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我一句阿弥陀佛奉行起来之后事,就可以对执八万四千烦恼。能惭悔一切的过罪,能奉行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念起来之后,身口意善业就可以对执。平时讲得多好的念佛众生,我又在吃金钢经,又在念大悲咒,又在念阿弥陀经。讲起来我护法还很得力。但一走进寺庙你看他搞的就是人我是非。不进念佛堂就算了,一进去就拉圈子,搞是非。他在自己家里念佛还好一点。他自己在还可以念大悲咒,念阿弥陀佛。稍微有几个人在一起就说这个道场的是非,说这个师父的长短,那个师父的长短。所以很多居士你自己检查一下,你自己修行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几个同修集在一起你讲的是什么?所以你在家只是一种表面的修行,虚伪的修行,这些人在家还好一点。他走进哪个寺庙哪个寺庙就有是非。所以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发问,是真真实实修行还是制造是非烦恼人我呢?

所以说拿十善业道一比较,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否是真的在修行。所以他可以对执我们口头说修行。实际上身口意善业没有修行。还有另一种倾向,现在大乘佛法讲的都是利人普度众生,弘扬佛法,学了一点佛法自己就沾沾自喜,这样说那样说,到处讲,非常急于弘法利生,但是在自己身口意善业当中,十善业落实不下来。打着弘扬佛法的口号,利益众生的牌子,自己内心的贪称痴解决不了。贪心每天都在显前,弘法只是一个晃子。以这个来成就自己的贪心,乃至这样的行为在弘法中得不到实际的弘法效用,就开始生称心。平时说我来给你讲佛法你为什么不听?你业障深重,他报怨众生,没有从自身来找原因。所以平时我们说讲经说法不仅是讲而已,法师要以身作则。

我们身口意善业要照佛法去做。自己能以身示范,说出来的佛法才有感如能力。如果不然,鹦鹉学舌,人家说什么我说什么,对佛法就没有起初受用。在弘法的过程中就起不到弘法的利用。在弘法的过程中增长的还是自己的贪心称心愚痴心,口头上的四种罪过,还是得不到究竟的对执。我们自己的行为就落实不到实际。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在的佛法中所存在的弊玻所以说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学佛的人,要检查自己落没落到这样的巢一穴一中,一旦落入这样的巢一穴一中,我们学佛就不实在。今天讲十善业道经就是为大家把修行落实到实处。把佛法落实在当下。能把西方极乐世界建立在自己的身口意善业当中。如果离开这个十善业的基础,你想现在成就一个如理如法的道场,那是不能够的。想成立一个幸福愉快合合的家庭也不能。

想建立一个和平安棕的世界与社会也是不实在的。我们想念佛往升西方极乐世界缺少十善业都没有基矗从成佛觉悟的大业上,了生脱死的大业上来,离开这些十善业是彻底没有办法的。所以说我们十善业道经可以说是一切佛法的总纲领,一切修行的总纲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婆罗门。种一切法,持无量义。能把十善修好了,一切的佛法在十善的基础上都可以修起来。缺少这个一切的佛法都缺少基矗我们在佛法当中,般若的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了。在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专门讲般若的智慧的。像般若经,中关论都是讲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中论中专门给你阐述了我们想升起般若的智慧,空会要能升起来。必然有一定的基矗先就是要断恶,把自己的恶断除了,十部善业能对执了。在这个断恶的基础上能升起善法。断恶修善是第一步。在断恶修善的基础上来陪佛陪会,佛会陪起来了来对执我们自己的坚固的我字。般若智慧才能升起来。所以他是有阶梯有步骤的,所有的佛法都是这样。所以说物有本末,,道有先后,如果你不懂这个先后次第,我们的修行很多你就是错乱的。修行要真实地修行就要有先后次第。要明白最初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我们念佛学般若智慧,了生脱死,利人利己都要有这样的基矗

所以前几天我们给大家讲觉一性一的智慧要发挥出来。发挥到哪里,首先在自己的身口意善业中,自己来来觉悟自己的身口意善业是善是恶,一旦觉悟了,我们就要对执这些恶处。如果是善我们要努力增进善法的功德。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觉一性一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自己的身上就是身受心法。从表象上觉悟到内在的那种观念,法念处。在社会上每一个环境,每一个人物,所对的人事物质环境都要能觉悟。要能借三千大千世界,世间上的生灭来体悟佛法。在人际环境当中,自己要以一颗善心,慈悲喜舍的心,大菩提心来搞好人际关系。在十验处的基础上,进一步要修学十念处。所以说十念处,十正勤就开始了。所以我们身受心法在这些环境中培养自己的觉一性一。能觉悟出我们的善恶行为本身。哪些是恶的,已经升起来的恶法要断除。没升起来的恶法要发愿,让他永远不升起。那就是受戒守戒的范围。

所有戒的根本就是十善业。修学好了,十正勤就能修学得起来。已经升起来的恶法要知道我们怎样来对执他,降服它,没有升起来的恶法我们怎样使他不升起来?这就是十正勤里的。在善法呢,我们觉悟自己身口意善业上起心动念开言吐语为人处事,这些来觉悟。看我自己究竟有哪些善心,哪些善的语言善的行为。已经升起来的善法我要巩固他,使它生长开花结果。还没有生起来的善法自己要努力寻找一切方便,求诸佛菩萨的加倍,要使这些善法能生起来。这就是十正勤。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