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着者真好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迷执是烦恼的根源,佛所不许,前面说过:一个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比如说,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这是合理的,但是迷执的人坚持要吃什么样的菜,到那里去吃,不管他口袋只有多少钱,不管时间是不是来得及。不迷执的人会时空因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坚持非吃什么不可。非到那里去吃不可。又比如说,有人对职业很迷执,非要干那一行不可,“不成功便成仁”。一九八三年九月九日的日报上有一则新闻说,某大学的张姓学生,因转牙医系不成而上吊自一杀,这就是职业迷执造成的悲剧。不迷执的人考虑到种种时空因缘,一面不断充实自己,设法改善因缘,或随顺因缘,不过分强求,只要能维持生活,贡献社会,从事任何行业,都能觉得心安理得,胜任愉快。

世上男女对于爱情方面,常有很深的迷执。因此,报纸常报导因感情纠纷而引起的凶杀、毁容、泼汽油、烧房子的惨剧。这都是所求不遂,而又执迷不悟的后果,许多人纵使未演成惨剧,但也常为爱情而痛苦、忧郁不堪。关键常在于心中的一念迷执:“我非娶她不可。”“我非嫁他不可。”“只要我喜欢,她便没有理由拒绝我。”“你不答应,我就要你好看。”迷执的人不会想到时空因缘,没有想到两情相悦,何其不易,须具备某些条件(因缘),因缘不足不可强求。不执迷的人常考虑到时空因缘,不随意追求异性,不存非分之想,有良缘则结为终身伴侣,共同追求理想,无良缘则宁缺勿滥,独往独来,何等洒脱自在!

不迷执的人常观察时空因缘,随顺因缘,广结善缘,做适当的事,说适当的话,运适当的念头。他有点像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无适而不自得”;有点像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有点像庄子的“逍遥”;更像菩萨的“随缘自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