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水热穴论第六十一篇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水热穴者,水俞五十七穴,热俞五十九穴也。少阴属肾主水,阳气内虚,则水聚为肿,而有水俞之五十七穴,人伤于寒,寒盛则热,热气内逆,而有热俞之五十九穴。水为阴,寒亦为阴,寒盛则热,是水俞、热俞皆主于少阴,各有当刺之穴也。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帝欲详明水病之原,故为此问。

【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

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盛,音成。少阴所以主肾者,以肾者,至阴也。肾所以主水者,以至阴者盛水也。至阴之水,上通于肺,肺者太阴也,水王于冬,少阴者冬脉也。肾位居下,肺位居上,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肾脏之水合膀胱水府,外出于皮毛。皮毛者,肺之合,循行失职,肺肾不交,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聚,犹积也。肾本肺末,上下相通,水何以能聚,故为此问。

【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肾所以聚水生病者,肾络膀胱,主于下焦,为胃腑水注之关也。关门不利,水道不行,则胃腑所化之水,不能下出,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道不行,则泛溢于外,故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

肿者,皮肌胀满,水气不行,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

水,水病也。水病不一,水之输布又各不同,故问诸水病皆生于肾乎?

【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

少阴主肾,牝为阴畜,故肾者牝脏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今肾亦为至阴,则地气之上升者属于肾,而生地中之水液也,液主于肾,故曰至阴,盖藏于骨者为精,而濡于肉者则为液也。此言水附于地,液为水源,肾为水液之主,故曰至阴,诸水之所以皆生于肾也。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空,孔同。经脉别论云∶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故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既出,复逢于风,逢风之汗,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致风水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皮里肉外之肿,劳甚汗出,是病之本于肾,汗出逢风,故名曰风水。不但水液之生本肾,而肿之水亦本于肾,诸水皆生于肾,又何疑焉。复申明所谓玄府者,乃皮毛之汗孔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

处,去声,下同。诸水皆生于肾,则水俞亦主于肾,故问水俞五十七处,是何主也?

【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水俞五十七处,乃肾俞五十七穴,其穴从尻至足,在身半以下,地气所主,故曰积阴之所聚也。积阴所聚,水气从之,故水之所从以出入也。水从出入,乃水在地中之义,是知水俞五十七穴,而主于肾也。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行,音杭,下仿此。尻上,尻尾上也。五行行五,中行有悬枢、命门、阳关、腰俞、长强五穴;次两行有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内俞、白环俞,左右十穴∶外两行有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左右十穴。凡二十五穴,在肾俞之左右上下,故曰此肾俞也。肾俞即水俞,故水病于下,则为肿大腹,水病于上,则为喘呼不得卧。所以然者,肾为本,肺为标,标本俱病,病标故肺为喘呼、病本故肾为水肿,肺喘呼为逆,故不得卧也。分为相输,谓肾气上升,肺气下降,上下分行,相为输布,今俱受病者,乃水气之所留聚也。水气留聚,则不输布,致有水肿喘逆之病矣。

【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交之所结于脚也。】

三阴交,旧本讹三阴之所交,今改正。伏兔上,两腿伏兔穴也。各二行行五,并伏兔之穴,在内旁两行,其一有血海,阴陵泉、地机、筑宾、交信五穴;其一有阴包、曲泉、膝关、中都、蠡沟五穴。左右凡四行,计二十穴。其穴在胫之气街,肾脉从胫而上,故曰此肾之街也。两行并行,三阴交总结于下,上连于胫,下贯于脚,故曰三阴交之所结于脚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下行之行如字。踝上,足踝处也。足踝上各一行行六,谓三阴交、漏谷、商丘、公孙、太白、大都六穴,左右十二穴、肾脉从足而上,亦可从胫而下,故曰此肾脉之下行也。肾脉下行,则名曰太冲,阴阳离合论曰∶太冲之地,名曰少阴者此也。

【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承上文而言凡此五十七穴者,尻上之穴为肾俞,伏兔之穴为肾街,踝上之穴为肾脉,是皆肾脏之阴络,而为水之所客也。所以水俞五十七穴,皆主于肾也。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

承上文而言水俞五十七穴,皆主于肾,何以春夏秋冬,各有取刺之法,本俞论云;春取络脉诸荥,大筋分肉之间。故问春取络脉之分肉,刺极浅者,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天之四时,地之五行,人之五脏,气相输应,故时之春者,五行之木气始治,五脏之肝气始生,肝始生,则肝气急,肝气急,一如其风之疾,人之经脉常深,其急疾之肝气始生,故其气少,不能深入于经脉,故春时取络脉间之分肉而浅刺也。

【帝曰∶夏取盛径分腠何也?】

《灵枢·四时气》论云∶夏取盛径孙络,取分间绝皮肤,故问夏取盛经分腠,刺稍深者,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图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长,上声。时之夏者,五行之火气始治,五脏之心气始长。心主脉,心气始长,故脉瘦气弱。火为阳,火始治,故阳气留溢。留溢,留满于中也。热熏分腠,充达于外也。分腠,乃盛经之分腠,故热熏分腠,则内至于经。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刺之稍深,所以答帝夏取盛经分腠之间,然夏时亦有绝皮肤,取孙络之病,故又言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今所谓取盛经者,乃盛阳之经脉,不在皮肤也。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

《四时气》论云∶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故问秋取经俞,刺之深者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时之秋者,五行之金气始治,五脏之肺气将收杀。收、收敛。杀,肃杀也。夏火气消,故金将胜火。

阳气内收,故阳气在合。时方清肃,故阴气初胜。白露乃下,故湿气及体。阴气初胜,则阴气未盛,湿气及体,则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湿之邪。俞,经俞也。所以答帝秋取经俞之问。然秋时亦有阳邪内入之病。若果阳气在合,则取合以虚阳邪,所以然者,秋时阳气始衰,故当更取于合,不但取于经俞也。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

《四时气》论云∶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故问冬取井荥,刺亦深者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时之冬者,五行之水气始治,五脏之肾气方闭,斯时阳气衰少,而阴气坚盛,巨阳寒水之气,伏沉于内。巨阳伏沉,则阳脉乃去阳而入阴,阳气衰少,阴气坚盛,故当取井以下阴逆。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当取荥以实阳气。冬取井荥,使其藏也,故尝言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即此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之谓也。《金匮真言论》云∶冬不按跷,春不鼽衄。不按跷者,使之藏。取井荥者,亦使之藏。故不曰冬不按跷,而曰冬取井荥,其义一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

别,音逼。春夏秋冬,各有取刺之法,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水病皆主于肾,而肾不止于寒,故复举热病以为问。本经刺热篇言少阳热病,少阴热病,病甚者,皆为五十九刺。故问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与余曾论其意,余未能领别其处,今愿闻其处,使之得闻其意。

【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

头者,诸阳之会。头上五行,行五者,中行有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次两行有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左右十穴,外两行有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十穴;此二十五穴者,刺之,以越诸阳之热逆也。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大杼,项后第一椎两旁,大杼穴也。膺俞,膺中第一俞两旁,俞府穴也。缺盆,颔下两旁横骨陷中,缺盆穴也。背俞,背中第一的两旁,肺俞穴也。此八俞者,在膺背之上,刺之所以泻胸中之热也。

【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气街,一名气冲,少腹两旁横骨外,气冲二穴也。三里,膝下三寸,两三里穴也。三里下三寸,两巨虚上廉穴也。上廉下三寸,两巨虚下廉穴也。此八俞者,足阳明经脉之循行,刺之所以泻胃中之热也。

【云门、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

云门,在缺盆下,左右二穴。骨,肩外两旁,肩二穴。委中,膝后屈中二穴。《骨空论》云∶髓空在脑后三分锐骨之下,悬颅二穴。此八俞者,从肩至背,行于上下,所以泻四肢之热也。

【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肺俞旁魄户,心俞旁神堂,肝俞旁魂门,脾俞旁意舍,肾俞旁志室,此左右十俞者,居五脏之旁,刺之所以泻五脏之热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自头上至俞旁,凡此五十九穴者,病热则左右皆刺,故皆热之左右,而为热俞也。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

热者,病之标;寒者,病之本。故问人伤于寒,而传变为热何也?

【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寒盛生热,自然之理,非关传变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寒盛则热,是水俞、热俞皆本少阴之气化,而为少阴之所主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