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庐墓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五、庐墓
  
  知生知死
  
  敝村东五里许大东沟,曲姓老媪,闻说劝病甚效,乃抱幼孙往见家父,令看其孙之寿命长短。家父详为观察,乃言曰:『此儿莫如不令我看。』老媪曰:『何故?』家父曰:『譬如假帖票,到了本铺,加了批了。不然,还有寿命二年。今则恐不能过十日矣。』幼儿本无疾,且甚娇贵。老媪听家父言,懊丧而归,并以所言告其媳。媳怒且骂曰:『我且不信,胡说乱道,谁令你往问?』婆媳且因而口角。三日后,媳抱幼儿赴娘家。五日果罹病,且重。七日牵驴送之归。两地相距,仅十里许,幼儿竟死于途。一时传闻,莫不称奇。
  
  断死知生,在未病之先,信属奇闻。然据家父言,则确有至理。因彼幼儿,元陽不足,故知其不能长生。至断定不能逾十日,则适为当时之灵明,非常事也。吾人切勿妄为评定,致贻讥招谤也可。
  
  谈言偶中
  
  当家父庐墓之次年,有匪首刘旺等,率匪百余名,入营于榛子沟村(距家四里许),摊派花销,按户搜索。不纳者,打骂交 加,羁押勒赎,数月之久。乡民畏之如虎,莫可如何也。以家父平日劝病,每日食宿之人太多,又知家贫,故未向家父处搜索。某日,天将暮,匪兵偕其伙夫到舍下。言及明晨营内无粮,他家或借或派,均太多,汝家未曾取一次,明晨借米以资食用可乎?家父曰:『此米乃天赏与善人食用者,非汝等所宜食也。』伙夫曰:『他家无有,故来此耳,多少均可。』家父曰:『我非惜此米,特为彼等加小心耳。食此米,恐生危险。』伙夫曰:『不可多言。』家父曰:『明晨可来取,多少不计也。』次晨,鸡未呜,该营被官兵包围。天甫明,而刘旺等匪首共九名,均将头顶割去矣,余者四散去。家父曰:『我之米,岂为彼等预备乎?』然不料如是之速也。
  
  善恶两途,天理昭彰。家父劝病,纯然为人。匪贼入营,纯然为己。故家父知其一经侵凌善类,则报应恐立至。至诚如神,其信然欤?
  
  讲堂嘉奖
  
  家父庐墓劝病,乡里咸以为奇闻。六家子宣讲堂赐诗嘉奖,而以家父之名与字冠顶。诗曰:『树德立功在此时,桐焦何虑少音知。凤兮致慨深悲悯,仪表群伦尔勿辞。』家父得赐诗后,愈加奋励。以为『仪表群伦』四字,非常重大,故对于伦常道理,时加研究,不敢忽视云。
  
  家父得蒙赐诗,而于仪表群伦四字,非常注意。是诚自立自爱之尤者,岂自暴自弃者所可比拟也哉!
  
  矜怜孤寡
  
  有伯父王树春者,系家父之堂兄。父早逝,以其为梦生子,故娇惯。长则不善理家计,因而贫困异常。三十余岁即弃世,所遗子一,女三,及老母妻室六人。用度维艰,家父时常补助。及伯祖母逝世,长女出嫁,家父正当庐墓之际,乃商之伯母及族兄同居 。伯母及族兄王国珍,均甚赞成,乃同居 。家父奉伯母如母,视族兄如子,视族姊妹如女。二年后,即为族兄完婚;次,三女出嫁;使孤儿寡妇 ,各得其所。经营数年,族兄且将自己以前典出之田地一一赎出,因之成家而立业。然家母及国华得在外读书,无家事之累,家父亦得于庐墓后在外劝善,颇赖伯母及族兄之力,所谓互成其德也。同居 七年,因善德当事失败,外债太多,不能照常度日,始分居焉。
  
  为人正是为己,知之者多,而行之者少,以其未加考察也。家父与伯母同居 ,本为矜其孤而怜其寡,乃自家人因得脱身,读书而劝善,岂非为人正所以为己乎?两利乃为大利,信然!世之同胞兄弟,析产分居,不能相容者,盖未悉两利之道耳。
  
  犯家不较
  
  族祖父王清安,有田五亩余,典质于家父,已十余年。地邻李清荣,未经通知家父,即强迫王清安之子出具卖契,言说业与家父说明。次日,有中人来说。家父曰:『我家人少,不忧饥饿。他家人多,恐怕饥寒,正宜置此田,况又为地邻乎?即无款作赎,亦可耕种,决无异言。』家叔王树永,时与家父同居 ,因言:『是我王家田亩,又在我辈手耕种十余年,岂能令彼霸去?』家父曰:『此事我为主,与汝无干。』家叔曰:『果如此受气,不与汝同居 。』家父曰:『我一言既出,决不争较,分居亦无不可。』家叔果因此分居焉。次年,该田竟为水完全冲去矣。族人曰:『某田王君种十余年,甚得利。李某欺霸,未逾年而冲去,真咄咄怪事!』
  
  谚有云:『妻子不让人,田产不让人。』既为王家之田,又系典质在先,未经通知,强迫地主出卖,此乃法律所不容,人情所难过者。而家父竟毅然不顾,家叔因而分居,亦不变其初心,意志之坚,度量之宏为何如乎?次年,为水冲去,人人称怪。天理不容,孰能知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