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9集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六祖坛经讲记 第9集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六祖大师根器很利,一听小沙弥唱诵神秀作的那首偈,便知其还在相上打转,〔未见本性〕。六祖虽然没听过五祖的开示教导,却早就识得佛法〔大意〕,佛法谈的就是「心性」,因为六祖的心清净,所以能够相应,就好像镜子没有蒙尘,照到任何东西都是如实呈现,不会失真。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六祖舂米踏碓八个多月,不曾走到堂前,所以不知道五祖要大家作偈的事情。小沙弥告诉他,神秀上座作了这首〔无相偈〕,五祖教大家诵持此偈,〔依此偈修〕,可〔免堕恶道〕,可得大利益。

【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平常有在诵经的同学,若能了解自己就是诵自己这部心经。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教你读、诵、书写、为人解说,持诵经典可修定、可开智慧,诵经的目的是要明白经意,按经义修行。如果你读诵,种下正的、善的因,就会得正的、善的果,当你明白生命是不断地延续,而因果丝毫不爽,那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功不唐捐。

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一江一 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启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一江一 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稀有。】〔一江一 州〕今一江一 西省九一江一 县,〔别驾〕是辅佐刺史的官名。〔姓张名日用〕这个名字出自《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六祖在五祖这里潜修已经八个多月,他认为因缘成熟了。我们一般人做事情都是随兴、想到就做,有智慧的人就是有能力观察因缘是否成熟。六祖也有一首偈,请别驾代为书写。

【能启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真正想要学佛的人,可以轻视别人、嫉妒别人吗?为什么不可轻视别人?因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对别驾说:「想学无上正觉,不可轻视初学。下下等的人也会有上上等的智慧,上上等的人也会有没心智的时候,如果随便轻视人,会有无法计算的罪过。」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下下人〕讲的是无明障重的人,只要愿意老实修行,也能开启智慧;〔上上人〕,如果不老实修行,会障碍自己的智慧。我们学佛,是来学放下的,不要越学越傲慢。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别驾也是个修行人,听六祖这么说以后,知道自己犯了轻慢人的错误,马上改口说:「你只要把偈念出来,我替你写上去;你如果得法,必定先来度我,别忘了我这句话。」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