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讲记 第31集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31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五面最后一行。『妄语』、『两舌』介绍过了,其次的是『恶口』。「恶口」是说言语粗一鲁,就是一般人讲的没有礼貌。不但是显示出自己没有修养,要说得更不好听的是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才有这样粗一鲁的行为。纵然在现代念过大学,甚至于拿到很高的学位,在儒佛眼目当中都不算是受过教育。此地所说的教育是指圣贤教育,中国自古以来读书志在圣贤。换句话说,受教育没有别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涵养,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佛家的话来说是超凡入圣。圣者,这个十恶业他们确实是决定没有,永远断除;大圣确确实实做到「毫分不善间杂」都没有。今天一般学校教育是属于知识的教育、科技的教育,不是圣贤的教育,换句话说,不是做人的教育。所以人的发展,纵然拿到博士学位,自私自利并没有放下,念念之中依然是有自尊自大,损人利己,还是做这些事情,这跟圣贤教导是完全相违背的。大圣大贤,不但在儒佛,诸位看看全世界任何一个宗教创教的教主,以及追随他们的这些信徒们,无一不是舍己为人,能够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这是圣贤教育。

恶口之人,对人没有礼貌,对事很粗一鲁,对物决无一爱一惜之心,都是显示烦恼习气现前。我们应当要晓得,不但伤自己,也伤害社会,伤害别人。所以孔子教学把言语看得很重,他教学四个科目,四个科目是有次第的,不能够颠倒的。第一个是德行,第二是言语,你说他看得多重!说话一定要懂得分寸,要懂得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从小训练。儿童上学,古时候上学的年龄是七岁,六、七岁就开始训练,让他养成习惯,所谓是「少成若天一性一,习惯成自然」。我们这一代的人非常不幸,生逢乱世,整个社会都在动乱,尤其今天对于圣贤的教育,纵然不否定它、不抛弃它,也是以冷漠的眼光轻视它。

今天早晨有个同学送一份杂志给我看,封面上的题目,美国现在有些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基因,有了重大突破的发现,说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到一两千岁。下面有个副标题,究竟是福是祸,现在还很难下断语。在我看来这是祸,不是福。他们发现的,实在讲太渺小了,人类的寿命怎么只有两千岁?佛在经上讲的,人的寿命最长是八万四千岁。他有没有发现?人应当活到八万四千岁,科学家差太远了。这是说什么?这是说研究这个机器,这是属于物理。这个机器,在中国古籍里面看,《黄帝内经?灵枢》里面都讲,这个机器至少可以使用两百年,这是机器。机器可以用两百年,可以用到八万四千年,问题是一操一纵机器的人。那是什么?一般人讲的灵魂、神识。神识有没有这么大的福报?神识有福报,机器坏了,这个寿命就结束了。所以生命是心物之融合,不是一方面的。

佛家说过,我们思惟想象最大的领域可以达到阿赖耶识,那是一个界限,没有法子突破。突破之后,才明心见一性一。我们今天寿命短促,什么原因?业报。能不能延长寿命?能,把业转过来,不必藉这些科学仪器,用不着。基因可以改变,这个道理佛经里头讲得太多、讲得太清楚。《十善业道经》我们前面就刚刚念过,佛说的,经文上讲「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所以这个发现,会障碍许许多多人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他觉得不必往生了,寿命这么长,这里很快乐,积极求往生净土的念头淡化了,这真的是祸不是福。我们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无量寿,那是金刚不坏身。所以念佛就是修集无量无边的善业福德,这个道理几个人能懂?

不必修善、不必积德,什么罪业都可以造,什么坏事都可以干,寿命还可以能够延长几千年,天下哪有这种便宜事情?果真如是,这个地球我们也不愿意祝为什么?不是一个好的世界。至少我们要寻找天堂,为什么?神、上帝是至善的、是仁慈博一爱一的。科技发展到极处,伦理道德完全推翻了,「神一爱一世人」,没有人相信。到后来谁是神?科学家是神,奴役一切众生,到后来演变就是这样子。所以许多宗教家讲世界有末日,这是末日的现象,不是好事。看看他们是不是能把末日的预言真的能推翻,好在中国外国所有预言讲末日,时间愈来愈近,我们也许都能够见得到。

下面讲『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诱导众生去行不善业。好比现在的电视、电一影、戏剧、舞蹈、音乐,乃至于美术,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很能够讨大众的欢心,可是内容是不善的。今天这一些美其名为艺术,它的确做的是社会教育,教什么东西?教人杀盗一婬一妄,教人贪瞋痴慢,它教这个,所以佛把它列入禁止。这个发展下去,这社会还得了吗?哪一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圣贤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世人苦了。圣贤的教诲是人天眼目,如夜暗之明灯,圣贤教育没有了,这个人间是一片苦海。寿命长是什么意思?受苦的时间延长。我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口有四种过。身有三种,心有三种,口有四种。《无量寿经》上佛讲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条,「善护口业,不讥他过」,道理在此地。中国谚语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业三条,第一个是『贪欲』,这是三恶道,在佛法里面贪瞋痴(邪见是痴)叫三毒烦恼,世间所有一切的恶业都是从这里生的,所以这是根本严重的大祸。今天西方人提倡,贪欲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人要没有贪心,社会就没有进步,鼓励贪欲,诱导贪欲,让你贪欲念念增长。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是相信佛,还是相信这些科学家?佛告诉我们:贪心变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这是三恶道的业因。居然今天提倡贪瞋痴,要消灭戒定慧,这是什么世界?

我们今天到底是要相信科学,还是相信佛陀教诲?我们要做一个决断,这是真正智慧、真实的福德。这个决断,就是我们将来两种不同的果报:如果随顺贪瞋痴,决定堕三途;随顺佛陀的教诲,如果真正相信净宗法门,如理如法的修学,你必定生净土。这两年来,我们在新加坡看到念佛同修往生的瑞相。最近从中国来的同学愈来愈多,他们给我们带来大一陆念佛往生的这些事迹,,都是眼前的,瑞相希有!一般宗教里面讲见证,在佛家里面说「作证转」,这些人给我们做证明,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去年此地「观音救苦会」会长林医生,往生的前一天我去看他,我送他佛像、送他念珠。第二天走的时候,有一些同修在他面前帮他助念,他告诉大家他眼前一片金光,金光愈来愈大,到最后他说:「我看不到你们了。」都是大家亲眼看到殊胜希有的瑞相。他那天往生,李木源居士在场,佛来接引是先放光,接触佛光罪障就消灭了,这跟佛走了。林医生他有病,还有许多没有病的,自在往生的,站着往生的、坐着往生的,我们看了相不相信?希不希望我也有这个能力往生净土?

世出世间的事、理,都是无量无边、无有穷荆事繁杂,理深密,谁能够彻法底源?我们学佛的人知道,只有佛能彻法底源。这个决定不是抬高佛教,藐视别人,你要有这个想法,你错了。谁能够彻法底源,这个人就称之为「佛」。科学家能彻法底源,那这个人也是佛。像一棵大树一样,从根本到枝叶完全贯通,毫无障碍。你的智慧只能够知道一个树梢、一个树枝、一个树干,不行!你的智慧不圆满,你的见解不普遍,你的想法作法依旧有错误。所以在佛经上讲,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智慧德能就没有到究竟圆满。佛法是平等法,于法界平等,于一切众生平等,这才是真正可以赞叹的、值得尊敬的,我们学佛在这些地方必须要辨别清楚。

『瞋恚』、『邪见』都不必多说了。这一段经文,从「龙王当知」到「瞋恚」、「邪见」,这一段一定要背诵,要念得很熟,常常以这个来警觉自己。佛法讲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一段,这一段是佛家的行经。向下经文再细说,一条一条的再说,修十善业道我们得什么样的果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