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不可诗,劝行善文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大家要守身,不可犯邪一婬一,
犯一婬一受灾报,报应惨凄凄。
你若犯邪一婬一,易得黑死病,
黑死病难救,得病哭啼啼。
你若犯邪一婬一,易染疮痘毒,
梅毒疱疹毒,同样都难医。
你若犯邪一婬一,百毒万病侵,
身体难清净,健康都远离。
你若犯邪一婬一,福寿皆削去,
贫穷又夭折,生死两悲凄。
你若犯邪一婬一,读书没出路,
苦读再十年,功名也难龋
你若犯邪一婬一,官运变霉运,
地位将失去,名誉又扫地。
你若犯邪一婬一,事业不顺利,
家庭易破散,害子又伤妻。
天道常祸一婬一,不加悔罪人,
曾犯速改过,可使灾难离。
大家要记得,不可说一婬一话,
不可看一婬一戏,不可入一婬一地。
要过平安日,一婬一念速灭息,
一定要记得,不可犯邪一婬一。

劝行善文

‘劝行善文’(善有善报善得光明)

善家有余庆,人善有余福。恶家有余祸,人恶有余殃。因果报应有,来早与来迟。若人欲求消灾祸,速速改过忏罪行。若人欲求得福安,勤勤行善所求得。世人学坏仅三天,只因常受环境染。劝君心德要坚定,恶事不可做,恶话不可说,恶心不可存。众生命贵莫杀害,非分之财莫偷盗,美色可怕莫邪一婬一,妄语伤人伤自己,酒迷心身莫贪杯。不可欺善人,不可毁贤士,若把贤善欺,易遭神鬼怒。多做恶事必祸己,多行不义必自毙。劝君常学圣贤行,存心孝亲莫忤逆,戒杀众命常放生,铺桥造路兴大利,舍财施物济困穷,见人危急伸手救,见有善事立刻行。身常守德做善事,口常柔和说善话,心常仁慈存善心。一切善事都去做,一切恶事莫沾身。善恶报应影随形,勉己劝人常行善。因果报应古今同,勉己劝人常行善。

回向颂(为印光大师所撰,因颂句押韵,故译者未译,敬录全文于后)

普为印施《寿康宝鉴》及辗转流通赞扬劝阅诸善士回向颂曰:

一切事业,身为根本。身若受亏,事俱消陨。
伤身之事,种种不一。最酷烈者,莫过一婬一欲。
是以君子,持身如玉。闲邪存诚,夙夜兢惕。
如是制心,欲念不起。何况一婬一欲,蔑伦越理。
世有愚夫,不知此义。每致纵欲,不遵礼制。
贪暂时乐,受长劫苦。减算折福,尚且小耳。
以故前贤,敬辑此编。冀诸同伦,共乐性天。
不慧有感,增订流传。高悬殷鉴,以拯青年。

德广居士,捐洋六千。印送各界,期登寿域。
又有善士,随缘附樱欲令此编,遍布远近。
愿诸阅者,扩充此心。辗转流布,普令见闻。
庶可同伦,悉获寿康。子嗣贤善,长发其祥。
凡出资者,及赞助人。灾障消灭,福寿孔殷。
先亡祖祢,超生净土。后嗣子孙,古庆无已。
世运日隆,风俗日美。先贤懿范,人各继武。
爰书俚语,用表芹忱。祈发大慈,自利利人。

民国十六年丁卯孟夏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