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九十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厥门

黄帝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注  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也,阳气收藏,故勿烦扰以泄阳气。早卧晚起,顺养闭藏之气,必待日光避寒邪也。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去寒就温,养标阳也,无泄皮肤之阳而使急夺其根气也。凡此应冬气者,所以养藏气之道,逆冬藏之气则伤肾,至春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盖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气而养筋,筋失其养则为痿,生气下逆则为厥。】

厥论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 注  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与中风不同。有寒热者,有阴有阳也。阴阳二气皆从下而上,是以寒厥热厥之因,由阴阳之气衰于下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 注  阳气胜则阴气虚而阳往乘之,故热厥起于足下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 注  足三阴之血气,起于五指内侧之端,集于膝下者,三阴交于踝上也;聚于膝上者,三阴经脉皆循内股而上。故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 注  宗筋根起于胞中,内连于肾脏。阴阳二气生于胃腑,输于太阴,藏于肾脏。太阴阳明合聚于宗筋者,中焦之太阴阳明与下焦之少阴太阳,中下相合而会合于前阴之间。当秋冬之时,阳气收藏,阴气外盛,此寒厥入者,因恃其质壮,过于作劳则下气上争,不复藏于下矣,阳气上出则阴脏之精气亦溢于下矣。邪气者,谓阴脏水寒之邪。夫阳气藏于阴脏,精阳外出则阴寒之邪因从之而上,故中焦所生之阳亦衰,不能渗营于经络。中下之气不能互相资生,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 注  卫气者水谷之悍气。酒亦水谷悍热之液,故从卫气先行于皮肤,而充于络脉,是不从脾气而行于经脉,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不从脾气通调于经脉,则阴气虚矣。悍热之气,反从外而内,则阳气入矣。阳明乃燥热之腑,借太阴中见之阴化,阴气虚而阳热之气内入则胃气不和,而所生之精气竭,不能营于四肢矣。饮酒数醉,酒气聚于脾中,若饱以入房,则谷气留于胃中,脾脏不能转输其精液,而谷气聚而不得散,酒气与谷气交相侵薄,则热盛于中矣。中土之热灌于四旁,故热遍于身。入胃之饮食,不能游溢精气,下输膀胱,故内热而溺赤。夫肾为水脏,受水谷之精而藏之。酒气热盛而慓悍,则肾脏之精气日衰,阴气衰于下,而阳气独胜于中,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 注  暴不知人,卒然昏愦或仆扑也。半日气周之半,一日气行之周。阴气盛于上,谓中焦之阳气损,阴气独盛于上也。阴盛于上则下焦之阳气亦虚,阳虚于下是以腹胀满也。下气谓下焦之元阳,邪气肾脏水寒之邪也。阳气盛于上,谓阴气虚而阳气独胜也。阳盛于上则下气重上,下气上乘则寒邪随之而上逆,逆则阳气乱于上而卒不知人。】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 注  足太阳之厥逆于上则为首肿头痛,厥逆于下则为足不能行,皆太阳之脉病也。神气昏乱,则为眩仆,太阳为诸阳主气也。】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 注  癫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经气厥逆故腹满,胃不和则不得卧。阳明乃燥热之经,其经气上出于面,故面赤而热。】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

【 注  逆则暴聋、颊肿、胁痛、足胻不可以运行。】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 注  厥则腹满(月真)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 注  经脉厥逆,而阴液不能上资,是以口干心痛。肺经不能通调于下,故溺赤。水火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故腹满也。】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 注  厥则少腹肿痛而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而肿。肝主筋,膝者筋之会。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厥阴木火主气,荣俞厥逆,故胻内肿热也。】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注  此厥在经脉,故当随经以治之。如经气盛者,用针泻而疏之;经气虚者,以针补之;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

太阴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 注  中土之气,主溉四旁。足太阴气厥,故胻为之急挛。脾气逆而不能转输其精气,是以心气虚而痛引于腹也。此是主脾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脾气焉。】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 注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变,故下泄清冷也。】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 注  挛者,肝主筋也。腰者,肝之表也。虚满者,食气不能散精于肝也。前闭者,肝主疏泄也。肝主语,谵语者肝气郁也。】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 注  三阴俱逆,是阴与阳别矣。不得前后者,阴关于下也。诸阳之气皆生于阴,三阴俱逆则生气绝灭,是以手足寒而三日死矣。】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 注  太阳之气厥逆,故僵仆。阳气上逆则呕血,阳热在上则衄血。】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

【 注  少阳主枢,是以少阳气厥而机关为之不利。颈项乃三阳、阳维之会,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转行,项不可以回顾。】

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 注  少阳相火主气,火逆于内,故发为肠痈。肠痈不可治者,谓病在气分而痈肿在内,非针刺之可能治也。若发惊者,其毒气干脏,故死。】

阳明厥逆,喘欬身热,善惊衄呕血。

【 注  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欬。阳明主肌肉,故厥则身热。阳明乃悍热之气,厥气上逆,则迫血妄行,故呕血。】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欬,善呕沫,治主病者。

【 注  手太阴肺主气,逆故虚满而欬;不能通布水津,故善呕沫。是主肺所生之病,故治主病之肺气。】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 注  手心主者,手厥阴胞络之气也。手少阴者,心脏之气也。胞络为君主之相火,二火并逆,将自焚矣,故为死不可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 注  手太阳所生病者,耳聋。小肠主液,故逆则泣出而不能营养经脉也,故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盖腰项乃脉络经俞之大会也。】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 注  手阳明者,肺之腑也。手少阳者,手厥阴三焦也。阳明主嗌,肺主喉,兼三焦之火气并逆,是以发喉痹而嗌肿。阳明乃燥热之经,三焦属龙雷之火,火热并逆,故发痓。】

奇病论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歧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 注  此下受之寒,上逆于巅顶,故名曰厥逆。】

大奇论

二阴急为痫厥。

【 注  二阴,少阴也。痫厥者,昏迷仆扑不知人。此水气乘心,是以二阴脉急。】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 注  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暴厥者,一时昏厥而不能与人言。】

脉解篇

太阳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 注  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入中之气不足,则阴虚而为瘖矣。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虚矣。阳受气于四末,阳盛已衰,故四肢不收而为痱。肾气不足则为瘖,以致少阴之气不至,则手足厥冷矣。】

调经论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 注  肾者胃之关也,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矣。肾为生气之原,故不足则厥逆而冷。】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 注  夫络脉之血气,孙络之血气,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 注  烦劳则伤阳气,夏时阳浮于外,故益虚而煎厥。】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 注  怒则气上,血随气行,气血并逆,故令迫厥。】

阴阳别论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

【 注  三阳者太阳也,太阳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之病矣。太阳主开,病则开阖不得,邪气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筋伤则为痿,气伤则为厥也。】

脉要精微论

厥成为巅疾。

【 注  厥者,气上逆也。气惟上逆,则变为巅顶之病。】

通评虚实论

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 注  黄疸者,湿热内郁而色病见于外。暴痛者五脏中之气不平,卒然而为痛也。巅疾厥狂,阴阳偏胜之为病也。此皆阴阳五行之气久逆不和之所生也。】

阳明脉解篇

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 注  厥气上逆于肺则喘,逆于心则惊。经言阳气入阴,阴阳相薄则恐,如人将捕之。盖阳明之热上逆于少阴,阴阳相薄则恐而恶人也。】

评热病论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 注  风为阳邪,开发肌腠,津液外泄,风热留之,故身热。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而上逆,逆于上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之厥逆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以汤。

【 注  太阳之气主表,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则为病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阳热在上则阴气从之而为厥逆矣。刺表以泻风热之阳邪,刺里以下少阴之逆气,饮之以汤以助水津之汗。】

缪刺论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 注  百脉皆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是以五脉之气皆会于耳中。络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气直上于巅顶也。五络俱竭则荣卫不行,故令人身脉振振而形无知也,名曰尸厥。盖人所以生动者,借气昫而血濡,血气不行则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阴之隐白,刺足心,足少阴之涌泉;刺足中指,足阳明之厉兑;刺手大指,手太阴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阴之神门。使血气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管吹其两耳以通宗脉之气,鬄其左角之发以通荣血,饮以美酒以通卫气。】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阴厥。

【 注  诸丙之岁,水运太过,阴气寒甚,故厥逆于上。】

五常政大论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是谓折收。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

【 注  金运不及,则收政乃折。瞀,肺是动病也。厥,气上逆也。】

少阳司天,厥逆。

【 注  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则上下厥逆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厥逆。

【 注  阳气不起,则手足为之厥逆。】

六元正纪大论

水郁之发,民善厥逆。

【 注  厥逆者,阳气下藏,中气塞也。】

至真要大论

阳明在泉,主胜则寒厥于肠,上冲胷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 注  寒厥于肠,上冲胷中,甚则喘者,寒气逆乘阳明之大肠,而上及于胷中之肺脏也。】

太阳之胜,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

【 注  厥逆而入于胃者,水侮土也。胃络上通于心,故心痛。】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

【 注  此郁寒之气上行,而复岁半以前之气也。】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 注  在上之阳气下逆,则为厥冷。】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

【 注  厥气上行者,乃寒水之主气,上乘于在泉之君火也】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

【 注  阳从左者,谓春夏之气从左而行于右,阴从右者,谓秋冬之气从右而行于左。老者之气从上而下,犹秋气之从上而方衰于下;少者之气从下而上,犹春气之从下而方盛于上。是以春夏之气归于阳之从左而右,气之顺也,故为生气;归于秋冬之从右而左,气之逆也,故为死气。反之,谓秋冬之气归于阴之从右而左为生,归于春夏之从左而右为逆。是以气之无论多少,逆者皆为厥也。一谓一阴之气。一上不下,寒厥到膝者,阴气上行秋冬之令也。故老者为顺,少者为逆。气谓一阳之气,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阳气自下而直上于巅顶也。不明天地人参合之道,求阳而不得其气,求阴而不能审其微,则隔绝而无征验矣。少气之厥,气虚而上逆也。】

解精微论

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

【 注  肾精不上贯于目,故目无见。并者,诸阳合并于上,诸阴合并于下也。心乃阳中之太阳而为五脏之专精,故阳并于上不得阴气以和之,则火独光于上。肾为水脏,受藏五脏之精,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阴并于下,不得阳气以和之则足寒,足寒则脏寒生满病也。一水谓太阳之水,五火谓五脏之阳气,是以阴阳厥逆则目眦盲。眦者,谓太阳之两睛明,以应天之日月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濇为维厥。

【 注  维,四维也。心为阳中之太阳,故手足厥冷也。】

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 注  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沉厥,气虚反逆故为奔豚。】

本神篇

肾气虚则厥。

【 注  肾为生气之原,故虚则厥。】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

【 注  交两手而瞀,乃肾气厥逆所致。臑臂痛厥,经脉所循之部分为病也。】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臑臂内后廉痛厥。

【 注  臑臂,掌中心脉所循之部分。】

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 注  此病在太阳之气也。】

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而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痿厥。

【 注  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少阴是动为病则上下之气不交,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于下则善恐;不足于上,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少阴属肾,肾上连肺,而肾为生气之原,面如漆柴者,少阴之气不升也。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坐而欲起者,躁动之象,少阴之气厥于下而欲上也。骨之精为瞳子,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者,精气不升也。此少阴肾脏之生气厥逆于下,而为此诸病,故为骨厥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 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少阳之气不升也。少阳主初阳之生气,故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少阳之动气为病,则厥逆而不升,故甚则面有微尘,体无膏泽。少阳相火主气,足下反热者,火逆于下也,是为阳气厥逆之所致也。】

五乱篇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胷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 注  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营卫与行阴行阳之营卫相干,是以乱于胷,及乱于臂胻头而为厥逆诸病。】

逆顺肥瘦篇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 注  人之血气,充肤热肉,澹渗皮毛,而肌肉充满。若怯然少气,则水道不行而形气消索矣。夫五脏六腑之气,皆禀于冲脉,而行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阴;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下出于气街。此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从冲脉而渗灌于脉外皮肤之间,应水随气而运行于天表也。夫少阴主先天之水火,水火者精气也,冲脉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是少阴之精气,又从冲脉而运行出入于经脉皮肤之外者也。故别络结,则少阴之气不能行于跗上,而跗上不动矣。不动者,乃少阴之气厥于内,故厥则寒矣。】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 注  地,地阁也。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卫气篇

下虚则厥。

【 注  下虚者,虚之在本也。】

百病始生篇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 注  积之始生,得寒而生。清湿之邪,厥逆于下而成积也。】

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濇。

【 注  邪气厥逆于下,则足胫悗而不得疏利矣,悗则生寒,寒则血脉凝濇。】

刺节真邪篇

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 注  厥在足者,少阴之气厥也。寒气厥逆于下,是以宗气不能下行,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通之,谓下焦之精气,乃阴阳水火,得火热而后能温其水寒。】

扁鹊难经

厥逆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金匮要略 【 汉?张机】

厥逆

脏腑篇曰: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腹满篇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水气篇曰:寸口脉迟而濇,迟则为寒,濇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呕吐篇曰: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下利篇曰: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频率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中藏经 【 汉?华佗】

阳厥论

骤风暴热,云物飞扬,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喉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胷膈膨胀,腹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者死。

阴厥论

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飖,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坏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濇,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滑,吞吐酸渌,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勿治。

论阴阳否格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当灸不灸成厥逆

夫病有宜灸者,盖灸则起阴通阳。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坠不散,以致消灭。

死脉

病四逆者,其脉浮大而短者死。

病厥逆,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病胀满四逆,脉长者死。

病厥逆汗出,脉虚而缓者死。

脉经 【 晋?王叔和】

脉法

肝胆俱虚: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虚也,病苦恍惚,尸厥不知人,妄见,少气不能言,时时自惊。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入里,乃阳乘阴也。其证身凉四肢厥恶热,是外阴而内阳也;但寒不热不渴者,是内外皆阴也。仲景云: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口伤烂赤,因发汗得之。

活人书 【 宋?朱肱】

论阴阳寒热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甚者承气汤。

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加分剂下之,汗出立差,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

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

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有热厥,当仔细辨认。

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皆可选用也。

热厥者,初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承气随证用之。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

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若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晬时必大汗而解矣。

邪气结在胷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脏厥为难治。

问仲景少阴四逆汤,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阴病不可便用热药。且如少阴病亦有表热者,仲景谓之晚发热,用麻黄细辛之类以发汗,终不成少阴证便不得发汗耶?今少阴病四肢冷,亦有内热者,仲景用四逆散是也。四逆汤用附子、干姜,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已上病皆热证耳。

河间六书 【 金?刘完素】

厥逆

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阴水主于清净,故病寒则四肢逆冷,而禁止坚固,舒卷不便利,故冬脉沉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于厥逆者,不可反以为热,或热甚而成阳厥者,不可反以为寒。然阴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全无阳证。其阳厥者,原病脉证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亦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若阳厥极深而至于身冷反见阴脉微欲绝者,止为热极而欲死。俗皆妄谓变成阴病,且曰阴阳寒热反变而不可测,仍取阳主于生、阴主于死之说,急以火艾热药温其表里,助其阳气,十无一生。俗因以为必死之证,致使举世大惧阴证,而疑似阴者,急以温之,唯恐救之不及而反招暴祸,岂知热病之将死者,鲜有逃于此证也!殊不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而偏为疾。万物皆以负阴抱阳而生,故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宣行,则阳气畜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谓之阳厥。故仲景曰:热深则厥亦深,热微则厥亦微。又曰:厥当下之,下后厥愈,为里热已除。故病热甚则厥,又以失下则热甚而反为阴证,非反变为寒病尔。夫病之传变者,谓中外上下经络脏腑部分而传变为病之邪气,非寒热阴阳之反变也。法曰:阴阳平则和,偏则病。假令阳实阴虚为病热,若果变而为寒,则比之热气退去寒欲生时,阴阳平而当愈,岂能反变之为寒病欤?虽疟论言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者,谓里气与邪热并之于表则为阳胜而发热,表气与邪热并之于里则为阴胜而寒栗。由表气虚而里气热,亢则害,承乃制,故反战栗。大抵本热,非寒病也。或伤寒病寒热往来者,由邪热在表而浅,邪恶其正,故恶寒;邪热在里而深,邪甚无畏,物恶其极,故不恶寒而反恶热;表里进退不已,故为寒热往来。此气不并于表里,故异于疟而寒热微,皆热传于表里之阴阳,而非病气寒热之阴阳反变也。或病热而寒攻过极,阳气损虚,阴气暴甚而反为寒者,因药过度而致之,非自然寒热之反变也。夫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风热燥同,多兼化也;寒湿性同,多兼化也。性异而兼化者鲜矣。或制甚而兼化者,乃虚象。如火热甚而水化制之,反为战栗者,大抵热甚而非寒气,故渴为热在里,而寒战反渴引饮也。又如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虽化为水,止为热极而为金汁也。或燥热太甚而肠胃郁结,饮冷过多而痞隔不通,留饮不能传化浸润而寒极畜于胃中,燥热太甚,郁于胷腹,而(月真)胀满烦渴不已,反令胃膈冷痛,呕哕浆水,而水浆难下。欲止其渴而强饮于水,则满痛呕哕转甚,而渴亦不已。不强饮之,则烦渴不可以忍,令人烦寃闷绝,但欲死。若误治之即死,不治亦为难已。每用大承气汤热服下咽,而肠胃郁结痞膈即得宣通,而留饮传化浸润,则寒湿散去,肠胃之外,得其润泽,热退而烦渴满痛呕哕遂止,须臾得利而已矣。然而病诸气者,必有所因。病本热而变为寒者,实亦鲜矣。大凡阳实,则脉当实数而身热烦渴,热甚则为阳厥。至极则身冷脉微而似阴证,以至脉绝而死。故阳病见阴脉者死,谓其脉近乎绝也。病虽热甚而不已,则必须厥冷而脉微,以至身冷脉绝而死。或病本热势太甚,或按法治之不已者,或失其寒药调治,或因失下,或误服热药,或误熨烙熏灸,以使热极而为阳厥者,以承气汤之类寒药下之,热退而寒得宣通,则厥愈矣。慎不可用银粉、巴豆性热大毒丸药下之,而反耗阴气,而衰竭津液,使燥热转甚,而为懊憹喘满,结胷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泄,或为淋闭发黄,惊狂谵妄,诸热变证,不可胜举。由此为破症瘕坚积之药,非下热养阴之药也。古人谓治伤寒热病,若用银粉、巴豆之类丸药下之,则如刀剑刃人也。及尝有阳厥而尚不下,以至身冷脉微而似阴证,反误以热药投之,病势转甚,身冷脉微而欲绝,唯心胷微暖,昏冒不知人事而不能言,主病者或欲以暖药急救其阳,恐阳气绝而死也。不知此因热极失下,反又温补而致之。若又以热药助其阳气,则阴气暴绝,阳气亦竭而死,阳气何由生也?或曰:何不急下之?答曰:此阳胜伐阴而阴欲先绝,则阳亦将竭,于此时而下之,则阴阳俱绝而立死,不救亦死。但及于期则缓而救之,则当以寒药养阴退阳,但不令转泻,若得阴气渐生,则可救也。宜用凉膈一服,则阴气可以渐生。何以知之?盖以候其心胷温暖渐多,而脉渐生尔。终日三服,其脉主至沉数而实,身表复暖而唯厥逆,与水善饮,有时应人之问,谵妄而舌强难言,方以调胃承气汤下之,或获汗而愈。所谓寒药反能生脉而令身暖者,由阳实阴虚,欲至于死,身冷脉微,今以寒药养阴退阳,而复不至于死故也。大凡治病必先明其标本,标为上首,本乃根元。故经言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为标。夫标本微甚,治之逆从,不可不通也。故经言知逆与从,正行无间。明知标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阴阳之逆从,标本之谓道也。斯其理欤!

一阳一阴,病发惊骇、背痛、噫欠,名风厥。盖胃土肝木,为木克土,风胜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远志散主之。

明理论 【 金?成无己】

厥逆

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积凉成寒,积温成热,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伤寒始者邪在皮肤,当太阳阳明受邪之时则一身手足尽热,当少阴太阴受邪之时则手足自温,是表邪渐缓而欲传里也。经曰:伤寒四五日,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太阳之受邪,传之少阳也。伤寒脉浮,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少阳邪传于太阴也。是知邪气在半表半里,则手足不热而自温也。至于邪传少阴,为里证已深,虽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温,是四逆也。若至厥阴,则手足厥冷矣。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者,皆是寒冷之物,而专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虚寒之证也。又有四逆诸汤,亦治四逆手足寒,方用干姜、附子热药者,厥有旨哉!若手足自热而至温,从四逆而至厥者,传经之邪也,四逆散主之。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温者,是阴经受邪,阳气不足,可用四逆汤温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四逆与厥相近而非也。经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与厥有异也。吐利烦躁见四逆者死,是恶见其四逆也。诊视之间,熟详究之!

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曰: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经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是知内陷者,手足为厥矣。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发动其热也。先热而后厥者,热伏于内也;先厥而后热者,阴退而阳气得复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则是阳气不足而阴气胜也。大抵厥逆为阴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进退之别。经曰: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自愈。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病至厥阴,传经尽也。当是之时,阳气胜阴,厥少热多,其病则愈。若或阴气反胜,阳不得复,厥多热少,其病则逆。厥为阴气至,热为阳气复也。至于下利,则曰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见厥复利。厥者复为热,为阳气得复而利必自止。热者便为厥,是阴气还胜也,故复下利矣。诸阳受气于胷中,邪气客于胷中,郁郁留结,则阳气不得敷布而手足为之厥。经曰: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胷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胷中当吐之者是矣。厥为阴之盛也,若更加之恶寒而蜷者,阴气盛极难制。经曰: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儒门事亲 【 元?张从政】

论厥逆近世差元说

厥之为状,手足及膝下或寒或热也。举世传脚气乃寒湿之病,岂知《内经》中无脚气之说。王太仆亦云:本无脚气,后世《广饰方论》而立此名。古方谓厥者,即今所谓脚气也。然厥当分二种,次分五脏。所谓二种者,有寒厥,又有热厥。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为手足热也,寒厥为手足寒也。阳经起于足指之表,阴经起于足心之下。阳气胜,足下热,阴气胜,足下寒。又曰:阳主外而厥在内,阴主内而厥在外。若此者,阴阳之气逆而上行故也。夫春夏则阳多阴少,秋冬则阴壮阳衰。人或恃赖壮勇,纵情嗜欲,于秋冬之时,则阳夺于内,精气下溢,邪气上行,阳气既衰,真精又竭,阳不荣养,阴气独行,故手足寒发为寒厥也。人或醉饱入房,气聚于脾胃,主行津液,阴气虚,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四肢不荣,酒气与谷气相薄,则内热而溺赤,气壮而慓悍,肾气既衰,阳气独胜,故手足热发而为热厥也。厥亦有令人腹暴满不知人者,或一二日稍知人者,或卒然闷乱无知觉者,皆因邪气乱,阳气逆,是少阴肾脉不至也。肾气微少,精血奔逸,使气促迫,上入胷膈,宗气反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助,令身不仁。又五络皆会于耳中,五络俱绝,则令人身脉皆动,而形体皆无所知,其状如尸,故曰尸厥。有涎如曳锯,声在喉咽中为痰厥。手足搐搦者为风厥。因醉而得之为酒厥。暴怒而得之为气厥。骨痛爪枯为骨厥。两足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结为臂厥。身强直如椽者为肝厥。喘而惋者,狂走攀登,为阳明厥。皆气逆之所为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