦,一两)麦门冬(去心,四两)木通(同柴胡浸)人参(去芦)蒲黄(炒)阿胶(炒,以上各二两)鸡苏净叶(一斤,即薄荷)甘草(炙,一两半)
上除别碾药外,余药为细末,用好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令匀,取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入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热水下。虚寒烦热,消渴惊悸,人参汤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麦门冬煎汤下。惟诸淋车前子煎汤下。
大黄黄芩黄连(各二两半)黄药子白药子(各一两半)黄柏苦参山豆根硼砂(各一两)京墨(三钱)片脑(一钱半)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调匀,摊在碗内,甑上蒸三次,露一宿,后入脑麝硼砂为丸,如豆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冬加知母。一方有甘草。
治中外诸热,寝汗切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喘嗽,去大黄加栀子,名曰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
方见火门
治心经积热,风痰壅滞,头目赤肿,或有疮疖,咽膈不利,大小便闭涩,一切风热之证,并宜服之。
大黄(生用)黄芩(各二两)牵牛(生用)滑石(各四两)黄连薄荷叶川芎(各半两)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治上焦壅热,口干咽痛,烦躁涎潮。
牛黄片脑麝香(各一分)紫石英(半两,研飞)马牙硝寒水石()硬石膏(各二两)牛胆南星(三分)甘草(一两,微炙)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四十丸,每服一丸,食后温薄荷人参汤下。
治膈热,解酒毒,浓肠胃。
黄连(半斤净,用酒二升浸,以瓦器置甑上,累蒸至烂,取出晒干)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温水送下。
治一切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中烦躁,咽物妨闷,或喉闭壅塞,水浆不下,天行时疫,发狂昏愦,并皆治之。
芒硝青黛石膏(过,研飞)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马牙硝甘草(各等分)
上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却入诸药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消熔得所,却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凝成霜,研为细末,每用少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如喉闭壅塞,不能咽物者,即用小竹筒吹药入喉中即愈,频吹效。
益肾水,降心火,清上实下。
桔梗黄芩川芎山栀子当归羌活白术茯苓(以上各一两)知母甘草薄荷(各十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入蜜调服。
治邪热所干,膈上气滞,五脏秘涩。
上用朴硝煎过,澄滤五七遍,至夜于星月下露至天明,自然结成青白块子,用瓷罐子按实,于炭火内从慢至紧,自然成汁,煎沸直候不响,再加顶火一,便取出,于净地上倒下,用盆子合盖了,以去火毒,然后研为细末,每二斤入生熟甘草末二两,一处搅匀,临卧斟量用之。或一钱二钱,以桃花煎汤或葱白汤下。此药本性寒,烧过性温无毒,忌诸般鱼及毒物等。
治积热。
地黄汁(四升二合)茯神知母葳蕤(以上各四两)栝蒌根(五两)生姜汁生地骨皮生麦门冬汁白蜜(各二升)石膏(八两)竹沥(三合。一方用竹叶)
上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诸药,取汁三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慢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取出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五七合,四五月作散服之。
治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解诸大毒。以取水之精,渍于船板木中,累见风日,久则日炙变为青色;以取太阳之气,而蒸曝中有阴阳之气,结而不散,聚而成青。服之分阴阳,去邪热,调脏腑。圣人处治,以度物之气味,故所用如东壁墙土,取之以新水调化,取清水服之,治腑脏不调,谓脾主于土,脾受湿濡泻,取以太阳真火,其土引入于脾,藉太阳真火之气,以除去湿,而吐泻得止。又以鱼骨入喉中肉内不出,烧鱼网灰,新水调服,其鱼骨实时便出。又有月蚀疮不愈者,令人烧救月鼓杖,烧灰干掺疮上立已。此圣人取其物类相感故也。此船板青,与上同意。
船板青(五两)酥油饼末(一两半)
上为细末,稀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
治心脏惊热至甚,不省人事。
朱砂硼砂烟硝(各二钱半)金银箔(各五片)脑子(一字)寒水石石膏(各半两)粉草(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麦门冬二十粒,去心煎汤调下。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