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太阳经上篇 五十三章
太阳本病
太阳以寒水主令,统领六经。膀胱者,太阳之腑,太阳者,膀胱之经。六经之次,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大阳主皮毛之分,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少阴、厥阴,总以太阳为主。
阳盛于外,在外之阳,谓之卫气,卫者,卫外而为固也。卫气之内,则为营血,营者,营运而不息也。营司于肝,为卫之根,卫司于肺,为营之叶。营卫二气,化于中宫。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传输经络,精专者行于脉中,命曰营气,剽悍者行于脉外,命曰卫气。营卫分司于金木,而皆统于太阳,故太阳经病,有伤卫伤营之不同。
卫气为阳,营血为阴,然血升而化神魂,是阴含阳也,故肝血温暖而升散,气降而化精魄,是阳含阴也,故肺气清凉而降敛。人之汗孔,冬阖而夏开者,以肝心主营,木火旺于春夏,则营血温散而窍开,肺肾主卫,金水旺于秋冬,则卫气清敛而窍阖。寒去温来,而木火不得发泄,卫气敛闭,而孔窍常阖。袭之以风,气欲敛而不能敛,故伤在卫气。热退凉生,而金水不得敛藏,营血发散,而孔窍常开。侵之以寒,血欲散而不能散,故伤在营血。风伤卫者,因于气凉而窍闭也,寒伤营者,因于天温而窍开也,春夏而窍开,则病寒而不病风,秋冬而窍阖,则病风而不病寒,故秋冬寒盛而非不中风,春夏风多而亦有伤寒。《灵枢?岁露》: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因其开也,其入深,其病人也卒以暴,因其闭也,其入浅,其病人也徐以迟。开则伤营,闭则伤卫,以营深而卫浅也。
风性疏泄而寒性闭塞,气性收敛而血性发扬。卫敛而窍闭,中风则气欲敛而风泄之,是以有汗。风愈泄而气愈欲敛,故内遏营血而生里热。营泄而窍开,伤寒则血欲泄而寒束之,是以无汗。寒愈束而血欲泄,故外闭卫气而生表寒。
人之本气,不郁则不盛,郁则阳虚之人脏阴内盛而为寒,阴虚之人经阳外盛而为热,是传腑传脏之由来也。而其入腑入脏,必先施于皮毛,故六经之病,总起于太阳一经,以其在外而先伤也。邪在营卫,失于解散,则或入于腑,或入于脏,视其人之里气为分途。阳衰则入太阴而为寒,阴衰则入阳明而为热,无异路也。贵于营卫方病,初治不差,则后日诸变,无自生矣。
卫行脉外而内交于营,营行脉中而外交于卫,营卫调和,是谓平人。寒邪伤营,则营血束闭其卫气,故卫郁而生表寒,风邪伤卫,则卫气遏闭其营血,故营郁而生里热。营卫外发则病解,营卫内陷则病进,陷而败没则死也。伤寒中风之死证,皆营卫之陷败也。
卫气之外发,赖乎经中之阳盛,营血之外发,赖乎脏中之阴盛。阳统于阳明,阴统于太阴。阳明之经气旺,则卫气外发而汗出。其阳虚者,卫郁欲发而不能,则振栗战摇,而后汗出。其再虚者,寒战而不见汗出,是阳不胜阴,卫气将陷,当泻阴而扶阳,开皮毛而发卫气。太阴之经气旺,则营气外发而汗出。其阴虚者,营郁欲发而不能,则烦躁怫郁,而后汗出。其更虚者,躁闷而不见汗出,是阴不胜阳,营气将陷,当泻阳以扶阴,开肌表而发营血。阳盛于腑,阴盛于脏,卫气之陷者,以其脏阴盛而内寒也,营血之陷者,以其腑阳盛而内热也。太阳为六经之长,兼统营卫,方其营卫初病,外解经络,内调脏腑,使脏寒不动,腑热不作。异日无入脏入腑之患,是善治太阳者也。
太阳经病,不过风寒二者而已。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而兼寒,寒而兼风,则有桂麻各半之方。风而火郁,寒而水停,则有大小青龙之制。风寒已解而内燥,则有白虎清金之法。风寒未透而内湿,则有五苓利水之剂。风寒外散,血热里郁,则有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设。此皆太阳风寒之本病,处治之定法也。
人之本气不偏,阳郁不至极热,阴郁不至极寒,本气稍偏,病则阴盛而为寒,阳盛而为热。而以温凉补泻挽其气化之偏,皆可随药而愈,不经误治,断不至遂成坏病。熟悉仲景太阳本病诸法,则风寒之证,解于太阳一经,无复坏事己。
总提纲 共三章
太阳为六经之纲领,其经行身之背,其气主一身之皮毛,故病则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缘邪在本经,但病其经脉所行之部分,而不及于他经也。
在经失解,自此而内传二阳,里入三阴。腑热作则脉浮大,脏寒作则脉沉细。寒热郁发,诸病丛生,太阳之脉证,然后变耳。
若其初感,腑热未作,脏寒未动之时,太阳之病情未改,证状犹存,则只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而已。即合病于别经,别经病见,而太阳未罢,亦必见太阳之脉证也。据太阳之脉证,而分太阳之风寒,何至淆乱于别经,亡羊于歧路也。仲景提太阳之纲,只此一语,而太阳之情状了了,所谓握片言而居要也。
太阳经提纲一 太阳一
【【1】①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在表,故脉浮。其经行身之背,起于睛明(在目内眦,足太阳经之穴名),自头下行而走足,病则经气上郁,壅塞不降,故强痛也。风寒闭其营卫,气郁不能透泄,则外见恶寒。寒者,太阳之令气也。
①【1】 此编号为《伤寒论》398条之编次,便于对照索引而加,下同。――泥巴匠注。
风寒总纲一 太阳二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也。】
此中风、伤寒之总纲也。卫气为阳,风伤卫气,是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闭营血,而生内热,营血为阴,寒伤营血,是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外寒,故中风之初,先见发热,伤寒之初,先见恶寒。中风内热,而营血不宣,亦外见恶寒,伤寒外寒,而卫气不达,乃续见发热。中风非无外寒,究竞内热多而外寒少,伤寒非无内热,究竟内热少而外寒多。
营司于肝木,木升则火化,木火同情,故肝血常温,卫司于肺金,金降则水生,金水同性,故肺气常凉。肝藏营血,而脾为生血之本,中风营病,脏阴衰者,多传阳明而为热,肺藏卫气,而胃乃化气之源,伤寒卫病,腑阳弱者,多传太阴而为寒。
风伤卫者,营郁里热,若经中阴旺,则营气不至内蒸,故七日经尽而自愈,寒伤营者,卫郁表寒,若经中阳旺,则卫气不至内陷,故六日经尽而自愈。此风寒之顺证,在经而不入于脏腑者也。若中风阳盛而入于腑,伤寒阴盛而入于脏,则营卫方忧其内陷,非补泻以救其偏,不能应期而愈也。
六日、七日,水火之成数。大衍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阳也,故数七,水,阴也,故数六,满其成数,是以病愈也。
风寒总纲二 太阳三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申明上章寒热之义。
阴盛则内寒外热,内寒,故欲近衣。阳盛则内热外寒,内热,故不欲近衣。以其欲、不欲,而内外之寒热见焉,经所谓临病人问所便也。(《素问》语)。
上章发热恶寒、无热恶寒者,言其外也。风伤卫者多内热,寒伤营者多外寒,恐人略内而详外,故发此章。
太阳中风 十五章
风者,天地发生之气也。皮毛未开,风气外客,伤其卫阳,则窍开而卫泄。卫性降敛,卫欲闭而风泄之,欲闭不得,则内乘阴位,而遏营血,是以病也。(曰风泄者,风闭其卫,营郁而外泄也)。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之经,有营卫之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寒客之,各有所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伤则闭其营血,故发热,营伤则闭其卫气,故恶寒。营为寒闭则无汗,卫为风鼓则有汗,以卫气初闭,营郁犹得外泄也。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寒性凝涩,伤寒则皮毛闭塞,故脉紧,风性动荡,伤风则经气发泄,故脉缓。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肺通卫气,风伤于卫,行其疏泄之令,卫气不敛,是以有汗。卫愈泄而愈闭,闭而不开,则营郁而发热。桂枝汤所以通经络而泻营郁也。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
【【13】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风邪中人,则阳分受之,故伤卫气。卫秉肺气,其性收敛,风鼓卫气,失其收敛之职,是以汗出。风愈泄而卫愈敛,则内遏营血,郁蒸而为热。是卫气被伤而营血受病也,故伤在卫气而治在营血。桂枝汤,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中之郁也。汗者,营卫之所蒸泄,孔窍一开,而营郁外达,则中风愈矣。
〖桂枝汤〗一 (方【1】)①
【1】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①方【1】 编次按《伤寒论》中的先后次序。
铢两升斗考②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钓为石,而五权谨矣。
一千二百黍为一龠,重今之一钱七分,合龠为合,今之三钱四分也。十合为斤,今之三两四钱也。一龠重十二株,今之一钱七分也。两之为两,今之三钱四分也。
②铢两升斗考 据考古发现,汉代铢两升斗与今之度量换算如下:
1铢=0.65克,1两=15.625克,1斤=250克
1合=20毫升,1升=200毫升,1斗=2000毫升
桂枝证二 太阳六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寸为阳,尺为阴,营候于尺,卫候于寸。风泄卫气,故寸脉浮。邪不及营,故尺脉弱。风愈泄而气愈闭,故营郁而发热。气愈闭而风愈泄,故营疏而汗出。啬啬、淅淅者,皮毛振栗之意。翕翕,盛也,犹言阵阵不止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被感,肺气壅遏,旁无透窍,故上循鼻孔,而鼻窍窄狭,泄之不及,故冲激作响,而为鼻鸣。卫气闭塞,郁其胃气,浊阴不降,故生干呕。桂枝泻其营郁,则诸证愈矣。
桂枝证三 太阳七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营弱卫强,即上章阳浮阴弱之义,卫闭而遏营血也。邪风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风随八节,而居八方,自本方来者,谓之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之贼风,伤人者也。如夏至风自南来,是正风也,若来自北方,是冲后也。义详《灵枢?九官八风篇》。
桂枝证四 太阳八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于其时发汗则愈,桂枝汤主之。】
阳明腑病,汗愈出而胃愈燥,故发热汗出,而病不愈。病人脏气平和,无他胃热之证,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得风,郁勃而不和也。当先于其时以桂枝发汗则愈,迟恐变生他病也。
桂枝证五 太阳九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营气疏泄,此为营气之和。然营气自和者,必外与卫气不相调谐,以卫被风敛,内遏营血,不与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郁而欲内敛,营郁而欲外泄。究之卫未全敛而营未透泄,是以有汗而风邪不解,复发其汗,使卫气不闭,营气外达,二气调和,则病自愈,宜桂枝汤也。
卫闭而营郁,则营不和,卫未全闭而营得汗泄,此为营气犹和。然此之和者,卫被风敛而未全闭也,闭则营气不和矣。以卫常欲敛,不与营气和谐,终有全闭之时,汗之令营郁透发,则二气调和也。
桂枝证六 太阳十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风池,足少阳穴。风府,督脉穴,在项后,大椎之上。督与太阳,同行于背,而足少阳经,亦行项后,两穴常开,感伤最易。感则传之太阳,太阳中风之病,皆受自两穴。服桂枝汤,风应解矣,反烦不解者,风池、风府必有内闭之风不能散也,先刺以泻两穴之风,再服桂枝,无不愈矣。
桂枝证七 太阳十一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失于解表,经热不泄,则自表达里。然里证虽成,而外证不能自解,凡脉见浮弱者,犹当汗解,宜桂枝汤也。外解后,审有里证,乃可议下耳。
脉浮弱,即前章阳浮阴弱之义。
桂枝证八 太阳十二
【【44】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虽有里证,不可下也,下之卫阳内陷,此之为逆。欲解外者,不越桂枝也。外解已,然后里证可议下否耳。
桂枝证九 太阳十三
【【 】①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之,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阳明腑病脉浮大,(阳明篇:二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病脉浮大,是有腑证。乃问病者,言但觉便硬耳,未至痛满也,则非急下之证。设遽利之,此为大逆。盖便硬虽内实,而表证尚在,犹须汗出而解,不宜下也。此何以故?其脉大纵属内实,而脉浮则当以汗解也。
①【 】 此条《伤寒论》398条不载。
挂枝证十 太阳十四
【【116】……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按①:宛邻本原脱此一条,今补于此,文在太阳篇也。黄氏注,不可考,大抵亦同上条注。
①按 清?徐受衡(树铭)按。
桂枝证十一 太阳十五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方在阳明二十(方【13】)。
太阳表证未解,脉忽尺寸俱停止而不动者,此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也,顷之必先振栗战摇,而后汗出而解。其未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有大小不均。若但寸脉微弱者,是阳郁于下,必阳气升发,汗出而后解,此先振栗而后汗出者也。若但尺脉微弱者,是阴虚肠燥,下窍堵塞,得汗不解,必下之通其结燥,使胃热下泄而后解。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今太阳病表证未解,是内热未实,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后用调胃承气,硝、黄、甘草,调其胃腑之燥热也。
忌桂枝证十二 太阳十六
【【17】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洒客不喜甘故也。】
大枣、甘草,甘味动呕也。
忌桂枝证十三 太阳十七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大凡服桂枝汤即吐者,胸膈湿热郁遏,桂枝益其膈热,下咽即吐。缘其胃气上逆,心下痞塞,肺郁生热,无路下达,桂枝辛温之性,至胸而出,不得入胃腑而行经络,是以吐也。其后湿热瘀蒸,必吐脓血。此宜凉辛清利之剂,不宜辛温也。
忌桂枝证十四 太阳十八
【【16】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解肌表,以散风邪,若其人脉浮而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寒伤营血,营伤则束其卫气,是当去芍药之泻营血,而用麻黄以泻卫气,桂枝不可与也。与之表寒不解,反益经热,是谓之误。
风家用桂枝,所以不助经热者,以其皮毛无寒,孔窍不闭,无须麻黄发表,但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血热自能外达。若伤寒服之,卫郁莫泻,经热愈增,是助邪也。
太阳伤寒 九章
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皮毛未合,寒气内入,伤其营阴,则窍阖而营闭。营性升发,营欲泄而寒闭之,欲泄不能,则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是以病也。
太阳伤寒一 太阳十九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阳郁则发热,阴气外束则恶寒。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壅迫而为痛。经络郁闭,卫气遏逼,浊阴上逆,则为呕逆。经脉束迫,不得发越,则尺寸俱紧。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肝藏营血,寒伤于营,行其闭藏之令,营血不宣,是以无汗。营愈闭而愈泄,泄而不通,则卫郁而寒生。麻黄汤所以开皮毛而泻卫郁也。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 太阳二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寒邪中人,则阴分受之,故伤营血。血秉肝气,其性疏泄,寒闭营阴,失其疏泄之权,是以无汗。寒愈闭而营愈泄,则外束卫气,闭藏而为寒。是营血被伤而卫气受病者也,故伤在营血而治在卫气。麻黄汤,甘草保其中气,桂枝发其营郁,麻黄泻其卫气,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也。孔窍一开,而卫郁外达,则伤寒愈矣。
卫气为阳,外行皮毛,营血为阴,内行经络。肺藏气而主卫,肝藏血而司营,肺金收敛,肝木疏泄,阴阳自然之性也。肝性疏泄,而营血之内守者,肺气敛之也,肺气收敛,而卫阳之外发者,肝气泄之也,收敛则无汗,疏泄则有汗。风伤卫气,卫病而非营病也,然卫被风敛,则内闭营阴,营气不通,是以发热,故以桂枝泄经热而达营郁。气病而用血药者,以气伤而累血也。寒伤营血,营病而非卫病也,然营为寒束,则外闭卫阳,卫阳不宣,是以恶寒,故以麻黄泻表寒而达卫郁。血病而用气药者,以血伤而累气也。桂枝泻其肝血,麻黄泻其肺气,营卫分属于肺肝,而统司于太阳,故太阳风寒之初治,首以桂枝、麻黄二方,为定法也。
【〖麻黄汤〗二 (方【18】)】
【18】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证二 太阳二十一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为在表,表被风寒,则宜汗。浮数即浮紧之变文,紧则必不迟缓,亦可言数,
是伤寒之脉,当以麻黄发汗也。
麻黄证三 太阳二十二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
伤寒,服麻黄发汗已解,乃半日许复烦,脉见浮数,是卫郁已泻而营郁不达,可更发汗,以泻其营,宜桂枝汤也。
麻黄证四 太阳二十三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太阳入阳明去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此麻黄证。【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此麻黄证中又有用桂枝者。
阳明腑病,胃燥便难,伤寒不大便,至六七日,头痛而有热者,是有阳明里证,宜与承气汤,以泻里热。然阳明病,小便当赤,若小便清者,则病不在里,犹在表也,当须发汗,以解表寒。若头痛不已者,是卫郁不得旁泄,而逆冲头面,故致头痛。及其郁迫莫容,自寻出路,必将冲突鼻窍,以泻积郁。卫气上泄,升逼营血,是为衄证。此宜以桂枝泻其营郁,使不闭束卫气,卫气松缓,则衄证免矣。
麻黄证五 太阳二十四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发热无汗,而脉浮紧,是宜麻黄发汗,以泻卫郁。若失服麻黄,皮毛束闭,卫郁
莫泄,蓄极思通,势必逆冲鼻窍,而为衄证,自衄则卫泄而病愈矣。
麻黄证六 太阳二十五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主之。】
浮紧之脉,应当发汗,失不发汗,卫郁莫泄,因而致衄,是缘不早服麻黄,故至此,当先以麻黄发之,勿俟其衄也。
麻黄证七 太阳二十六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发热无汗,脉浮紧而身疼痛,此麻黄汤证。失不早服,至八九日不解,而表证仍在,此当发汗,宜麻黄汤。若卫气闭塞,泻之不透,服药之后,病仅微除,其人犹觉烦燥昏晕,未能全解。剧者卫郁升突,必至鼻衄,衄乃尽解。所以然者,久病失解,阳气之郁遏太重故也。
忌麻黄证八 太阳二十七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脉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太阳入少阴去路。
卫候于寸,营候于尺,尺中迟者,营气不足,以肝脾阳虚而血少故也。汗泻营中温气,则生亡阳诸变,故不可发汗。然者,答辞,与《难经》然字同义。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
太阳病,风则桂枝,寒则麻黄,乃有风寒双感之证,爰垂桂麻各半之方,营卫兼发,风寒俱去。脉法: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伤,当发其汗,此之谓也。若夫风多而寒少,则有桂二麻一之剂,仍是各半法度,因病而小变者也。至于内热微而表寒轻,桂麻各半之法,不相合矣,用桂枝之二越婢之一,微宣表寒,而轻清里热,此颇似大青龙法,而实亦不同,义更妙也。则桂麻各半,所以继桂麻二方之后,桂枝越婢,开青龙一方之先也。
桂麻各半证一 太阳二十八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人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清与圊通。
如疟状者,营阴卫阳之相争,阳郁于内则发热,阴郁于外则恶寒。盖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寒伤营则营欲泄,风伤卫则卫欲闭,营欲泄而不能泄,则敛束卫气而为寒,卫欲闭而不能闭,则遏闭营血而为热。及其卫衰而营血外发,又束卫气,营衰而卫气内敛,又遏营血。此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营泄卫闭,彼此交争,故寒热往来,形状如疟也。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之久,证如疟状,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此风多于寒,卫伤颇重而营伤颇轻。如其寒热不能频作,是后章桂二麻一之证也。若其人上不呕,下不泄,则中气未伤,寒热一日二三度发,则正气颇旺,频与邪争,脉微和缓,则邪气渐退,是为欲愈,无用治也。若其脉微弱而又恶寒者,此卫阳营阴之俱虚,盖营虚则脉微,卫虚则恶寒,后章:此无阳也,即解此句。虚故不可更以他药发汗、吐、下也。如其发热、脉浮,是后章桂枝越婢之证也。若外不恶寒,而面上反有热色者,是阳气蒸发,欲从外解,而表寒郁迫,未欲解也。使得小汗略出,则阳气通达,面无热色矣。以其正气颇虚,不得小汗,阳郁皮腠,莫之能通,是其身必当发痒。解之,以桂枝麻黄各半汤。
营卫俱伤,前后四章三证,而于首章内一证三变,伏下三章之线。下三章,分承首章而发明之。
【〖桂枝麻黄各半汤〗三 (方【6】)】
【6】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 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桂枝越婢证二 太阳二十九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此申明上章之义。前章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是形作伤寒也。伤寒脉当弦紧,乃脉微而恶寒,微即弱之变文。其脉不弦紧而弱,必缘血虚,血虚脉弱者,必渴。若被火熏,愈烁其血,不止渴也,必作谵语。脉弱是以发热偏多,脉法:诸弱发热是也。发热是营气之虚,而恶寒是卫气亦虚也,故上章谓之阴阳俱虚。然虚而外见恶寒,非无表证,有表证,脉必浮。如其发热而脉浮,则阴阳虽俱虚,而解之之法,究当令其汗出而愈。但发汗另有善方,不可以他药发表耳,下章桂枝二越婢一汤,则美善而无弊矣。
桂枝越婢证三 太阳三十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此申明上二章之义。前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形作伤寒,而其脉不弦紧而微弱者,以血藏于肝而内胎君火,实以阴质而抱阳气,血虚脉弱,是无阳也。其恶寒虽少,不可不解,发热既多,不可不清,但不可更以他药发汗,宜桂枝二越脾一汤,重泻营血,轻泻卫气,而兼清内热,则表里全瘳矣。
此无阳也,即前章阴阳俱虚意。此不可更汗,发明前章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句义,言寻常汗、吐、下法,俱不可更用,当另有汗法,桂枝越婢是也。此章包上发热脉浮意。二章是首章脉微恶寒一条治法。
【〖桂枝二越婢一汤〗四 (方【9】)】
【【9】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生姜切,一两二铢 大枣擘,四枚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桂二麻一证四 太阳三十一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此总申明上三章之义。如服桂枝汤,大汗出而表未解,而脉又洪大,洪大即脉浮之变文,是表有寒而里有热,此亦桂枝越婢证,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而加越婢也。若前证之形如疟状,而无洪大之脉,寒热日仅再发,不能二三度者,是正气虚,不能频与邪争也。其风邪多而寒邪少,宜桂枝二麻黄一汤,重泻营血,而轻泻卫气,乃为合法也。
此章是首章一日二三度发者一条治法,以其不能二三度发,是为未欲愈也。
前章脉微、脉弱、脉浮、脉微弱、脉洪大,总对弦紧言。微弱即不弦紧,洪大即浮意,勿泥。
【〖桂枝二麻黄一汤〗五 (方【7】)】
【【7】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生姜切,一两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大枣擘,五枚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二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太阳中风,脉缓头痛,汗出而不烦躁,此其脉紧身痛,无汗而烦躁者,卫闭而营不能泄也,故其脉证似伤寒,太阳伤寒,脉紧身疼,此其脉缓而身不疼者,营闭而卫不能泄也,故其脉证似中风。中风卫闭而营郁,阳盛者固宜青龙,然当防其肾阴之旺,故立真武之法,伤寒营闭而卫郁,阴盛者固宜真武,然当防其胃阳之旺,故垂青龙之方,灵通变化,玄妙无穷也。首章名曰中风,次章名曰伤寒,俗手妄缪,以为风寒双感,误世非小也。
大青龙证一 太阳三十二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入阳明去路。【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也。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方在少阴十九(方【39】)。太阳入少阴去路。
营性发扬而寒性固涩,伤寒营欲发而寒闭之,故脉紧而无汗。卫性敛闭而风性疏泄,中风卫欲闭而风泄之,故脉缓而有汗。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脉证悉同伤寒,此卫阳素旺,气闭而血不能泄也。卫气遏闭,营郁热甚,故见烦躁。大青龙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生姜、杏仁,降其肺气,麻、桂,泻其营卫之郁闭,石膏清神气之烦躁也。盖气欲闭而血欲泄,血强而气不能闭,则营泄而汗出,气强而血不能泄,则营闭而无汗。营热内郁,外无泄路,是以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而生烦躁。异日之白虎、承气诸证,皆此经热之内传者也,早以青龙发之,则内热不生矣。
若脉微弱而汗出恶风者,中风之脉证如旧,而阳虚阴旺,不可服此。服之汗出亡阳,则四肢厥逆,筋惕肉瞤,为害非轻矣。盖四肢秉气于脾胃,阳亡土败,四肢失温,所以逆冷。筋司于肝,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寒土湿,木郁风动,故筋脉振惕而皮肉瞤动。真武汤,苓、术燥土而泻湿,附子温经而驱寒,芍药清肝而息风也。
【〖大青龙汤〗六 (方【20】)】
【【20】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温粉,牡蛎粉,止身汗。
大青龙证二 太阳三十三
【【39】伤寒,脉浮缓,身疼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身疼痛,缘表被寒束,而经气壅塞也。此脉浮缓而身不痛,但觉体重而已,然亦乍有轻时,是非外寒之微,而实里热之盛,再于他处征之,别无少阴证者,宜大青龙,外发表寒而内清里热也。
风脉浮缓,浮紧者,必传入阳明,以营郁而生里热,卫闭而不能泄也。寒脉浮紧,浮缓者,必传入阳明,以卫郁而生里热,营泄面不能外闭也。阳明腑热,则气蒸汗泄,寒不能闭。中风多传阳明,若其脉微弱,无阳明证,而将入少阴,则又用真武,伤寒多传少阴,若其脉浮缓,无少阴证,而将入阳明,又用青龙。风寒对举,参伍尽变,立法精矣。
伤寒,阳明、太阴脉俱浮缓,阳明篇: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谓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大青龙之浮缓,则阳明之缓,非太阴之缓也。脉法:寸口脉微而缓,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灵枢?津液五别》: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胃缓。胃缓是以脉缓,缓者,胃气之脉也。或改此条作小青龙证,不通之极!脉法:紧则为寒,小青龙证内外皆寒,其脉必紧,安有浮缓之理!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
中风大青龙之证,外有风而内有热也,伤寒之小青龙证,表有寒而里有水也。大小青龙,外之解表则同,而内之温清大异,大青龙可以泻里热而不可以温内寒,小青龙所以佐大青龙之不逮也。
伤寒之人,或表邪外郁而宿水里发,或渴饮凉水而停留不消,是以多有水气之证。以其热渴,双解表里之寒,小青龙乃不易之法也。
小青龙证一 太阳三十四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证不解,而水停心下,阻肺胃降路,胃气上逆,而生于呕,肺气上逆,而生咳嗽,或火升金燥而为渴,或气阻肺胀而为喘,或浊气上嗳而为噫,或清气下泄而为利,或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急。凡此皆水气瘀格之故,宜小青龙汤,甘草培其中气,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风木,半夏降逆而止呕,五味、细辛、干姜降逆而止咳也。
【〖小青龙汤〗七 (方【21】)】
【【21】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芫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下利者,水邪侮土,加芫花以泻水。栝蒌根清金止渴也。寒水侮土,浊气上逆则为噫,加附子暖水而降逆也。茯苓以泻满也。杏仁利肺而上吊喘也。
小青龙证二 太阳三十五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申明上章小便不利少腹满之义。小便利者,津液渗泄,则必发燥渴。渴而饮水多者,土湿木郁,必心下动悸。水郁不能泄水,而小便少者,水积少腹,必苦腹里满急也。
小青龙证三 太阳三十六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服汤已而渴者,表寒已解,里水亦去,津液乍耗,是以作渴。渴者,是表解寒去,积水化汗而外泻也。
大青龙证是表阳之盛,内有火气,小青龙证是里阳之虚,内有水气。阴阳一偏,逢郁即发,大小青龙外解风寒而内泻水火,感证之必不可少者也。
太阳伤寒白虎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阳盛之人,表寒里热,则用大青龙,表寒解而里热盛,于是有白虎清金之法,肺金清而胃热消,可无异日阳明之证矣。至于汗后阳虚之渴,则于白虎而加人参,凉金益气,生津化水,清涤烦渴之妙,超人巧而绝天工,制方立法,神化难追。
然白虎汤证,虽皆伤寒之条,其实来自中风者多。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为风证甚明。以中风多传阳明,白虎汤证乃承气证之初气也。
白虎证一 太阳三十七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四肢厥逆,而脉见迟涩,是为里寒,厥而脉滑,是里有热也。盖燥热内郁,侵夺阴位,阴气浮散,外居肢节,故肢冷而脉滑。白虎汤,石膏清金而退热,知母润燥而泻火,甘草、梗米补中而化气,生津而解渴也。
胃阳素盛之人,阴虚火旺,一被感伤,经热内蒸,津液消烁,则成阳明下证。而胃火未盛,肺津先伤,是以一见渴证,先以白虎凉金泻热,滋水涤烦。膈热肃清,则不至入胃,而致烦热亡阴之害矣。
白虎证即将来之大承气证,而里热未实,从前之大青龙证,而表寒已解者也。表寒已解,故不用麻黄,里热未实,故不用硝、黄。
【〖白虎汤〗八 (方【73】)】
【【73】白虎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证二 太阳三十八
【【176】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表有寒也,白虎汤主之。】
此申明上章未显之义。脉滑者,里有热也,厥者,表有寒也。此不言厥者,诊脉浮滑,已知是表寒外束,里热内郁,不必问其肢节之厥热矣。若里热外发,则脉变实缓,不复浮滑也。浮滑者,阳气郁格之象也。此之表寒,乃阴气之外浮,非寒邪之外淫,不然,表寒未解,无用白虎之理。
白虎证三 太阳三十九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无汗,是表未解也,此合用大青龙双解表里,不可与白虎汤但清其里。若渴欲饮水,而无表证者,是汗出而热退也。汗后阳泄,宜防知、膏伐阳,白虎而加人参,清金益气,生津化水,汗后解渴之神方也。
【〖白虎加人参汤〗九 (方【8】)】
【【8】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于白虎汤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白虎证四 太阳四十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表解,故无大热。背微恶寒,即前章表有寒也。阳乘阴位,而生里热,则阴乘阳位,而生表寒。远则客于肢节,近则浮于脊背,脊背肢节,皆阳位也。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
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而小青龙之表药,则用麻黄,五苓散之表药,则用桂枝,其里水则同,而表证之风寒则异也。小青龙但用麻黄发汗以泻水,其于大便微利者方用芫花,小便不利者方用茯苓,五苓散则兼用二苓、泽泻泻水以发汗。以风家内热,燥渴甚于伤寒,是以燥胜其湿,则火亦偏旺,湿胜其燥,则水亦偏多。其传阳明而用白虎,燥盛者也,其传太阴而用五苓,湿盛者也。伤寒多传太阴,病水者固众,中风多传阳明,病水者亦繁,此燥证之所以少而湿证之所以多也。温疫水证最多,亦以饮冷不消故也。
五苓证一 太阳四十一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经尽不解,而且烦渴思饮,外而发热,是有表证,内而作渴,是有里证。内渴欲饮水,而水入则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旧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济水,正其所恶,两水莫容,自当逆上也。五苓散,桂枝行经而发表,白术燥土而生津,二苓、泽泻行水而泻湿也。多服暖水,蒸泻皮毛,使宿水亦从汗散,表里皆愈矣。
【〖五苓散〗十 (方【32】)】
【【32】五苓散】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 各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五苓证二 太阳四十二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其渴者,湿邪较甚,故用五苓。
不渴者,湿邪较轻,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泻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
湿动而生水瘀也。
【〖茯苓甘草汤〗十一 (方【33】)】
【【33】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五苓证三 太阳四十三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方在太阳一百十七(方【53】)。【白散亦可服。】
五苓散证,水饮在内,郁格经阳,而生外热。病在阳分,应当以汗解之,使里水化汗,病可立愈。乃反以冷水噀之、灌之,皮肤得冷,汗孔皆阖,表热被冷水却逐,而不是外去,弥更益其烦躁。卫郁欲发,升于孔窍,而外寒阖秘,不能透发,于是冲突皮肤,肉上如粟粒凝起。经热内蒸,烦热作渴,意欲饮水,而停水在内,其实反不渴者,宜服文蛤散,文蛤利水解渴也。若不差者,则是水旺湿多,文蛤不能胜任,仍与五苓散。若寒邪上逆,实结胸膈,肺郁生热,而外无热证,则表邪已退,宜与小陷胸汤,黄连、栝萎,泻热而涤郁,半夏降逆而开结也。白散,桔梗、贝母清降其虚热,巴豆温破其实寒,令其涌泄而去,以绝根株,亦可服也。
【〖文蛤散〗十二 (方【54】)】
【【54】文蛤散】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十三 (方【55】)】
【【55】白散】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汗出腹痛者,血亡而木燥也,芍药清风木而润血燥。
太阳伤寒抵当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风寒外感,有上焦之热,有下焦之热,有气分之热,有血分之热。上焦气分之热,白虎可清,上焦血分之热,承气可下,而膀胱热结,病在下焦血分,则于承气而加破血之药,于是有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设。
伤寒之病,在于卫气,气郁则生寒,中风之病,在乎营血,血郁则生热,热结血分,是中风之证,非伤寒之证也。至于阳盛之人,伤寒而有此,则抵当用丸而不用汤,以其下热不如中风之甚也。
桃核承气证一 太阳四十四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表证不解,经热内蒸,而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之腑,水腑不清,膀胱素有湿热,一因表郁,腑热内发,故表热随经而深结也。热结则其人如狂,缘膀胱热结,必入血室,血者心所生,胎君火而孕阳神,血热则心神扰乱,是以狂作也。若使瘀血自下,则热随血泄,不治而愈。不下,则宜攻之。如其外证不解者,尚未可攻,攻之恐表阳内陷,当先解外证。外证已除,但余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桂枝、桃仁通经而破血,大黄、芒硝下瘀而泻湿,甘草保其中气也。
【〖桃核承气汤〗十四 (方【44】)】
【【44】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证二 太阳四十五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六七日,经尽之期,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已无表脉。寸脉浮,关脉沉,当病结胸,乃反不结胸,而其人发狂者,以热不在上焦而在下焦也。热结下焦,其少腹当硬满。若是小便自利,是热结血分,下血乃愈。以太阳表邪,随经内入,瘀热在里,宜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破瘀而泻热也。
【〖抵当汤〗十五 (方【49】)】
【【49】抵当汤】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抵当证三 太阳四十六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是皆血瘀之脉证。血司于肝,血结木郁,贼伤己土,则发黄色,缘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故也。然使小便不利,则三者乃膀胱湿热之瘀,是茵陈五苓证,非血证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已谛,故宜抵当。
抵当证四 太阳四十七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身有热而少腹满,多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应当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是有血瘀,当下。然满而未硬,下不必急,减抵当之分两,变汤为丸,缓攻可也。
【〖抵当丸〗十六 (方【50】)】
【【50】抵当丸】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阳传经 五章
伤寒、中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六日而遍,此定数也。诸所谓不传者,言不传脏腑,并非不传经络。伤寒惟传经一事,讹谬百出,道理未为难解,自是医法不明耳。
传经一 太阳四十八
【【58】大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发汗、吐、下、亡血、亡津,不无损伤,而邪退正复,阴阳调和,不至偏胜,必自愈也。病,非阴胜,则阳胜,和而不偏,所以自愈。
传经二 太阳四十九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七日以上自愈者,即发于阳者七日愈之谓。六日六经俱尽,故至七日自愈,《素问?热论》所谓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经,阳郁热盛,则六经俱遍而郁热未衰,虽不入腑,而经邪犹旺,不肯外发,热必再传六经。针足即明之经,泻其郁热,则经不再传,自然愈矣。
传经三 太阳五十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素问?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已愈矣。中风表解,自当即愈,设不了了,则余热未尽,俟至十二日经邪尽解,无不愈矣。
风寒与温热之病,里气不同,而其经脉之络属,伤受之日期,无有不同也。
传经四 太阳五十一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定法也,二日、三日,无不传阳明、少阳之理!若阳明、少阳之里证不见者,是但传三阳之经,而不传阳明之府也。
阳明病,皆腑病,非经病,故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胃家一实,则病邪归腑,终始不迁,虽未尝不传三阴之经,而不复入三阴之脏,所谓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以其阳尽而阴退也。至于葛根汤证,则腑病之连经,而胃热之未实者。即其桂枝、麻黄二证,亦阳明之经病,未成阳实之腑病者也。二三日中,不见阳明胃家实证,此为不传阳明之腑也。
少阳病,小柴胡证,皆脏腑病之连经,亦非但是经病,缘脏腑经络,表里郁迫,故柴胡诸证,久而不罢。有至八九日,以及十三日,且有过经十余日者。若不连脏腑,但在经络,则三日少阳,四日已见太阴经病证,五日己见少阴经病证,六日经尽而汗解,何得少阳一经之证,如此久远,而不退乎?即其麻黄一证,亦少阳之经病,未成内连脏腑之证者也。二三日中,不见少阳柴胡证,此亦为不传阳明之腑也。
传经五 太阳五十二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急数者,为传也。】
浮紧之脉,断不能静,设脉若安静者,为不内传。若经邪郁迫阳明、少阳之经,胃气上逆,颇欲作吐,与夫烦躁不宁,脉候急数者,是其表邪束迫之重,与经气郁遏之极,此为必将内传也。
太阳经病,里气和平,阳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腑,阴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脏。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安静者,为不传,谓不传于脏腑,非谓不传于六经也。程氏以为温病传经,伤寒不传经。果不传经,是伤寒一日,病在太阳,若脉候安静,则一日而汗解也,既是伤寒,安有一日即解之理!若不经汗解,六经部次相连,安有太阳既病,但在此经,绝不捱经而内传者乎!其谓数日仍在太阳,数日方过阳明,支离不通矣,又言或从太阳而阳明,或从太阳而少阳。阳明在太阳、少阳之间,既过阳明而传少阳,阳明何以不病?若不过阳明,何由而及少阳?后世庸妄,归有直中阴经之说,未知三阳在表,何由超越三阳而内及阴经也。此皆下愚之胡谈,不足深辨也。
太阳解期 一章 太阳五十三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巳、午、未,太阳得令之时,故解于此。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