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正文(六)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善知識,總須自體,與授[一]無相戒。一時逐慧能口道,令善知識見自三身佛[二],於[三]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歸依當身圓滿報身佛。已上三唱[四]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自在法性,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身[五]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六]佛,善知識,聽與善知識說,令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身[七]佛。此三身佛,從自性上生。何名清淨“法”身佛?善知識,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八]。思維一切惡事,即行於惡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知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九]常清淨,月月常明,中為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遇惠風吹散卷盡雲霧,世像森[一〇]羅,一時皆現,世人性淨,猶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一一],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正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一切法在自性,名為清淨法身。自歸依者,除不心及不善行,是名歸依。傾吐名為千百億化身佛?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闔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身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見,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常思於後。常後念善,名為報身。一念惡,報卻千年善亡[一二];一念善,報卻千年惡滅。無為常已來後念善,名為報身;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報身。自悟自修,即名歸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一三],不言歸依也[一四]。但悟三身,即識大意。

校記

[一]原本“體”作“聽”,據敦煌本改;“授”作“受”。

[二]原本缺“佛”字,據敦煌本加。

[三]“於”字據敦煌本加。

[四]據敦煌本,將此四字改排小字。

[五]、[六]、[七]原本“三身”皆作“三世”,從上下文看,應是“三身”之誤。

[八]原本作“萬法自性在”,據敦煌本改。

[九]原本缺“自性”據敦煌本加。

[一〇]“森”,原本作“叁”。

[一一]原本“著境”作“看境”,據惠昕本改。

[一二]“善亡”,原本作“善心”於前後意不保,參鈴木校本改。惠昕本作“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

[一三]原本作“皮肉是色身舍宅”。此據惠昕本校。

[一四]原本作“不在妝也”,參惠昕本改。

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已,與善知識發四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慧能道: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邊誓願學,

無上佛道誓願成。三唱

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慧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知情達理自性自度[一]。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痴迷妄,自有本覺性。只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牙來正度[二],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智生般若,除卻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願力。

校記

[一]原本缺“度”字,據敦煌本加。

[二]原本缺“邪來正度”四字,據敦煌本加。

今既[一]發四弘誓願訖[二],與善知識無相懺悔,滅[三]三世罪障。

大師言:善知識,

前念後念及今念,

念念[四]不被愚迷染,

從前惡行[五]一時“除”,

自性若除即是懺[六]。

前念後念及今[七]念,

念念不被愚癡染,

除卻從前矯誑心[八],永斷名為自性懺。

前念後念及今念,

念念不被疽疫染,

除卻從前嫉妬[九]心,

自性若除即是懺。[以上三唱]

善知識,何名懺悔?

懺者[一〇],終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恆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

校記

[一]“既”,原本作“即”。

[二]“訖”原作“說”字,據國家圖書館“有”七九號寫本改。

[三]此“滅”字據惠昕本補。

[四]原本“前惡”作“何西”,據敦煌本改。

[六]原本“懺”下有“悔”字。

[七]此“今”字原本缺,據敦煌本加。

[八]原本“前”作“何”,“誑”作“雜”,據敦煌本改。

[九]原本及敦煌本皆作“疾垢”,參鈴木校本改。

[一〇]原本缺“懺”字,參惠昕本加。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