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虚劳不足(附论)

  夫虚劳不足者。是因中风、伤寒、热病、劳损、温疟。大病之后。血气减耗。脏腑未和。

  故使虚乏不足。虚乏不足则经络受邪。随其所犯。变成诸病也。

  方

  肉苁蓉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肾气不足。梦与鬼交。心多忪悸。头目昏闷。四

  肢少力。不思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熟干地黄钟乳粉(各二两)五味子龙骨山茱萸(各三分)车前子(一两)桂心人参(三分去芦头)牛膝(一两去苗)枸杞子远志(各三分去心)白茯苓(一两)黄(三分锉)石斛(一两去根锉)杜仲(一两半去粗皮微炙锉)防风(去芦头)薯蓣石菖蒲(各三分)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焙干别杵为末)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麋茸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肾脏伤绝。

  麋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二两)牛膝(去苗)人参(去芦头)白茯苓桂心五味子巴戟菟丝子(汤浸三日焙干别捣为末)附子(炮裂去皮脐)蛇床子山茱萸薯蓣车前子远志(各一两去心)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汉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为末。取白羊肾十只。去筋膜。细切烂研。用好酒五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用温酒空心下三十丸。

  熟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四肢无力。不能饮食。时多盗汗。

  熟干地黄牡蛎黄(锉)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白茯苓(以上各一两)续断白芍药桂心五味子甘草(炙微赤锉)当归白术山茱萸(以上各三分)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虚劳不足。小便数。四肢无力。不能自持。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石斛(一两半去根锉)黄(一两锉)泽泻(三分)补骨脂(一两微炒)远志(二分去心)牛膝(一两去苗)当归(三分)人参(一两去芦头)熟干地黄(二两)桂心(三分)五味子(半两)白茯苓(一两)鹿茸(一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龙骨(一两)上为散。每服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盏半。煮取汁。去肾入药五钱。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晚食前。覆滓再煎。服之。

  黄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脏腑虚弱。四肢乏力。不能饮食。

  黄(锉)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当归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锉)白术山茱萸白茯苓(以上各一两)桂心(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

  胡麻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咳逆上气。不欲饮食。四肢乏力。

  胡麻桂心甘草(炙微赤锉)人参(去芦头)泽泻黄(锉)白茯苓(以上各一两)五味子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天门冬(去心以上各五钱)熟干地黄(一两)上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薤白两茎。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龙齿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虚烦。

  龙齿(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黄(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熟干地黄(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五钱)干姜(五钱炮裂锉)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建中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能益气。补不足。

  (方见大建中黄汤)

  磁石散治虚劳。脾肾气寒。饥不欲食。面色黑。少气不足。

  磁石(二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黄(一两锉)杜仲(一两五钱去粗皮)白石英(一两)五味子(三分)白茯苓白术(各一两)桂心(三分)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虚劳不足。补益思食助力。

  (出圣惠方)石斛(一两半去根锉)桑螵蛸(微炒)紫芝五味子紫菀(洗去苗土各三分)熟干地黄钟乳粉(各一两)远志(五钱去心)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上为散。每于食前。

  以温酒调下二钱。

  菟丝子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漏泄不

  止。小便赤黄菟丝子(捣三两)甘草(炙微赤锉各二两)枣肉桂心(各三分锉)杜仲(五两去皴皮锉)曝干麦门冬(二两去心)生干地黄(五两)肉苁蓉(三两刮去皴皮切)上以酒五升。

  渍三宿出曝干。复浸。更曝干。以酒浸尽为度。捣罗为散。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胡麻汤

  (出圣惠方)

  治虚劳绝伤羸极。气少不足。四肢消瘦。

  胡麻(三两)熟干地黄(二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麦门冬(二两去心焙)本(三分)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钟乳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益气力。思饮食。

  钟乳粉(二两)黄(锉)桂心(各一两)干姜(三分炮裂锉)肉苁蓉(汤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令干)白术(各一两)上为散。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钟乳酒浸方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足。补养五脏。疗风气。坚筋骨。益精髓。

  钟乳粉(三两)黄(锉)牛膝(去苗)石斛(去根节)防风(去芦头各二两)熟干地黄(五两)上细锉。都以生绢袋盛。以酒三斗浸三日后。每于食前温饮一小盏。

  清神甘露丸

  (出卫生宝鉴)

  治男子妇人虚劳不足。骨枯肉陷。并皆治之。

  生地黄汁白莲藕汁牛乳汁(生用)以上各等分。用砂石器内。以文武火同煎。熬成膏子。用后药。

  白术人参黄连黄五味子胡黄连上各等分为细末。煎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参汤下。

  八味肾气丸

  (出千金方)

  治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

  利。小腹胀满。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心附子(各二两)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五丸。

  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风冷。姚公云。加五味子三两。苁蓉四两。张文仲云。加五味子苁蓉各四两。肘后方云。地黄四两。附子泽泻各一两。余各二两。

  五加皮酒

  (出千金方)

  治虚劳不足。

  五加皮枸杞白皮(各一斗)上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

  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房事。如法将息愈。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呕逆(附论)

  夫虚劳之人。中焦有冷。不能化谷。寒气入胃。痞满不通。故虽能食。而胃亦不受。使气上行。令人呕逆。痞闷不安。心下逆满也。虚劳呕逆者。为劳伤之人。五脏不安。六腑不调。胃气虚弱故也。胃为水谷之海。今既虚弱。复有寒气所侵。则不胜于水谷。故气逆而呕也。

  方

  七香丸治虚劳脾胃虚冷。寒痰呕吐。心腹胀满。痛。水谷不消。

  零陵香(去梗)甘松香(去土各一两)藿香(去梗)木香(各一两五钱)丁香皮(锉)沉香(各五钱)麝香(研)红豆蔻(去皮)草豆蔻(去皮)荜澄茄(各一两)山芋槟榔(煨各二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白术半夏(汤浸七遍去滑)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豆蔻(去皮)人参酱(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三分)甘草(炙一两五钱)上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汤下。

  浓朴丸治虚劳脾胃气弱。呕吐口干。烦渴不能饮食。四肢疼痛。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干姜(炮)白术薏苡仁(各一两五钱)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甘草(炙)牛膝(酒浸焙各一两一分)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叶)食茱萸大麦(炒各三分)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胸

  膈烦闷。

  诃黎勒皮(一两)黄(一两锉)白豆蔻(去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各三分)半夏(汤浸七遍去滑)槟榔(各五钱)人参(去芦头)前胡(去芦头各三分)浓朴(一两去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胸膈气满。呕逆。不纳饮食。

  赤茯苓(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各三分)丁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五钱)黄(锉)白术(各三分)五味子枳实(麸炒微黄各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诃黎勒皮(三分)桂心(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藿香汤治虚劳脾胃久虚。吐逆不下食。

  藿香叶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桔梗(去芦头炒)桂(去粗皮)木香白术甘草(炙)杏仁(汤浸皮尖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炒令黄各五钱)枇杷叶(十片拭去毛炙)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

  黄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吃食呕逆。

  黄(锉)诃黎勒皮(各一两煨)桂心(五钱)半夏(五钱汤洗七遍去滑)白术白茯苓草豆蔻(去皮)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

  半夏饮治虚劳胃气寒。中脘痞闷。呕吐多痰。不思饮食。

  半夏(一两汤洗去滑用生姜二两同捣作饼子焙干)丁香木香(各一分)白术沉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五钱)甘草(炙)草豆蔻(五枚去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取一盏。去滓。温服。

  白术汤治虚劳胸中气满。痰饮癖结。或时呕逆。不欲饮食。

  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炒)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前胡(去芦头各一两)枳实(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甘草(炙五钱)上锉如麻豆。

  每服

  橘皮汤

  (出圣惠方)

  治虚劳呕逆。烦渴不能食。四肢少力。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半两)白茯苓白术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黄(锉)枇杷叶(去毛炙微黄各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滞。胸膈痰壅。不欲食。即呕逆。

  前胡(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五钱)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五钱拭去毛炙黄)槟榔人参(去芦头)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浸七遍去滑)甘草(炙微赤锉各五钱)上为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冷。食即呕逆。不食又饥。

  白术(三分)藿香(五钱)枇杷叶(二分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各一两)肉豆蔻(三枚去壳)甘草(五钱炙微赤锉)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弱。呕逆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丁香人参(去芦头各三分)甘草(五钱炙微赤锉)白术(三分)茯神(一两)高良姜(锉)白豆蔻(去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

  前胡汤治虚劳胸满气逆。呕吐饮食。

  前胡(三分去芦头)柴胡(去苗)桔梗(炒)赤茯苓(去黑皮各五钱)大腹子(三枚并皮锉)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一分)人参上粗捣筛。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腹分温二服。

  人参汤治虚劳脾胃气弱。呕吐不纳饮食。四肢怠惰。

  人参肉豆蔻(去壳炮)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黄(锉)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枇杷叶(拭去毛炙)藿香(去梗)白茯苓(去黑皮各二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入生姜指大拍碎。大枣二枚擘破。煎取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半夏汤治虚劳脾胃气滞。胸膈痰壅。食即呕吐。

  半夏(汤浸去滑焙干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芍药白茯苓(去黑皮)白术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各一两五钱)上除杏仁外。粗捣筛和匀。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

  入枣两枚擘破。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

  附子汤治虚劳脾胃冷弱。胸满气逆。呕吐咳嗽。腹痛肠鸣。

  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白术(炒锉一两五钱生姜二两同捣作饼炙)半夏(一两汤洗去滑生姜二两同捣作饼炙)苍术(米泔浸去粗皮锉炒二两)上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二枚擘破。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去滓。分为二服。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夫虚劳之人。血气久耗。寒邪湿热。伏结上焦。内伤心肺。残贼营卫。心主血。血为营。

  肺主气。气为卫。营卫不调。金火相克。其病难治。或因咳嗽。间有脓血者。津液腐化也。

  宜润养上焦。滋益营卫。则病缓而可已。

  方

  鳖甲汤治五劳咳嗽。咯唾脓血。言语声嗄。日渐羸劣,不能饮食。

  鳖甲(去裙酒浸炙一两五钱)柴胡(去苗一两)人参白术虎头骨(酒浸炙一两)知母(焙)半夏(汤洗去滑)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一两一分)桑根白皮(炙锉一两五钱)芎(三分)芍药(炒一两一分)当归(切焙)秦艽(去苗土)地骨皮(各一两五钱)甘草(炙)桂(去粗皮各三分)生干地黄(焙)赤茯苓(去黑皮)槟榔(煨)附子(炮裂去脐各一两五钱)上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枣一枚拍碎。煎至七分。

  去滓空腹食前温服。日三。如寒热小便赤涩者。更加葱白一茎。豉四十粒。

  鳖甲汤治虚劳。烦躁羸瘦。发热面红。颊发赤。咳嗽脓血。

  鳖甲(醋炙黄)桑根白皮(锉)甘草(炙锉)贝母(去心炒)麦门冬(去心炒)白术人参陈橘皮(去白焙各一两)胡黄连知母(焙)麻黄(去根节)黄芩(去黑皮)百部紫菀(去苗土)山栀子仁栝蒌根柴胡(去苗)款冬花(各五钱)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入杏仁七枚。去皮尖。再煎至六分。去滓。临卧温服。如嗽止。不用杏仁。只用生姜少许同煎。

  柴胡汤治五劳七伤。四肢少力。肌瘦盗汗。遗精心怯。力乏不思食饮。咳嗽唾脓

  血。

  柴胡(去苗一两炒)鳖甲(去裙醋炙)秦艽(去苗土)知母(焙)桂(去粗皮)人参白五钱)枳壳(去瓤焙一分)槟榔(炮锉二枚)枸杞子(一分)上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如圣黄汤治虚劳心肺俱伤。咳唾咯脓血。

  黄(锉)乌梅(去核)知母(焙干)甘草(炙锉)款冬花秦艽(去苗土)贝母(去心焙)半夏(汤洗七遍焙干各一两)糯米桑根白皮(锉各一分)桃仁(去皮尖麸炒)鳖甲(去裙醋炙黄各五钱)人参(一两五钱)柴胡(去苗二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桃柳枝。葱白。薤白。各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蛤蚧散治劳嗽咯血脓。

  蛤蚧(酒浸炙)知母贝母鹿角胶甘草杏仁(去皮尖炒)干葛枇杷叶(去毛酥炙)人参(去芦各一两)款冬花紫菀茸鳖甲(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先煎桑白皮水一盏。入药再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二服。

  蛤蚧汤治虚劳咳嗽。咯唾脓血。

  蛤蚧(酒浸一宿酥炙)知母(焙)贝母(去心炒)鹿角胶(炙燥)甘草(炙锉)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枇杷叶(拭去毛炙)葛根(锉)人参(各一两)桑白皮(炙锉三分)上为末。

  葳蕤汤治虚劳咳嗽。咯唾脓血。

  葳蕤百部(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阿胶(炒令燥)马兜铃(各五钱)白茯苓(去黑皮)人参甘草(炙锉)桑根白皮(锉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乌梅一个。

  通神汤治虚劳咳嗽不止。肺气损伤。咯吐脓血。日渐痿瘦。

  土马鬃(焙干二两)枳实(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秦艽(去苗土)甘草(炙锉)柴胡(去苗芦)人参生干地黄(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

  去滓。食后温服。

  白前饮治虚劳咳嗽。上气壅热。咯吐脓血。

  白前(二两五钱)桑根白皮(炙)桔梗(炒各三两)白茯苓(去黑皮三分)甘草(一两炙)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五钱)上各锉如麻豆大。拌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半。

  煎取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二。

  鸡苏丸治虚热昏冒倦怠。下虚上壅。嗽血衄血。

  鸡苏叶(半斤)黄防风荆芥穗(各一两)甘草川芎桔梗生地黄(各五钱)甘菊花(三钱)脑子(五分)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麦门冬去心煎汤嚼下。嗽血衄血。藕节汤下一丸。空心食前服。若肺损吐血。日渐乏力瘦弱。行步不得。喘嗽痰涎。或发寒热。小便赤涩。加车前子三钱。用桑枝锉炒香煎汤嚼下。

  人参佛耳散治劳伤虚怯。咳嗽咯血。虚热喘急胁痛。

  人参佛耳草款冬花寒水石没药(别研各二钱)上为细末。用枣十四枚去核。

  以没药末入于枣内。每服枣二枚。药末一钱。同枣相合。细嚼。白沸汤或淡姜汤下。

  四圣散治咳嗽有血。

  晋盐槐花子干葛山栀子仁上为末每服二钱。加乌梅甘草少许同煎。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服。

  炙肝散治咳嗽。血不止。

  栝蒌(不去皮用瓤瓦上焙干)乌梅(大者五个去核同前药焙)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热炒别研)上为末。每一捻。猪肝一片。切开入药在肝内。火上炙熟。放冷嚼。津液吞下。

  食后及临夜服。

  止红散治心肺客热。咳嗽吐血。

  北柴胡(去苗一两)胡黄连宣连(各五钱)上为末。入上朱砂少许研匀。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半盏服。

  一捻金散治虚损劳嗽。咯血吐血。心胸不利。上气喘急。寒热往来。盗汗羸瘦。

  肢节疼痛。肌肉枯槁。咳嗽不已。涎痰壅盛。夜卧不安。截劳气。定喘满。化痰涎。疗

  风痫。倒卧不杏仁皂荚子(各六两)黄明胶(锉三两)半夏巴豆天南星(锉)阿胶(锉各三两)白矾(一两五钱)上药入藏瓶内。外留一穴子。出烟。盐泥固济。候干用炭半斤。令烟尽为度。却用泥塞合出烟眼子。放冷一宿。研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调成稀膏。入齑汁半盏。空心临卧服。

  知母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心肺有热。咳嗽唾脓血。大能解劳除热。调顺

  营卫。

  黄(一两蜜炙)白芍药生干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头)知母(以上各三分)甘草(炙五钱)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生姜三片。淡竹叶三十叶。小麦五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

  人参紫菀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咯血。痰涎上盛。咳嗽喘重。寒热往来。

  肩背拘急。劳人参(去芦头)紫菀(洗去芦头)陈橘皮(去白各一两)贝母(去心)桑白皮五味子(各二两)紫苏叶(四两)甘草(炙)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用麸炒令熟各五钱)上为

  黄散

  (出经效济世方)

  治虚劳有热。咳嗽脓血。口苦咽干。胸满短气。

  黄(四两去芦)甘草(一两炙)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不计时候。

  紫金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咳嗽咯血。涎痰壅盛。

  新棉灰(一两)汉防己(一两)甘草(炙五钱)阿胶(五钱蛤粉炒)麝香(五钱别研)乳香(五钱别研)上为细末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腊茶清下。

  食后或临卧服。

  知母散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

  知母白芷人参半夏(汤浸七次入生姜五钱同捣末曝干)防己(各五钱)杏仁(去皮尖双仁用栝蒌瓤同炒黄)黄明胶(炒令燥)贝母(去心各一两焙)上为散。每服一钱。

  食后临卧。糯米饮调下。

  葶苈汤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声音不出。

  葶苈(隔纸炒)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贝母(去心)百合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上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皂荚子二十枚。同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

  空

  黄散

  (出简易方)

  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倦。脚无力。

  黄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五钱)甘草(一分)白芍药(五钱)上为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一方有五味子人参各二钱。无姜。名五味子黄散。

  治虚劳久嗽咯血

  (出海上方)上用五倍子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茶一大口许调匀。食后服。米饮半盏调服亦得。

  黄鳖甲散

  (出和剂方)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

  咽干。颊赤心黄(一两)桑白皮半夏(制)黄芩甘草(炙)知母(焙干)赤芍药紫菀(各五钱净)地骨皮(各六钱六分净)白茯苓(焙)生地黄柴胡秦艽肉桂人参桔梗鳖甲(去酥)天门冬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大盏。煎服食后。一方无黄芩。一方无肉桂。名人参黄散。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唾稠粘(附论)

  夫虚劳者。则致津液减少。减少者。由肾气不足故也。肾主液而为唾。上焦若虚。虚则生热。热冲咽喉。故唾凝结也。

  方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羸瘦。每唾稠粘。心胸壅闷。

  白术前胡(各一两去芦头)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人参(去芦头)杏仁(五钱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紫菀(去苗土)赤茯苓(各三分)桂心(三分)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百部(三分)旋复花(五钱)枳壳(麸炒令黄去瓤)甘草桑根白皮(各三分锉)槟榔(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羸瘦。上焦壅滞。每唾稠粘。不思饮食。

  黄(一两锉)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三分去心)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柴胡(去苗)赤茯苓(各一两)赤芍药桑根白皮(各三分锉)五味子(五钱)柴苏茎叶(三分)半夏(五钱汤洗七遍去瓤)木通(三分锉)诃黎勒皮(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上焦气壅。每唾稠粘。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人参(去芦头)桔梗(去芦头)桑根白皮(各一两锉)枳壳(麸微炒去黄瓤)柴胡(去苗)黄(各一两锉)赤茯苓(三分)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诃黎勒皮(各一两)木香桂心(各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六分。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损乏。短气不足。上焦壅滞。唾稠如胶。咽喉不

  利。

  前胡(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生干地黄(一两)枳壳(麸炙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射干(各三分)赤茯苓(一两)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五钱炙微赤锉)诃黎勒皮(一两)人参(去芦头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上焦气滞喘促。唾稠如胶。心神烦热。

  桔梗(三分去芦头)黄(锉)桑根白皮(各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焙)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桂心前胡(去芦头)五味子(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

  以

  桑白皮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肺壅。心胸不利。每唾稠粘。不思饮食。

  桑根白皮(锉)赤茯苓(各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各三两去根节)甘草(五钱炙微黄锉)柴胡(一两去苗)泽泻紫菀(去苗土)大腹皮(各三分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赤茯苓麦门冬(去心)生干地黄人参(各一两去芦头)前胡(二两去芦头)枳实(麸炒微黄)赤芍药(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射干(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上焦浮热。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黄(一两锉)赤茯苓(二分)麦门冬(去心三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二分)桑根白皮(锉)射干桔梗(各三分去芦头)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

  治一切男子女人虚劳发嗽。涕唾胶粘。乍寒乍热。毛发焦枯。脉气细微。宜服此

  方。

  (出护命方)桔梗黄(去心)麻黄(去根)紫菀黄橘皮白术柴胡(去毛)鳖甲(醋炙)防风天灵盖(酥炙焦黑色)羌活(各一分)蛤蚧(一只雄者酥炙黄色)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半。水一中盏。生姜一片。煎至一二沸。不时徐徐热服。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不思饮食(附论)

  夫虚劳不思食者。劳气在脾胃也。胃为水谷之海。脾能消磨。今脾胃虚弱。不能化谷。

  则胃中虚满而不饥。令人胸膈痞塞。故不思饮食。

  方

  猪肝煎丸治五劳七伤。脏腑虚惫。四肢少力。骨节疼痛。胃气不调。日渐羸瘦。

  不思饮食。

  猪肝猪肚(净洗去脂膜各二具)以上二味。并切作片。于新砂盆内。以薄黄泥固济。

  外面泥如灶。初且用小便一斗以来入肝肚。慢火煎以柳木篦搅。夜盖覆。旋入小便。更可二斗。次别入后药。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五两研)薄荷汁(二升)青蒿头(研汁二升)阿魏(二两醋化去砂石以面裹炒慢火煨候面黄熟去面并桃仁同研入药内)猪胆(二十枚取汁)以上五味。并相次入前药煎频搅。更入小便二斗。都可五斗以来。不住以慢火渐渐煎入。不得令干。候煎如稀饧。以通油器盛贮封盖。更入后药末。

  鳖甲(去裙醋炙)京三棱(煨锉各二两)槟榔(锉)干漆(炒出烟)桂(去粗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附子(炮裂去皮脐)蓬莪术(煨)木香石斛(去根)草豆蔻(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当归(切焙)白术(锉炒)牛膝(酒浸切焙)桔梗(锉炒)紫菀(去苗土)芎芍药诃黎勒皮陈橘皮(去白焙)神曲(炒)地骨皮(各一两)肉豆蔻(十枚去壳)柴胡(去苗三两)上并捣罗为末。用前药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人参汤下。温酒下亦得。

  通真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暖脾壮胃。令思饮食。和气。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楮实(三分水淘去浮者焙干)石斛(去根锉)肉桂(各一两去皱皮)干姜(三分炮裂锉)牛膝(各三分去苗)白术(一两)青橘皮(五钱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五钱)槟榔(三分)薯蓣(五钱)木香(三分)乳香(五钱)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肉豆蔻(一两去壳)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

  猪肝丸治虚劳不思饮食。腹肚不调。口疮痰逆。及脏腑久冷。

  猪肝(半具去脂膜以酒五升煮令烂细切后入药末。)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柴胡(去苗)干姜(炮裂)附子(炮裂去皮脐)缩砂(去皮)白术(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当归(切焙)芍药(各五钱)神曲(炒)肉豆蔻(炮去壳)桂(去粗皮)木香黄连(去须各一两)上除猪肝外。捣罗为末。入木臼将猪肝相和烂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温酒下不拘时。

  温脾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诃黎勒(煨用皮)肉桂(各三两去粗皮)木香肉豆蔻(去壳)人参(去芦)附子(各一两炮去脐)干姜(五钱炮治锉)白茯苓(一两)丁香沉香(各五钱)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炙微赤锉)藿香(各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醋物菘菜。

  桔梗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思饮食。

  桂心桔梗(各一两去芦头)白术神曲(炒微黄)人参(去芦头)麦(炒微黄)吴茱萸(各一两五钱汤浸十遍焙干微黄)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干姜(各一两炮裂锉)甘草(五钱炙微赤锉)肉豆蔻(三分去壳)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二十丸。以瘥为度。

  巴戟丸治脾劳虚损。不思饮食。脐腹疼痛。补虚壮阳。

  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切焙)香子(炒)牛膝(酒浸切焙)荜澄茄当归(切焙)人参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木香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青橘皮(各一两汤浸去白焙)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温酒下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虚。不思饮食。

  白术木香草豆蔻(去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肉豆蔻(去壳)益智子(去皮)干姜(炮裂锉)白茯苓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甘草(各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睡常不足。

  面色萎黄。

  诃黎勒(三分煨用皮)人参(去芦头)当归(各五钱)白术(一两)芎丁香(各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黄(三分锉)桂心(五钱)熟干地黄(一两)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煮肝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不思饮食。

  木香人参(各一两去芦头)桂心(五钱)胡椒(一分)补骨脂(五钱)白术白芍药(各一两)高良姜(锉)干姜(各五钱炮裂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缩砂(去皮)浓令匀。入于铛内。以浆水二大盏。入葱白五根。煮令烂熟。任意食之。

  浓朴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心腹冷气。不思饮食。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白术(一两)吴茱萸(各五钱汤浸七遍焙干微炒)白茯苓草豆蔻(各一两去皮)桂心高良姜(锉)附子(各五钱炮裂去皮脐)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

  浓朴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不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五味子桔梗(各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五钱)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各一两煨用皮)桂心(三分)干姜(五钱炮裂锉)人参(一两去芦头)麦(炒微黄)益智子(各三分去皮)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食

  茱萸丸治虚劳不思饮食。胸背支满。脏气逆。羸瘦。食不消化。温脾进食。

  食茱萸(微炒三分)干姜(炮裂)大黄(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麦曲(炒各半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人参枳实(去瓤麸炒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地黄丸治虚劳羸瘦。不思饮食。脏腑虚冷。

  熟干地黄(焙)桂(去粗皮各三分)防风(去芦)乌头(炮裂去皮脐)芎桃仁(汤浸去皮尖炒别研)牛膝(酒浸切焙)石斛(去根)干姜(炮裂各五钱)上除桃仁外。

  捣罗为末。与桃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豆蔻汤治虚劳不思饮食。中满痞塞。大肠或秘或泄。

  白豆蔻(去皮一两)丁香(五钱)白术(锉炒一两)槟榔(锉二枚)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人参(一两)干姜(炮制)甘草(炙各五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荜茇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腹胀满。脐下

  结痛。及痞气块等病。兼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上焦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

  胸膈气滞。羸瘦无力。

  荜茇(炒)诃黎勒(煨去核)干姜(炮制)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五钱一方用胡桃仁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米饮空心食前服。一方用陈橘皮。一方温酒下。

  人参汤治虚劳不思饮食。进食补虚。

  人参木香藿香叶白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乌头汤治脾劳腹痛。不思饮食。

  乌头(炮裂去皮脐一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半)甘草(炙一两)益智(去皮)高良姜(锉炒)香子(炒各五钱)草豆蔻(去皮五枚)上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盐少许。同煎七分。去滓温服。如气泻入艾叶五片同煎。

  浓朴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不和。少思饮食。或时自泻。

  浓朴(五两去粗皮细锉用生姜五两研取汁和浸浓朴一宿取并姜捏焙干微火炒令香紫色烟尽为度)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各一两)诃黎勒(二两煨用皮)草豆蔻(一两去皮)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食前以生姜枣汤。调下一钱。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冷。不思饮食。或气满刺痛。

  木香(五钱)诃黎勒(一两煨用皮)肉豆蔻(去壳)麝香(各一分)上为末。

  煮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十丸。

  五香鳖甲散

  (出御药院方)

  治五脏虚劳。气攻疰。四肢无力。手足疼痛。背脊

  气剌。日渐鳖甲(醋炙二两)京三棱(炮)白茯苓人参枳壳羌活槟榔浓朴(去粗皮)木香五味子白芍药肉豆蔻(各一两)大黄(七钱五分)牛膝熟干地黄(炒各一两五钱)黑附子(五钱)丁香当归(炒)白术沉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枣三枚。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再将两服滓用水一盏半。煎七分一服。

  参苓白术散

  (出直指方)

  治虚劳胃弱。饮食不进。

  人参白茯苓甘草山药(炮各二两)白扁豆(制一两五钱)缩砂桔梗(炒)莲子肉薏苡仁(各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枣姜略煎服。

  柴胡膏

  (出王氏博济方)

  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

  不进。

  柴胡(五钱去苗)红芍药(一两一钱)白蒺藜根(一两一钱)青橘皮(五钱)川附子(五钱炮)吴茱萸(五钱)青木香(一分)陈橘皮(半两)乌鸡(一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上为末。入乌鸡肉内。杵成膏。入瓷合。食前温酒一盏。调一匙。今有酒客只两日内见效验。

  炙肝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男子五劳七伤。四肢烦倦。口疮咽喉不利。心胸痞

  满。不思饮食柳桂吴白芷羌活(温水洗浸过)独活芍药(各一两)白术(五钱)蛮姜(五钱)诃子皮(七个好者)上为末。每服用猪肝一具。净除筋膜。切如柳叶状。换水七遍。控干。

  用

  异香鳖甲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五脏虚劳气攻。四肢无力。手足酸痛。背脊拘

  急。日渐虚弱。心下气满。不思饮食。

  鳖甲(二两醋炙黄)牛膝(一两五钱酒浸)熟地黄(一两五钱)人参(二两五钱)大黄(三分煨)黑附子(炮去皮脐)京三棱(炮)白茯苓羌活枳壳(去瓤麸炒)肉桂(去皮)浓朴(姜制)五味子木香(不见火)当归白术(炒)白芍药肉豆蔻(以上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枣子三个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食不消(附论)

  夫受水谷者胃也。化水谷者脾也。人脏腑充实。故能腐熟水谷。布散精气。以埤养诸脏。

  劳

  方

  人参丸治虚劳脾胃冷弱。饮食不消。气逆烦满。稍热即发虚烦。

  人参(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一两一钱)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白术(锉各二两)干姜(炮裂五钱)甘草(炙锉)赤石脂茯神(去木)当归(切焙)薏苡仁麦门冬(去心焙)麦(炒各一两)紫苏子(一合)细辛(去苗叶)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三分)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食前日三。

  补胃丸治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腹内不消。除冷下气。

  桔梗(炒)吴茱萸(炒)白术桂(去粗皮)人参(各一两半)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裂)甘草(炙锉)麦(炒)神曲(炒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二夜一。

  当归丸治虚劳脾胃不调。寒热羸瘦。饮食不消。不长肌肉。

  当归(切焙五钱)大黄(锉炒一分)干姜(炮制)桂(去粗皮)玄参芍药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五钱)细辛(去苗叶)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黄

  石斛散疗男子七伤。面目黄黑。饮食不生肌肉。手足疼。少腹里急。小便不

  利。

  石斛山茱萸肉苁蓉牛膝五味子(各六分)附子(四分炮)远志(六分酒浸去心)桂心(四分)人参茯苓(各六分)秦艽(四分)菟丝子(八分酒渍)上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早午晚日三。食前服。忌猪肉、冷水、生葱、酢物。

  白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

  白豆蔻(去皮)木香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各一两)吴茱萸(五钱汤浸七遍微炒)诃黎勒(一两煨用皮)干姜(三分炮裂锉)草豆蔻(去皮)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诃黎勒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饮食不消。胁腹胀满。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桂心(三分)丁香高良姜(锉各五钱)白术草豆蔻(去皮)神曲(炒微黄)麦(炒微黄)人参(去芦头各一两)吴茱萸(五钱汤浸七次焙干微炒)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干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枣汤下二十丸。

  浓朴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吃食即吐。胸中烦闷。宿食不消。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白豆蔻(三分去皮)甘草(炙微赤锉)高良姜(锉)丁香(各五钱)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桂心前胡(去芦头各三分)半夏(五钱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麦丸治虚劳脾胃虚冷。不能饮食。食即胀满。温中下气。令人能食。

  麦(炒二两)人参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浓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三(一)两五钱〕干姜(炮裂五钱)桂(去粗皮)神曲(炒)甘草(炙锉)食茱萸(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食前。日二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食不消化。腹胁气痛。

  人参(一两去芦头)当归(锉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炙令香熟)桂心(三分)甘草(五钱炙微赤锉)白术(三分)大麦〔一(二)两炒微黄)吴茱萸(五钱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白术丸治虚劳脾胃气弱。饮食不消。胸膈满闷。消食散气。止嗽令能食。

  白术(锉炒一两一分)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麦(炒)桂(去粗皮)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甘草(炙各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饮下日三。

  茱萸丸治虚劳脾胃虚冷。饮食不消。胸胁支气逆羸瘦。食不消化。

  半夏汤治虚劳脾气不足。脐腹疼痛。食不消化。温脾。

  半夏〔一(二)两姜汁炙作饼炙〕干姜(炮裂)当归(切焙)甘草附子(炮裂去皮脐)人参赤石脂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各一两)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食不消化。渐至无力。

  白术〔一(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三分去芦头)麦(一两微炒)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芎(三分)浓朴(一两五钱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桂心(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饮食不消。

  白术人参(去芦头各一两)桂心(三分)浓朴(一两五钱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五钱汤浸七遍焙干微炒)诃黎勒(一两煨用皮)益智子(三分去皮)槟榔(五钱)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神曲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饮食不消。腹胁气满。

  神曲(三两炒微黄)白术附子(炮裂去皮脐)枳壳(麸炒微黄去瓤)高良姜(锉)人参(去芦头)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诃黎勒(煨用皮)草豆蔻〔去皮各一两〕上为末。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虚冷。食不消化。

  草豆蔻(去皮)人参(去芦头各一两)桂心(五钱)白术(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浓朴(一两五钱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白术丸治虚劳脾胃虚冷。消食下气。

  白术人参(各一两五钱)枳壳(麸炒去瓤麸一两一分)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槟榔(锉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平胃丸治虚劳。胃气不调。不能食。冷即腹胀泄痢。

  甘草(炙锉)枳壳(去瓤麸炒)白术人参(各一两)干姜(炮裂五钱)麦(炒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不拘时。日三。

  丁香丸治虚劳脾气虚弱。腹胀。饮食不消。面无颜色。四肢羸瘦。

  丁香(一两)硫黄(二分细研)神曲(一两炒微黄)槟榔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

  白术丸治虚劳脾胃虚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白术(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炙锉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下日一。一方无甘草。米饮下。

  神曲散治虚劳。脾胃冷弱。腹中气胀满。食不消化。

  神曲(二两微炒)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麦(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二(一)两〕上为散。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二(一)钱。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