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鼻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总论

  夫肺为五脏华盖。开窍于鼻。肺气和。则鼻亦和。肺感风冷。则为清涕。为。为息肉。

  为治疗亦异。肺为气之主。通窍于鼻。鼻者清气出入之道路也。阴阳升降。气血和平。则一呼一吸营卫行焉。其或七情内蠹。六气外伤。则清浊不分。泥丸汨乱。诸证迭起矣。夫血之与气相随而行。若脏腑生热乘于血气。故热气迫血妄行自鼻孔出。谓之鼻衄。衄则津液中干。

  冷则髓涕流注。若风冷随气乘于鼻脑。则津液交涕不能自收。谓之流涕。肺为风寒所伤。津液冷于生热。邪热之气留伏不散。则为鼻疮。叠是数证。七情六气。皆当究其感受之原。用药有序。

  痊愈可期。执方无权。迄未有所济也。此外更有湿一证。鼻烂汁臭。下部生疮。鼻衄。名酒食衄。或堕车马打扑伤损。致血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简易方云鼻证歌。肺之开阖鼻为之。升降阴阳总在斯。鼻观故为清气道。主闻香臭内和宜。清涕鼻洞肺伤风。脑冷常常出浊脓。经脉壅时还上衄。脑生息肉久为。六氵㸒外致情中郁。饮食不节并劳疫。遂令清浊不瘰肺风热。时行衄血二三升。龙骨止之真妙诀。)

  卷五十六 鼻门

  鼻塞气息不通(附论)

  夫鼻塞气息不通者。以肺感风寒。其气搏结不得宣快。窒塞既甚。而息不能出入也。巢氏谓。息肉生长。致气窒塞不通。盖有未尝生息肉而气息不通者。宜析而治之。肺气通于鼻。

  若者。则息肉生长。气息窒塞不通也。

  方

  蜀椒汤治鼻塞。气鼻不通。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肉桂(去粗皮一分)山芋(三分)细辛(去苗叶半两)石斛(去根一分)山茱萸(半两)麻黄(去根节)白附子(炮)甘草(炙各半两)杏仁(五十粒去皮尖双仁炒研)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二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去滓温服。

  柳金散治肺热鼻塞。涕浊不利。

  细辛白芷与防风。羌活川归半夏芎。桔梗陈皮茯苓辈。十般等分咀和同。二钱薄荷姜煎服。气息调匀鼻贯通。

  辛夷汤治肺气不利。头目昏眩。鼻塞声重。咯咛稠粘。

  辛夷(去毛)甘菊花(去枝节)吴白芷川芎前胡(去芦头)薄荷叶(去土)石膏白术生干地黄赤茯苓(去皮)陈橘皮(去白以上各一两)甘草(炙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

  芎散治外伤风冷。鼻塞气息不通。闭闷。

  芎槟榔人参(去芦头)赤茯苓杏仁(汤浸去皮尖微炒以上各等分)白术麻黄(去每用五钱。水一大盏。生姜二钱切作片子。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通鼻膏

  (一名辛夷膏)

  治鼻塞窒。香臭不闻。妨闷疼痛。盖脑户受寒。浓涕结

  聚。

  白芷芎通草(各十八铢)当归细辛莽草(一方作薰草)辛夷〔各二(三)十铢〕绵沾枣核

  醍醐散治伤风鼻塞声重。

  川乌(炮去皮脐)抚芎甘草白芷(各二两)细辛(半两)龙脑薄荷(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葱白茶清汤调下。薄荷汤亦得。

  人参汤治肺风上攻。鼻塞不通。

  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心)陈橘皮(汤浸去白炒)麻黄(去根节)羌活(去芦头各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

  煎至七

  人参丸

  (出御药院方)

  治肺风上攻。鼻塞不通。

  人参防风(去芦)细辛(去苗叶)黄(锉)沙参木通(锉)甘菊花(微炒各半两)上

  当归膏

  (一名合膏出圣惠方)

  治鼻塞不利。不闻香臭。

  当归(切焙)地薰草(一用木香)木通(一作通草)细辛(去苗叶)蕤仁(研各三分)芎候白芷黄色膏成。去滓。倾入合中澄凝。每以小豆大绵裹。塞入鼻中。日三。先患热后鼻中生赤烂疮者。以黄芩、栀子代当归、细辛。

  通关散

  (出御药院方)

  治脑风鼻息不通。不闻香臭。或鼻流清涕。多嚏肩项拘

  急。头目昏痛。风府怯寒。

  原蚕蛾(瓦上炒黄)白附子(炮)苦参益智(去皮)蒺藜子(炒去角)干薄荷(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增损防风通圣散

  (出御药院方)

  治肺气不和。鼻中不利。

  黍粘子桔梗桑白皮紫菀茸(以上各半两)荆芥穗(四两)甘草(二两以上各生用)上

  补肺杏仁煎治肺伤寒气。咳嗽唾痰。声重鼻塞。气息不通。

  杏仁(去皮尖双仁二两研)枣肉〔煮去皮核一(半)升〕白蜜酥生姜汁〔各半两(升)

  皂荚散

  (出圣惠方)

  治鼻塞不通。

  皂荚(炙去皮并子)细辛(去苗叶)辛夷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脐

  木通丸

  (出圣惠方)

  治鼻塞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及鼻。

  木通(锉)细辛附子(炮裂去皮脐以上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枣核大。

  每夜临卧

  荜澄茄丸

  (出御药院方)

  治鼻塞不通。

  荜澄茄(半两)薄荷叶(三钱)荆芥穗(一钱半)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丸。如樱桃大。

  每服

  菖蒲散

  (一名皂角散出圣惠方)

  治鼻窒塞不通。不得喘息。

  菖蒲皂角(炙去皮子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少时。

  治鼻中窒塞。气息不通者。皆已有肉柱。柱若不出。终不能瘥。余药虽暂通利。旋

  复生长。

  白雄犬胆(一枚)地胆(二十枚)上先捣罗地胆为细散。纳犬胆中以绳系定。三日乃于日六日当柱落后

  铛墨散

  (出危氏方)

  治鼻窒塞。气息不通。亦治久患鼻疮。脓极臭者。

  用铛墨半两即百草霜为散。每服二钱。温水调下。凉水亦得。

  槐叶汤

  (出圣惠方)

  治鼻窒塞。气息不通。

  用槐叶一两以水三盏。煮取二盏。去槐叶。下葱白二寸。豉一合。更煎五七沸。去滓。

  分

  治鼻窒塞不通。兼治衄血。

  (出圣惠方)用小蓟一把。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服。曾有人阴冷。渐渐冷气入阴囊。肿满恐死。

  夜

  御寒汤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

  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人鼻壅塞。咳嗽上

  喘。

  黄(二钱)人参(半钱)炙甘草(三分)黄柏(二分)款冬花黄连(各一分)防风羌分)上咀

  治鼻塞

  (出本草)用烧麻鞋灰。吹鼻中立通。一名千里马。即麻鞋也。

  治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

  (出本草)以水芹茎叶。捣绞取汁服之。

  治鼻塞

  (出本草)以干柿三枚细切。粳米三合。豉少许。煎粥空心食之。

  卷五十六 鼻门

  鼻塞不闻香臭(附论)

  夫鼻有生息肉。不知香臭者。亦有无息肉。而不知香臭者。生息肉不知香臭。已列方剂。

  此脏不和。气不宣通故也。治塞者。当审其冷热。

  方

  款冬花丸治鼻不闻香臭。

  款冬花槟榔(锉)百合麦门冬(去心焙)桔梗(炒)天门冬(去心焙)地骨皮羚羊角皮尖双仁麸炒半)百香(各两)蛤浆水下。

  苁蓉丸治头旋鼻塞。不知香臭。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石钟乳(研成粉)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别捣)蛇床子(炒)山芋炙)防风(研外。捣罗为药

  如神膏

  蓖麻子(去壳)杏仁(去皮尖)芎印子盐防风(去芦)松脂(各一分)蜡(半两)油盛。

  每用约大小贴之。日一换。

  防风汤

  (一名木通散)

  治鼻塞。不闻香臭。

  (出圣惠方)防风(去芦半两)栀子(去皮七枚)升麻(一两)石膏(碎三两)麻黄(去根节三分)桂空心

  排风散治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生息肉生疮。

  防风(去芦)秦艽(去苗土)山芋吴茱萸(汤浸焙炒)天雄(炮裂去皮脐各一两)羌活(

  天门冬丸治鼻塞不闻香臭。

  天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各五两)人参枳实甘草(炙各三两)槟榔(锉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浆水下。日再。暑月以牛乳下。

  通顶散治鼻塞。不闻香臭。

  (出圣惠方)滑石(研)胡黄连(末各一分)瓜蒂(为末七枚)麝香(研半两)蟾酥(研一钱)上同研匀

  百部散治肺实鼻塞。不闻香臭。

  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芎散治鼻塞。不闻香臭。

  芎辛夷(各一两)细辛(去苗叶三分)木通(锉半两)上为散。每以少许。

  绵裹塞鼻中

  通草散

  (出济生方)

  治鼻。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

  通草(作木通)细辛附子(炮裂去皮各等分)辛夷(一钱)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

  瓜蒂散

  (出圣惠方)

  治鼻塞。不闻香臭。

  瓜蒂藜芦(各一分)上为散。每以一钱。绵裹塞鼻中。日三易。一方狗胆汁和。绵裹塞鼻

  治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清水出不止。灌鼻蒺藜汁方

  (出圣惠方)取当道车碾过蒺藜一把。捣。以水三升。煎取熟。先仰卧。使人满口含饭。取一合汁灌鼻中

  治鼻不闻香臭。多年日近者。用三五日。便闻香臭。

  (出本事方)用生葱一味。分作三截。早用葱管白。午用葱管中截。晚用葱管末梢一截。塞入鼻中。

  令透

  离泽通气汤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

  治鼻不闻香臭。

  羌活独活防风升麻葛根(各二钱)麻黄(不去节一钱如冬月加之)川椒(一钱)苍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远。忌一切冷物。及风寒凉处坐卧行立。

  温肺汤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

  治鼻不闻香臭。眼多眵泪。流出不止。

  升麻黄丁香(各二钱)葛根羌活炙甘草防风根(各一钱)麻黄(不去节四钱)

  温卫汤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

  治鼻不闻香臭。目中流火。气寒血热。冷泪

  多。脐下冷。阴汗足痿弱。

  黄苍术升麻知母柴胡羌活(各一钱)陈皮青皮黄连木香(各三分)人参炙甘草香白芷防风黄柏泽泻(各半钱)当归身(一钱半)上都作一服。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服之。

  温卫补血汤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

  治耳鸣。鼻不闻香臭。口不知五谷味。气

  不快。四肢困倦不收。行步侧。毛发脱落。饮食不下。膝冷阴汗。带下。喉中不

  得睡卧。口干舌干。嗌多太息。头不可回顾。项筋紧。脊痛。头旋眼黑。头痛欠嚏。

  升麻(四分)柴胡稍人参熟甘草橘皮桔梗〔各二(三)分半〕牡丹皮苍术王钱二分)朵)生甘草(半钱)上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稍热服。

  治鼻塞。不闻香臭。

  (出本草)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颗。去皮。二味和捣。绵裹塞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

  卷五十六 鼻门

  鼻(附论)

  夫鼻和。则知香臭。夫鼻为肺之窍。非能自和也。必肺气流通。然后鼻为用。而香臭可知。若心经移热于肺。致肺脏不和。则其窍亦无以宣达。故为鼻。此乃内经所谓心肺有病。

  则鼻气不通。故不知香臭。鼻塞而为也。

  方

  羚羊角丸

  (出圣惠方)

  治鼻。窒塞不通气息。

  羚羊角屑(一两)连翘汉防己麦门冬(去心焙)薯蓣槟榔茯神(以上各二分)白藓皮人参(去芦头)羌活细辛白芷当归黄(锉)防风(去芦头)旋复花枳壳(以温

  茯神散治肺气壅塞。鼻不闻香臭。

  茯神(去木一两半)山芋人参(各三两)赤茯苓(去黑皮)防风(去芦)防己(各一两半)山茱萸(一两半)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两)甘菊花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叶)芎贯众白术(米泔浸一宿锉碎炒各一两一分)干姜(炮一两)甘草(炙一两半)上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再服。

  黄散治鼻。顺肺气。四时服食。

  黄(锉)人参防风(去芦)防己桔梗(炒)芍药黄芩(去黑心)生干地黄(焙)泽宿切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三两)上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如要丸。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温酒下。

  芎散

  (出直指方)

  治鼻塞为。

  芎槟榔麻黄(去节)肉桂防己木通细辛白芷石菖蒲(各一分)木香川椒

  山茱萸丸治鼻。

  山茱萸菊花大黄(锉炒各一两一分)独活(去芦头三分)甘草(炙锉一两)防风(去芦子(炮裂去皮脐下。

  老人

  甘遂丸

  (出海上方)

  治鼻。及鼻塞不闻香臭。

  甘遂通草细辛附子(等分)上为末。以白雄犬胆。和为丸。如枣核大。绵裹纳鼻中。

  甘遂

  赤龙散治鼻。大抵鼻者。由肺气注于鼻。上荣头面。若上焦壅滞。风寒客于头

  脑。则气龙脑(半钱研)瓜蒂(十四枚)黄连(三大茎)赤小豆(三十粒)上为细末。

  研匀。临卧以

  通顶散

  (出直指方)

  治鼻。

  瓜蒂藜芦(各一分)皂角肉(半分)麝香(少许)上为末。吹些少入鼻中。亦治息肉。

  雄黄散

  (出直指方)

  治鼻。

  雄黄(半钱)瓜蒂(二枚)绿矾(一钱)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嗅些少入鼻中。亦治息

  雄黄丸

  (出圣惠方)

  治鼻。

  雄黄(研一钱)甘草(炙锉)附子(炮裂去皮脐)细辛(去苗叶各一分)上为末。用羊胆汁

  细辛丸

  (一名甘草丸出圣惠方)

  治鼻。不闻香臭。宜塞鼻中。

  细辛(去苗叶)甘草(炙)木通(锉)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上为散。以羊胆汁和。如

  黄白散

  (出医方集成)

  治鼻。息肉。鼻痔等证。

  瓜蒂(一钱)明矾(一钱)雄黄(半钱)华阴细辛(一钱)上为末。以雄犬胆汁和丸。

  绵包

  治鼻中结肉

  (出圣惠方)青甜瓜蒂(二枚晒干为末)雄黄(半钱细研)麝香(半钱细研)上都研令匀。用时先将指甲

  又方

  (出圣惠方)

  治鼻。

  用炙皂荚为末。如小豆大。以竹筒吹入鼻中。

  又方

  (出圣惠方)用干姜末蜜和。塞入鼻中。吹亦佳。亦治衄血。

  又方

  用铁锁磨石取末。以猪脂和绵裹纳之。经日肉出瘥。

  塞鼻瓜蒂散

  (出圣惠方)

  治鼻。不闻香臭。窒塞气不宣通。

  用瓜蒂一钱为散。以半钱绵裹。夜卧塞鼻中。旦即去之。先以病患伏面。用新汲冷水淋于枕

  又方

  (出圣惠方)用瓜蒂、白矾等分为末。以猪脂和捻。如枣核大。绵裹塞鼻中。经日再易之。以瘥为度。

  又方

  以马新屎汁。仰头含满口。灌鼻中。

  细辛散

  (一名瓜丁散)

  治。不闻香臭。

  断法

  (出十便良方)

  治鼻。极臭甚。如息肉者。

  上取雄鸡肾一对。脬前肉令与肾铢两等。豉七粒。并于新瓦上焙干。研为细末。又以鸡中髓和了。安在鼻门前。引出虫子。忌阴人、鸡、犬。

  卷五十六 鼻门

  鼻中生息肉(附论)

  夫鼻者。肺之窍。鼻和而知香臭。风寒客于肺经。则鼻气不利。致津液壅遏。血气搏结。

  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

  方

  雄黄散治鼻中息肉搏鼻。

  雄黄(研)细辛(去苗叶)木通(锉)蕤仁(研)皂荚(炙刮去皮并子各一分)白矾(过半两)矾石(黄泥包过半两)藜芦(炙)地胆瓜蒂地榆(洗去泥土)茹(各三分)亦得。取瘥为度。

  治息肉方。

  (出直指方)甘遂明矾()朱砂雄黄雌黄藜芦瓜蒂(等分)上为末。清蜜调敷。前鼻二药

  羊肺散

  (出医方集成)

  治鼻中息肉。肺气壅。窒不闻香臭。

  羊肺(一具薄切去筋膜炙令干)木通(锉半两一作通草)干姜(炮制)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芎(各半两)白术(米泔浸一宿锉碎炒黄四两)上为散。每服一钱。于食后米饮调下。日二次。又一方。以水调药。灌入肺中。煮熟细切。焙干为末。每服二钱。

  取鼻痔。

  全蝎(一钱)巴豆(五粒去油)丁香(五粒)白丁香(五粒即瓦雀粪)螺青〔一匙(字)〕其鼻痔肉化烂了。(玄武膏药方见膏药门)

  二丁散治鼻中生息肉。

  丁香(七个)赤小豆粟米(各七粒)苦丁香(七个)石膏(少许)上研为细末。竹筒吹入鼻中。自消了。鼻不闻香臭。亦可吹之。或有偏头风。亦可吹用。

  消鼻痔

  (出本事方)

  此方紧。如欲稳慢。可用前一方。

  瓜蒂(炒)甘遂(各四钱)枯白矾(炒)螺青(炒)草乌尖(炒各半钱)上为末。用真麻油。搜和成剂。令硬些子不可烂。旋丸如小豆大。入鼻中令达痔上。其痔化为水。肉皆烂下。每日一次妙。

  真珠散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

  真珠白矾(一作矾石)桂心细辛(各一两)木通(半两锉一作通草)上为细散。每用半

  矾石散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得息。

  矾石藜芦(各六钱)瓜蒂〔二十(七)枚〕附子〔二钱(十二铢)〕上各捣筛合和。以小半两。

  赤龙散

  (出儒门事亲)

  治鼻中肉蝼蛄。

  赤龙爪苦丁香(各三十个)苦葫芦子(不以多少)麝香(少许)上为末。用纸捻点药末用之。

  青金散

  (出儒门事亲)

  治鼻息肉。闭塞疼痛。

  芒硝青黛(各半钱)乳香没药(各少许)上为细末。鼻内嗅之。

  矾石丸治鼻生息肉。

  矾石(熬令汁枯四两)木通(锉)细辛(去苗叶各半两)丹砂(研一分)上为末。和匀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绵裹纳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则止。一方蜜和丸。一方捻绵细如枣核。沾散如小豆。并绵纳鼻中。

  羊踯躅丸

  (出圣惠方)

  治鼻塞。鼻中生息肉。不通利。

  羊踯躅花白矾石(细研各半两)肉苁蓉(一分)上为细末。以青羊脂和绵裹。

  如枣核大纳鼻中。日夜四五度换之。以渐消烂即瘥。

  通草散

  (出海上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通草(半两)矾石真珠(各一两)上为末。捻绵如枣核大。取药如小豆。着绵头纳鼻中。日三易之。一方有桂心、细辛各一两。同前捣末和使之。

  取鼻痔

  (出本事方)巴豆(十二个去壳)阳起石(三十个)石莲心(三十个)上为末。每用半字许。

  搐入鼻中。又用绵块子蘸药。塞入鼻中。其痔肉化烂出。

  吹鼻散

  (出本事方)

  治鼻中息肉。及黄胆。及暴得黄疾。

  苦丁香(乃瓜蒂十四个)赤小豆丁香(各十四个)上慢火焙干为末。入脑子少许。

  口内先含水。次将小竹管吹药入鼻中。半盏茶末多尽为度。候头疼痛时取下。

  地胆膏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闭塞不通。肿大。点药清消。

  生地胆细辛(去苗叶)白芷上等分。先捣罗白芷、细辛为散。次将地胆压取汁和成膏。用少许涂敷息肉上。取消为度。亦单以地胆汁。于竹筒中盛。当上灌之即消。无生者。

  酒煮汁用之。

  治鼻痔

  白矾(火烧飞)瓜蒂(各一钱)细辛(少许)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每用一字。

  贴在鼻内痔上。一日三次。不过三日。即愈。

  治鼻痔。

  明矾(一两)蓖麻(七粒)盐梅(五个去核)上为一处。入麝香少许。捣杵为丸。

  绵子包塞于鼻内。令着息肉。候化清水出。四边自然玲珑。其息肉自下。

  治鼻中息肉渐大。气息不通。妨闷。

  (出圣惠方)藜芦(三分去芦头捣为末)雄黄(细研)雌黄(细研各一分)上同研令匀。每用时以蜜调散。用纸捻蘸药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则自消化。不得涂药在于两畔。恐涕落于药上。

  又方

  细辛釜底墨上为末水调涂方寸匕。

  瓜丁散

  (一名细辛散出直指方)

  治有息肉。不闻香臭。此药敷之。即化黄

  水。点滴至尽。不三四日遂愈。不复作。

  瓜丁(即瓜蒂)细辛上等分为末。以绵裹如豆许塞鼻中。须臾即通。鼻中息肉。俗谓之鼻痔。无不效。

  地龙散

  (一名蚯蚓散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

  地龙(去泥沙一分)猪牙皂荚(一瓣)上烧灰罗细。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出清水尽。即息肉自除。

  胡粉膏治鼻中息肉不通。

  胡粉(炒)白矾(烧令汁尽等分)上为末。用青羊脂和成膏。以少许涂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并鼻衄。

  (出海上方)用炙皮为末。绵裹塞之。三日。

  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

  (出圣惠方)用烧矾石末。以面脂和。绵裹着鼻中。数日息肉随药消落。

  又方

  用狗头骨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钱。研细吹鼻中。息化为水。一方细碾灰。猪脂和贴之。

  又方

  (出危氏方)或黄柏、苦参、槟榔、等分为末。以猪脂研敷。

  又方

  (出直指方)或青黛、槐花、杏仁研敷。

  瓜蒂膏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

  用陈瓜蒂一分为末。以羊脂和成。时以少许敷之。一方为末。少许着鼻中必消。如此三四度。或以绵裹末塞鼻中。

  地胆汁

  (出肘后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用生地胆一枚。取汁涂息肉上。一宿得消。无生者。捣干为末。酒渍敷之。

  雄黄散治鼻中息肉。

  用雄黄五两。置砂锅中。以醋煮三复时取出。薄醋洗过。夜露晓收。三度。细研如粉。

  每服二钱。温水调下。日再。不出半月息肉自出。神效。

  治鼻塞息肉不通。

  以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自通。

  治鼻中息肉。黑靥。

  用青蒿烧灰。和锻石淋汁熬为膏。点息肉、黑靥。

  又方

  (出圣惠方)用蜣螂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油。单裹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研细为散。涂息肉上。当化为水。

  导引法治鼻息肉云。端坐直腰。以鼻纳气。以右手捻鼻。除目暗。泪若出。徐徐

  闭目吐气。鼻中息肉、耳聋亦能除。又云。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息

  肉。

  又方

  (出圣惠方)用釜底墨。细筛水服之。三五日瘥。

  轻黄散

  (出卫生宝鉴方)

  治鼻中息肉。

  轻粉(一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一分)雌黄(半两)麝香(少许)上件四味。

  净乳钵内先研杏仁如泥。腻粉、雌黄、麝香、同研极细匀。磁合子合定。每有患者。不问年深日

  雄黄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痔。

  雄黄北细辛(各一钱)麝香(少许)上三味为末。嗅入鼻中。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人中白。新瓦上火逼。以温汤调服。即止。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好香墨浓研。点入鼻中。

  郁金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中息肉。

  郁金猪牙皂角〔各一(二)两〕上用水同浸一宿。火煮透郁金烂为度。去皂角留郁金焙干。次用北细辛半两同为末。入麝香、砂各一钱或半钱拌匀。炼蜜为丸。如茶子大。

  食后煎茶下十丸。

  治鼻内生息肉。

  (出朱氏集验方)狗头骨(化灰)砂(加少许)每朝嗅半钱。息肉化为水。

  治鼻中息肉铃。

  上用丁香末。以绵包内鼻中。

  卷五十六 鼻门

  鼻痛(附论)

  夫九窍气所通也。或塞之。斯痛矣。况鼻之为窍。肺气所恃出纳。若肺气受风邪。与正气相搏。热气加之。不得宣通。则为出纳者窒矣。其窍既窒。而气之鼓作无已。所以干燥而痛也。

  方

  五参散治风热壅塞。鼻干痛。脑闷头重。不知香臭。

  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山芋茯神(去木各一两半)独活(去芦头)细辛(去苗两一分)山茱萸

  没药散

  (出圣惠方)

  治风冷搏于肺脏。上攻于鼻。则令鼻痛。

  没药(研一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干蝎(去头足炒)天南星(炮)雄黄(别研)当丁香(炒)匕。温酒调下

  羚羊角汤治肺风。面色干白。鼻燥塞痛。

  羚羊角(镑)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细辛(去苗叶)麻黄(去根节)防风(去芦)防己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白藓皮汤治肺受风。面色枯白。颊时赤。皮肤干燥。鼻塞干痛。此为虚风。

  白藓皮麦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一两半)桑白皮(切)石膏(碎各二两)细辛(去苗叶)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半)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三盏。煮大豆三合。取汁一盏。去豆下药。煎至七分去滓。早晚食后。临卧温服。

  秦艽汤治因高声呼吸冷风。或因哀哭伤气。或饮食热气所冲。皆致伤肺。使气喘

  促。皮肤风痒。四肢酸疼。鼻塞干痛。

  秦艽(去苗土)石膏(碎)甘草(炙)桑根白皮(锉)升麻大黄(锉炒各一两)枳壳(去分。

  去

  桑白皮汤治肺壅气促。四肢酸疼。鼻塞及痛。

  桑根白皮(切)升麻甘草(炙)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一两半)石膏(碎)葛根(后。

  临卧温服。

  治鼻壅塞。

  全蝎(四个去头足)川芎(二两)灯心(二钱)乳香(半钱)上为末。用纸捻子。临睡蘸药

  治鼻塞。眼昏疼痛。脑闷。

  (出圣惠方)用苦葫芦子。碎以醇酒半升浸之。夏一日。冬七日。少少纳鼻中。一方。用童子小便浸之。

  油涂方

  (出圣惠方)

  治鼻塞。干痛。

  用生油一盏。常以鸡羽扫涂鼻内外。酥亦得。

  治气鼻方

  (出海上名方)上以石亭脂。以紫色为上。红色次之。黄色勿用。先研令极细。再滴水数点。和研半日许。

  治卒食物从鼻中缩入脑中。介介痛不出。

  (出肘后方)以牛脂若羊脂。如指头大纳鼻中。以鼻吸取脂。须臾脂消。则物遂脂俱出也。雁鸭脂亦可用。

  白芷散

  (出直指方)

  治鼻痛。

  杏仁(水浸去皮焙)细辛白芷(各一钱)全蝎(四个焙)上为末。麻油调敷。

  治鼻痛

  (出圣惠方)上以杏仁五两(个)。去皮压取油涂之。即瘥。

  又敷涂药

  (出澹寮方)上用上品硫黄为末。冷水调敷鼻上。夜间用敷。免妨见人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