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正文(十一)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大師言:“善知識,汝等盡誦取此偈[一],依此偈修行,去慧能千里,常在能邊。依此不修,對面千里[二]遠。各各自修,法不相待。眾人且散,慧能歸漕溪山。眾生若有大疑,來彼山間,為汝破疑,同見佛性。”

合座官僚道俗,禮拜和尚,無不嗟嘆:“善哉大悟,昔所未聞。嶺南有福,生佛在此,誰能得知。”一時盡散。

大師住[三]漕溪山,韶、廣二州行化四十餘年。若論門人,僧之與俗,約有三五千人[四],說不可盡。若論宗旨,傳授《壇經》,以此為依約[五]。若不得《壇經》,即無稟受。須知去處[六],年月日、姓名,遞[七]相付囑。無《壇經》稟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稟承者,雖說頓教法,未知根本,終不免諍。但得法者,只勸修行。諍是勝負之心,與佛道違背。

校記

[一]原本無“此偈”,據敦煌本補。

[二]原本“千里”上有“底”。

[三]“住”原本作“往”。

[四]原本作“三十五千”,缺“人”字,此據敦煌本改。

[五]原本“依”作“幼”,缺“約”字,參敦煌本、鈴木校本改。

[六]“去處”原本作“法處”,敦煌本同,此據惠昕本改。

[七]“遞”,原本作“遍”字,敦煌本同,此據惠昕本改。

世人盡傳南能北秀[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荊府當陽縣[二]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裡漕溪山祝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頓漸?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漸頓。

校記

[一]原本作“南宗能比宗”,敦煌本同。此據惠昕本校。

[二]原本“當陽縣”作“堂楊縣”。

神秀師常見人說慧能法疾,直指見路[一]。秀師遂喚門人志赵唬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