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阳明经虚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阳明与太阴为表里,阳盛则阳明司权,太阴化燥而入胃腑,阴盛则太阴当令,阳明化湿而传脾脏。人之本气不一,有胃实者,有胃虚者。胃实入腑,则燥热而宜凉泻,胃虚传脏,则湿寒而宜温补。大小承气之证,胃之实者,五苓、四逆之证,胃之虚者。实者是谓阳明病,虚者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也。

人知胃实者之无所复传,不知胃虚者之动入三阴,传变无穷也。则承气三汤,可以生人于胃实,可以杀人于胃虚,未可孟浪混施也。

溏泄哕噫

阳明病,胃阳旺者,则当能食,至燥矢结塞,胃气上逆,乃呕不能食。若初传胃腑,即不能食,是阳虚而胃寒也。再见小便不利而手足汗出,是湿寒凝滞,阳不内藏而发泄于四肢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故阳虚内寒之家,手足常多冷汗。湿寒积聚,必作固瘕。固瘕者,瘕块坚固,石硬不软,湿寒凘结,日久而成。人之便后凝白寒滑成块而下者,即瘕之未固而后行者也。此其大便,必初硬后溏。以胃气虚冷,不能蒸水化气,水谷不别,合同而下,故成溏粪也。

凡阳明病,脉浮而迟,便是表热里寒,而见下利清谷者,宜四逆汤,温其胃寒。(方在“太阴”)。若不温里,而反饮冷水,以助其寒,胃气上逆,必生呕哕,若大吐大下后,阳虚汗出,医见其外热,或以为表证未解,复与之水,以发其汗,或以为里热未清,误以凉药攻之,土败胃逆,俱发哕噫。缘其胃中寒冷,不堪凉泻之味伐其微阳也。

若哕噫而见腹满,便具太阴之证,其前后二窍,定有不利之处。盖木主疏泄,脾土湿陷,肝木莫达,疏泄不行,故二窍不利。湿无泄路,己土郁胀,是以腹满。浊气不得下达,故冲逆而生哕噫。视其前后不利之部,通其郁塞,则湿消滞散,满减哕除矣。

卫虚无汗胃逆咳呕

阳明病,法应多汗,乃反无汗,其身痒如虫行皮中之状者,此以卫气久虚,不能外发,郁于皮腠之中,蠕蠕欲动而不畅达故也。

若卫虚无汗,而小便又利,是阳气下衰,不能摄水也。二三日后,阳气愈衰,上逆而生咳呕,手足厥冷者浊阴上填,必苦头痛。若但觉头眩而不痛,则逆气在胸,未全上头。咳伤咽喉,必苦咽痛。其食谷欲呕者,阳虚而胃逆也。宜吴茱萸汤,人参、大枣,补土而培中,吴萸、生姜,温胃而降逆。若得汤而呕吐反甚者,乃胆胃上逆,而生郁热,当先清其上热也。

凡伤寒呕多,俱因阳虚胃逆,虽有阳明里证,不可攻之也。

【81】吴茱萸汤 六十三

吴茱萸洗,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切,六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湿旺心痞

太阳中风,寸缓关浮、而尺脉微弱,肾气少虚,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而不呕,此太阳之表证未解也。使其心下痞硬者,此必医误下而陷表阳,以致成痞,非阳明也。使其心下痞不因攻下,并见发热作渴,恶寒已退者,此是太阳表解,转属阳明之腑也。盖阳明腑病,胃气上逆,甲木不降,二气壅遏,自能成痞,不须攻下也。其小便数者,水利土燥,大便必硬,然尺弱肾寒,不可攻下,虽不更衣十日,亦无所苦也。即渴欲饮水,亦当少少与之,但以法救其干燥而已。以其渴是土湿木郁,而生风燥,原非火盛。宜五苓散,泻湿而燥土也。(方在“太阳”)。

阳明病,凡心下硬满者,皆是土弱胃逆,即太阴之痞证也,慎勿以寒药攻之。攻之败其中气,泻利不止者,死。泄利止者,脾阳来复,乃可愈也。

寒热脉紧

阳明中风,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之表证未解,卫闭而风不能泄也。而口苦咽干,有少阳之经证,腹满微喘,有太阴之脏证。缘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胃气上逆,胆火郁升,故病象如此。此其表邪不解,而里阴复盛,若误下之,则阳败湿滋,必小便难而腹更满也。

如其发热汗出,不恶寒而反恶热,是太阳表解,而属阳明之腑矣。但既觉腹满,则其太阴湿旺,虽经汗解,其身必重。若误汗以亡其阳,则烦躁昏愦,而作谵语。若烧针以亡其阳,则烦躁怵惕,而废眠卧。若误下以亡其阳,则土败胃虚,下焦客气,逆动于胸膈,心神扰乱,懊憹不宁,宫城瘀塞,舌上胎生者,宜栀子豉汤,涌其败浊也。若下后阴亡土燥,渴欲饮水,口干舌涩者,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培中而益气,泻热而清金。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是土湿木郁,风动津耗而疏泄不行也,宜猪苓汤,二苓、滑、泽,泻湿而燥土,阿胶清风而润木也。

【77】猪苓汤 六十四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 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汗下亡阳

阳明病,发热脉紧,是太阳证,口苦咽干,是少阳证,汗出恶热,是阳明证,此谓三阳合病。而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则太阴之湿旺也,兼开阖迟涩而唇口不仁,则阳明之虚也,以脾主肌肉而开窍于口,阳性轻捷,阴性迟拙,阳明负而太阴胜,故身重而口拙。面色垢污,则少阳之虚也,以肝主色,血畅则色华,厥阴陷而少阳逆,故木枯而色晦。谵语遗溺,是太阳之虚也,以膀胱主藏,阳藏则火秘而神清,阳泄则水决而志惑,少阴盛而太阳虚,故遗溺而妄言。阳虚如是,若误汗以亡阳,则神败而谵语,若误下以亡阳,则额上生汗而阳泄于头面,手足逆冷而阴旺于四肢,危矣。速宜补中温下,以回微阳。若其自汗而不因汗下者,是肺胃之热,蒸泄皮毛,宜白虎泻热清金。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便是人参白虎证,慎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土燥,猪苓汤复利水而亡津也。若使口中干燥,但欲漱水,不欲下咽者,此热在经而不在腑。经热不泄,此必致衄。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而又复能食者,此皆经热而非腑热,失于发表,则为衄也。

谵语郑声

阳明病,阳盛则作谵语,阳虚亦作谵语。其误汗亡阳而谵语者,脉见短促,则阳绝而死,脉自和者,则阳复不死。其谵语而直视喘满者,则阳败而上脱,下利清谷者,则阳亡而下脱,于法皆死。

盖阳盛之谵语,是谓谵语,阳虚之谵语,是谓郑声。郑声者,语言重复,颠倒错乱,阳虚见此,多主死也。

汗出紧愈

阳明病,脉浮而紧,则表闭阳郁,必将遏其燥火,而见潮热,日晡发作也。若但浮而不紧,则表疏卫泄,寐时阳气失藏,必盗汗出也。

凡阳明病,脉见浮紧,便难作汗。其初欲食,是有谷气,大便自调,小便不利,是亦有水气。水气胜则汗不出,谷气胜则汗出。其人骨节疼痛,翕翕如有发热之状,此表邪闭束,阳郁欲发,而热未盛也。然忽然烦躁发狂,涣然汗出而病解者,是水气不胜谷气,故表开而汗出。水随汗泄,脉紧自愈矣。

湿盛发黄

阳明病,里虚误下,败其中气,阳不归根,肢体温热,客气上逆,不至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此膈下之阴与胸上之阳郁蒸而生败浊也。阳为阴格,升泄失敛,则头上汗出。宜栀子豉汤,吐其瘀浊(方在“太阳”)。瘀浊不吐,湿邪淫泆,是发黄之根也。

凡阳明病,面见赤色,便是阳郁,不能外发。以其胃气之虚,此宜发表,不可攻里,攻之阳败湿滋,必小便不利,发热而身黄也。阳衰湿旺,一得汗溺疏泄,则湿去而土燥。若汗尿不通,湿无去路,心中懊憹,败浊郁蒸,则身必发黄也。若被火熏,不得汗出,但头上微汗,而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盖发热汗出,则湿热消散,不能发黄。若但头上汗出,颈下全无,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缘瘀热在里,故作渴饮水。而汗尿不通,湿热莫泄,则身必发黄,宜茵陈蒿汤,泻热而除湿也。(方在“太阴”)。

若其脉迟者,阳虚阴盛,食不甘味,难以致饱,饱则水谷不消,微生躁烦,头眩腹满,小便不利,此欲作谷疸之象。谷疸者,伤水谷而发黄也。虽下之,腹满如故,不为之减,以其脉迟而阴盛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