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__第九讲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六祖大师说了这首“无相颂”,前面我们已经讲两段了,现在接着讲。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讲道理,可以从各个角度讲,说即万般,一千种一万种说法。合理还归一。象爬山一样,你从左边爬上去,我从右边爬上去。最后目的是一个。我们到北京去,你坐飞机去,他坐火车去,还有人步行去,还有人骑自行车去,方法不一样,目的只有一个。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我们这个心里面多数时候被烦恼蒙蔽了,要常常提醒自己,升起一轮智慧的太一陽一。这个宅就是家的意思,家是哪里?心灵之家,心里面。这地方讲的家宅,不是我们住的哪一栋房子,说的是心,心灵空间,心灵的家园要亮堂起来,至少要让自己多数时候处在亮堂的状态,不要老是处在黑暗愚昧当中。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为什么这个人会邪行邪见邪道?因为心邪了嘛。所以烦恼起来了,就邪了;邪来了,烦恼也来了;这两个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每个人一旦心邪,烦恼就起来了,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每当一个人烦恼重重的时候,就一定是知见、心态、看问题都不清爽的时候;一个人看问题很清醒的时候,绝对是这个人正知正见产生作用的时候。所以,邪知邪见和烦恼是孪生兄弟,当我们心里正知正见生起来,一正就破百邪,只要你正,那些邪知邪见邪门歪道的东西,就不会染上你。有很多时候是烦恼不来追我,我去追烦恼;烦恼不来染我,我去染烦恼。邪正俱不用。什么叫邪正俱不用?祖师大德有这么一句话——坏事不如好事,好事不如无事。干坏事肯定不如干好事,但是干好事却不如没有事。没有事是什么意思啊?没有事就是天下太平,就是方方面面都非常好。比方说这个社会,每天都看到大家都一起做好事,这个社会好不好呢?当然好。这也要看跟谁比,跟大家都冷漠、都冷酷无情、互相欺诈、互相坑害,跟那个现象比,大家都做好事献出爱心,这当然好。但这个对比是往下比。如果往上比,比方古人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跟那个现象比,这好事都没地方可做了嘛。没有人叫你做好事。我看到哪里一个笑话:说西方某一个国家,全民都信仰某一种宗教。他们信仰这个宗教有这么一条规定,规定富裕有钱的人每天都必须做一件好事,帮助一个穷人,有这条规定。好了,就有这么一个乡镇,镇上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没有一个穷的,都很有钱,一家比一家有钱。而这个小镇上的人全部都信仰这个宗教,这怎么办呢?这下麻烦了,因为按规定他们每天必须做一件好事帮助一个穷人,这地方没有穷人怎么办呢?他们大家就去外地请了一个穷人,把一个很落魄、很穷困潦倒的叫化子请来。请来以后,比方有一百户人,这一百户人每家每户每天拿出十块钱这个人。这个叫化子就坐在那里享受这一百户人给他的帮助。好了,刚开始这个叫化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高兴,这地方的人这么善良啊!每家每户从来不会落下的,都准时把钱送来。他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时间长了,他知道了,哦!原来他们信仰这个宗教规定他们每天必须做一件好事,拿出一点钱帮助一个穷人。于是这个叫化子逐渐变得很跋扈很嚣张起来,谁要是对他有半点怠慢,他就威胁说“你再这样对我,我就走了,不在你们这个地方呆了,我让你们有钱没地方做好事,我叫你们想帮助人都没机会帮”!看看,搞到这种地步!“你知不知道,我是叫化子,我在这个地方成全你们,让你们履行信仰当中每天做好事的规定,我要是走了,你们还违反你们信仰的教规教义。所以,你们必须得每天将就我,要是不将就我,我就走了,看你们怎么办”!?——这就是坏事不如好事,好事不如无事。没有事情做,如果有一天天下太平了,公安局、检察院、监狱这些地方都没人了,都下班没事做了,那多好!没人犯法,没人诈骗,没有人杀人越货,没有人作奸犯科,没有人违反国法,监狱门上的锁都坏掉,执法单位都没事情干,这多好!这就叫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这样就清净了,大家的日子就真的好过了。所以,做好事也会生烦恼的。很多时候的好事,不是你想它好它就好。如果你很片面简单的理解,这个一定是好事,那个一定是坏事,很多时候不一定喔!你说秦始皇修长城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说好,他也有好的地方;你说坏,他也有坏的地方;最好是没有长城可修。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妄念烦恼从什么地方产生呢?从清净心被乌云遮盖,就产生了。这个地方讲三障,有的时候讲是四障。三障,指的是业障、烦恼障、所知障。障就是障碍。业障,什么叫业障呢?我们的身口意所言、所行、所造作就是业。身体的各种行为,语言的很多方式,思想上分分秒秒都在活跃,你的身口意所造作就是业。作善作恶都会产生障碍,尤其是恶的方面障碍更大,善的也有障碍。举一个历史上的事例,做善事有什么障碍啊?历史上据说有这么个事情,石崇,晋朝的大富豪,非常有钱,钱多到什么地步呢?多到比国家还多。据说他的钱多到国库都没他钱多的那种地步。但是石崇后来怎么死的呢?传说他去救了一个叫化子。他看到路边有一个人快饿死了,哎呀!已经不行了。他把他救到家里面留下来,开始让这个人在他家干杂活干粗活,干到最后给他当管家,最后这个人野心膨胀了,从当初的吃不起饭,到最后把他石崇取而代之了。老百姓说的“一碗米养一个恩人,一斗米养一个仇人”。你看他快饿死了,你给他一碗米一碗饭,他就很感恩戴德,记住你的恩情。你说干脆我把你接到我家里面来,跟我象亲兄弟一样。反而说不定有一天他的良心变坏了,他还想杀了你,这个就是障碍啊!这个障碍怎么排除呢?要从心里面下功夫,把心净化了。业从哪里产生?就从心里面产生。烦恼障,贪嗔痴都是烦恼。烦恼又称为热恼。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很热。这个社会在进步,地球越来越热。释迦牟尼佛当年就预告了,越到末法时代,众生的身心都处在火的煎熬当中。内火外火,内火是私欲,私欲膨胀的火,贪火、嗔火、痴火在燃烧,从里到外燃烧自己的身心;还有外火,外火就是由于这些凡夫私欲膨胀、烦恼膨胀,就不顾一切的毁坏自己生存的家园。内外都导致恶性循环、恶性轮回,我们用恶的方式破坏环境,环境再用恶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内外都恶性循环,这个“火”旺得很。煎熬啊!我们唱的《三宝歌》歌词里有“三界火宅,众苦煎迫”。又在煎熬,又在逼迫我们!这些就是烦恼障。众生都处在烦恼当中,处在焦灼不安当中。第三种障是所知障。所知障分两个方面,即所知道的和所不知道的。知道的障碍自己,不知道的更加障碍自己。一个人有知识障碍自己,没有知识也障碍自己。没有知识不了解,隔行如隔山,你不懂这一行,这一行的人就可以蒙你,这是不是障碍呢?知道了也是障碍啊!为什么?知道了就以自己知道的东西为准绳,总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是标准答案,人家的都不行。我是学化学的,你们学物理的不行;我是学哲学的,你学文学的不行;我学中文的,你学英文不行。这个就是障碍。所知障,知道和不知道都成为一种障碍。尤其有一种最可怕的所知障,是什么?当自己的所知所见形成了相当力量的时候,什么力量?有名利啊!名也来了,利也来了,自己就把自己端起来了。当这个人被端起来的时候,他的障碍就大了,很难吸收别人的东西,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甚至目中无人了。中国古人说的,当一个人所知障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了“在人之上不拿别人当人,在人之下不拿自己当人”。你看这个所知障多可怕!所以要除掉这三种障碍的方法,就是佛法!!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如果一个人想修行,什么妨碍都没有。无论他的身份也好,年纪也好,文化层次也好,一切一切外在的因素都不是问题。有人问:师父,我想皈依学佛,有什么条件?没有条件。要问条件,只有一个,你的心是不是真的?“师父,我的心是真的”。“那当然”,师父肯定回答你,“你的心是真的”。因为这个问题你不用给师父说啊!“师父,你看我心真不真”?师父肯定说你心真埃心真不真,不用问师父也不用问菩萨,你要问你自己!所以,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常常看见自己的过失,看见自己的不足,这就跟修行吻合起来了。可是恰恰相反,凡夫不是“常自见己过”,是“常自见他过”,改了一个字。凡夫都看到别人是错的,没有看见自己是错的。我记得我初学佛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它给我解释“什么是佛”?那个时候印象很深,我当时不知道在哪里得到一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是牛皮纸封面,上面印着“工农兵手册”,我现在都想不起来是谁给我的。我就拿那个笔记本来抄这些佛法的名词术语。什么是佛?答案:佛是觉悟者,智慧者;分三个角度来完成,第一自觉,第二觉他,第三觉行圆满。那个时候不懂,就照着抄,第一自觉,第二觉他,第三觉行圆满。后来慢慢回味,越回味越觉得这个话说得好,简直说绝了,说得没话说了。因为凡是不自觉的人,神仙都拿他没办法!所以,觉悟的第一步是自觉,第二步才是觉他,第三步才达到自觉和觉他两方面都做到最完美。如果没有自觉来谈觉他,那就变成空中楼阁。自己做不好,却拼命要求人家做好,岂有此理!所以,要“常自见己过”,才“与道即相当”。色内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色内自有道,这个“色内”指的是众生和大千世界,自然而然有它的规律。换句话说,佛法要谈的就是规律。因果这个道理,就是一个铁定的规律法则,是天地之间永恒的法则定律。这个定律不是谁凭自己的喜怒好恶来定的,不是。也不是佛菩萨定的。我们学禅宗,禅宗里面经常有这方面的开示。因果法则是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所以,佛法不存在“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说法。我们平常说,这个事情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佛法不是这样,无论从哪方面讲。比方佛法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你相信它才有,不相信它就没有吗?不是。佛法讲无常,什么事情都没有永恒的。如果有人说“你说这个话我不承认”!你不承认它也是没有永恒的,你也要面对。佛法讲这个大千世界,时间上前无始后无终,空间上没有内没有外,你说“我不承认”,那就不是你承认不承认那么简单了。所以,色内自有道,这个“道”就是法则。各不相妨恼。从实际情况来看,彼此不相妨碍。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如果离开这个法则,另外去追求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那就“终身不见道”,一辈子都在绕弯子。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东绕弯西绕弯,绕来绕去颠三倒四,越绕越糊涂。这“波波”两个字,是六祖大师的口语。意思就是糊里糊涂、颠三倒四的绕了很多弯。这一辈子就这么度过来了,到最后后悔、懊悔啊!到头还自懊。确实是这样,有很多珍贵的道理都是这样的。我们一旦有一天明白了,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种懊悔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尤其是一些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生命非常有价值,能让我们的生命改变得很好的道理,由于自己的主观原因,再加上所遇到的一些境界,所上的当、受的骗。是不是?这个上当受骗啊,要么一辈子都不清醒或许还好受一点,干脆就受骗到死,糊里糊涂到死还好受一些。这个人最痛苦最难过就在这个地方,绝大多数人他不会糊涂到死,他总会有明白那一天,就痛苦在这个地方。那个痛苦啊!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上当了,我这二十年、三十年被这些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说法给我洗恼,把我骗的象傻小子一样,那种懊悔简直是说不出来的痛苦。由于自己糊涂,自己的烦恼一习一 气,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造成上当受骗了。这真是懊悔啊!所以,要想见真道,行正即是道。六祖大师的话,在唐朝时期就用这样直白的语言讲出来。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人有道心没道心,也要问自己!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看不见世间的过失!出家人——寺庙里面的师父,早上晚上做功课念经。这个上殿念经一个小细节就看出名堂。每一个师父走进殿堂,在佛前问讯,走到自己的拜垫位置,站在那里。好!整个一堂功课做下来,念经、拜佛、绕佛这样完了,最后你如果问他:今天上殿你发现谁谁谁没有?一般很少能够回答上来。他最多能够回答说:哦!站在我前面的人是谁。这是基本标准的答案,因为他的眼睛就只看见他前面这个人,说不定还没看清楚这个人究竟是谁。如果一个人他到寺庙里去念经,不管是师父也好居士也好,他上完殿下来后给人家说:哎呀!今天那个胖子上殿了,那个瘦子也上殿了,那个人长得很好看,那个长得很难看,整个殿堂有多少个人,高矮胖瘦是怎么站的,行走的时候都有些什么现象等等,他全部能说上来,这就说明他从头到尾都在开小差。哈哈!这就不用讲了嘛!可能他自己还没有感觉到,还在那里讲得眉飞色舞的。从这就流露所谓“不见世间过,不见他人过”并不是不知道。不是“他做错了,我心里不清楚”。不清楚就成糊涂人了!“不见世间过”说的是,他做错了,但并不伤害我辨别邪正的心。他错是他错,不会因为他做错了,就把我辨别邪正的心都伤害了;或者因为他做错了,我就恼羞成怒,气得简直要死不活,这样的话,那就彻底乱方寸了。所以,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你看,六祖大师教导我们修行的秘方啊!修行怎么修啊?就这样修。唐朝的大珠禅师,有人请问他“怎么修行是最好的修行”?“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这就是修行”。这个请问的人说“照你这么说,谁都会修行哦”!大珠禅师说:“此言差矣!一般人是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的事情,睡觉的时候又想到吃饭的事情,所以他不懂修行”!这个话妙啊!他用“吃饭、睡觉”这两个词语就囊括了所有所有的词汇。用不着一个一个列举,就用这两个简单的词语就全部囊括了。世间上的人是不是这样?全部是这样,没有一个跑掉的,包括我。是不是啊!师父啊,你去过某个寺庙没有?去过。那个寺庙好不好?好。好在哪里?那个寺庙的伙食好!(众笑)或者我们去朝山,朝礼名山古刹。朝完山以后别人就问,你们几个到某地方去朝山啦?是埃那个地方感觉怎么样?感觉好啊!好在哪里呢?大雄宝殿很大,菩萨金壁辉煌,出家师父也很多,早餐是花生浆稀饭,晚上还吃菜包子。(众笑)想了半天就说出这几句。如果你再挖根刨底问他,还有什么好的?还有什么实在想不起来了。(众笑)所以,“见他人非”和“知道他人非”是两个概念。“见他人非”是一天到晚看人家,把心用在说人家的是非上面。而知道不说,这才是真有水平!知道,但不伤害自己的菩提心,这才是高水平!并不因为我周围都是坏蛋,我也要成为坏蛋嘛。我左边这个邻居是个坏蛋,右边这个邻居是个杀人犯,楼上邻居是个盗窃犯,干脆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算了,这简直岂有此理!我知道他是坏的,但我不跟他学,不跟他同流合污,这就是有水平的人。自非即是左,这个“左”是什么意思?左是错的意思。中国古时候的概念,论左右,经常用“左、右”两个字来评论是非,右是对的,左是错的。那个“左”字,代表有偏差有错误的意思。他非我不非,他错、我不错就可以了。我非自有过。我错就是我的过失。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才是修行的高水平。但自却非心,就是反求诸己。反求诸己那个“诸”,把这一个“诸”字变成“之于”两个字,反求之于己,就很好理解了。要从自己身上找毛病,确实是这样。我们学佛学的时间长了,尤其是用心真诚学佛的人,时间长了,看上去真有点傻傻的样子。有些时候真是很吃亏的样子,也不那么尖酸刻薄了,不那么会算计人了,有些时候真的要吃亏才好。不学佛的时候,我们个个都伶牙俐齿,他怎么伤害我,我就有本事怎么伤害他;他胆敢伤害我三分,我就敢伤害他七分;他敢踩我一脚,我就敢踩他十脚。(众笑)学佛以后是显得有点笨笨的,傻傻的。可是从长远来看、从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来看,这是好事。你看,所有的坏蛋都希望这个世界上好人多啊!!小偷都希望这个世界上好人多。为什么?他才有地方偷埃要是这个世界上坏人越来越多,小偷越来越多,那小偷就没有地方偷了嘛,因为他偷我、我还有本事把他给偷啦。(众笑)连坏人都希望这个世界上好人多啊——还是学佛好!而且学佛有时候虽然看上去有点吃亏,其实把那一会儿烦恼生气过了,平静下来,换个角度一想,一下子就云开雾散了,没什么气不过的,也没什么不得了的。这个酒、色、财、气,世间上很多人就死在这个上面了。是不是!酒色财气,气是什么东西啊?气往上走,就要惹祸;往下走就顶多是个屁。这多好!你不要让它往上走嘛,让它往下走。(众笑)所以,我们反求诸己,实际上是让自己有一个广阔的空间。打除烦恼破。你只需要把自己这个思想、心量打开一点,很多时候你会非常宽广。烦恼打破,一片坦途;烦恼不打破,一片崎岖坑坑洼洼,甚至一片荆棘,真的。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家人,这家人做什么事情是从来不会让人的,不会吃一点点亏,都是寸步不让的。有一天,这个父亲叫他的儿子上街去买肉买菜,儿子拿钱就去了,他家到镇上的距离顶多半个小时就回来了。他儿子去了好长时间都没回来。一个小时没回来,两个小时没回来。怎么还不回来?这个父亲就出去看,走出去远远的就看到了,他儿子左手提着肉,右手提着菜,正站在一条马路上,很宽的一条马路,站在那个马路上跟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从那边走,他儿子往这边走,两个人走来对着,面对面站在那里,你也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就面对面的站着,谁也不肯让,两个人站的那个腿都发僵硬了,还不让。这个父亲远远一看哦!明白了,他马上跑过去,他从他儿子手里把这个肉和菜接过来,他说:我把肉和菜拿回去先煮着,你在这里跟他对站,咱们谁怕谁埃(众笑)其实只需要往旁边偏一步走过去,就是一条坦途,一条宽广的大道,但是两个人都不愿意一个往左偏一步、一个往右偏一步,这叫“谁怕谁啊”。反过来另外一个故事意思就很好,关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几种说法,我就不说这个主人公是谁了。可能有些居士听过这个故事。说有这么一个人,他在朝廷里面做了很大很大的官,用现在的话说至少是部长级以上的官。他的老家家里人有一次修房子,在修那个院墙的时候,就跟隔壁邻居发生冲突了。隔壁邻居也在修院墙,就活生生挤过来,挤到他家院墙这边来了。他家里人就很生气,哼!你挤过来,我还会怕你呀?我也挤过去,两家就互相寸步不让。对方可能家里也有什么人在当什么官,有这些“背景”什么的,就是不让。对面这家人万万没有料到他家这个主人官当得这么大,还以为可以欺负他家,拼命挤过来。他家里人就很生气了,越来越想不通,这简直是“有眼不识泰山”,你知道我家什么人在朝廷里当多大官吗?于是就写了一封信到他家主人手里告状,说:隔壁那家人太不知道分寸,竟敢在砌院墙的时候拼命往我们这边挤,这只需要你老人家在朝廷里面发一句话,就可以叫他家“不死都要脱一层皮下来”。写了这么一封火气冲天的告状信。这个主人接到这封信,哈哈一笑,将就这封信,改都不改,就在这封信下面写了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要挤就让他挤吧,你让他,不要说让一点点,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是当年秦始皇修的,可是现在秦始皇在哪里呢?他家里得到这封信以后,云开雾散,好!不跟你一般计较,往后退三尺。往后退的动作把对方搞蒙了。对方一看,怎么搞的?刚才还跟我们气鼓鼓的寸步不让,怎么现在主动往后退三尺?悄悄去一打听,哦,这家主人在朝廷里当那么大的官,惭愧!不好意思啊!他们让三尺,这家也让三尺,双方这一让就让出一个巷道来,叫“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就这么来的。——有时间念念佛,不要跑到大路上去对站着!所以,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佛菩萨伟大,伟大在哪里?憎爱不关心。什么叫不关心?不关私心。佛菩萨伟大就伟大在他不关私心!!佛菩萨度众生,不是我看着顺眼的才度,这个人跟我是亲戚我就度他,这个人曾经对我好我就度他,佛菩萨不是这样的。在佛法大海当中,在所有佛经里面,佛菩萨称呼世间这些业障凡夫,用了一个词语,没有用第二个词语,叫什么?可怜悯者。可怜悯者——翻译成白话就是“很可怜的家伙”。在佛法里面没有可恨者、可恶者、千刀万剐者,没有。这些词语一个都没有。只有“可怜悯者”。这只有佛法里面这样说。无论怎么可恶、可恨、罪大恶极,在佛菩萨眼里都说他可怜。他为什么可怜?他什么都失去了,怎么不可怜啊?他人格失去了,道德失去了,福报失去了,将来连人生都失去了,直接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可不可怜?太可怜了 。他所有宝贵的东西都失去得干干净净,他还不可怜吗?所以,长伸两脚卧。这是修行修到很高的境界,身心非常非常坦然,很豁达,很高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如果要去教化别人帮助别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有智慧,也就是说自己要有能力。有这些方便权巧的智慧,你才能教化别人帮助别人。如果没有很好的方法,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师很多开示,尤其这四句特别有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矗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空中楼阁。世间法做不好,不要谈什么佛法。因为世间法都过不了关,谈佛法就是蒙人的。比方一个人非常自私狭隘,甚至瞒因昧果,很会伤害别人,很会诽谤人,心很冷酷,言行虚伪,这么一个状态;可是他讲起佛法这些理论一套一套的,这多让人难过啊!!佛法理论的这些文词语句,到他面前就变成跟他毫不相关,顶多是一门“口头功夫”了。所以,“口头禅”这个词汇从哪里来的?就是从禅宗里面来的。这个人学禅学什么?学口头禅。他从来不参禅,从来不打坐,从来不修行,但是他讲起禅来一套一套的,这就叫口头禅。所以,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矗离开世间法去寻找佛法,就象寻找兔子长犄角一样;兔子是不长角的,兔子头上只有耳朵,没有犄角。“龟毛兔角”,在佛门祖师大德的开示里经常提到这个词语——乌龟长毛,兔子长角。有个人去问一位祖师:请问师父,狗子有没有佛性?祖师说:有。明天他又去问同样问题:请问师父,狗子有没有佛性?师父说:没有。这个人就很诧异了:师父你昨天说有,今天怎么说没有?师父冷不丁喊了一声他的名字,比方他叫张三,张三,哎,他马上答应一声,师父说:你有没有佛性?佛法要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关于狗子有没有佛性这个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来旁证。赵州禅师,有一天他散步的时候,他的那个小沙弥跟在他后面。走着走着这个小沙弥就问了,“师父,这个柏树有没有佛性啊”?师父说:“有”。“那柏树什么时候成佛呢”?师父说:“等到天垮下来的时候”。小沙弥说:“那么天什么时候垮下来呢”?师父说:“等到柏树成佛的时候”。这是禅宗里面很有名的典故。听懂这个故事吗?完全听懂彻底听懂可能不一定,你们不能马上达到这个水平,但至少你听懂一点点吧。柏树有没有佛性?有。什么时候成佛呢?天垮下来的时候。天什么时候垮下来?柏树成佛的时候。你听上去好像是个绕圈,绕圈的目的要告诉你这个话背后的弦外之音。听话要听出他弦外要说意思,这个柏树成不成佛不要紧,你应该问一下你什么时候成佛!所以,离开世间法求佛法,求不到。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正知正见就是出世间,邪知邪见就是世间。怎么会轮回?怎么会堕落?就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就堕落了,正知正见就超脱了。一再强调正见和邪见的问题,当我们正见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先不要说“邪正尽打却”;当你的正见全部建立起来,分分秒秒都蒙骗不了你的时候,再说“邪正尽打却”。这里有个典故,好像也是关于大珠禅师的,唐朝的大珠禅师,是马祖大师的学生。他得到马祖大师的真传,开悟了。他开悟怎么开的?他请问马祖大师一句话:师父,什么是佛?马祖大师说:是心是佛。当下大珠禅师就豁然大悟。后来大珠禅师在他教化众生那个地方——洪州,讲经说法。马祖大师不放心,派了另外一个弟子,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弟子,去找他再勘验一下。什么叫勘验?就是再测验、验证他一下,究竟他的开悟有没有彻底。见到大珠禅师了,大珠禅师问他:“你千里迢迢来找我,是为什么事情啊”?“师父让我来看望你一下,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了”。这话是个客气话,客气话下面要引出一个正题。无缘无故怎么会跑来看一下?师父叫我来“看看你”,“看看你”下面是什么话呢?大珠禅师接着问:师父究竟叫你来干什么呢?答:师父叫我来告诉你,师父最近佛法变了,师父以前告诉你“是心是佛”,现在变了,不是这样子了。那么现在师父怎么说呢?师父现在说“非心非佛”。大珠禅师一听,“这个死老头子变什么变,变来变去,我就认我的是心是佛”。大家一听可能吓一跳吧。学生称呼自己的师父“死老头子”,禅宗里面就是有这么开心啊!禅宗里面的这种豁达开心是非常彻底的。哈哈!我们讲到后面还有更让你毛骨悚然的,这说个死老头子有什么稀奇的。他用这种爽朗豁达的语言来流露他对佛法的证悟,表达他的境界。那种斯斯文文咬文嚼字,你悟不了,也没用啊!不管你怎么斯文,没有用啊!所以,佛法要认的是这个真。是心是佛,非心非佛,实际上是一个手的两面。有人问手是什么?哦!这就是手。今天告诉你,这就是手。明天有人来问师父,什么是手?这个是手。师父,你究竟哪个是手?这个是手,这个也是手。“是心是佛”和“非心非佛”就是手的两面,看你认不认识?禅宗里面讲“指月”,用指头来告诉你,那个就是月亮。禅宗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指月录》,这部书很有名。你知道什么是月亮吗?我来告诉你,你顺着我的指头看,啊,那个就是月亮。用指头告诉你。可是凡夫讨厌得很,他说,哦!这个就是月亮。他把指头认成月亮了。祖师大德告诉他,那个是月亮。他把祖师大德这个指头认成月亮了——认指为月。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这里。所以,邪正尽打却。什么叫“邪正尽打却”?指头也不是“指头”。指头是什么?“指头”是我们给它起的一个名字,这个就是“指头”。给它起个名字叫“指头”。中国人用中文说出来就是“指头”这两个字,是吧。让英国人来说,英国人用英语说出来就不是“指头”这两个汉字了。这就是一个名词术语。所以这个就是“这个”。禅宗里面有些时候连话都不说了,连词语都不用了,直接问你认得“这个”吗?绕来绕去,指头不是月亮,月亮也不是“月亮”,要你认识到真正的月亮。真正的月亮是不是那个月亮呢?不是。指头固然不是月亮,那个月亮也不是月亮。听懂了吗?指头肯定不是月亮,那个月亮也不是月亮,为什么那个月亮不是月亮?佛法在两三千年前就告诉我们,那个不是月亮。现在的天文学家已经肯定了。当我们看到一颗星星在闪亮的时候,那个星星说不定都已经坠一落 了。有些星星距离我们有多少万光年,这么远的距离。当我们看到那个星光的时候,也就是光的速度到达我们眼球的时候,那个星星早就不在原来那个位置了。所以,它不是月亮,它也不是那个星星。妙不妙?太妙了。到这个地步,你才能够“邪正尽打却”。你没有到这个地步,你千万不要提早打却。到哪一步说哪一步的话,你提前打却,就要把自己打乱了。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这是六祖大师这段偈语最后的总结。这就是顿教法门,顿悟的顿,彻彻底底。修禅宗就要这样彻彻底底。不彻底,就只有从理论上感觉一下禅的味道。真是痛快淋漓啊!犹如非常锋利的一把刀,一点犹豫一点停留都没有,就这样“哗”一下从头到脚一刀就下来了,这就叫顿。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也叫做大法船。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不管是读乘(sheng)也好,读乘(cheng)也好,大乘小乘,说的就这个意思。就像船一样,有大船小船。看它的承载能力——载重,它能够载重多少?自行车就是小乘,相比自行车,三轮车就是大乘。所以大乘小乘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彼此相对照,哪个大哪个小?六祖大师所弘扬所传授这个法门,是上上乘法门,是最高法门。高在哪里?就是彻彻底底,一点犹豫都没有。可是众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我们讲六祖大师传授的这个法门是最上乘法门,其实整部佛法,释迦牟尼佛讲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是大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对比什么?对比自觉,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话题。自觉就是大乘,不自觉就是小乘,再不自觉就“没乘”。大乘小乘怎么来的?就这么对照出来的。佛法强调的是一个高素质的问题。如果迷了,那就经累劫;如果悟了,那就是刹那之间的事情。所以,迷和悟在一瞬间。经文到最后,师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六祖大师总结的说,这次在大梵寺讲经说法,目的就是让一切众生成佛。成佛干什么?成一个觉悟者、智慧者。从一个迷迷糊糊的凡夫,成为一个觉悟者智慧者,就是佛。佛就是觉悟者智慧者。成佛了还要吃饭的,成佛了也还要穿衣的。成佛要生活,不成佛也要生活,我们在座的有没有对我刚才这句话感到奇怪的?成佛了还要穿衣,还要睡觉,还要生活。是吗?是。何以见得?以什么为凭据呢?以《金刚经》为凭据。读过《金刚经》吗?《金刚经》一开篇,释迦牟尼佛带着他这些大弟子,托钵化斋,吃饭洗脚,敷座而坐,然后讲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也在吃饭,众生也在吃饭,吃饭的状态不一样、质量不一样埃糊里糊涂的生活也叫生活,非常觉悟的生活也叫生活;非常苦闷的过了一天算一天,非常开心的过了一天也算一天。成佛,成个什么?就成“这个”埃非常非常泾渭分明的这个根本知见,如果没有扎根的话,从这个地方你错了,你后面全错了。为什么?你连“佛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哦!成佛了就盘个腿坐在那里,阿弥陀佛!大家都来供我,是不是啊!师父修行干什么?修行成佛干什么?成佛就是把我全身贴上金,坐在那里,大家都来供我,你成神经吧。(众笑)这个知见,六祖大师用这么朴实的语言,在一千多年前,这么直白的告诉我们。希望法界众生在他讲经说法这个言句下面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本性,成佛,就是要成“这个”。让我们从愚痴、迷茫、上当受骗的状态,改变成明朗、智慧、觉悟、开心的状态;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改变为自己当家作主。有一位很有成就的禅师,他有一个习惯,什么习惯?他平常打坐、讲经、睡觉的时候,坐在那里自言自语,自己呼唤自己:“主人翁”,“哎”!他自己答应,“主人翁”,“哎”!“莫打磕睡喔”!“噢,知道啦”#当时有人说这个和尚修行出问题了,已经说鬼话了。是说鬼话吗?不是。是呼唤自己提醒自己。我们读禅宗故事,肯定会读到这个故事。要不然你们自己在打坐、睡觉的时候也试一下。你说“主人翁”,“哎”!“不要打磕睡喔”,“噢”!你试试看。“不要打磕睡”是什么意思啊?不要迷糊,不要糊涂,这个磕睡不是睡觉的磕睡,是提醒自己不要迷糊啦!我们之所以状态很糟糕,就是迷糊了,就是一个磕睡接一个磕睡。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当初带着大家一起请六祖大师讲经的这位韦使君——韦璩这位官员,和其他所有同道,听完六祖大师讲经以后,都省悟了,都有很大的收获。所以,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大家都赞叹六祖大师,想不到啊!岭南,就是六祖大师的家乡。出了一位了不起的活佛。六祖大师就是活佛。“何期岭南有佛出世”!这是赞叹六祖大师如佛再世。第一品的经文到这里,这次讲经也到这里,下次我们开讲第二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