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二 痨瘵门(附论) 补肾汤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治虚劳,肾脏乏损,耳聋体瘦,脚膝少力疼痛。

磁石(二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牛膝(去苗)白蒺藜(微炒,去刺)桂心人参(去汗)白芍药泽泻上为细末,每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以水一盏半,煎羊肾至一盏,去肾下药末半两,更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为二服。

治虚劳羸瘦,脚膝无力,耳聋盗汗,心多忪悸。

白羊肉(二斤,去脂膜,汲水四升煮取二升)桂心(三分)杜仲(去粗皮,炙黄,锉)

骨(以上各一两)

上咀,每服四钱,用羊肉汁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之。

治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麻黄根牡蛎粉枸杞子白龙骨白茯苓熟地黄人参(以上各一两)麦门冬(去心,三分)黄(二两)

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

治虚劳盗汗。

牡蛎粉麻黄根败蒲扇灰杜仲(去粗皮,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黄(各二两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虚劳,身体倦怠,百节酸疼,羸瘦发热,神思不爽。

知母(焙)人参白术天仙藤(洗)柴胡鳖甲(去裙,醋炙)秦艽(以上各一两)

以上各半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盏半,入乌梅半个,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遍身筋骨拘紧,腰背脚手疼痛,及痛风,打伤跌损,劳风寒湿证者,无问年远日近,悉皆治之。

羌活细辛(各二钱)草乌(半生,半熟)赤芍药白芷(以上各一钱半)当归麝香甘草(以以上除麝香另研外,余药俱要道地好者,陈蛀者不用,锉碎研为细末,用绢筛过,分作五服,每服入麝香末半钱,用后药浸酒调服∶生地黄韭菜根木瓜松节(露根者不用)上不拘多少,捶碎,用好酒浸经一宿,次

治五劳七伤,腰膝疼痛,鬓发早白,面色痿黄,水脏久冷,疝气下堕,肠风。凡百疾病,悉能除疗。兼治女人子宫久冷,头发疏薄,面生,风劳疾,赤白带下,并皆治之。

木香丁香沉香零陵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官桂(去粗皮)吴茱萸上将前八味为细末,入后四味同研匀,用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用生姜自然汁一合,煎令沸,投水一盏,入药一丸同煎,良久化破,以指研之,就温室中蘸药摩腰上,药尽为度,仍如棉裹肚系之,少顷腰上热如火,久用之则血脉舒畅,容颜悦怿。

治虚劳损,腰脚疼痛。

牛膝熟地黄赤茯苓赤芍药(以上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酸枣仁(微炒)

当上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腰膝疼痛,肾气不足。

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别研)肉苁蓉(酒浸,切焙,以上各二两)车前子(二两半)白茯苓(去皮,一两)巴戟(去心,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腰脚无力,久服令人强健。

麋角(镑为屑,入酥少许,慢火炒黄色,秤五两)附子(炮,去皮脐,秤半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治虚劳,口舌干燥,心神烦渴,少得睡卧。

酸枣仁乌梅(取肉,微炒)麦门冬(去心)白茯苓(去皮)黄人参(以上各一两)覆盆子甘草(炙)栝蒌(以上各半两)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虚劳烦热,口干舌燥烦渴。

栝蒌根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乌梅肉(微炒)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蒸枣肉入少许,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以绵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

治虚劳渴,无不效。

天门冬(五两)白茯苓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麦门冬肉苁蓉当归牛膝附子巴戟石膏石苇人参桂心(以上各四两)大豆黄卷(一升)

上为细末,取生地黄栝蒌根各十斤,捣绞取汁,于微火上煎减半,便作数分,内药并下白蜜二斤,牛髓一斤,微火煎如糜,食如鸡子黄大,日三,亦可饮服之。

治虚劳上用白羊肝一具,去肥腻,于柳木砧上,以竹刀细切后,于砂盆内以柳木捶研,倾于净瓷器中,以冷熟水三升浸,经一日一夜取其汁,渴即渐渐饮之。

治虚劳短气,胸胁苦伤,唇口干燥,手足逆冷,或时烦躁,目视慌慌,腹内时饮食,此药安神保精。

紫芝(一两半)山芋天雄(炮,去皮脐)柏子仁(炒香,别研)枳壳(去穣,麸炒)巴戟(去心)

焙)五味子(炒)半夏(各三分)远志(去心)蓼实(各一分)瓜子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用温酒送下,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虚劳久病,真气欲绝,喘满自汗,四肢厥逆,面色青白,全不入食。

牛膝(酒浸焙,一两半)楮实(四两)附子(炮,去皮脐)官桂(去粗皮)蜀椒(去目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服。

治虚劳,元脏久冷,小便数利,精神恍惚,四肢无力,骨节酸疼。

蜀椒(去目)补骨脂(炒)川楝实(去核,炒,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治虚劳极冷,阳道衰弱,小便滑数遗沥。

乌头(炮,去皮脐)香子(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妇人赤白带下醋汤下。

治虚劳小肠热,小便淋沥,茎中痛。

王不留行生地黄滑石(以上各一两)子芩(半两)榆白皮赤芍药当归木通(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米饮调下。

治虚劳,补不足,利小便。

赤茯苓(去皮)天门冬(去心)石菖蒲冬葵子白芥子官桂(去粗皮)椒红泽泻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温汤调下。

治虚劳,小肠热,小便出血,水道不利。

茅根(一两半)赤茯苓生地黄瞿麦黄芩滑石(以上各一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虚劳不足,饮食不生肌肉,三焦不调,大便闭涩,并疗癖饮百病。

大黄(一斤炒)前胡(去苗,二两)赤茯苓(去皮)细辛(去叶)肉苁容(酒浸)芍药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食后生姜汤送下亦可,忌食生菜羊肉酢物及饧等。

治虚劳,大肠久冷,泄痢不止。

荜茇肉豆蔻(去壳)缩砂(去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人参(去芦)龙骨(以上心当归丁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煎艾粥饮调下,及晚食前服。

治虚劳泄痢,肠胃虚冷,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疼痛。

赤石脂石斛(去根)干姜(炮)肉豆蔻(去壳)白龙骨人参(去芦)附子(炮)白各一两)诃梨勒上为细末,以神曲末酒煮糊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治五劳,及饱食房室伤胃,令人大便数,至溷而不能便,日数十行,剧者下血人产后余疾,腹内绞痛。

附子(一枚,以猪脂如鸡子黄大,煎,候裂,削去上黑皮)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豆大,每服三丸,先食服,用温白汤下,日三,稍加至十丸,常服之,永不痢。忌猪肉。

治虚劳痿痹,肢节疼痛。

羌活附子(炮,去皮脐)牛膝(去苗)萆(以上各一两)防风枳壳(麸炒)

白蒺藜(微炒,去刺)甘菊花沉香(以上各半两)当归白茯苓肉苁蓉(酒浸,刮去皮)桂上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虚劳,筋脉拘挛,腰膝疼痛。

防风五加皮薏苡仁赤芍药萆海桐皮枳壳(麸炒)熟地黄黄桂心(上各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

治虚劳伤筋,风引筋脉,拘挛疼痛,肢节浮肿,手指不可拳。

蔓荆子酸枣仁(微炒)防风(去芦)枳实(麸炒)桂心(以上各一两)木通(一两半)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虚劳,手足烦疼,羸瘦无力,不能饮食,小便数。

石斛(一两半)桑螵蛸(微炒)黄人参(去芦)牛膝(去苗)鸡(微炒)熟地上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虚劳,膝冷阴痿,四肢羸弱。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微炒出汗)山茱萸肉苁蓉(酒浸,去皮,炙干)附子(炮裂,各二两)牛膝(去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治虚劳膝冷。

附子(半斤,以新汲水浸,一日一度换水,浸经七日,刮去黑皮,切片焙干)补骨脂上为细末,炼蜜和,捣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