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专门把念佛堂给你修好,给你提一供专修的环境,你还要开小差,香板打都打不住,一天把师父拉过来拉过去。那就不叫专修。所以有些众生心静不下来,你不知道什么叫专,什么叫修行善法。这些都是我们的一种短处,都是缺乏学习,缺乏亲近佛法。所以盲目地修练,叫盲修。

我们现在知道这样的善法能起善的果报,我们就应该修善的行为。即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所以真正的善法就是要自利利他,能利益现在又能利益将来。善的一性一质都不变质。那就是善法。

恶法就不同,你在现在看来有点利,打麻将几个一起有快乐,但这些快乐是表面的,到以后呢,就是耽误自己的修行,也能遭致种种的痛苦。这种好处就不是永远的,是假的。就是恶业。表面上看有好处,实际上都是假的。

我们修行善业要知道善业的能力能引申我们身心世界。十二处十八界,包括我们眼睛对色尘的时候,我们的心能正确地分别心。如果不修行善法你如理分别的心还起不来。我的耳朵听到是非,我能如理如法地处理,这些能力来自于我们修行善法,来自于善法的欣修,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欣修,你想如理如法是办不到的。我们刚念佛,一会儿心又跑了,但你能抓回来,继续念。所以我们五韵色身相味诸法,十二处十八界,有眼耳鼻舌身意识,这六时都能如理如法全部都是在善业中产生的。

在如理如法修学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善心。这样我们自己的身心乃至六根外面的环境,这种种的一切都能端正不歪斜,这样只能清净我们,不疏远我们,原因就在于善业的果报中。所以修行善法就有这么样的一种好处。什么样的好处?能使我们身心非常端正。身一体长得端正了,看到的会非常欢喜,所以你要度众生,有福德相的,人家一看就欢喜。慈眉善目,做事也重规矩。世间上的一切处理起来非常有智慧。你见了就非常欢喜。身一体端正了就是这样的。心里端正如理如法。随便说什么都与佛法吻合的。你一看这个师父有道德有修行。我们就愿意亲近这样的师父。你如理如法的行为言语,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出家的师父要以出家的戒律要求自己起心动念,开言吐语都要如理如法。如果你不注意形象,在外面赌一博,打架。人家一看说是圣水寺的和尚,你这样就不行。

居士们也是这样的,不管你走哪个庙,哪个庙都是佛法的庙。你不要分。我们居士都是三宝的弟子,凡是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我们都要护法。一旦拉小一团一伙你心里的东西就不正确。这样你在圣水寺人家高兴你,师父我哪里都没走了,我专走圣水寺。师父说了嘛。你走到西林寺你又对西林寺的师父说:师父我专走西林寺。一旦有一天,圣水寺的师父走到西林寺一看你在西林寺,那你这样师父还会高兴吗?你说的都是假话。你这样说:我是三宝弟子,凡是有三宝的地方我都要护法。哪里需要我尽量喊。所有的寺庙要能形成一团一结共做合合,佛法才能兴旺起来。所以人家世间上看到我们这些寺庙大家在抢三宝弟子,功德钱,人家看了说内江的佛教就是这样,没有兴旺的可能。这样世间上的人就不会来护持佛法。所以我们要努力消除寺庙与寺庙,出家人与在家人之间的成解。大家能合合到一起,所有的三宝弟子要做成一个人一样的,哪里需要我们在哪里出现,这样是对整个佛法僧三宝的护持,不是对哪一个人的护持,这才是真正护持佛法的。所以我们这些三宝弟子要把这些学得好。你要学不到心里去,你还给我讲道理,你这样想人家没这样想,你这样想你自己吃亏,,你是傻瓜。这些居士你要老老实实地拿佛法来纠正自己了。所以说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端正。怎样端正呢?在善法中来学习。只有在学习善法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才知道自己起心动念怎样来分别。看这些身心世界都要起欢喜心。走进圣水寺,这里好庄严,人家一走进佛教寺庙就高兴得不得了。你走到哪里哪里都很庄严。哪里的环境都舒服。和居士说话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