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七
齿门
单方
雄黄杀齿虫,取为末,和枣肉作丸,塞蛀孔。 【 《本草》,下同】
齿痛落尽:胆矾末和人乳汁,擦病齿上及孔中,日三。痛止齿复生,百日如故。
齿根宣露动摇:以盐水擦之,热汤含漱百遍,不过五日,齿即牢固。
薄荷盐末,擦牙固齿良。
青盐,入肾入骨,能固齿,擦噙并佳。 【 《得效》】
一切牙疼:青盐二两,白盐四两,用川椒四两煎汁,拌炒二盐为末,擦牙上,仍用温水含漱吐之,洗眼尤妙。 【 《入门》】
口齿风(上匿下虫)肿痛,牙根浮烂出脓血:升麻煎汤服之,仍频含漱。 【 《本草》】
风牙痛及疳蚀:白蒺藜为末二钱,入盐一匙,水煎,带热含漱,大能止痛固齿。 【 《入门》】
牙齿痛,动摇血出:取骨碎补一两,剉,炒令黑色,为末,盥漱后揩齿根,良久吐之。 【 《纲目》】
牙龈宣露:蚯蚓屎,水和为泥,火烧令赤,研如粉,腊月猪脂和,敷上,日三次,永瘥。一方:同入磁瓶内,黄泥固济,塘火煨烧一夜,候冷,取出细研,用如常法揩牙。
风冷齿痛,蛀牙痛:细辛、白芷煎汤含漱。 【 《纲目》】
龋齿痛:苦参煎汤,日漱三升,五六日愈。仍灸列缺穴。 【 《汉史》】
啄木鸟,啄木愈龋。 【 《淮南》】
牙齿裂痛:死蛐蟮为末,敷之即止。 【 《千金翼》】
虫牙痛:天仙子烧烟,以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其虫即死,永瘥。 【 《纲目》】
牙疼:巴豆一粒,煨熟去壳,大蒜一瓣剜其中,安巴豆,合定绵裹,随患处塞左右耳中。 【 《本草》】
虫牙痛:巴豆肉一枚,香油灯上烧过,填入孔中。 【 《纲目》】
风疳(上匿下虫)齿,牙疼痛,骨槽风,梧桐泪为末擦之,治口齿为最要之物。寒牙痛勿用。 【 《本草》,下同】
坚齿,除齿痛:川椒酢煎,含漱吐之。
牙齿动摇:用生姜、地黄汁制皂角散,土蒺藜散,黑铅砂贴搽。
牙齿痛:川椒、露蜂房等分为末,每二钱入盐一匙,水煎,含漱吐之,名如神散。 【 《局方》】
牙(上匿下虫)作痛:蜗牛壳三十枚,烧研,日日揩之良。 【 《圣惠方》】
齿(齿虫)肿痛:(木郁)李根白皮,切,水煮浓汁,含漱。冷即易,吐出虫即愈。 【 《本草》,下同】
牙痛:白杨树皮酢煎,含漱吐之。
牙齿痛:露蜂房煎汤含漱。
虫痛有孔:蜂房、细辛煎汤含漱。
蛀牙有孔,痛:啄木鸟舌尖绵裹,当痛处咬之,立瘥。
牙齿疳(上匿下虫):啄木鸟烧为末,纳孔中,不过三度,瘥。
虫牙痛:取蟾酥少许入孔中,涎出,吐之勿咽。
牙齿痛:蟾酥,用银朱掺和为丸,如萝卜子大,搽上患处,便不疼。至三丸,吐浓涎数口,便愈。 【 《纲目》】
牙疳臭气:蜘蛛捣烂,入臙脂、麝香敷之。 【 《直指》】
肾虚齿摇动:羊胫骨灰常擦之妙,牙齿疏豁须用之。 【 《入门》】
卒牙齿痛:苦竹烧一头,其一头汁出,热揩之。 【 《集验方》】
牙龈痒痛:杏仁百枚,盐一钱,水一升,煮令沫出,含漱吐之。三度瘥。 【 《本草》,下同】
(上匿下虫)齿:杏仁烧研如泥,绵裹纳(上匿下虫)齿孔中,能杀虫。
龋齿:取雄雀屎,绵裹,塞孔中,日一易。
生齿固齿:鹿茸,末服、丸服皆洼。
固齿:取牛齿三十枚,火煅为末,取二钱,水煎,热漱冷吐。且以末擦之,摇动者皆坚牢。
牙疼塞耳药:壁钱包胡椒末,如左边痛塞右耳,右边痛塞左耳,手掩按之,侧卧少顷,额上微汗即愈。 【 《医鉴》】
风虫牙痛:针刺杏仁,清油灯上烟熏,乘热搽病齿上,连用七个,永绝不痛。 【 《得效》,下同】
风虫牙痛:马夜眼以刀刮起如米大,插孔中,或咬在痛处,沥出涎,勿咽,即瘥,断根。
风虫牙痛:霜杀老丝瓜烧存性,擦痛处立止。
齿龋:鹤虱枝插患处。
又方:吴茱萸、雄黄各等分,樟脑、乳香各少许,为末,擦痛处。
龋齿疼痛:削白马蹄塞之,不过三度。 【 《千金方》】
牙疼:壁上扫土,用盐炒过为末,随左右(口畜)鼻。 【 《普济》】
虫牙疼痛:花碱填孔内,立止。 【 《儒门事亲》】
风牙疼痛:纹银一两烧红,淬烧酒一盏,热漱饮之,立止。 【 《集简方》】
牙痛恶热:黄连末掺之立止。 【 《李楼奇方》】
食梅牙齼:韶粉揩之。 【 《相感志》】
虫牙作痛:马牙一枚,煅热,酢中淬七次,待冷含之即止。 【 《经验方》】
积年齿(上匿下虫):用旧铁铧头一枚,炭火烧赤,捻硫黄一分,猪脂一分于上,熬沸,以绵包柳杖搵药,热烙齿缝数次愈。 【 《普济方》】
牙齿疼痛:轻粉一钱,大蒜一瓣,杵饼,安膈骨前陷中。先以铜钱隔了,用蚬壳盖定,扎住一宿,愈。左疼安右,右疼安左。 【 《摘元方》】
风虫牙疳,脓血有虫:轻粉一钱,黄连一两,为末掺之。 【 《普济方》】
风热牙痛:用雄黄、干姜等分为末,(口畜)鼻,左痛(口畜)右,右痛(口畜)左。
牙齿风痛:秦椒煎酢含漱。 【 《孟诜食疗》】
齿疏陷物:炉甘石煅、寒水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牙或刷牙,久久自密。 【 《集元方》】
风牙肿痛:多年石灰、细辛等分,研擦即止。 【 《普济方》,下同】
虫牙作痛:矿灰、沙糖和塞孔中。
风虫牙痛:用百年陈石灰为末四两,蜂蜜三两,合匀盐泥固济,火煅一日,研末擦牙神效,名神仙失笑散。
牙宣有(上匿下虫):土朱、荆芥同研,揩之,日三。
齿痛及落:研细石胆,以人乳和膏擦之,日三四次。止痛复生齿,百日后复故乃止。每日以新汲水漱净。 【 《外科秘要》】
牢牙止痛:石燕三对,火烧,酢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五钱为末揩之,荆芥汤漱口。一方去乳香、细辛,加麝香。
齿疏不坚:石燕子五对,火煅,米酢淬七次,为末;入青盐、麝香各少许,研匀,日用揩牙。后以温酒漱咽之。 【 《元山遗方》】
牙龈肿痛:红灯笼枝根,煎汤漱吐。 【 《集效方》】
风热牙痛:槐枝煎浓汤二碗,入盐半斤,煮干,炒研,日用揩牙,以水洗目。 【 《经验方》】
齿(上匿下虫)齿动:盐半两,皂荚两条同烧赤,研,夜夜揩齿,一月后并瘥。 【 《食疗本草》】
蛀牙有孔,疼痛不断根者:用雄黄、乳香各一钱,樟脑少许末之,黄蜡为丸,随孔大小纳一丸。以铁打条一尺五寸长如箸,小头作一勾头如钳尾状,火烧红,笔管筒住,只留勾头,勿令热伤唇舌,须先以箬挑开口唇,然后以头勾住,荡药上,须熔开觉热为度,以水漱之,神效。
牙龈宣露:用(艹舌)蒌根二两,砂锅内甘草水煮软,取出令干,鸡舌香十枚,白芷五钱,麝香一分。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揩牙。悞咽无妨。
牙齿疼痛:皂荚浓浆同(石卜)硝煎化,淋于石上,待成霜擦之。 【 《普济方》】
牙齿肿痛:白矾一两,大露蜂房一两,微炙,每用二钱,水煎,含漱去涎。 【 《济众方》】
患齿碎坏欲尽者:常以绵裹白矾石含嚼,吐去汁。 【 《肘后方》】
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良。 【 《直指方》】
牙齿肿痛:青蒿一握,煎汤漱之。 【 《济急方》】
急疳蚀齿:黄矾、青矾、麝香,为末敷之。一方加白矾。
齿腐龈烂,不拘大人小儿:用上好咸土热汤淋取汁,石器熬干,刮下入麝香少许研掺之。 【 《宣明方》】
病齿非肿非痛,虚不能嚼食:用《局方》嘉禾散姜煎,食后一服;次以地骨皮煎汤漱之;候空心以羊腰子一对,切片,勿令断,以葱丝、椒末、青盐、蒺藜去刺末,固元散二钱拌匀,掺于腰子内,以豆蔻叶或荷叶包裹,煨令熟,食之,服经两日,顿觉快利,饮食如故。
齿(上匿下虫)肿痛:桔梗、薏苡仁等分为末服。
牙根肿痛:桔梗为末,枣膏和丸,皂子大,绵裹咬之,仍以荆芥汤漱之。 【 《经验方》】
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 【 《易简方》】
风牙肿痛:苍朮盐水浸过,烧存性,擦牙去风热。 【 《普济方》】
牙齿虚痛:仙灵脾为粗末,煎汤频漱,大效。 【 《奇效良方》】
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之。 【 《肘后方》】
又方:独活、地黄各三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和滓温服。卧时再服。 【 文潞公方。】
风虫牙痛:盐化地龙水和面纳齿上。又以皂荚去皮,研末涂上,虫即出。又同元胡索、荜茇末塞耳。 【 《普济方》】
牙齿疼痛:取五灵脂酢煎汁,含咽即效。 【 《得效》】
牙齿疼痛:大川芎一个,入旧糟内,藏一月。取焙,入细辛同研末,擦牙。 【 《本事方》】
风虫牙痛:用蛇床子烛烬,同研涂之。
又方: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数次立止。
风热牙痛:香白芷一钱,朱砂五分,为末,蜜丸,芡子大,频用擦牙。此乃濠州一村妇以此医人,绝胜他药。或以白芷、吴茱萸等分,浸水漱涎。 【 《医林集要》】
牙齿疼痛:青木香末,入麝香少许,揩牙,盐汤漱之。 【 《圣济总录》,下同】
风疳虫牙蚀肉至尽:甘松、腻粉末各二钱,芦荟五钱,猪肾一对,切,炙为末,夜漱口后贴之,有涎吐出。
肾虚齿痛:甘松、硫黄各等分,为末,泡汤漱之,神效。 【 《经效济世方》】
一切牙痛:三柰子一钱,面包煨熟,入麝香二字为末,随左右(口畜)一字入鼻内,口含温水,漱去,神效。名海上一字散。 【 《普济方》】
风虫牙痛:山柰为末,铺纸上,卷作筒,灯烧吹灭,乘热和药吹入鼻内,痛即止。
又方:用肥皂角一个去瓤,入山柰、甘松各三分,花椒、食盐不拘多少,填满,面包煅红,取研,日用擦牙漱去
风牙肿痛: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为末掺之,吐涎以盐汤漱口,此乃验方。 【 《百一选方》】
风寒牙痛:红豆蔻为末,随左右以少许(口畜)鼻中,并掺牙取涎。或加麝香。
风虫牙痛:荜茇末揩之,煎苍耳汤,漱去涎。
又方:用荜茇末、木鳖子肉研膏,化开(口畜)鼻。
又方:用荜茇、胡椒等分,为末,化蜡丸,麻子大,每以一丸塞孔中。
牙疼:蒟酱、细辛各五钱,大皂角五挺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 【 《御药院方》,下同】
牙疼日久,肾虚也。补骨脂二两,青盐五钱,炒研擦之。
风虫牙痛,上连头脑:补骨脂炒五钱,乳香二钱五分,为末擦牙,或为丸塞孔内,日用有效。 【 《适用方》】
诸般牙痛:香附、艾叶煎汤漱之,仍以香附末擦之去涎。 【 《普济方》】
牢牙去风,益气乌髭,治牙疼牙宣,乃铁瓮先生方也。香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五钱,炒为末,日擦。 【 《济生方》】
牙齿疼痛:零陵香梗叶煎水,含漱之。 【 《普济方》,下同】
风牙疳牙:用零陵香洗炙,荜茇炒,等分为细末,掺之即愈。
风热牙痛: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频含漱之。
牙痛连耳:用连钱草即积雪草,和水沟污泥同捣烂,随左右塞耳内。 【 《摘元方》】
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纸上,铺艾,以箸卷成筒烧烟,随左右熏鼻吸烟,令满,口呵气,即痛止肿消。 【 《普济方》】
风龋牙痛:鼠黏子炒,煎水,含漱吐之。 【 《延年方》】
热毒牙痛,热毒风攻头面,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下,重者不过三度瘥。 【 《圣惠方》】
牙齿痛肿:苍耳子五升,水一斗,煮取五升,热含之,冷即吐去,吐后复含,不过二剂,瘥。茎叶亦可,或入盐少许。 【 《千金翼方》】
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 【 《圣惠方》】
风虫牙痛:芭蕉自然汁一碗,煎热含漱。 【 《普济方》】
牙疳宣露,脓血口气:生地黄一斤,盐二合为末,同捣和团,以面包煨,令烟断,去面,入麝一分研匀,日夜贴之。 【 《圣济录》】
虫牙疼痛:用新杀猪肚尖上涎,绢包咬之数次,虫尽即愈。唐氏用枳壳末拌之。
又方:用巴豆一粒,研,绵裹咬之。
虫牙作痛:香油抹箸头蘸麝香末,绵裹,炙热咬之。换二三次,其虫即死,断根,甚妙。 【 《医方摘要》】
牙齿疼痛:牛膝研末含漱,亦可烧灰。 【 《千金方》】
牙齿不生:用雄鼠屎三七枚,麝香五分,同研细揩齿。
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 【 《金匮要略》】
风牙疼痛:取猢狲头草入盐少许,于掌心擦之,即止。 【 《集元方》】
齿(上匿下虫)肿痛:紫蓝烧灰敷之,日五度。 【 《圣惠》,下同】
齿(上匿下虫)口臭:苦瓠子为末,蜜丸,半枣大,每旦漱口了含一丸,仍涂齿龈上,涎出吐去,妙。
风虫牙痛:壶卢子半升,水五升,煎三升,含漱之,茎叶亦可,不过三度。
一切牙痛: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 《普济方》】
胃火牙痛:口含冰水一口,以纸捻蘸大黄末,随左右(口畜)鼻,立止。 【 《儒门事亲》】
风热积壅,一切牙痛,去口气,大有奇效。好大黄瓶内烧存性为末,早晚揩牙漱去,即紫金散。都下一家专货此药,两宫常以数千赎之,其门如市也。 【 《千金方》】
风虫牙痛,龈常出血渐至崩落,口臭极:苦大黄米泔浸软,生地黄各旋切一片,合定贴上,一夜即愈,未愈再贴。忌说话,恐引入风。 【 《本事方》】
牙齿摇痛:大戟咬于痛处,良。 【 《生生编》】
牙齿疼痛:猫儿眼睛草一搦,研烂,汤泡取汁,含漱吐涎。 【 《易简方》】
风牙虫牙:用莨菪子入瓶内,以热汤灌下,口合瓶口气熏之,冷更作,尽三合乃止,有涎津吐去有效。
又方:用莨菪子数纳孔中,以蜡封之,亦效。
牙齿宣落风痛:用莨菪子为末,绵裹,咬之有汁勿咽。 【 《必效方》】
风虫牙痛:用附子一两烧灰,枯矾一分为末揩之。
又方:川乌头、川附子生研,面糊丸,小豆大,每绵包一丸咬之。
又方:用炮附子末纳孔中乃止。
牙痛难忍:附子尖,天雄尖,全蝎各七个,生研为末,点之。 【 《永类方》】
风虫牙痛:草乌炒黑一两,细辛一钱,为末揩之,吐去涎。
又方:草乌、食盐同炒黑掺之。 【 《海上方》】
风虫牙痛:南星末塞孔,以霜梅盦住去涎。 【 《摘元方》】
刮骨取牙:玉簪花干者一钱,白砒三分,白硇七分,硼砂二分,威灵仙三分,草乌头一分五厘,为末,以少许点疼处,即自落也。 【 《选奇方》】
牙痛欲取:金凤花子研末,入砒少许,点疼牙根取之。 【 《摘元方》】
风虫牙痛:(艹蹢)(艹躅)一钱,草乌头二钱五分,为末,化蜡丸,菉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 【 《海上仙方》】
牙痛难忍,诸药不效:芫花末擦之令热,痛定,以温水漱之。 【 《永类方》】
风虫牙痛:用莽草煎汤,热漱冷吐。一方加山椒皮,一方加独活,一方加(木郁)李仁,一方加芫花,一方加川椒、细辛各等分煎汤。热漱冷吐。
又方:用莽草五钱,皂角三挺去皮子,汉椒七粒,为末,枣肉丸,芥子大,每以一丸塞孔中,吐涎取效。
牙疼点眼:用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有虫随眵泪出成块也。无新叶,干者煎浓汁亦可。
虫牙疼痛:使君子煎汤频漱。
风牙肿痛:木鳖子仁磨酢涂之。 【 《普济方》】
牙齿疼痛:(艹舌)蒌皮、露蜂房烧灰擦牙,以乌桕根、荆芥根、葱根煎汤漱之。
牙龈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所。 【 《备急方》】
牙疼颊肿: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等分,煎酒,热漱,冷则吐之。 【 《圣惠方》】
风虫牙痛:针刺桃仁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不过五六次愈。
风虫牙痛:用骨碎补、乳香等分为末,糊丸塞孔中。 【 《圣济总录》】
牙疼(口畜)鼻:鹅不食草绵裹,怀干为末,含水一口,随左右(口畜)之,亦可挼塞。
牙齿虫痛:镜面草不拘多少,以水缸下泥同捣成膏,入香油二三点,研匀,贴于疼处腮上。
又方:用镜面草不拘多少,入麻油二点、盐半捻挼碎,左疼塞右耳,右疼塞左耳。以薄泥饼贴耳门,闭其气。仍侧卧,泥耳一二时,去泥取草,放水中,看有虫浮出,久者黑,次者褐,新者白。须于午前用之。
牙齿肿痛:酸浆一把,洗净川椒四十九粒去目,同捣烂,绢片裹定,如箸,切成豆粒大,每以一块塞痛处即止。 【 《节斋医论》】
牙龈肿痛:天花、白矾等分水煎,漱之立效。 【 《摘元方》】
大人小儿牙疳:双头莲,一名催生草,捣烂敷之。
牙齿痛肿:胡麻五升,水一斗,煮汁五升,含漱吐之,不过二剂,神良。 【 《肘后方》】
齿(上匿下虫)并虫,积年不瘥,从少至老者:用雀麦,一名杜姥草,俗名牛星草;用苦瓠叶三十个洗净,取草剪长二寸,以瓠叶作五包包之,广一寸,厚五分,以三年酢渍之。至日中以两包火中炮,令热,纳口中熨齿外边,冷更易之。取包置水中解视,即有虫长三分,老者黄色,少者白色,多至二三十,少亦有一二十,此方甚妙。 【 《外台秘要》】
牙宣露痛:丝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灯心一大把,水煎浓汁,漱吐,其痛立住,如神也。 【 《德生堂方》】
牙齿风痛,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冷即易之。 【 《延年秘录》】
牙齿不生:不拘大人小儿,年多者,用黑豆三十粒,牛粪火内烧,令烟尽,研入麝香少许,先以针挑破血出,以少许揩之,不得见风,忌酸咸物。 【 《经验方》】
牙齿疼痛:黑豆煮酒,频频漱之,良。
牙齿疼痛:红豆末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入铜青少许,一方入花碱少许。
牙齿疼痛:米酢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即瘥。 【 《肘后方》】
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牙齿虫(上匿下虫):韭菜连根洗捣,同人家地板上泥和,敷痛处,腮上,以纸盖之,一时取下,有细虫在泥上,可除根。
又方:韭根十个,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许,以水桶上泥同捣,敷病牙颊上,良久,有虫出,数次即愈也。
烟熏虫牙:取瓦片煅红,安韭子数粒,清油数点,待烟起以筒吸引至痛处,良久,以温水漱吐,有小虫出为效;未尽再熏。 【 《救急方》】
虫牙疼痛:独头蒜煨热,切熨痛处,转易之。 【 《外台》】
风热牙痛:芸台子、白芥子、角茴香等分为末,(口畜)鼻。左(口畜)右,右(口畜)左。
牙龈肿烂出臭水者:芥菜干烧存性,研末频敷之,即愈。
牙齿疼痛: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人乳和之,左疼点右鼻,右疼点左鼻。
牙齿疼痛:老生姜瓦焙。入枯矾末同擦之,有人日夜呻吟,用之即愈。 【 《普济方》】
牙痛不止: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掺之。 【 《御药院方》】
牙齿疼头痛:胡荽子五升,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 《外台秘要》】
牙痛:用稻上莳萝芸台子、白芥子等分研末,口中含水,随左右(口畜)鼻,神效。
走马牙疳:小儿食肥甘,胃受虚热,口作鼻息,次第齿黑,名曰崩砂;渐至龈烂,名曰溃槽;又或出血,名曰宣露;重则齿落,名曰腐根。用兰香子末、轻粉各一钱,密陀僧酢淬研末五钱,和匀,每以少许敷齿及龈上立效,内服甘露饮。 【 《幼幼口议》】
齿(上匿下虫)肿痛:柏枝烧热,拄孔中,须臾,虫缘枝出。
揩齿固牙:松脂出真定者佳,稀布盛入,沸汤煮取,浮水面者投冷水中,不出者不用,研末,入白茯苓末和匀,日用揩齿漱口,亦可咽之,固牙驻颜。
风虫牙痛:刮松上脂滚水泡化,一漱即止,已累试验。 【 《集简方》】
龋齿:百孔松脂纴塞,须臾,虫从脂出也。
风热牙痛:用油松节如枣大一块,碎切,胡椒七颗,入烧酒二三盏,乘热入飞过白矾少许,噙漱三五口立瘥。
又方:松节二两,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浆水煎汤,热漱冷吐,瘥乃止。
风牙肿痛:松叶一握,盐一合,酒二升,煎漱。 【 《圣惠方》】
风热牙痛:浮肿发渴,元脏气虚,小儿疳饮,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日擦三次。名祛痛散。 【 《普济方》】
风齿肿痛:马齿苋一把,嚼汁渍之,即日肿消。 【 《本事方》】
还少丹:昔日越王曾遇异人,得此方,极能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凡年未及八十者服之,须发返黑,齿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得遇此者,宿有仙缘,当珍重之,不可轻泄!用蒲公英一斤,一名耦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三四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者,连根带叶取一斤,洗净勿令见天日,阴干;入斗子斛盐一两,香附子五钱,二味为细末入蒲公英内淹一宿,分为二十团,用皮纸三四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任便,久久方效。 【 《瑞竹堂方》】
虫牙作痛: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入泥少许,和作小丸,如豆大,随牙左右塞耳内。两边轮换,不可一齐用,恐闭耳气。塞至一日,夹取看之,有细虫为效。 【 《简便方》】
牙齿肿痛:来年糟茄烧灰,频频干擦立效。 【 《海上名方》】
虫牙疼痛:黄茄种烧灰擦之效。 【 《摘元方》】
风蛀牙痛:茄蒂烧灰掺之,或加细辛末等分,日用之。
牙痛:秋茄花干之,旋烧,研涂痛处立止。 【 《海上名方》】
牙齿(上匿下虫)痕:茄根捣汁频涂之。
又方:陈茄树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
牙痛取牙: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真妙。 【 《鲍氏方》】
风虫牙痛:门下桃橛烧取汁,少少纳孔中,以蜡固之。 【 《圣惠方》】
食榴损齿:石榴黑皮炙黄,研末,枣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服三丸,白汤下,日二服。 【 《普济方》】
风虫牙痛:用杨梅根皮厚者焙一两,川芎藭五钱,麝香少许研末,每用五分鼻内(口畜)之,口中含水,涎出痛止。
又方:用杨梅根皮、韭菜根、厨案上油泥等分捣匀,贴于两腮上,半时辰,其虫自眼角出也,屡用有效。
风虫牙痛:橡斗五个入盐在内,皂荚一条入盐在内,同煅过研末,日擦三五次,荆芥汤漱之良。 【 《经验良方》】
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仙方也。
又方:用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擦之即止。
牙齿风疳,脓血有虫:用橄榄烧研,入麝香少许贴之。 【 《圣惠方》】
风虫牙痛:用川椒细末,水和白面丸,皂子大,烧热咬之,数度愈。
又方:花椒四钱,牙皂七七个,酢一碗,煎漱之。
风虫牙痛:海桐枝煎水漱之。 【 《圣惠方》】
通治风、虫、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菉豆十一粒,布裹搥碎,以丝绵包作一粒,患处咬定,涎出吐去,立愈。
又方:用胡椒一钱半,羊脂拌打四十丸,擦之追涎。
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 《孟诜本草》】
风热牙痛:瓜蒂七枚炒研,入麝香少许和之,绵裹,咬定流涎。 【 《圣济总录》】
牙齿疼痛:青荷叶剪取钱蒂七个,以浓米酢一盏,煎半盏去渣,熬成膏,时时抹之,妙。 【 《经验方》】
风牙宣露,发渴口气:鸡舌香、射干一两,麝香一分,为末日揩。 【 《圣济总录》】
龋齿黑臭:鸡舌香煎汁含之。 【 《外台秘要》】
风虫牙痛:乳香、川椒末各一钱,为末,化蜡和作丸,塞孔中。
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和蜡丸,塞之。
又方:乳香、枯矾等分,蜡丸塞之。
牙齿疼痛:梅花脑、朱砂末各少许,揩之立止。
牙齿虫痛:用韶脑、朱砂等分,擦之神效。
一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蜜丸,塞孔中。
湿热牙痛,喜吸风:梧桐泪入麝香,掺之。
牙疼出血:梧桐泪五钱,研末,夜夜贴之。或入麝香少许。 【 《圣惠方》】
牙齿蠹黑,乃肾虚也。梧桐泪一两,丹砂五钱,麝香一分为末,掺之。
牙疳宣露,脓血臭气者:梧桐泪一两,枸杞根一升,每用五钱,煎水热漱。
又方:梧桐泪、葶雳等分研掺。 【 《圣惠方》,下同】
齿缝出血不止:用地龙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擦之。
风热牙痛:皂角一条去子,入盐满壳,仍加白矾少许,黄泥固济,研,日掺之。 【 《经验方》】
风虫牙痛:用皂荚末涂齿上,有涎吐之。
蔓荆子、生地黄、地骨皮、青蒿各一两,(木郁)李根皮二两,每服五钱,水煎,热含冷吐。
风虫牙痛:皂角子末绵裹弹子大两颗,酢煮热,更互熨之,日三五度。 【 《圣惠方》】
风虚牙肿,老人肾虚,或因妄药擦牙致病:用独子肥皂以青盐实之,烧存性,研末掺之;或入生樟脑十五文。 【 《卫生家宝方》】
牙齿肿痛:无患子、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五钱,泥固煅研,日用擦牙。
牙齿疼痛:绵裹无食子末一钱咬之,涎出吐去。 【 《圣济总录》】
齿龈肿痛:垂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皮等分,煎水,热含冷吐。
又方: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芎藭末,每用擦牙。 【 《圣惠方》】
风虫牙痛:杨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以汁渍齿根,数过即愈。
又方:柳枝一握,剉,入少盐,花浆水煎,含甚验。
又方:柳枝剉一升,大豆一升,合炒,豆熟,磁器盛之,清酒三升渍三日,频含漱涎,三日愈。 【 《古今录验》】
虫牙作痛:以芜荑仁安蛀孔中及缝中,甚效。
啄木散治虫牙:啄木舌一枚,巴豆一枚,研匀,每以猪鬃一茎,点少许于牙根上,立瘥。 【 《圣惠方》】
虫蚀牙根:温米酢漱出虫,自愈。
齿龈风肿:用柳蠢末半合,赤小豆炒、黑豆炒各一合,柳枝一握,地骨皮一两,每用三钱煎水热漱。 【 《御药院方》】
牙齿疼痛:蛀竹屑、陈皮各一两为末,乌梅肉同研如泥,敷之。 【 《救急方》】
风虫牙痛:能胆三钱,片脑四分,每以猪胆汁调少许搽之。 【 《摄生方》】
牙齿疼痛:土狗一个,旧糟裹定,湿纸包煨焦,去糟研末,敷之立止。 【 《本事方》】
牙疳危急:猪肝一具,煮熟,蘸赤芍药末,任意食之,后服平胃散二三贴,即效。
风虫牙痛:湿生虫一枚,绵裹咬之,勿令人知。 【 《圣惠方》】
虫蚀牙根肉腐:用棘针烧取沥频敷之,或煮汁含之亦可。
牙齿疳(上匿下虫):黑羖羊脂、莨菪子等分,入杯中烧烟,张口熏之。 【 《千金方》】
齿(上匿下虫)宣露,出脓血:用蚺蛇胆三钱,枯白矾一钱,杏仁四十七枚,研匀,以布揩龈搠令血尽,日三掺之,愈乃止。 【 《圣惠方》】
擦牙固齿:用火煅羊胫骨为末,入飞盐二钱,同研匀,日用。
龋蛀齿:用不蛀皂角一挺去皮子,却于每皂子处安巴豆一粒,盐泥固济烧灰,研细末,用剜耳子抄少许,填入蛀孔内。
湿热牙疼:用羊胫骨灰二钱,白芷、当归、青盐、牙皂各一钱,为末擦之。 【 东垣方】
风热牙肿,连及头面:用露蜂房烧存性,研末,以酒少许调,噙漱之。 【 《十便方》】
风虫牙痛:露蜂房煎酢,热漱之。
又方:用草蜂房一枚,盐实孔中,烧过研末擦之,盐汤漱去。或取一块咬之,秘方也。 【 《袖珍》】
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漱之。 【 《普济方》】
蛀齿:芦荟、白胶香塞蛀孔内。
风虫牙痛:露蜂房、全蝎,同研擦之。
又方:用蜂房蒂绵包咬之效。 【 《圣惠方》】
走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矾、黄蘗等分为末,先以盐汤漱净,掺之立效。 【 《便览》】
牙龈疳臭:五倍子炒焦一两,枯矾、铜青各一钱,为末,先以米泔漱净掺之,绝效方也。 【 《集简方》】
一切齿痛、疳蚀、龋齿瘀肿:用蚵蚾一枚,鞭其头背,以竹篦刮眉间,即有汁出,取少许点之,即止也。【 《类编》】
风虫牙痛不可忍:用蟾酥一片,水浸软,入麝香少许,研匀,以粟米大绵裹咬定,吐涎,愈。一方用胡椒代麝香。 【 《圣惠方》】
又方:用蟾酥染丝绵上,剪一分长,纴入齿缝根里,忌热物,半日效。干者以热汤化开。
蛀齿:鹤虱、细辛、白芷、干茄等分为末,揩痛处;如有蛀孔,用饭丸药末塞孔中。
牙齿宣露:黄竹叶、当归尾研末,煎汤,入盐含漱。 【 《永类方》】
牙齿疼痛:老鼠一个去皮,以硇砂擦上三日,肉烂化尽,取骨,瓦焙为末,入蟾酥二分、樟脑一钱,每用少许点牙根上,立止。 【 《孙氏集效方》】
刮骨取牙:用鲫鱼一个去肠,入砒在内,露于阴地,待有霜刮下,瓶收,以针搜开牙根,点少许,欬嗽自落。
又方:用硇砂入鲫鱼内,煨过瓶收,待有霜刮取,如上法用之效。
牙齿疼痛:白直殭蚕者,生姜同炒赤黄色,去姜为末,以皂角水调擦之,即止。 【 《普济方》】
风虫牙痛:白直殭蚕炒,蚕退纸烧,等分为末,擦之,良久,以盐汤频漱口效。 【 《直指方》】
牙龈肿痛:五倍子一两,瓦焙研末,每以五分敷痛处,片时吐去涎,内服去风热药。 【 《杨子建护命方》】
风牙肿痛:五倍子一钱,黄丹、花椒各五分,为末,掺之即止。
又方:五倍子末冷水调涂颊外,甚效。
蛀齿:芦荟四分炒,研细,先用盐揩净齿,敷少许。
年久牙痛:枫香脂为末,以香炉内灰和匀,每旦揩擦。 【 危氏《得效方》】
止牙痛:用燕子屎,丸梧桐子大,于痛处咬之,丸化即痛止。 【 《袖珍方》】
风热牙痛:百药煎泡汤噙漱。 【 《圣济总录》】
牙龈疳蚀:百药煎、五倍子、青盐煅各一钱五分,铜绿一钱,为末,日掺二三次,神效。 【 《普济方》】
风虫牙痛不可忍者,梅师方:用熏陆香嚼咽汁,立瘥。
又方:用乳香豆许安孔中,烧铜箸烙化立止。 【 《集验方》】
风蛀牙痛:夜明砂炒,吴茱萸汤泡炒,等分为末,蟾酥和丸,麻子大,绵裹二丸,含之吐涎。 【 《普济方》】
齿落不生:牛屎中大豆十四粒,小开豆头,以注齿根,数度即生。 【 《千金方》,下同】
(上匿下虫)齿:莨菪子三合盛瓶内,将青铜钱七文烧令赤,投瓶中,候莨菪子作声有烟出,以笔管引烟气熏于痛齿,虫出痛即止。无莨菪则用葱子、韭子,亦可出虫。
牙落重生:雄鸡粪、雌鸡粪各十四颗。
右焙干研末,入麝香少许, 先于齿不生处,以针刺令血出,掺药。老人二十日,少者十日,当出。不拘伤损及自落者,皆生。
牙落重生:乌鸡雄雌粪各蓄收之,旧麻鞋底,三物烧存性为末,入麝香掺之,一月生齿,名雄雌散。李察院亮卿常用有效。
打伤摇动牙齿:蒺藜根烧灰,贴动牙即牢,名蒺藜散。
齿落重生,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牙齿若折,年多不生,取雄鼠脊骨作末,揩折处,齿立生如故。 【 雷公】
牙齿疼痛,龂肿摇动,及打动牙齿:用土蒺藜去角,生用,不拘多少,为粗末,每服五钱,以淡浆水半碗,煎七八沸,去滓,入盐末一捻,带热时时漱之,别无所忌。或用根烧灰,贴动牙即牢,名土蒺藜散。
落牙方:马肉剉十两,信砒、巴豆肉各五钱,为末。
右拌匀,用石器盛,候出虫焙干,研末,于牙痛处出些血,点上随落,妙。
取牙方:龙肝乃墓中陈石灰也,雁胆一个,收龙肝纳胆内,阴干为末,用时宜些少点牙根上即落。切忌坠入口中。
牙齿动摇,髭发赤黄:一服髭黑牙牢,生姜半斤取汁,地黄一斤洗净,研细取自然汁,仍留滓;以不蛀皂角十茎,刮去黑皮弦,将前药汁蘸皂角慢火炙干,再蘸再炙,用药尽为度。并前药滓同入磁瓶内,用火煅存性,为末,牙齿动摇,用药擦牙龂上。如髭黄以铁器盛药末三钱,汤调过,三日后将药汁蘸擦髭发,临卧时用,次早已黑色。三夜三次用,其黑如漆,甚妙。
齿根动欲脱落:用生地黄绵裹着齿上咂之,又(口父)咀以汁渍齿根,日四五,夜着之并咽汁,十日大佳。如齿挺出,嚼之亦可。
牙齿动摇:用黑铅半斤,大锅内熔成汁,旋入桑条灰,柳木槌研,令沙,以熟绢罗为末,每日早晨如常揩牙,后用温水漱在盂内,以水洗眼,能明目乌髭发,及治诸般眼疾。
龈间努肉渐长,此乃齿壅。取生地黄汁一钟,皂角数片,火上炙热,淬地黄汁内,再炙又淬,以汁尽为度,晒为末,傅之即缩。一妇人平日好食动风物,尤嗜蟹,一日齿间壅出肉渐大,不能开口,有一道人传此方即愈。或(石卜)硝为末,敷之亦消。
牙齿逐日渐长,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液溢所致。只用白朮末和水服,及煮水灌漱,自愈。
擦牙止痛方:黄趸蜂窠一个,以川椒填满其窍,更以白盐一钱封口烧存性,入自芷、羊胫骨灰各一钱。
右同盐为末,先以清茶漱口,乃擦之;有孔则以药塞其孔,立愈。 【 《正传》】
针灸
《素问》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力已。左取右,右取左。
《灵枢》曰: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上齿痛亦如之。齿痛恶清饮,取手阳明,下齿痛亦如之。
手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甲乙经》曰: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上齿龋肿,目窻主之。上齿龋痛,恶风寒,正营主之。齿牙龋痛,浮白及完骨主之。齿痛,颧髎及二间主之。上齿龋,兑端及耳门主之。齿间出血者,有伤酸齿床落痛,口不可开引鼻中,龈交主之。上齿龋痛,恶寒者,上关主之。
失欠,下齿龋,下牙痛,(出页)肿,下关主之。齿牙不可嚼,龈肿,角孙主之。下齿痛恶寒,(出页)肿,商阳主之。齿龋痛恶清饮,三间主之。口齿痛,温溜主之。下齿龋则上齿痛,液门主之。齿痛,四渎主之。齿龋痛,合谷主之。 【 一作少海】 上牙龋痛,阳谷主之。 【 一作阳溪】
《千金方》曰:厉兑、三间、冲阳、偏历、小海、合谷、内庭、复留主龋齿。
浮白主牙齿痛不能言。大迎、颧髎、听会、曲池主齿痛恶寒。阳谷、正营主上牙齿痛。阳谷、液门、商阳、二间、四渎主下牙齿痛。角孙、颊车主牙齿不能嚼。下关、大迎、翳风、完骨主牙齿龋痛。曲鬓、冲阳主齿龋。
《得效方》曰:齿痛灸列缺七壮,永不疼。又灸肩髃七壮,又灸耳垂下牙尽骨上三壮。
齿痛,以线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折为四分,去三分,将一分于横纹后臂中,灸三壮,随左右。
《古今医统》曰:列缺二穴,在手太阴肺经与阳明经相连,叉手取穴,中手尽处,看其浮脉丫叉之间,灸七壮,痛立止,永不再发。
合谷二穴,治齿龋痛,灸之。内庭治下齿痛,针灸皆可。阳谷治上牙。太渊治风牙。肩髃二穴,灸七壮,随左右灸之。耳垂下尽骨上穴,灸三壮,痛即止,如神。
《医学正传》曰:齿蚀生疮,灸承浆。
《医学纲目》曰:牙痛牙糟,取太溪灸之。治上牙齿痛,二间灸之。治下牙齿痛,委中针之。又足内踝两尖,灸之,治上牙痛。龙元在列缺上青脉中,灸之,治下牙痛。承浆、风府、合谷、内庭治上牙痛。
按《资生》方,牙疼屈手大指本节后陷中,灸三壮。初灸觉牙疼,再灸觉牙有声,三灸疼止,永不复作。恐是阳溪穴也。左疼灸右,右疼灸左。
《本草拾遗》曰:取年深既古且阔三角土瓦一块,令三姓童子,候星初出时,指第一星下火于瓦上灸之。
《景岳全书》曰:足内踝二尖,治上牙痛,灸之。足三里治上齿痛,灸四十九壮。手三间治下齿痛,灸七壮,列缺灸七壮,永不发。合谷,齿龋灸之。内庭,下牙痛,针灸皆可。阳谷治上牙痛,在手外踝骨尖,左灸右,右灸左,十一壮,屡验神效。太渊治风牙,肩髃七壮随左右灸之,耳垂下尽骨上穴,灸三壮,痛即止,如神。
一切牙疼,以草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止,将草折作四分,去三留一。于横纹后,量臂中,随痛左右,灸三壮即愈。
又经验法:于耳前鬓发尖内,有动脉处,随痛左右,用小艾炷灸五七壮,神效。亦不必贴膏药。如再发,再灸,即可断根。
导引
《千金方》曰: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直指方》曰:百物养生,莫先口齿。不漱不洗,损蠹之媒。凡暑毒酒毒常伏于口齿之间,莫若时时洗漱之为愈也。晨兴洗毕,盥漱一口吐出掌中,就掌涤眼,自觉光明。终身行之,可为妙法。
《养性书》曰:齿宜朝暮叩以会神,一云以集身神。若卒遇凶恶,当叩左齿三十六,名曰打天钟。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搥天磬。若存念至真,叩中央齿,名曰鸣天鼓。
《延寿书》曰:凡饮食讫,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蠹且自去矣。
食毕漱口数过,齿不蛀。养生家晨兴叩齿,永无齿疾。
《古今医统》曰:向本命日栉发之始,叩齿九通,阴呪曰:大帝散灵,五老反真。泥丸元华,保精长存。左回拘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练,百疾愈因。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不痛,脑不痛,发不白。
又法:向东坐,不息四通,上下啄齿三十六,治齿痛。
又法:凡人觉脊背皆崛强,不间时节缩咽髆仰面努髆并向上头左右两向按之,左右二七一住,待血行气动定后,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人常欲行,须旦起、午时、日没三辰用之三七遍,除寒热疾,脊腰头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诸病尽除也。
《保生秘要》曰:齿痛导引法,用意推而散之,又推而吸之。或左齿痛,则将右手滑下一肋搦之,或想火烧之。
又法:将肾水洗,依患处环转,用日晒火烧折散;或不愈,吹之出口一尺,用手揉牙关即愈。
《景岳全书》种齿法曰: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踰古稀,而齿无一损,亦大得此二方之力。
《金丹全书》云: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
医案
《史记》仓公传曰: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手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
《儒门事亲》曰:泽州李继之忽病牙痛,皱眉不语。栾景先见之曰:何不乐也?曰:牙痛。栾曰:曾记张戴人云,阳明经热有余也。宜大下之。乃付舟车丸七十粒。服毕,遇数知交,留饮,强饮热酒数杯,药为热酒所发,尽吐之,吐毕而痛止。李大笑曰:戴人神仙也!不三五日又痛,再服前药百余粒,大下数行,乃愈。
《东垣十书》曰:刘经历之内子,年三十余,病齿痛不可忍,须骑马外行口吸凉风则痛止,至家则痛复作。家人以为祟,祈祷于巫师而不能愈,遂求治于先师。问其故,曰:此病乃湿热而成也。足阳明贯于上齿,手阳明贯于下齿,阳明多血多气,又加以膏粱之味,助其湿热,故为此痛。因立一方,不须骑马,当令风寒之气常生于齿间。以黄连、梧桐泪之苦寒,新薄荷叶、荆芥穗之辛凉,四味相合而作风寒之气,治其湿热;更以升麻之苦平引入阳明经为使;牙齿骨之余,以羊胫骨灰补之为佐;麝香少许入内为引,用为细末擦之,神妙。又以调胃承气去芒硝加黄连,以治其本,服之下三五行,其病良愈不复作。
《口齿类要》曰:宗伯毛三江胃经虚热,齿牙作痛,用补中益气加熟地、丹皮、茯苓、芍药,寻愈。
廷尉张中梁齿动,或用清胃散,肢体倦怠,饮食少思,牙齿作痛。余曰:此脾肾亏损。用安肾丸、补中益气汤兼服,外用羌活散而愈。或牙根溃烂,如喜寒恶热者,乃胃血伤也,用清胃散。若恶寒喜热者,胃气伤也,用补中益气汤。
杨考功齿动作渴,属胃虚弱,阴火炽甚。用补中益气加酒炒黑黄蘗四剂,又服加减八味丸,诸证顿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全愈。
王侍御齿摇龈露,喜冷饮食,此胃经湿热,先用承气汤以退火,又用清胃散以调理而齿固,继用六味丸以补肾水,羌活汤以祛外邪而寻愈。
王吏部患齿痛,或用祛风等剂,更加寒热体倦,懒食欲呕。彼以为火盛,余曰:病因元气不足,前药复伤。遂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元气复而诸证愈。
郭职方善饮,齿痛,腮颊焮肿,此胃经湿热,用清胃散加干葛、荆、防而愈。
郑吏部仲冬牙痛连脑,此肾经风寒所犯,用羌活附子汤一服即愈。此证不问冬夏,肾虚者多患之,急用此药可疗,缓则不救。
朱工部午后有热,遇劳遗精,其齿即痛,此脾肾虚热,先用补中益气送六味丸,更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党吏部齿根肿焮连顋颊,此胃经风热,用犀角升麻汤即愈。
表兄颜佥宪牙痛,右寸后半指脉洪而有力。余曰:此大肠积热,当用寒凉之剂。自泥年高,服补阴之药,呻吟彻夜。余与同舟赴京,煎凉膈散加荆、防、石膏,与服一钟,即愈。
大尹余时正素善饮,齿常浮痛,腹痛作泻,此酒积伤脾,食后用清胃散,食前用解酲汤而愈。
膳部钟复斋,每劳心则齿缝胀而不能咀嚼,此元气虚弱,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更用十全大补汤,虽劳不作。
儒者柴济美善饮,牙蛀不生,或时作痛,用桃仁承气汤二剂,又以清胃散加山栀、葛根,外搽升麻散,其牙复出。
一男子晡热,内热,牙痛龈溃,常取小虫,此足三阴虚火,足阳明经湿热,先用桃仁承气汤二剂,又用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男子患齿痛,饮食难化,大便不实,此脾肾不足,用还少丹而愈。
一男子每足发热,牙即浮痛,此足三阴虚火,用加减八味丸而不复作。
一男子齿浮作痛,耳面黧色,口干作渴,日晡则剧,此脾虚弱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妇人因怒齿痛,寒热作呕,用清胃等药益甚,此肝火伤胃,寒药复伤,用六君子加芍药、柴胡、山栀而愈。
一妇人胃中嘈杂,甚则热痛,后患齿痛,此胃火生痰也,用二陈加芩、连,下越鞠丸而瘳。
一妇人发热齿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调,此脾经血虚所致,用逍遥散加升麻寻愈。后因怒复痛,仍以前药,加川芎而痊。
一妇人因怒牙痛寒热,用小柴胡加芎、归、苓、朮、山栀而疼痛止,用加味逍遥散而寒热退。
史羊生内子,每产后齿根皆动,必踰后复怀孕,日乃止。临月时予偶至,言及此证,留十全大补汤二剂令产后煎服,齿不复动矣。果如其言。
郁芝岩先生齿根浮肿,痛不可忍,求治于予。曰:齿痛龈浮而不动,属于坤土,乃足阳明脉所贯络也,因胃中有湿热,故尔。用清胃汤加山栀、元参,进一服,应手而瘥。
《证治准绳》曰:一人患骨槽风,因用药点破入风,虚火上升,呕吐血痰,讝语臭秽,不食而死。
一人患上齿根连外肿痛,后齿根溃脓,医者皆以牙痈治之,久而不敛,脓汁不绝,询其故,乃曾生广疮者,即以结毒治之而愈。
《景岳全书》曰:宋汪丞相之宠好食厚味,一日热大作,齿间壅出有肉渐大胀满,口不能闭,水浆不入。一医用生地黄汁一碗,牙皂角数挺,火上炙热,蘸汁令尽为末,傅壅肉上,随即消缩,不日而愈。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