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四十七难
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人面独能耐寒者,以六阳经之脉,皆上至头,六阴经之脉,皆不上头故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其皮厚,其肉坚,故天热甚寒,不能胜之也,此即其义。而又引逆顺肥瘐篇,手三阴从脏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之义以证之。
言头面为诸阳之会,是以三阳之脉,上循于头。然厥阴之脉,上额交巅,下循颊里,而经不云者,乃略言之耳。盖阴阳寒热之气,皆从下而上升,故岐伯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也。
上第三卷,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论脏腑。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