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呕吐哕门(附论) 呕吐哕通治方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治脾胃虚冷,呕吐不食。

丁香(不见火)干姜(炮)川乌(炮,去皮脐)甘草(炙,各半钱)红豆(去皮)良姜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治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作寒热眩晕,痰满不进饮食。

藿香(去土)木香(不见火)白术(各一钱半)半夏曲(二钱)白茯苓人参桔梗(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食远服。

治胃寒呕吐,吞咽酸水。

丁香(不见火,一两)白术(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干姜(炮)橘红(各二两)

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远,生姜汤送下。

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呕吐哕逆。

藿香(二钱)半夏(汤泡七次,炒黄色,三钱半)丁香皮(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治胃寒停痰,呕吐不已。

丁香青皮(炒)陈皮(炒)白术()人参(各二钱)附子(炮)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空心服。

治感寒呕吐。

方见寒门

治中脘伏痰,吐逆眩晕。

旋复花(去梗,一钱)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干姜(炮,各一钱半)槟榔人参白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治伏暑呕吐。

方见暑门。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一切呕吐。

方见翻胃门。

治停饮伤胃,以致吃食咽酸,呕吐黄水不已。

方见翻胃门

治呕吐不止。

藿香半夏(汤泡七次)厚朴(姜汁制炒)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各二钱)

甘草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翻胃呕吐。

方见翻胃门。

治诸哕呕吐,心下坚痞,膈间有痰水,眩晕。

半夏(五钱)茯苓(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滓,入生姜汁再煎二三沸,不拘时热服。

治呕吐,水浆不入,食即吐,大便秘,或利而不快,时觉腹痛满闷,或下食不下者,或大小肠膀胱结而不通,上为呕吐。

方见伤寒门

治呕吐,除中满痞气,痰逆恶心,宿昔成积,面黄腹胀,脏腑不调,水谷不顺脾胃。

沉香丁香硫黄(别研,水飞)槟榔(面裹煨熟,去面)胡椒没药(别研)丹砂(一两)

同白面和作饼上除别研药外,余药为细末,入别研药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磁盒盛,贮封,每服二丸,食前临卧用温生姜橘皮汤下,更量人虚实大小加减。

治呕而吐食,谓持实击强,是无积也。胃强而干呕,有声无物,脾强而吐是以腹中痛,当以和之,一名丁香半夏汤。

丁香木香(各一钱)半夏曲(一两)槟榔(二钱)白术茯苓(各五钱)甘草(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生姜芍药汤调下。有积而痛,手按之愈痛,无积者按之不痛。一方无丁香。

治因食冷物,凝滞胃间,呕吐不止。

大丁香(半两)木香胡椒藿香甘草(炙,各三钱)干姜肉桂(各二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焙干,时时干嚼,不必饮汤水,水入即愈吐。如觉痿弱,更加附子随意。

治饮食伤脾,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

厚朴(去皮)生姜(各二两)肥枣(三两,同上三味炒)白术山药人参川芎橘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空心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亦可。

治一切酒食所伤,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疼痛,饮食不消,痰逆呕恶,饮食迟化,并宜服之。

枳壳(麸炒)茯苓(去皮)白术厚朴(姜制)半夏(汤泡)人参木香青皮(去穣)

各一两)干生姜(半两)牵牛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治中脘有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嗳宿腐气。

神曲(三两,炒)苍术(米泔浸,三两,日曝干,炒)陈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别煮神曲末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生姜汤送下。

治大人小儿呕吐痰涎,粥药难停,无问久新皆治。

丁香沉香官桂(去粗皮)藿香肉豆蔻吴茱萸(汤洗焙干)木香(各半两)水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捣作饼子,每服十饼,不拘时生姜汤下,或化服亦得,量病加减。

治呕吐不食。

人参白术茯苓橘皮缩砂仁(各一分)丁香木香肉豆蔻(煨)草果仁(各一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

治卒吐逆,粥饮入口即吐,困弱无力。

人参(二两,拍破)

上以水一大升,煎取四合,顿热服,兼以人参汁煮粥吃立愈。徐郎中患反胃,诸方不瘥,只服参而愈。

治胃脘有热,胃中有寒,呕吐不止。

上用附子炮去皮脐,碾为细末,以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就湿以大黄末为衣,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姜汤送下。

治胃热呕吐不已。

半夏(汤泡七次)陈皮(各半两)白茯苓(三钱)甘草(一钱半)刮竹青(四钱)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啜服。

疗烦热呕逆,食下则出。

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各三两)茅根生姜(各五两)人参甘草(炙,各一两)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温三服,如人行五里进一服,不吐利,忌海藻菘菜

治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食。

葛根(三两)半夏(汤泡七次,一两)甘草(炙,一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竹茹如枣许,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取清汁,微冷饮汤

治气郁呕吐。

半夏(制,二两半)人参厚朴(制)辣桂(各一两)茯苓(一两半)甘草(匀,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服。加木香煎亦得。

治干呕,和调胃气。

丁香香子(炒)木香(各半两)缩砂仁白芷(炒)益智(去皮)陈皮(汤浸去白以上各一两)阿魏(上为细末,入阿魏膏抖匀,用醋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研丹砂麝香细末各少许,同为衣,每服一丸,细嚼,用姜盐汤送下,空心服。

治干呕,和胃下气。

草豆蔻(去皮)藿香枳壳(去穣,麸炒)陈皮(汤浸去白,焙)白术山芋(各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二枚,擘破,粟米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干呕恶心,益津液,和胃气。

生姜(二斤,和皮切作片,以青皮三两同淹一宿,慢火焙干)甘草(炙,锉)陈皮(汤两)

上为细末,以面糊和丸,如小弹子大,用丹砂细末为衣,每服一丸,细嚼,温酒送下,食前服。

治干呕气逆不止。

半夏曲(微炒,三两)人参(一两半)白豆蔻(去皮)陈皮(去白,焙)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同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时用粥饮送下。

治干呕不下食。

人参(一两)陈粟米(一两半)生姜(切碎,五两)半夏(汤泡七次,去滑,四两,用上同入银石锅中,慢火焙令焦黄,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微热空心服。

治哕逆不食。

半夏(七枚,大者先以锥子穿透心,用左搓麻线空过,于井花水内浸,一日一换水,候七日取出焙干)丁香(四十九粒)胡椒(各四钱)

上为细末,大人用生姜汤调一字,小儿箸头蘸生姜汁后点药少许口中立愈,至甚者不过三服。

治胃寒哕逆。

石莲肉(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粟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用蜀椒汤送下,哕止勿再服。

治胃寒呕哕。

白术(三两半)半夏(二两,制)干姜(一两)丁香(半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时生姜汤送下。

助脾胃,消导饮食,止吐逆。

乌梅肉(五钱)神曲(炒)麦(炒,各六钱)人参干姜(炮)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开胃进食,止呕吐。

人参木香(各三钱)枳壳(麸炒,一两)白术(一两半)陈皮(四钱)干生姜(二钱上为细末,用荷叶包米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