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苦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属栀子汤证。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属栀子汤证。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属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方此与下栀子厚朴汤方内,均应有豉而无者,必为传钞者误遗之故。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干姜二两,辛温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下后,烦而腹满,卧起不安,属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十四枚,擘,苦寒厚朴四两,炙,苦温枳实四枚,炙,苦寒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食饮,往来寒热,而未吐下,其脉沉紧,可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
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属栀子汤。若少气,栀子甘草汤。若呕,栀子生姜汤。若腹满,栀子厚朴汤。
栀子甘草汤方于栀子汤中加甘草二两即是。
栀子生姜汤方于栀子汤中加生姜五两即是。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致升,属白虎汤。一作白虎加入人参汤。
大下后,口燥,里虚故也。
本条可能因为印刷故,使得排列介于低一格到两格之间,难以辨别。根据杨氏的排法,此不以伤寒起首,窃以为以低两格书写为是。)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