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话 第三 决疑品 问题讲解
一.为何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二.净土在那里?
三.六祖对弥陀净土的看法如何?
四.如何能亲觐弥陀和净土?
五.何以说“人有二种,法无二法”?
六.迷悟之间差几许?
七.禅者怎样才能随遇而安?
八.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那里?
九.惠能大师怎样指示他人修行?
十.吾人如何来修行?
一.
为何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时候。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平常建筑寺院、广度僧侣、印经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讲经,可以说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当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达摩祖师,就礼请他到宫中问法:“朕自从主政以来,建寺度僧,行善不断,请问有甚么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不但不赞美我,怎么还说没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对达摩祖师心生反感,而达摩祖师也觉得与他无缘,于是拂袖而去。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错了吗?梁武帝认为自己造寺庙、度僧尼、印经典、说佛法,有功德,错了吗?都不错!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达摩祖师讲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来具足,并不因为我现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所以有为的功德可以说多说少,无为的功德性则不能论多论少。
在《金刚经》里也提到福德与福性的问题。福德,从因果来讲,当然可以论多论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则不容以有无的对立观念来论多论少。所以,达摩祖师从本体上来讲功德,梁武帝还没有那样深的领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门里有一首赞歎梁武帝及说明布施功德的偈语: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过去世曾是一个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里被雨淋着,就把戴在自己头上的斗笠布施给这一尊佛像。由于他布施的功德,后来感得成为一代帝王的果报。
不过,这种有为的果报并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报用尽,还是会再堕落。所以,福德可以说多说少,说有说无;而福德性,即使是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五趣流转,六道轮回,我们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终没有损减分毫。
因此,布施、设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从甚么层次来讲。如果从有为法来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获。所以布施是无尽的宝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储蓄,就有果报。一个人如果每天光是贪图别人的东西,是贫穷;常行喜舍,才是富贵。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钱财珍宝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即使你不会说好话,没有力量为人服务,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里随缘欢喜,随喜也是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把储蓄在我们自己心田里的宝藏,随时布施,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达目标。布施如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如同过河须要桥梁。布施是人我之间的桥梁,我说你的好话,我就能和你沟通,我有利益给你,帮助你,我就能和你沟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种一子,将来才能开花结果。过去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双亡,沦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斋供众,当下生起一念随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个铜钱,是过去在垃圾堆上捡到的,就把它拿出来布施。大和尚知道了,亲自来为她上堂说法,为她诵经祈福。
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离开寺院以后,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久就睡着了。这时皇后刚逝世不久,国王心里烦闷,和大臣出外郊游、打猎,见到树下发光,向前一看,是一个犹如仙女下凡般千娇百媚的女孩,非常欢喜,就把她迎回宫里,立为皇后。
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女乞丐,一下子贵为皇后,她心想:“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报。”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当初我只布施一块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来为我诵经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这个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视我呢?”
但是当她来到寺院时,大和尚见都没有见她,只叫一个知客师为她诵经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气、失望,后来知客师说:“施主!上一次你来,虽是一块钱,但那是你的真心里全部所有,至诚恳切,那一块钱的功德无量无边,大和尚当然要为你诵经祝福。现在,你布施的财宝虽然多,不过,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为你祝福就够了。”
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有时候,同是布施一块钱,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你的一块钱布施给国家修桥舖路,布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来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块钱只是用来布施给儿女打牌、吃喝玩乐,由于田不同,对象不同,功德因此有胜劣。同样的对象,你的一块钱布施给青年做奖学金,我的一块钱也是给青年做奖学金,不过,你的心里望报,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广大无边,如此我的一块钱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于我们的发心;发心不同,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一念虔诚,即使布施一块钱的功德,有时候与布施百万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儿子能到寺院里过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现在的泰国,要想取得公民的资格,一生当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于中华民国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样。因此,他把已经做到翰林的儿子,送到寺院里去修行参学。这个翰林学士到了寺院,先从沙弥做起,每天必须打柴、推磨、种田、担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从山下挑了一担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里的不满,而发牢一騷一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说,我身为翰林,却在这里挑水给你们出家的和尚吃,你们和尚吃了,怎么能消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给从旁经过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意思是说,我只要一炷香,你万劫的供养,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没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着相,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布施。所谓“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两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说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时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得到的果报却很大。为甚么会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为有望报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诚如前面所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布施的果报究竟如何分胜劣?有时候布施田胜财劣,就如过去佛世时,有一天,佛陀经过一个地方,一个儿童欢喜地捧了一钵土供养佛陀。因为布施的对象是佛陀,田很胜,虽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却奇大无比。有时候财胜田劣,例如用珠宝布施给穷人。有时候田财俱胜,例如用黄金七宝布施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时候田财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饭给乞丐吃。
有时候心财不同,心很重,财很轻,例如佛经里所说的“贫女一灯”,贫穷的女子布施一盏灯,心很重,财很轻。有时候财重心轻,例如前面讲过的贫女变皇后,最初用一块钱去布施、打斋,那是心重财轻,但是后来她贵为皇后,虽然布施的钱财很贵重,却用贡高我慢的轻心布施,所以,虽为皇后,也只获得知客师替她诵经祝福。
有的是心财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来布施贵重的东西,例如须达长者布施只树给孤独园,用黄金铺地,这是心财俱重;还有心财俱轻,心也轻,财也轻,例如用傲慢心给穷人一块钱,还要叮咛:“下次不可再来了喔!”这是心财俱轻。
此外,还有施受的不同,有时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例如我们到监狱里,或到一些苦难的地区去布施,我们是慈善为怀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净,可是接受的人心里不清净。有时施者不清净,受者清净,例如有人偷窃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到寺院里去添油香,去做功德,这是布施的人不清净,接受的人清净。有时施受俱清净,例如宝积佛用香、花供养佛陀;又如无尽意菩萨用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礼敬有道德的人。有时施受俱不净,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净,例如盗贼窃盗赃物给贪一官污吏,金钱来路已经不正,又再拿去贿赂,这就是施受俱不净。
因此,说到布施,有时候同样的布施,但因钱财用法不一样,对方接受的心态不一样,而我布施的出发心也不一样,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坛经》里说布施“了无功德”,因为有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们本体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减,无多无少,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识。
二.
净土在那里?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在那里?地狱在那里?”依我的了解,天堂、地狱在那里?我有三种说法:
1天堂当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当然是在地狱的地方。
2天堂、地狱在那里?在人间。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你看,现在有的人住在高楼大厦,住在山顶上的别墅里,享受着清风明月,以及冷气、冰箱、豪华的汽车、电视、地毯、席梦思的床 铺、山珍海味等,这不是天堂吗?但是,人间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狱。你到市场里面去看一看,市场里到处倒挂着剖肚挖肠的鸡、鸭、牛、猪,那不就是刀山剑树吗?你到那许多贫苦的地方,看那伤残人士居住的地方,髒乱、一陰一暗、潮湿,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断脚,盲聋瘖哑,这不就是人间的地狱吗?
3天堂、地狱在那里?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的心,一天当中,时而天堂,时而地狱。例如,早上起床 ,心里面无忧无虑,到公园里去运动、慢跑、享受新鲜空气,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但是,回到家里,往饭桌上一坐,“有甚么鱼肉、珍馐美味好吃的吗?”生起贪欲的心,那就是饿鬼的心。假如吃的东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掼,碗一推,生气了,瞋恨心,那不就是地狱吗?有时还要骂人、打人,愚痴,这不就像畜生的行为一样吗?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心里时而天堂,时而地狱、饿鬼、畜生。可以说,在一天二六时中,天堂、地狱不晓得来回多少次;每天我们都在天堂地狱的边缘来来去去,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知道了天堂、地狱在那里。现在,接着谈六祖惠能大师在〈决疑品〉里讲到净土,净土和天堂到底有甚么不一样?
有时候上了天堂,福报用尽,还是会退堕;净土只有上升,没有退堕,这是第一点不同。第二点、天堂里和人间一样,仍然有像君臣、眷属、上下等阶级的差别对待;净土里则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莲花化生,没有差别。
说到净土,大家就会想起极乐净土。我们读过《阿弥陀经》的人会问:“极乐净土在那里呢?”
“十万亿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
其实,这只是比较上的说法,真正从法性上来讲,净土是没有远近之别的,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例如维摩居士,在他的生活里,行、注坐、卧之中,真是“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他到学校里讲学,讲堂就是他的净土;他到市场里购物,市场就是他的净土。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过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能第一的舍利弗,曾经怀疑的问佛陀:“佛陀!诸佛的净土都是清净无染,为甚么您的娑婆世界到处充满生老病死,又像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一样,人人生活在苦恼之中呢?”
佛陀对舍利弗说:“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这样。”说完随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顿时变为金色。他对舍利弗说:“这就是我的净土。”
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地藏菩萨,他以地狱做净土。所以,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关于净土,我把它分成一人 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极乐的净土,还有唯心的净土、华严的净土。现在我再把它们一一做个介绍。
1人间净土:常听人慨歎说:“人间没有一块净土,人间到处充满了险恶、纷争、不平,就像三恶道一样!”其实,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人间,如果安和乐利,民丰物阜,人人和善,彼此尊重,这不就是人间净土吗?所谓人间净土,必须要具备八个条件:
◆国土,没有环境的污染:现代社会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环境髒乱,空气污染。因此,人间净土的第一个条件,必须要美化环境,使我们生活的环境从家庭到社会没肮脏的污染,只有清净的环境。
◆经济,没有财产的占有:现在的社会,一般民生的物质、经济生活可以说都很富有,只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经济、物质是要从勤劳中,从结缘里慢慢获得,他总希望“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能发财、富贵,所以铤而走险,窃盗、诈骗,破坏了净土的形象。在人间净土里,经济是净化的,没有财产的占有,只有均富的日用。
◆生活,没有恶人的残害:佛经上有一则六根会议的寓言:有一天,眼、耳、鼻、口,一齐向眉毛抗议,毫无用处的眉毛为甚么高高在上,而各有所司的眼、耳、鼻、口却要屈居下方呢?眉毛被攻击得招架不住,只好知趣地换到最下方。但是大家一看,眉毛在下面古怪,不像个人,不得已又请眉毛回到原位。这时大家终于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眉毛的无用才是真正的大用;觉悟到互助互爱才能共存。所以,在人间净土的社会,对于人民的身体、生命都有保障,都能不受侵犯,自一由 平等,正如佛国净土,没有恶人的相残,只有互助的友爱。
◆处众,没有人我的是非:我们的社会充满人我是非、恩怨利害,见不得别人有好处,放不下别人比自己强,互相攻讦、毁谤,彼此打击、破坏对方。例如:你好,我心里难过;你伟大,我心里就不高兴。人间净土是彼此尊重,互相礼让,没有人我是非,只有和谐的眷属。
◆一交一 游,没有猜疑的误会:猜疑、误会将使原本和乐的人我之间、家庭、社会变成愁云满布的囚牢,因此人间净土的条件之一就是人我的往来要建立在彼此的坦诚、互相的信任之上。也就是社会大众没有猜疑的误会,只有互相的信任。
◆政治,没有迫害的冤屈:娑婆世界里,由于立场的不同,利害的冲突,仍然不能免除政治上的迫害。一个理想的政治环境,有的只是道德的感化,而不是权术的控制;过的是和平自主的生活,而不是恐惧躲藏的苦难,所以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大家平等,人权有保障,没有迫害的冤屈,只有德化的和平,我们就具备了人间净土的第六个条件。
◆一交一 通,没有事故的发生:我们的世界里,常常为空间的问题感到困扰,因此,在一交一 通上不是感到非常不便,就是发生事故,令人遗憾。人间净土的一交一 通,是没有事故的发生,只有自在的生活。
◆社会,没有阶级的差别:我们的社会有秉赋上贤愚智劣的先天不同,更有职位上贵贱轻重的人为差异。不合理的制度,制造了人间许多的矛盾、冲突,形成不平等的阶级歧视。在佛教看来,任何一个众生都是具足佛性,无比尊贵。因此,人间净土是没有阶级的差别,只有大众的平等。
2天上净土:天上的净土,即所谓的“天堂”。天堂的情形是怎么样呢?天上和人间到底有何不同?至少有四点不同:
◆天上的寿命长久。依佛经上的记载,距离人间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活到五百岁,等于人间的九百万年。往上推算,一直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长达八万大劫。
◆天堂的人身体高大。依佛经记载,距离人间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人,他们身高九十丈。愈往上的诸天,身高就愈巨大。色界的最上层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约有二十六万五千公里那么魁伟,而台湾全岛从台北到高雄全长不过五百公里左右,天神的形体有多么伟岸硕大,就可想而知了。
◆欲乐自在,胜于人间。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物质非常的丰富,不但不处饥寒,而且已经泯除了忧悲苦恼、怨憎愤恨,一切已经到达随心所欲、有求无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轻安快乐的禅悦。
◆定中安乐。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里,他们都是过着禅定的生活,享受定中的轻安自在、法喜禅悦。
3极乐净土:极乐净土也有四个特点:
◆没有男女的占有。在极乐世界里,不像人间,他们没有男人、女人的分别;极乐净土的民众,都是莲花化生,所谓“九品莲花为父母”,所以他们没男女相。不过,有的人会认为,没有了男人、女人,人生有何意义?其实男女是苦恼的源头,假如没有男女相,这个世间一定减少很多问题。
◆没有烦恼忧虑。根据《阿弥陀经》云:“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因此,极乐净土的众生,没有贪欲、瞋恨、愚痴、嫉妒等烦恼罣碍,只有无尽的快乐。
◆没有经济的匮乏。极乐净土到处都是七宝所成的亭台楼阁,到处都是金银财宝,连地上都是黄金铺地。他们不需要用钱,因此没有经济的匮乏。
◆没有恶道的恐怖。人间不但有很多自然界带来的痛苦,如水灾、旱灾和风灾、地震等,还有很多的虫害、疾病,尤其是人为的战争灾难,种种的人我纷争,真是有如恶道般恐怖。极乐净土里,没有三恶道,只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因此没有恶道的恐怖。
4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唯心净土。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
◆随遇而安:你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
◆随缘而生:你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
◆随喜而作:你能随喜工作,当下就是净土。
◆随心而住:你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土”。就如天上的太一陽一、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风下雨也好,太一陽一、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祝
5华严净土:《华严经》指出的净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无异:别人说一说多,其实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动静一如:尽管无常变化,尽管世间不安动乱,不过,你的心安静自如。
◆净秽无别:即使身处污秽里面,你要清净自己的心。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净土里面。
三.
六祖对弥陀净土的看法如何?
在各种净土里,禅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净土,是本心的净土。然而对于《阿弥陀经》所说的弥陀净土,六祖大师又是甚么看法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禅宗主张不着相,提倡“即心即佛,自性是佛”,所以禅师们过去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甚么佛来要佛斩呢?难道对佛(自己所信仰的中心),还有甚么仇恨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说明禅宗最看重我们的本心,自性上有了污染,有了牵挂,就如同我们乘船过河,到了彼岸以后,如要把船放下来,如果你放不下,难道还要背着船走吗?
禅宗主张:我们信佛、拜佛,其实我们自性本来就是佛,佛性人人本具,因此不要再到心外求佛,佛在心内,你也不要想到心外有净土,净土就在心中。
但是,理上是如此没有错,然而当我们还没有开悟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拜佛,我们还是承认,我们要念佛才能成佛。所以,六祖大师站在禅宗立场,虽然肯定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就是对佛说圣言量的肯定,这固然是很肯定,但是六祖大师并不鼓励大家忘记自己“即心即佛”,而一味地往心外求法,一味地要往生心外的西方极乐净土。
六祖惠能大师说:“西方极乐世界,远有多远?十万八千。”在《弥陀经》里则讲“十万亿佛土”,一个佛土等于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十万亿佛土,就是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表示很远、很远。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上智之人,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十万亿佛土之外,当下就是。所以,在《阿弥陀经》里也说到,一个人只要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于一念顷,即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真正的净土,没有远近的。一个悟道的人,像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没有时间的限制,超越了时间;无量光──没有空间的限制,超越了空间。我们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那就是宇宙的真理,也就是“远近不二”──没有此土,没有彼土,当下即是。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说到:“在我们东土的人造罪了,大家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因为有了妄想杂念,也造了业,那么他们往生到甚么地方去呢?”意思是说,你心性不明,你罪业不除,你在佛土里面,那也是像在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里,如果你能明心见性,当下就是佛国。因此,净土就是要明心见性,心外无法,心外也无净土。禅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过去在丛林禅堂里,除了参禅以外,不准念佛,所谓“念佛一声,漱口三日”,然而净土却又提倡念佛,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就以净土宗来说,他教人念佛,主要也是要用念佛的这一个正念来对治妄念,妄念一除,正念生起,进而以无念来对治有念。因为有念也是迷,能够“不念而念,念而不念”,那不就是无,就是禅。所以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主要的,都是要藉念佛、参禅来净化自己,升华自己,找回自己。所以,《六祖坛经》要我们不要多伺妄求,当下改变自己最为重要。比方说,你在生活里,把生活改善,你的生活里就有净土;你用心美化周遭的环境,你的环境就是你的净土。所以,我们要往生净土,往生极乐净土固然很好,不如往生你自己当下的净土,也就是你自己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环境,那就是你的自性的净土。所以,我们对净土的看法,应具备有四个意义:
1人事相处的和谐。我们在人间,有时候为了人事不和谐,常常引生很多苦恼;怨憎会固然很苦,恩爱别离也是很苦。所以,人事相处,应如君子之一交一 ,彼此互相尊敬、和谐。人事的和谐,就是我们人事上的净土。
2心里净化的安祝我们有时候熙熙攘攘,劳劳碌碌,心里动荡不安,心里贪瞋无明,我们的心内找不到一个真正安住的地方。现在的社会,大家建华屋,建高楼,富丽堂皇,身体有所安住了,但是心里没有安住的地方,因为心里面罣碍名利得失、是非好坏。所以,我们如果用禅净化心灵,使我们气质安详,使我们的心安住在禅的上面、安住在慈悲的上面、安住在般若智能的上面、安住在虚空广大无边的上面,像太一陽一、月亮,安住在虚空里,每天游遍四方,逍遥自在。所以,《六祖坛经》主要的就是要为我们的心找到一个安住的地方。
3恐怖斗争的消除。所谓净土,在净土里没有竞争,也没有恐怖。在世间上,每天人和人争,人和自然争,人和畜生争,到处斗争,到处充满恐怖。所以,如果生活没有安全感,那就不是净土。
4平等自一由 的实践。在净土里,我们要平等,要自一由 。例如民一主 政治选举,那就是平等;民权受到尊重,那就是平等。所谓自一由 ,就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所有,不侵犯别人的因缘。自一由 平等,这才合乎净土的意义。
不过,我们希望:净和禅是没有分别的,参禅的人不要诽谤净土,念佛的人也不要排斥禅宗。永明大师的《参禅念佛四料简》,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无禅有净土,梦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一陰一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 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所以,禅净应该双修。
自古以来,禅宗和净土宗时常发生一些纠纷,参禅的人认为念佛的人是心外求佛,是靠他力;念佛的人也批评参禅的人不靠佛力,那有那么容易成就?所以,禅净之争一直成为佛门一个重要的问题。永明大师的《参禅念佛四料简》,提倡禅净要调和。他说:如果你参禅又念佛的话,就好像带角的老虎,既可以现世作人师,来生也可以作佛祖,这是第一个主题。第二、假如你没有参禅,你只念佛,念佛很稳当,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又何愁不开悟?第三、有禅没有净土,十人可能会有九人走叉了路。所以,参禅没有名师指导,常常着魔,常常有其它的意外事情发生。假如没有禅,又没有净土,更是危险,将来百年以后,地狱、饿鬼、畜生,铁床 并铜柱,万劫千生没有个人可以依怙,又如何能得度?
禅和净究竟那一个好?过去有两个徒弟,有一天,大徒弟来跟师父说:“师父!现在这个时代,最要紧的要弘扬禅宗。你看,禅,多高的智能,生活里有了禅,多幽默,多有境界!现在西洋人都学禅,我们今后要弘扬禅宗。”
师父听了点点头说:“很好!”
大徒弟走了以后,小徒弟来了,“师父!人生如苦海,所谓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必须要念佛,念佛如同坐上一艘安全的救生艇,念佛才能慈航普渡,我们要弘扬净土。”
师父说:“你说得对,很好!”
小徒弟也走了。在旁边听话的侍者觉得很奇怪:大徒弟说禅宗很好,小徒弟说念佛很好,究竟那一个好呢?于是问师父:“你刚才说他们都好,究竟那一个好呢?”
师父说:“还是你的好。”
从这则公案可以说明,一个真正悟道、有修有证的人,看根机,适合那一个根机,就是那一个好。有时候,禅宗批评净土,净土诽谤禅宗,这样一来,受害的是佛教徒。因此,希望我们都能秉承过去的祖师、诸位禅宗大德们的这种看法,我们还是有禅有净土,来过一个“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的这种修行生活吧!
四.
如何能亲觐弥陀和净土?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净土,怎样才能看见净土?怎样才能亲觐阿弥陀佛呢?
自古以来,我们从《净土圣贤录》的记载证明,不少人现世今生就能亲觐阿弥陀佛,就能亲见极乐世界。例如明朝的袁了凡,他见过极乐世界的净土胜境,见过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在一江一 西庐山结社念佛,也曾经三次亲见阿弥陀佛现身。唐朝善导大师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每称念一句佛号,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佛号,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佛号,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称为光明和尚。
二、三十年前,我在宜兰有个念佛会,那里有个信徒,大家称她为阿敏姑,她也曾亲见过极乐净土,见过阿弥陀佛。
以上这些事迹,都是净土人士所讲,禅宗不讲外相上的净土,他们主张“自性的弥陀、唯心的净土”。因此,如何能亲见弥陀和净土?以禅宗来讲,就是要了然自性,自己对自己要明明了了的认识,要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甚么。现在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色身,有一个假相,这个色身上面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天天和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于是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认识;一旦有了认识,就会分别,一有了分别,种种的差别、种种的现象,世间的好好坏坏、是是非非,便无有了时。
因此,佛经常常把我们的身体比喻成一个村庄,这个庄村被六个贼人盘据了,所谓:“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无事上街逛一回,惹出是非却问谁?”六个贼人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又以心(意)为首领,日夜指使着这六个贼人在我们的身心里面为非作歹,因此,有一首偈语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学佛首重治心,心调伏了,其它的眼、耳、鼻、舌、身都会跟着听话,所以“擒贼要擒王”。
不过,调心治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诚如王一陽一明先生所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执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欲乐,引生种种的烦恼痛苦。因此,如何守护我们的六根门户,不使它蠢动妄为,是修行不可忽视的功课。
我们的心也像一座宝矿,学佛修行正如开采心里的宝矿一样,只要我们能把心里的宝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开采出来,就能“得度”。
经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那么,我们的心性如何契合佛道,如何亲见弥陀净土?在《六祖坛经》里告诉我们:“常行平直,便见弥陀。”如果我们的心能安住在平等上,心能平直无谄曲,便能与佛道相应,便能得见阿弥陀佛。所以,六祖大师指示我们:要求作佛吗?佛要向我们本性中求,所谓“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外的法都是差别,都是无常,心外无佛,佛要向自我的心里来求。
《六祖坛经》又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时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如学习 他的慈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只要你有慈悲,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念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大喜大舍,你有喜舍,你有欢喜为人服务的心,你就是大势至菩萨。你念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能净的意思,如果你自心清净,你就是释迦牟尼佛。
我们常见一般佛殿里供奉着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的左右分别是观世音与大势至;把观世音的慈悲和大势至的喜舍结合起来,就是阿弥陀佛。再如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三宝佛,释迦牟尼佛的左边是东方药师佛,右边是西方弥陀佛;把东、西调和,把生和死调和起来,能不生不死,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法身毗庐遮那佛。
我们研究《六祖坛经》,想要觐见弥陀,想要见到净土。其实,不管是见佛,还是净土,都不能执着表相,正如标月之指毕竟不是月亮,我们不要以为手指就是月亮,要能避开手指,才能见到月亮。也就是说,我们要觐见弥陀或净土,不是在相上求,不是在口里念,是要向心里去找,人人心中皆有佛性。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正等正觉的时候,第一句发出的宣言即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就是说,每个人本来都是佛,只可惜因为有无明妄想,不知道自己是佛;如果去除无明妄想,自己就是佛。所以,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见到自性的弥陀,如何才能建设自己的净土呢?
1除人我,须弥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别心,要把人我的执着去除;人我的执着就好像须山,障碍人际的和谐、沟通。人我一除,阻碍也就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一再要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邪心就好像贪瞋迷妄,如海水里的波涛汹涌,搞得我们身心不得安宁;邪心一除,海水就枯竭了,就没有大水之患。
3烦恼无,波浪灭:《百法明门论》说,我们的烦恼有大烦恼、中烦恼、小烦恼;有根本烦恼、枝末烦恼、八万四千烦恼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为甚么会感到艰难困苦,感到不安,就是因为有烦恼扰乱我们;烦恼一除,波浪就会消灭,自然风平浪静。
4毒害亡,恶龙绝:烦恼不但恼害自己,同时恼害别人,例如,幸灾乐祸,损人利己。如果把这许多毒害人的心忘记,恶念就会灭绝,恶魔就不会扰乱我们。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既然如此,为甚么我们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声求佛,还要为佛像装金?其实佛像只是一个引导,我们拜佛,主要是要拜我们自心本性里的佛。
唐朝有一位丹霞天然禅师,有一天到一个寺院去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他就把佛殿上木刻的佛像拿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看,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禅师从容不迫的回答。
“胡说!木刻的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说:“既然是木头,没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
在丹霞禅师的心目中,我佛如来的法身遍满整个世宙世界,而不仅仅是雕刻的佛像,对禅师而言,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质,宇宙真理才是我佛法身的整个表征。由于纠察师所认识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烧佛欲取舍利,他所认识的佛像才是有灵性的。
不过,讲到这里,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既然如此,以后我们到了寺庙里,也可以把佛像拿下来烤火。其实大家要知道,佛像对于一个尚未见性悟道的人来说,正如过河需要船筏一样,但是一旦过了河,就没有必要背着船走。
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认识了自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到那个时候,随你要烧佛像或呵佛骂祖都可以。但是,在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佛,还是必须藉着佛像来觉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五.
何以说“人有二种,法无二法”?
经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教的修行法门尽管有八万四千之多,但是最后的目的,无非是要见性成佛,了脱生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六祖大师说:“人有两种,法无二法。”
所谓“法无二法”,意思是说,纵然如四弘誓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有无量无边,(例如我们平常念佛、参禅、礼拜、作观等,都是修行的法门。)但是我们所证悟的真理只有一个。正如世间上有好有坏。有是有非,有善有恶,世间法虽有善、恶,但是,法的本体非善非恶,法就是法,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没有差别的,因此说“法非善恶,善恶是法”。
在佛经里有个譬喻说:“三鸟飞空,空无远近,迹有远近;三兽渡河,水无深浅,迹有深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只老鹰、一只鸽子、一只麻雀,三只鸟在空中飞行:老鹰一个展翅,飞行几十里;鸽子用力一飞,只有一、两里路;小麻雀振翅,用力飞了好久,也只是几十丈。虚空本来没有远近,只因三只鸟的能力、程度不同,因此飞行的距离有了远近不同。又如三兽渡河,大象要过河,牠只是头部浮在水面上;一匹马渡河,也是头在水面,脚在下面;一只小白兔,很用力,头在上面,牠也过去了。三兽渡河,水无深浅,可是,大象、马、兔子这三兽的程度不一,因此在过河的时候就有了深浅之别。所以说,人有圣凡之分,真理的法,却只有一个。因此,经典告诉我们,学佛应该依止四法修学:
1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学佛应该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该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识:智指无漏的般若智能,识是指有漏的分别意识。因为世相虚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分别、认识的现象,时刻都随着虚幻的世相而变化,所以以识来分别、认识世间的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毕竟不够彻底;而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好比一面镜子,可以如实照见世间万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学佛不仅要“依智不依识”,还要进一步“转识成智”,如此才不会被世间幻象所迷惑。
3依义不依语:语言文字是用来诠释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体。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也可能因为断章取义,或因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而造成误解。世法尚且如此,何况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六祖大师甚至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微妙的法门和真理,无法只靠文字来表现传达,所以学佛应该从义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应该在语言上推敲、计较、执着,否则造成文字障,只会与道相去日远。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法有世俗谛与第一义谛之分。世俗谛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义谛是究竟绝对的真理。方便法门是佛陀为适应众生的程度、根机而施设,我们不能把方便法当成究竟。最究竟的是与佛心想应,所以学佛应该依了义佛心,不依不了义的方便。
《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说种种法,是为了帮助众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头指引我们见到月亮,所以修学佛法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因执着指头,反而障蔽双目,见不到月亮。
这个譬喻同时也是说明:佛陀的法,正如过河所需的船筏,一旦过了河,上了岸,就应该把船放下。意思是说,我们平时拜佛,一旦成佛了,就要把拜佛放下,如果还要执着拜佛,就如同过了河还背着船走,而成为一种执着,执着就是一种病,所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千经万论,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要我们明心见性,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要达到这个目的,唯有一乘的佛法,也就是《维摩经》指出的“不二法门”。
在《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有一天,维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前往探玻双方几番对答后,突然话锋一转,维摩诘问道:“诸位!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依照各人所知,各自述说吧!”
于是先后有三十一位菩萨,各就所见,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没有人再发言了,维摩诘于是问文殊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
文殊菩萨回答:“照我的见解,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这才是入不二法门。”意思是说,一实妙道,不可以用推理、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去揣度探寻,必须直观体验,向内发掘,能够这样实践,才能够进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说后,反问维摩诘说:“现在换我来请问你,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此时维摩诘默然无对,众皆愕然,唯独文殊菩萨智能超人,懂得此中奥秘,乃向大家赞叹说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意思是说,不二法门离言绝相,如何用语言表达?如果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就不是真的不二法门了。所以维摩诘的“默然”,意味着无上妙道不可以言说,不可以文诠,超越这些有形的障碍,直探本源,这才是菩萨的入不二法门。
由于维摩诘这一“默然”的回答,蕴涵着无穷的妙义,不但否定了前面三十一位菩萨的答案,连文殊菩萨的答案也给推翻了,留下“维摩一默如雷”的美谈。
所谓“不二法门”,例如太一陽一每天从东边升起,黄昏又从西山下去,每天朝升夕落,升也未尝升起,落也未尝落下,第二天它又会再度升起。所以,升起了又下山,下山了又再升起,起起落落,生生灭灭,等于一个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也未尝生,因为生了要死;死也未尝死,死了又要再生。因此,生死不是两个,生死是不二的。
我们也常听到现代人说:“东方的文化为体,西方的文化为用。”体和用是不二的,乃至世间、出世间也是不二的,烦恼和涅槃也是不二的,有和无也是不二的。但是凡夫的心里,有就是有,无就是无。其实,有的未尝有,无也不是无,所谓“空中生妙有”,要无才能有,要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虚空不空,如何容纳森罗万象?所以,要从空里面才能显现胜义的有,我们要把空有的两头截断,把它归于中道,中道就是一真法界,这才是真正的真理。
唐朝的大梅法常禅师,在六祖徒孙马祖道一禅师座下悟道了。马祖道一接引学人的方法,就是凡是有人问道:“甚么是佛?”马祖禅师就回答:“即心即佛。”“甚么是心呢?”马祖禅师也是回答:“即佛即心。”
大梅法常禅师就这样悟道了,悟道以后,另建丛林度众,跟随他参禅学道的学者名士数百人,马祖道一禅师有一天派了一个大弟子法试探他看他有没有真正开悟。
来人问:“师兄!请问你在师父那里究竟得到甚么道啊?”
大梅法常回答:“老师讲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所以我悟道了。”
“老师现在已经不讲『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了,老师现在的道是『非心非佛』、『非佛非心』呢!”
大梅禅师听了这话以后,眉毛一皱说道:“这个老和尚,专门找人麻烦;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是我的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大师兄回去后把大梅法常的话述说了一遍,马祖道一听了以后高兴的说:“梅子熟了!”
这话一语双关,“梅子熟了”,是说大梅法常禅师是真的开悟了。所以,在我们凡夫看来,“非心非佛”、“即心即佛”是两种,但在真正开悟的禅师心中,他肯定自己,因此管他是与非,管他有与无、好与坏,在我看来都是一个,这才是真正懂得“法无二法”的真义。
六.
迷悟之间差几许?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种种的说法、开导,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觉悟,要我们去迷趋觉。
迷与悟之间究竟相差几许呢?其实,迷和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觉,就是佛祖,所以有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佛与凡夫本来是一样的,因为人人皆有佛性,佛也是人成的。在中国的民间信仰,有很多神明,他们有的过去也曾造福人间,甚至也有了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力。但是佛教并未把这些神明定位在佛、菩萨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迷悟不同。
所谓佛、菩萨,一定要觉悟。觉悟甚么呢?觉悟缘起法。也就是觉悟到你和我不是两个,你和我是一体的。王一陽一明说:“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对于觉悟的人而言,众生不是心外的众生,世界不是心外的世界,宇宙万有和我都是一体的,宇宙万有都在我的心里。所以,佛教对其它的宗教,并不是不尊重他们,只因悟道的层次有异,因此有迷悟的差别。
甚么叫做证悟真理?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他悟道成佛,到底悟到甚么?佛陀悟到的就是缘起法,也就是悟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悟到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能单独存在,悟到宇宙万有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
有关因缘所生法,讲起来很容易,真正的涵意却不容易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因缘法,必能时时心存感恩,感恩国家社会,感恩大众的成就,我们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佛与凡夫的差别,只在于一个悟与迷的不同而已。
迷悟之间差几许?迷和悟究竟有甚么不同?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忽然朝佛像的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看了很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甚么把痰吐在佛像的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对不起!我还要再吐痰,请你告诉我,在虚空之中,那里没有佛?我的痰应该要往那里吐呢?”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佛,因为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佛的法身流露在自然宇宙之中,那里没有佛呢?马祖虽将痰吐在佛像身上,这表示他已经认识诸佛的法身,可以说,他已经悟道了。
然而真正的悟和迷,事实上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别的。
在一间寺院里,有一个年轻人正在打坐。老禅师回来了,他没有站起来,老禅师就教训他:“年轻人怎么这么没礼貌!老师回来了,怎么站都不站起来一下呢?”年轻人心想:“禅宗的禅师们讲话,常常是怪怪的,常常都很颠倒,我也可以跟你说两句禅话,表示我悟道了。”于是就对禅师说:“我怎么没有迎接你?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起来迎接你,不是一样吗?”
老禅师听了以后,上去就给他一个耳光,年轻人被打了以后,很生气的说:“你怎么打我呢?”
老禅师哈哈一笑,“年轻人!我告诉你,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禅师们讲的话,有时候看起来好像不合乎逻辑,实际上是非常合乎真理的。
有个小偷到寺院偷东西,但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可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 上的无相禅师开口说道:“喂!你走的时候,记得替我把门关好。”
小偷最初吓了一跳,随即就说:“你这个和尚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寺里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可偷!”
禅师对小偷说:“你真莫名其妙!难道要叫我老和尚天天去辛苦赚钱来给你偷盗吗?”
从这一段对话也可以看得出来,悟道的禅师面对事情时的洒脱,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样。
在美国夏威夷,曾经有一个参与越战阵亡的军人,因为笃信佛教,家人于是为他礼请了一位老和尚来他为举行告别仪式。在一般的告别祭典中,除了诵经以外,通常总要为亡者说法。当时老禅师心里想:“这个人是一个军人,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为了保护人民的自一由 而捐躯作战,阵亡牺牲了,现在亲朋好友来为他追悼纪念,不如我就用槍炮的声音,来作为今天的法语吧!”
于是,老禅师在说了一段话以后,后面本来应该说一首偈语,他就改成用槍炮的声音──“碰!碰!碰!”这声音一响,全村的几百人,大家一想到战争的凄惨,想到死亡的痛苦,想到为战争而牺牲的亲朋好友,一时悲从中来,人人痛哭流涕,场面哀悽感人。
当时座中另外有一个还没有悟道的年轻僧人,他一看,这个老禅师今天用“碰!碰!碰!”这么样的感动人心,于是在另外的一堂告别式典礼中,他也如法泡制,把老禅师的这一套学了去运用。一开始,他就“碰!碰!碰!”三声,结果大家不解其意,只觉得滑稽唐突,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了,于是原本哀伤的追悼会,弄得大家笑个不停,场面无比的尴尬。
先前的老禅师,在节骨眼上“碰!碰!碰!”三声,大家痛哭流涕,感到“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后面没有觉悟的学僧,因为不懂佛法的巧妙,虽然一样“碰!碰!碰!”三声,却弄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迷和悟就差那么一点,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吃饭,一样的行住坐卧,不过,有了“悟”,生活的意境就不一样了。
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有一次去拜访法融禅师。据说,法融禅师的道行高深,不但修到百鸟来朝、猿猴献果,而且跟老虎、狮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见狮子、老虎张牙舞爪的样子,不觉举起双手作恐怖状。法融禅师看到,便说:“禅师!你还有这个在吗?”意思是说,你还有恐怖吗?
随后法融禅师就去烧茶,在他烧茶的时候,道信禅师就在一张凳子上,写了一个“佛”字,当法融回来将要坐下时,一看“佛”字,悚然震惊,认为怎可坐在佛上呢?这时道信禅师哈哈大笑:“喔!原来你也还有这个在!”
这则公案是在说明,悟道的禅师应该甚么东西都能够放下,狮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甚至连“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无的心呢?
当然,悟道的禅师在平常生活里面,并不刻意的表现出悟的境界,他看起来仍然和一般人一样。不过,有时候进入到禅的境界、定的境界,当然就不一样了。
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凭妄识在生活,这就是迷。我们如何才能悟道,如何才能对世间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雾里看花?我们如何才能看到真实的世间,如何才能够安住在真心里生活?迷悟的分别究竟在那里?迷悟的分别就在圣凡之间!凡是迷,圣是悟。当你迷的时候,无论走到那里,都觉不好,甚至天下之大,有时候竟无容身之处。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话,那真是“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所以,觉悟的人居住一处,就是居住在一切处,只要悟道,宇宙虚空都我们的。迷悟之间差几许?虽然只差那么一点,却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觉悟呢?
七.
禅者怎样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为了事业的竞争、名位的夺取,造成一人 际间的人我是非、毁誉荣辱等等。如果我们每天“心随境转”的话,生活一定纷纭扰攘,不得安宁。六祖大师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假如我们能够不让心随境转,而能转境的话,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尤其生活中如果有了禅,懂得用禅定来处理生活,处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纵然身处纷扰的尘劳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够随遇而安,懂得过一种洒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随遇而安呢?我分几点说明:
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随遇而安
有的人三餐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没有丰盛的饮食,他就觉得食不知味。有的人一定要穿名牌服饰,一定要住高楼大厦、洋房别墅,如果不能如愿,他就觉得日子不好过。甚至有的人坐车子,舍国产汽车不坐,一定要外国进口的汽车,否则就感觉不自在,这就使生活不能安宁。
然而对参禅的禅师们来说,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只是“借假修真”的方便,因此在他们心中,有无、好坏一点都不计较。例如唐朝的大梅法常禅师,荷叶可以做衣服,松子可以当饮食,一点也不觉得生活很苦。元朝的高峰原妙禅师,一个人住在山洞里修行,每天只靠别人用绳索吊一点饮食让他充饥,大家认为他的生活一定很苦,但是他却甘之如饴。没有衣服穿,他说道德可以庄严仪表;没有水洗澡,他认为佛法可以清净身心;没有朋友,他可以和大自然为良朋友伴。一个小小的山洞,于他却如法界之宽,这就是随遇而安。所以,有了禅,在衣食住行里面就能安祝
2在经济物质上要能随遇而安
经济上,有人有了一百万,还想着两百万;有了两百万,又想要一千万,永远不会满足。但是,有了禅,即使没有钱,也会感到非常富有。例如禅者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他觉抵过万种的富贵。
在很多年前,有一个小姐从新竹来到佛光山,表明出家的意愿,我问她:“为甚么要出家呢?”
她说她不喜欢嫁人,父母愿意把她陪嫁的嫁妆给她带来佛光山出家,我说:“你出家可以,父母给你的嫁妆不必带来。”
她说:“那许多电视机、电冰箱留在家里也很可惜,不如带到佛光山来,送给佛光山常祝”
我说:“那也不行。为甚么呢?比方说,你在教室里面上课,忽然看到有一个人在喝冰水,吃冰淇淋、冰棒,你就会想那是我冰箱里的冰棒。假如你在客堂里,忽然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你会想有人在看我的电视。或者,你天天心里都是冰箱,都是电视机,你怎能安心修道呢?”
她听到我拒绝她把电冰箱、电视机带来佛光山,觉得很可惜,最后仍然舍不得电冰箱和电视机,于是又回家去了。所以,我们的生活如果要靠冰箱、电视、物质、金钱来安住,这是增加生活里的烦恼,而不是安心之道。
3在荣辱得失中要能随遇而安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佛教称之为“八风”,也就是八种能煽动情绪的境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有人对我们很好,感到很荣耀;有时候,也会有受人诽谤、批评等受气的时候。一般来说,受苦、受穷,比较容易忍耐,最难的是受气、受侮辱、受委屈,心里就感到不平了。但是,如果我们生活中有禅,则不管荣辱得失,都能处之泰然。例如近代的弘一大师,有一次到一个寺院去,寺僧不认识他,不接受他挂单,他一点都不介意,随即若无其事的离开。后来有一个人认识他,赶快通知住持大和尚,马上撞钟擂鼓欢迎他,他也没有觉得很荣耀。因为弘一大师有禅、有佛法,所以在荣辱得失里,都能安祝
4在打击迫害时要能随遇而安
前面说过,六祖大师的一生,可以说魔难重重,但是在遭逢各种打击迫害时,他都能安之若素,甚至在猎人群中也能随遇而安。又如佛陀,他在因地修行时,有一次做忍辱仙人,被一个无道的国王割截身体,却能心无怨恨。为甚么?因为禅的力量能胜过一切的迫害。
5在感情是非里要能随遇而安
人是有情众生,离不开感情生活。但是在感情的世界里,好好坏坏、是是非非、善善恶恶,都没有一定的标准。一般凡夫众生,往往执着不当的感情,被感情束缚,产生烦恼痛苦。如果有了禅,则能超越、净化、升华世俗的感情,成为对众生的慈悲,自然不会陷溺在感情的是非里,而能随遇而安。
因此,参禅的人有了禅,就有力量,就能把我们自心本性的能量发挥出来。现在的社会,常常有所谓的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必须要到山中、海里开采能源,甚至于利用太一陽一能发电等。其实,真正的能源是在我们的心里!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禅心佛性开发出来,则在生活里面,有也好,无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真是“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饱能饿,能早能晚,能前能后,能进能退,能冷能热”。有了禅,每一个人都是万能的,因为禅的世界无比空旷;禅的世界,无有限量。有了禅,大自然都是我们的,有了禅,永恒的生命都已具足,还会斤斤计较于世间的五欲尘劳,还会在乎小小的人我是非、利害得失吗?所以,要想在生活里能随遇而安,一定要把我们的禅心佛性开发出来,有了禅,自然能够任运逍遥,随缘放旷。
八.
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那里?
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众弟子,在家、出家学佛本来不分。不过,在家修行往往无法如出家修行那样专一精一、方便,因为在家生活有五欲尘劳,有妻子儿女等种种的束缚、障碍。因此,在家忧悲烦恼比较多,出家生活清净、寂静;在家生活增长烦恼,出家是减少烦恼;在家以执取为乐,出家以出离为乐;在家修行成就小法,出家学佛成就大法;在家魔难比较多,出家能令魔王恐怖;在家多放逸,出家少放逸;在家多奸巧,出家修行,心地容易质直;在家多忧苦,出家多慈悲;在家以财力为宝,出家以功德为宝。
在《大宝积经》卷廿八,对在家与出家生活作了如下的比较:
出家:清净、解脱、无求、富有、成大法、魔忧、正直、寂静、慈悲、不放逸、积功、出污泥。
在家:染污、束缚、多欲、贫苦、成小业、魔喜、谄曲、愦闹、多瞋、多放逸、取财、溺污泥。
在家有无量过患,出家有无量功德。经典里说,在娑婆世界里最好的是:第一是见佛,第二是闻法,第三是出家,第四是悟道。所以,清朝顺治皇帝曾作诗赞歎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又说:“朕为大地山河主,不及僧家半日闲。”由此可知,出家生活比在家好,出家的修行比在家的修行容易成就。
不过说到出家,也不一定要剃发披染才叫做出家。身心都出家固然很好,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也很可贵。所谓“热闹场中作道场”,能在烦恼里面,转烦恼为菩提,才是重要的。例如《胜鬘经》中的胜鬘夫人:“虽处王宫,不着欲乐;身居富贵,常修佛法。”在家,一样可以参禅念佛,一样可以修行悟道;功行到家的时候,一样可以勘破生死,一样能够解脱自在。例如傅大士、庞居士,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六祖大师才说,在家也可以修行。当然,能出家更好,《大智度论》提到:“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因此,能够出家修行最好,但是,如果在家修行,也能像出家人一样发出离心,虽居世俗,心在山林,虽过五欲的生活,心在清净的梵行,如此则在家修行者和出家又有甚么分别呢?
九.
惠能大师怎样指示他人修行?
关于这一个问题,在〈决疑品〉有一首“无相颂”,已经把六祖大师对于修行的看法指示得非常清楚。
无相颂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心能平等,持不持戒都不是严重的问题。但是,心要平等,这又谈何容易?
所谓心平,就是要了悟生佛平等。众生和佛在理体上是平等的,因为佛性人人本具,因此又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生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是凡圣不二的,只是觉悟上有时间的先后不同,于是有圣凡之分。
其次,要认识空有平等。一般人的观念,认为空的不是有,有的不是空,我们把空有分成二边,把有无划了一道鸿沟。然而在真理里面,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所以,《般若心经》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懂得空有平等,就能认识诸法不断不常,即知佛陀的法身和应身是本体和现象,法身没有去来,故名“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教化众生的意思。
此外,一多平等。一和多是没有差别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生万法,万法归一,“一”蕴藏“无限”。所以,世间万法,自性本空,你能了解到自性本空,心才能平;心平则没有分别,没有大小,没有纠纷,没有瞋恼,行为自然就不会踰越规矩,因此六祖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相同的,如果你行为耿直,参不参禅,又有甚么关系呢?
在无相颂里又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你懂得感恩,必然会孝养父母,你懂得仁义,必定上下互相爱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你懂得谦让,对于长幼、尊卑,自然能和睦相处;你懂得忍耐,一切不如意事自然不会斤斤计较,则能止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我们从表相上看木头、石头,那里有火?但是钻木可以生火,凿石可以取火,因为木头、石头里面有火的性能。正如每个人皆有佛性,虽然看不到,但不是没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如果懂得修行的话,虽然是五欲尘劳的娑婆世界,一样可以建设净土,正如污泥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良药苦口利于病,然而一般人却宁愿吃包着糖衣的毒一药;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凡夫的一习一 性总爱听谄媚的甜言蜜语。平时,父母、师长、长官苦口婆心地劝诫,往往视为马耳东风,其实这才是治病疗疾的良方。越不欢喜听的话,其实都是对我们最忠诚的劝告。
“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菜根谭》说:“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佛经也说:“不怕烦恼起,只怕觉照迟。”一个人不怕犯错,只怕知过不改,如果能够每天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检讨,不断地改过,就表示是有智能的人。反之,假如护短,处处都隐藏自己的过失,必定不能进步,也非贤者之举。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所谓修行,不一定局限在佛堂里礼佛、诵经、拜忏,才叫修行;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能够常行饶益众生的事,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佛道,也不一定要花钱布施,布施只是做功德,尤其有相的布施,只能求得人天福报;唯有转有相的布施为无相的功德,才能与佛道相应。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六祖大师告诉我们这一首无相颂,如果我们真能依此修行的话,所谓天堂,何必要到其它的地方去找呢?天堂就在我们的目前。所以,能随遇而安,到处都是天堂,心里有佛,处处都是清净的乐土。
十.
吾人如何来修行?
说到修行,过去中国儒家讲究修身养性;修行包括修身与修心。在佛教里面,不管是那一个阶层的人,都应该要修行。即使你不想成佛作祖,但是,你总应该要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应该修行。
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修行?我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做说明。
1从时间上来说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也不一定要闭关修行,更不一定要昼夜二十四小时不停的修行。每天只要利用零碎的几分钟时间,就可以修行。例如早晨醒来,先不要急着下床 ,可以床 上禅坐五分钟;如果不懂得坐禅,只要静静地坐着,或者观想,或者念佛。如果早晨不方便,晚上临就寝之前,也可以在床 上或地板上打坐五分钟,只要双腿一盘,眼睛微闭,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慢慢地会有一种安详、自在、舒服、愉快的感觉,会让身心清凉、升华、旷达。如果五分钟不够,可以进步到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
这种修行,对于增加健康、增强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我们不要开口闭口就说:“我没有时间。”其实生活再忙,总要有休息的时间,利用休息的时间,就可以静心打坐,也可以参禅悟道。甚至忙著作事的时候,也是修行,如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都可以参禅。因此,不怕没有时间,只怕无心,如果有心修行,时间是随我们自己支配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利用、把握了。
2从内容上来说修行:一般人常说:“没有人指导,我不会修行。”其实修行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即以净土宗念佛而言,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是修行。念佛,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禅。
拜佛也是修行,平常在家里的佛像前,或是祖先牌位前,都可以礼拜,都可以修行。
其实,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禅,其它诸如看经、阅读书刊,做种种的功德,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就是修行。
3居家生活的修行:在家庭生活里,父母、兄弟、姊妹、夫妻,眷属很多,在眷属里面也可以修行。例如,人我相处,人伦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那就是修行。在家庭里面,离开不了感情的生活;感情,不是只有夫妻之情,你可以把夫妻的感情推广开来,去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姊妹,去帮助亲戚朋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修行。
甚至,做一个在家居士,还要有金钱的生活,正因为有金钱的生活,金钱上也可以修行。例如你有金钱,可以多做一点善事,诸如急难救助、教育兴学等。社会上需要爱心,需要帮助的苦难人士很多,用金钱布施,也可以修行。或者我没有金钱,但我慈悲、不贪心,这也是修行。乃至平常说话赞美人,或是说正直的话,所谓“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就是修行。
此外,在家生活都有工作,都有职业,如果身为教员,就尽心把学生教好;身为警察,就认真地执行任务,除暴安良;身为公务员者,所谓“公事门中好修行”,所以,在职业里也可以修行。
4一般的修行:说到一般的修行,我们可以用布施来修行,不管是金钱上的布施、知识上的布施,或是语言上的布施、服务上的布施,都是修行。
其次,持戒也可以修行,持戒就是守法,佛教提倡持戒,就是倡导守法的精神。因此,凡是法律上所不允许的事,不合乎佛法的事,绝对不做,这就是持戒,就是修行。
忍辱也可以修行,有时候遇见不如意的事,看到不如意的人,听到不如意的话,我们正好“忍一口气,风平浪静”,能忍受屈辱,就是有修行的力量。
此外,例如结缘、修福、修慧、梵行,乃至读经、参禅、弘法、念佛、写作等,都可以修行。而经典里也有十法行,即:书写、供养、施他、谛听、宣说、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一习一 等,都可以修行。
修行可以完成我们的人格、道德,所以只要我们依照六祖大师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修行,完成一人 格,这也就是太虚大师所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道完成,还怕佛道不能成就吗?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