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十四集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六祖坛经(第十四集)

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14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我们对于环境的觉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事环境。这里所着重的是人事环境。『色类』是说各色各类的有情众生,佛法一般讲「胎、卵、湿、化」。『自有道』,「自」就是他自己;本来自有真性,真性是一切众生所同具的。真性是清净平等,这是道的意思。道,不妨碍道,所以说『各不相妨恼』。只要我们不起分别执着,即能见到一切万物同此真常本性。

悟道之人,如古大德所说,「彼以毒来,我以慈受」,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必须要真正通达诸法实相,才能做得到。在行持方面,看起来并不难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凡是冤家对头存一种毒害之心来对我,而我能以慈悲爱护之心来对他,这是古人所说的「以德报怨」,这是很高的修养。「怨」没有自性,「毒」也不是真实,而「德」、「真诚」才是真实。佛法讲「慈」,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此境界中必定是怨亲平等,这是佛法所提倡,这是道。离怨亲平等、真常自性的道,再去找道,六祖说「终身不见道」。诸佛所证得的理体是究竟圆满,本无增减,亦无生灭,处处皆圆,所以,万类之中哪个不是佛?本源之性,也就是此处讲的「道」,何曾有过分别?可惜的是,众生背觉合尘,迷头认影,离开心内之道,妄求心外之道,当然是无有是处。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波波』是奔波不停。此地并不是指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劳碌奔波,文字中含有深义,是说我们的心,心到处攀缘永远得不到休息,如此度过一生,一直到老死,必定会懊悔,这一生空过了。换句话说,若要一生不空过,就要修定,心能在境界中做主宰。大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此才能见到真道。『真道』是真常之道,佛法称为诸法实相,亦称为真如本性。要想见到真道,大师告诉我们『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是关键所在;邪正不二,邪正俱不用。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屏息诸缘,不生一念,根尘不偶,一切皆舍,舍相亦无,如此才是正行;正行与道相应,正行才能真正见道。

「离道别觅道」,是邪见之人。三祖教导我们:「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意思是说,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止住;止住之后,心才能定得下来,心才能静下来,直到根境相偶时候,不起分别,不起妄念,一切任运自然。行者能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不违背这个道理,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这就是「行正」。正就是道,除了「正」之外,更无别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道心」就是觉心。没有觉心,人必定是迷惑颠倒。心迷倒,行必然不正。「暗行」就是迷惑颠倒之行,这是修道之人、求道之人,所以不能见道的根本原因。这是修学佛法希望在这一生中有所证悟者,不可不知的关键所在。「道心」,简单的说,无一切妄心,这就是道心。道心就是真心,行正之心亦是道心。行正之人,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则举足下足,无非是道。暗行之人,心住于法,于是眼被法障碍,盲修瞎鍊,无由见道。《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与此地意思相同。「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说明菩萨如何住于道心、如何行正行。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这两句,实在是真正提醒我们。《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道之人,若还常见世间种种过失,可见其妄心并未消除;换言之,「能所」没有舍离。果然「能所」亡了,所见世间众生见同不见;能所双忘,当处是道。古人所谓「十字街头不见有一人在」,功夫到此程度,即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个时候,世间与出世间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若想知道自己所修之道,是真或是假?只须问自己,对待别人过失是见或不见,即能考验。果然确实不见一切众生过失,自己则有相当好的境界。若自己还见一切众生常犯过失,则不是众生有过失,而是自己的烦恼心所与境界相应,所以,是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众生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首偈是说明「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义趣。如果我还在批评别人过失,便是起心分别,我相未忘。他人之过失,与我本来没有关系,起心分别即生瞋恚,烦恼种一子渗入识田,转变为自家之过失,这是不智的行持,所以叫做「左」。『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左」就是错了,自己错了。佛门教导我们要修怨亲平等观。『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只着重在个人的自修。

真正修道之人,一定先要求解。求解的目的,是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确实的了解,不能含糊笼统。了解得愈真切,我们的分别、执着、妄心才真正能放下,所谓是「歇即菩提」,才能歇下。否则,在环境中总免不了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所以不能顿歇,皆由无始劫中的烦恼一习一 气。老同修都晓得,烦恼易断,一习一 气难除。一习一 气不除,障碍明心见性。这十五首的偈颂,诸位要将它念熟,最好能背诵,常常提起觉照的功夫。一遇到境界,心里才动心,自己就能觉察到。觉察什么?「他非我不非」,把自己的分别、执着、妄想、是非顿息。要求自己的心像明镜一样,古人所谓「一胡一 来现一胡一 ,汉来现汉」,一胡一 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照镜子,镜子现中国人的相;随缘现相,没有执着,没有分别,这就叫真心用事。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我们若是动了是非瞋恶之心,或者出言批评他人而与人结怨,这个错误就太大了。不但眼前我们与人结怨,而且识心中还种下恶报的种一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失。所以说「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这两句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是非之心、妄想之心,破除烦恼一习一 气。「却」是排除的意思。「却非心」是排除非议他人的念头。修行人须如如不动,不理他人是非好恶。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们的心,永远像止水一样,自能打破烦恼。宝志公说:「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须臾得道。」又说:「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外境皆空,哪有是非人我?这样才是破除烦恼极妙方法。云门祖师说:「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盛饭,唤什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到这田地,爱憎好恶都与自己真性毫无一交一 涉,这时才真正是天下太平,更无一事。『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是说得大自在,显示参学之事已经圆满,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大休大歇境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