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的宇宙万象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佛教认为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因缘条件才能生起,若因缘条件离散则消灭。所谓“缘起”,就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条件,“缘”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条件。比如说,一棵树的“因”是种一子,种一子里的基因,决定了树的形状、大小、花色、果实,但这棵树的发芽、成长,必须依仗众缘,如水分、土壤、一陽一光、人工等等。又如张三买一本书,念头是“因”,他人的介绍、书款、书局、一交一 通工具就是“缘”。朋友之交往,双方性情合得来是“因”,认识之机遇、一交一 谈之时间、相处之空间,就是“缘”。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无一能脱离因缘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集则生起,因缘散离则消灭,因缘变异则变异。一切事物没有它的“自性”。一切事物之性质如此,并非它自己要如此,而是因缘决定它如此。举例说,这座房屋之所以会这个样子,并不是房屋自己要成为这个样子,而是各种因缘,如人工、设计、建材让它成为这个样子。又如张三之所以赞美李四,并非张三无缘无故赞美李四,而是各种因缘使其如此,如张三最近发现李四有良好表现,而恰好张三最近看了一本书说,赞美他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加上张三原先也学习 了赞美的语词。要说明“缘起”的道理,实例不胜枚举,读者可自行联想,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中论》在开头便说:“一切现象不是自己生起,也不是别一个因素所生起,也不是自己与别一个因素所共同生起,更不是没有原因忽然生起。”举例说,张三不是由张三自己生的,张三也不是单靠他妈妈生的,如果没有张三的爸爸,张三就无法被生出来。张三自己不能生张三,张三也不是别一个因素——张三妈妈独立所生。更不是张三自己与他妈妈共同生张三,张三更不可能不靠因缘而生。所以说张三是由于众因素和合而生。读者或许会怀疑,张三明明是他父亲和他母亲和合而生的。但是我问您,只靠他父亲和他母亲便能生张三吗?他母亲在受孕后,如果不吃饭、不呼吸、环境不安定、起居不正常,能顺利生下张三吗?所以张三的出生可以说依仗着众多因缘。张三如此,其他事物亦莫不如此。

深一层观察,事物的一起散灭,有其直接因缘,更有其间接因缘。比如说,某个学生退学了,三分之二的科目成绩不及格是直接因缘,父亲失业,家境拮据,心情恶劣是间接因缘,而世界经济不景气、工厂裁员,造成他父亲失业是更间接的因缘,父亲体弱多病,工作效率低被裁员,又是另一层间接因缘,如此层层推究,任何一件事物的发生,都可推究到无穷的因缘。

因缘决定了一切,主持了一切,这使得一切事物之本身,失去了自主性、独立性、绝对性、坚实性、永恒性,于是佛说缘起性空。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的自性空幻不实。空性即是一切事物的本性。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宇宙内的事事物物并非不存在,所以说“空”。而是说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以“空”的方式存在,依“空”的原理而存在。世界之所以如此多采多姿,森罗万象,是因为事物自性“空”的关系。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说:“国为有‘空'的原理,所以一切现象能够生成。如果没有‘空'的原理,一切现象就不能生成了。”(注)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由于事事物物的灵动性、变化性,才容许有不断的创造、改进。因此,佛说“空”,并没有什么不好。况且佛并非为了劝善,而故意说“空”,佛只是依其智慧的观察,发现了“缘起性空”的原理,把它如实地说出来,以令众生觉醒而已。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空性”的原理,则一切事物便无从生起,即使事事物物现成地在那里,独立、固定、永恒,绝对地存在,宇宙也只是一种死寂、刻板的状态,多么单调而乏味。

与缘起性空的道理相通的,还有所谓的“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是变化不已的;而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不是自主的、独立的、固定的。因此,只要了解缘起性空,自然也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了。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