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疑问品 第三卷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六祖法宝坛经 疑问品 第三卷

一日韦刺吏。为师设大会斋。

第三章是疑问品,这是因为韦刺史对於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没有功德,而产生疑问,故来请问六祖大师。

有一天韦刺史为六祖大师设大会斋,邀请所有的和尚、居士、道士、学者、官僚和一般善信来吃斋。做官的欢喜吃肉,但因韦刺史崇信佛法,故劝所有的人来吃斋。「大」表示有很多人来参加,在中国有千僧斋,请一千个和尚来吃斋,千人中一定有个阿罗汉,所以供千僧斋就是供阿罗汉。但那个是阿罗汉?没有人知道,因为你若知道就只供阿罗汉而不供千僧了。我想这里不只千僧斋,也许万人斋都有。

此斋是给六祖大师请客,因六祖大师是出家人,不能请人来吃斋。在家人应供养出家人,而非由出家人供养在家人。前几天有香港来的居士,临走时我告诉她说:「做居士的要供养三宝,不是要三宝来供养你。你做居士在佛教道场里,要发心来供养,而不可在道场里混混饭吃。做居士要护持三宝,而非叫三宝来护持居士。」她听後说:「我这一生中,都没听过善知识对我说如此恳切的话,这真是给我一当头棒喝,我回去後一定要和以前不一样。」

韦刺史是六祖大师的皈依弟子,因他想要很多人来认识、信仰他的师父,所以以请客的方式邀大家来吃斋,所谓「先以欲勾牵,後令入佛智。」食色性也,人都欢喜吃好东西,吃得甜甜的忘不了後就要听听经。当人们初次来时不是为法而是为吃,吃过斋後再听法,发现法的味道比斋的味道更佳,故再也不跑了。

因韦刺史知人心如此,所以他为师设大会斋。他不是为他自己而说:看看我这居士供养三宝,而想出风头。那方式也许像现在竞选总统筹款一样;五百元一客,说:我们要修南华寺,故请吃斋化缘布施而修庙。因这大会斋一定是为造庙而请的,所以他才问梁武帝造寺度僧有什麽功德的问题。

斋讫刺史请师陞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斋毕,韦刺史恭敬地请六祖大师升法座,他代表一般老百姓来请法。他很恭敬严肃郑重其事而启问:「弟子我听闻和尚说法,真不可思议。现在我心中有些小疑问,请大师大发慈悲,特地为我解说。」

六祖大师说:「好啊!你有什麽疑难的间题可即询问,我定为你解说。」

「公」是写六祖坛经者,因尊敬韦刺史是位大官,所以叫公,中文此公字是最恭敬人的。当我的徒弟到台湾受戒时,见到老资格的比丘都尊称为「公」。你「公」一声他就很高兴,若不如此,他就觉得新戒都不恭敬他。

韦刺史问:「和尚您所说的法,是不是和达摩大师所说的道理一样呢?」

大师答曰:「是啊!我是讲达摩大师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韦刺史说:「弟子闻达摩祖师最初从广州到南京,度化梁武帝时,武帝问:『我一生兴建寺庙度很多和尚出家,(那时皇帝最欢迎人出家,所有饮食住处他都供养,且皇帝恭敬你向你叩头,你看这有多好啊!)且又以国财布施穷人,供僧打斋供众,我这有什麽功德呢?』」

你要知道梁武帝他是什麽都要做第一,所以当他见到达摩祖师时,他不求了生脱死之法,而要达摩祖师赞叹他给他戴高帽子。他唯恐祖师不知他的功德——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於是他就自我介绍,说我在此地彼地造很多庙,所有庙里住著很多和尚,他们都是我一手成就而出家的,且我又广大布施供僧。我这个皇帝和他人不同,我这个皇帝是专做好事、做功德的。你看我有什麽功德呢?你看,他不是想求法了生死,而是要炫耀自己的功德。好像某某大护法,到处对人说:「你们知道我吗?我是护持佛教最有力量的,我所有钱都供养三宝了。」其实他去玩女人的钱比供养三宝多出几千万倍,但那却不讲,而只说他供养三宝,连玩女人的钱也都说供养三宝。唉!你说这颠倒不颠倒?这是真的,有人去花天酒地用了多少钱他不讲,但若只供养一块钱给三宝就到处宣扬。这些人必是梁武帝的徒弟,以为做功德後将来可以做皇帝。

达摩祖师听梁武帝这样地自我陶醉、自我介绍、自我炫耀功德、自我卖广告。但因达摩祖师是位圣人,他怎会说些拍马屁的话呢!若是普通人一听皇帝这样讲,就忙答说你有功德啊!你的功德是举世无双的。但达摩是位祖师,他怎会有这种恶意奉承的邪心?所以就说:「没有功德,实实在在没有功德。」韦刺史说:「弟子我不明白这道理,乞请上人为我解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大师答说:「是实实在在没有功德,你不要怀疑祖师所说的话。武帝心里不正当,他只知沽名钓誉,他不知有正法。所谓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是种福田,不可以将福说是功德。功德是属於法身这方面,故修福并不是功德。」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六祖大师又说:「什麽是功呢?见性就是功,见你本来的自性,见你本有的光明妙性。当你有了功夫,就可以见性。譬如坐禅,初而勉强,久而自然,刚打坐时觉得腿痛腰酸,但当你将腿痛降服战胜,至腿不痛时这就是有功,腿仍痛时就没有功。什麽叫见性呢?即见你本来的面目,但这要你自己寻找,我不能告诉你。我若告诉你了,这仍是从外边得来的。要你自性自悟才可,可是这要由善知识来印证你是否见性,而不能自封自是国王、菩萨。像以前来的嬉皮,吃毒一药把脑袋弄昏了,便说自己是菩萨,这简直就是魔鬼。

平等就没有自私心,一切都平等,无私无偏,对任何人也不自私,而是平等待一切众生,大公无私。你能大公无私,这就有德行。你若念念能不滞塞,不执著,那麽就能常见本性。就像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就是真实的妙用,这就是功德。你不在自身找反向外驰求,说你造了很多庙,度了很多和尚,布施很多贫众,供养三宝僧人,这都是向外驰求。外边的是福,而不是功德,当自己功德圆满,就可像佛一样。

你内边心里头谦下不自满,这就是功,而不是说你看我比任何人都好,你看我有多大本领,你看我比任何人都精通佛法。若不能谦下,就没有功。故我们对任何人讲话都要和气些,不要像木头棒子似的,一句话就将人的头给打破了,这一句话比拿铁棍子打人还厉害,若能谦下就没有这不客气的情形发生。

你内心要谦下,看别人都比我好,不要自满,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好像一杯茶,倒满了还倒那就会向外流,那是没有用的,这叫满招损。谦受益,谦就是客气,那你就能得到利益。不是说你看我是最大、最第一、最聪明的。佛法不怕你不明白,就怕你不行,不明白不要紧,但不实行那是没有用的,故外行於礼是德。

自性可建立一切万法,一切万法都是由我自性建立的,这就是功。你自己心的本体离开妄念邪念,这就是德。你常回光返照,见自性常生般若的智慧,这就是功。你用般若智慧应用无方,变化无穷,且无所染著,不做不清净的事,这便是德。因法身是由功德所成就的。你有功德法身也就有成就,假使你想建立功德和法身,就要依我所说的道理去做,这才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若想修功德的人,心里要不轻慢人。不论人或是畜生,只要是众生,就要不轻慢,像常不轻菩萨见到人就向人叩头,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所以他自己也成佛了。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他在过去生中所行的菩萨道。

且要普遍恭敬一切众生。心若常轻慢人,嫉妒旁人,怕旁人比我好,怕旁人比我聪明。吾我不断,将自己看得很大,像前边所讲的,你看我多大,现在是没有皇帝做,若有的话那一定是我的,你们都没有份,因为我比你们都聪明,我可以支配你们,你们不能支配我,故总有个「吾、我」存在。吾我不断,不是有个吾,就是有个我,这两个自己总是放不下,那就没有功了,就因你太自满的缘故。

且你自己也不真实去修行,故自性就虚妄不实。自己本来都不实在,到底自己是个真的或假的都不知道,这就叫自性虚妄。不实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像我叫你不要喝酒,你怎麽又喝了呢?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而搞出一些毛病来,这就叫自性虚妄。自己不认识自己——为什麽会这样呢?就因你没有德行,缺德之故。为什麽缺德呢?就因吾我自大,把自己看得太大了,甚至把自己比作佛,好像某某人说某某法师是开悟的,但我和他是一样的。他自己不说他开悟,却说某某法师开悟,而他和道开悟的法师是一样。那就是自我介绍说我开悟了,这就是吾我自大,绝对没有功德的。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会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善知识,什麽是功呢?即你念念存著正念且不间断,念念修行不停止,久而久之就有功了,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你心里能常行平等率直,而没有一切委曲相,这就是德。你自己修自己的自性,即是在未见性之前就要自己修性。修性即是不生烦恼,谁打你就当撞到墙一样,谁骂你就当他在唱歌,或认为他在说外国语,像人仰天而唾还反唾在自己脸上。他骂你,你不当一回事,那就等於他自己骂自己一样的。你说若打我,我身痛那怎可不还报呢?这就像在晚间没有灯而一头撞在墙上,那你是否对墙打几搴呢?若打几拳反把你的手弄得更痛。你要是不理它,就像弥勒菩萨所说的: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多妙!可是不容易做到,这妙中宝不是随便可得到的。

自修性就是不发脾气,自修身就是不做坏拿,没有慾心、贪心、瞋心、痴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一婬一,这是修身,也就是德。

善知识,功德是从你自己本身去找,而非向外驰求,不是布施供养三宝便说你有功德了。那没有功德,而只有福。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分别的。福德是由你造福业而将来受福报,而功德是你直下承当,当时就得到好处。武帝不懂真正的道理,而非我达摩祖师不讲道理说实无功德。当时达摩祖师本想救度梁武帝,但因武帝自视太大,以为自己是位皇帝,已有无量的功德。菩提达摩想破他这种执著,就说他没有功德。武帝一听就不欢喜,而不睬达摩祖师。即使达摩祖师再讲什麽法,他也不听,所以达摩祖师就走了。果然过了一段时期,梁武帝被饿死了。若说他有功德,那怎会饿死呢?本来达摩祖师想挽救不叫他饿死,令他生觉悟的心,可惜梁武帝的吾我太大了,所以达摩祖师也不能救他。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刺史韦璩又问:弟子我常见出家人和在家人,念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他们都发愿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现请大和尚说一说,能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我愿大和尚为我破此疑惑。

韦刺史他请问这个问题,并非他自己真正不明白,而是因有一般人对这法门不明了,他们以修念佛法门而来毁谤禅宗,说他们吃饱了就坐在那里,那到底是在用什麽功呢?无非是用懒功罢了,不如念念南无阿弥陀佛而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些,念佛的人就这样毁谤坐禅的人。

而坐禅的人就反击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在没有阿弥陀佛时,人又念那一个佛呢?

就这样念佛与参禅互相毁谤攻击,而使人不知那一个是正确的。因这种关系,故韦刺史请问六祖大师。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干。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舍卫国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丰德,因人有五欲财宝之丰故名。它具足财、色、名、食、睡五欲,且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即读书很多且不执著。

在丰德城中,佛说经文能引度教化众生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文说得很明白,说极乐世界去此不远。若照有形相里数说有十万八千。本来弥陀经上说过十万亿佛土而非十万八千,不过六祖大师因对治当时人的偏见,所以说十万八千。十万亿佛土不止十万八千里,而是很多很多。若往自性上说就是十恶八邪,十恶即是身三恶——杀生、偷盗、邪一婬一;意三恶——贪心、瞋心、痴心(邪见);口占四恶,是最坏的,即绮语——说不清净、污浊的话,专谈男女的问题;妄言——讲大话、撒谎;恶口——即是骂人;两舌——专门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即是邪语、邪见、邪思惟、邪业、邪命、邪一精一进(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十恶八邪就是十万八千里路。说西方极乐世界远是为普通下根的人说的。说十恶八邪离我们自性不远,这是为有智慧人说的。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人有两种,这并不是指白种人和黄种人,而是指有智慧的人和愚痴的人。可是法没有两种法,无论是有智慧或愚痴的人,都修这种法,故说法无两般。

迷和悟是不同的,但见解有迟有速。迷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有智慧开悟的人就自净其心,所以说当心里清净那就是极乐世界。你若明白了,那极乐世界当下就是,并非十万佛土那麽远。若你不明白,那就不知有多少亿佛土那麽远,所以说:

「迷时千卷少,悟後一字多。」

迷时又研究这个经典那个经典,但也不明了,若真正觉悟了,不要说研究一切经典,甚至一个字都是多余的。但这要真明白才算,而不能冒充明白,说我不用看经念佛,其实那是懒虫在作怪。有某人对我说:「我从前看了很多书,那都错了,我现在什麽书也不看。」言下表示他已成佛,故什麽都不需要了——这简直是愚痴到极点!根本什麽都不明白而冒充明白,就像「凉水泡茶,硬冲」,用凉水来冲茶那根本冲不开的。所以啊!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人多得很。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这段文六祖大师所说的意思是:无论你是在东方或在西方,必须要不造罪业。你若要造业,则那一方也不可以往生,会生到饿鬼方、畜生方、地狱方去。所以你若修念佛而想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要修善。就是修禅宗也要修善,不修善不做功德是不能成就你的道行。

使君!六祖大师叫韦刺史,说东方人只要心里清净,即没有杂念、自私心、自利心、嫉妒障碍心、贪心、瞋心、痴心,若没有一切的邪念,这就是无罪。

虽然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如果他心里不净,也是有罪的。但这是个比喻,大家不要认为六祖大师说西方人若心不净亦有愆。要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我们这娑婆世界的人不同,他们根本不需要自净其心,因他心本来就是净,而没有贪、瞋、痴,没有三恶道,所以此段只是个比喻,不要以六祖坛经为据,说西方人心也不净,要知西方人心没有净也没有不净的分别。

六祖大师又作一譬喻说:你要是执著东方人一定要念佛求生西方,那麽,西方人造罪念佛,又求生到那个国家呢?这只是个比喻,根本西方人不会造罪业,不过六祖大师为要破人的执著,就故意这样讲。如果你在东方念佛,想生西方,就先要没有罪。你要是有罪,那不只西方,那一方也到不了。你在的那个方向就是地狱。所以六祖大师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难道去极乐世界?所以啊!不要这麽执著。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後除八邪乃过八干。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凡夫俗子不知修自性,不知自己先自净其心就是净土,於是发愿要生东方,要生西方。但开悟的人无论在何处都是一样的,他是随遇而安,在什麽地方也没有分别。所以佛常说随所住处恒安乐。

使君你啊!若心地没有不善的地方,而只存善心,那西方离此不远。你要是尽怀不善的心,常做不善的事,就是念佛想往生也到不了的。

今劝善知识,要先去除十恶不做,就是行十万里路。後除八邪,就是过八千里路。你若念念见自本性,常行事公平正直,那麽,到西方极乐就如一弹指那麽短的时间,便会看到阿弥陀佛。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於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使君!你做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你看人就不敢做十善,说我一做善就会有魔障,但他反而不怕做恶会有魔障,因为恶就是魔做的,所以也不怕做恶。唉!人就是那麽颠倒!

你若不断十恶的心,则你浑身都是罪业,从头到脚每根汗毛都带著一大堆罪业,那你怎可到西方呢?那个佛会来迎接你呢?你做善事,即使不求生西方也会生的。你若不做善事,而想求生西方,那也生不了。因为你有罪业将你绑著,虽说带业往生,只是这样讲罢了,还需要你自净其心才可以。所以说那个佛会接你这个尽造罪的罪人呢?

你若明白自性无生的顿法,那你就会很快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若不悟自心,又不做善事,面光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路程就遥远得很,没有法子到得了。

我惠能(六祖大师自称)说我和诸位在刹那间,将西方移到这个地方来,使每个人都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们愿不愿见呢?大家一听说可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都生出贪心来,於是就叩头顶礼说:若在此处可见,那我们何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我们现愿和尚您大发慈悲,使西方极乐世界现出来,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六祖大师说要将西方极乐世界搬到眼前,我昨天也答应将西方极乐世界搬到佛教讲堂来,但搬要费很多手续和麻烦,故现在我们就地取材,不要搬了,而将我们本身变为极乐世界就最好了!

六祖大师说:各位,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净则佛土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净就是没有一切的染污法,即使在染污上也会变成清净,而不被染污法所转,故说自己的色身是城。

「外有五门,内有意门」:五门是指眼耳鼻舌身。内有意门,内有意念,它有开有合,意念有时想,有时又不想。人心就譬如地,就是极乐世界的黄金为地,性就是国王,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住在自心里边,当性明白了,你知自性是存在的,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也就等於王在这里一样。当性去了,王也就没有。你能明心见性,这就是弥陀现前。当自性在身上时,身心也就存在;若当自性走了,身心也就坏了。要知佛是向自性里修,自心是佛,自性是佛,要在自性上用功夫,那才能成佛,而莫向身外驰求。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也就是自性,自性和佛性是无二无别的,所以你若想成佛就必须在自性里用功夫,就是自净其意,自净其心,要将所有的一习一 气毛病去除,若不除自己的十恶八邪和毛病,而想成佛无有是处,故说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昔。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你不明白自己的自性,迷失了自性,忘了你的自性,这就是众生。若自性觉悟,觉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断恶修善,这就是佛。能行慈悲法、存慈悲心,这就是学观音菩萨。有次我的徒弟对我说:「慈悲对我来讲是很新奇的,以前我不知道这慈悲的意思。」我想不但是我的徒弟不明白,很多其他的西方人对慈悲都很生疏的。为什麽呢?因他们不讲慈悲,所以就对面不认识观世音菩萨。若想要认识观世音善萨,就要去行慈悲法,因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能给他人快乐,这个乐是真正的快乐,而非世间的娱乐如赌钱、看跑马、跳舞等。能真正觉悟再不做糊涂事,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所谓:断无明显法性即是。

什麽叫大势至菩萨呢?就是喜舍,欢喜布施。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四无量心,你若能慈悲喜舍,这就是学大势至菩萨。

你能自净其意,自净其心,返本还原到如来藏性,见本妙明心,真明觉性,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能仁寂然。

若你能以公平正直,没有一点偏私,对任何人都是大慈平等,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这都是比喻,你不要以为平直就是阿弥陀佛。不要生出执著来,听经闻法就怕有执箸,不要说我听法师说平直就是阿弥陀佛,那你把弥陀佛形容得太没价值了。你能心里平直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你说这是六祖讲的,这有什麽不可信的呢?六祖几时讲的,我怎没听见呢?

「人我是须弥」:有人有我这就有须弥山。人有人的相,我有我的相;人有人的架子,我有我的架子。这架子有须弥山那麽高。须弥翻译为妙高,妙高不知它有多高,因它太妙了,所以人贡高我慢就是须弥。在前边的平直和这里的须弥都是比喻。这是叫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在自性上就见一切的毛玻

「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你有邪心就如大海水,你有烦恼就是海水里生出波浪。小波浪就很平静没有声音,大波浪冲起有十几丈高,能将大轮船卷到海底去。就像人烦恼大了,能将智慧光明遮盖,所以我们要小心点,不要生烦恼。

「毒害是恶龙」:有了波浪就会发生危险,这就是毒害。毒害就是恶龙,所以龙宫的恶龙要请客时,就卷起一大波浪,将船上所有人都请到龙宫去赴宴喝龙酒。

「虚妄是鬼神」:一般人说:「我不信有鬼,我不信有神,因我看不见。」根本不要看见,因它就是虚妄的嘛!你看它做什麽?即使看见也是虚妄的。鬼是不能用手抓,你见到好像有个形像,而用手一抓它是的确在那儿,因它只是一个影,是虚妄的,而不是实在的。

我告诉你们如何看鬼看神,鬼是黑色、黑影子,因它属一陰一之故。神是白色的,属一陽一。你看时是有那形像,但视之可见,取之不可得,故它们是虚妄的。

「尘劳是鱼鳖」:尘劳在我们自性就是鱼鳖虾蟹。我对你们讲经讲这麽久都没告诉你们说贪瞋是地狱,这不是说贪瞋是地狱,而是说当你有贪心有瞋心就一定会下地狱,因现已种了下地狱的种一子——贪心瞋心,那将来一定会下地狱的。

「愚痴是畜生」:我常对你们讲经说那人像猪似的愚痴。有人说猪很聪明,说牠知道除吃东西、睡觉外什麽也不做,说牠什麽也不做就是聪明。所以有人要学猪,一天到晚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就吃,到时候就给人宰杀而被人吃。

所以说愚痴就是畜生,你想畜生的一生有何意义呢?但虽没意义牠也愿意活著,如杀猪时牠就吱吱哇哇的叫说:「我不愿意死啊9牠虽这样哀求,但因人不懂牠的言语,故不明白。若你能懂牠的语言,就会生出慈悲心来不杀牠。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各位善知识,你若能常行十善道,那你就可到天堂去。能除去人见我见,那须弥山也会崩倒。去除邪知邪见的心,那海水也会乾竭。当没有烦恼时,波浪也消灭了。我前边曾讲过,那小波浪就是人心里一念一念微细的念头。你不觉得它有波浪,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而大波浪就是烦恼,小波浪是那微细的无明,在你心里就是水波浪,就是前念已灭,後念又至。你若要没有波浪就要去除无明。一有无明就有贪瞋痴此三毒。为何你有贪心呢?就因无明支使你。它说:「我要这样东西,赶快给我弄来」,那贪心就为它找来,财和色亦是如此。若它得不到,就发脾气,像我有一位徒弟说:「我想什麽就要有什麽,为什麽我没有?」这都因无明作怪,就发起脾气而生波浪了。小波浪还不要紧,当生大波浪时,龙王就要开宴会请你作客了。

毒害心忘了,不害人,那内心鱼龙就没有了。因为龙会喷毒气,人一中此毒就会死的。

自己心地上就是觉性如来,放大光明生出大智慧,则外照六门清净——眼见色不为色尘所转,耳听声不为声尘所转,鼻嗅香不被香尘所转,舌嚐味不为味尘所转,身觉触不被触尘所转,意缘法不为法尘所转。当六根门头都清净了,就能破六欲诸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其实六欲诸天就是你的眼耳鼻舌声意。当六根都清净时,六欲诸天就破了,因六欲诸天的种一子和因,就在眼耳鼻舌声意里。眼欢喜美色,就生到天上,因天女很美丽。耳听声,想我若生到天上就可天天听音乐,那比人间的吉他、小提琴、大提琴都悦耳。当你的耳不被声尘所转时,就将六欲天破了,乃至於鼻、舌、身、意都是一样的。

有人问:「当六欲天破了,那地球会不会坏呢?」

答曰:「连虚空都没有了,怎会有地球呢?」

又问:「那我在什麽地方啊9

答曰:「在虚空里最好啦!不必回来了。」

自性回光返照,叫你觉察、觉悟、觉性如来,则三毒——贪瞋痴消灭,那地狱所有一切的罪业都消灭。如何消灭呢?因你没有三毒,没有无明,则一切罪障同时消除,此时就悟得罪性本空。但这先要破无明才会空的。内里光明外边也光明,内外无障碍,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没有三恶道,没有一切的障碍。现在你能内外明彻,三毒消灭,三障销除,这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我头先说不必费手续,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但你若不这样修行,那怎能到彼岸呢?离得这麽远,就是坐火箭到月球都要好几天才到,更何况西方极乐世界要经十万亿佛土,那比月球远上百千万万倍都不止呢!怎麽去呢?最主要是自净其心。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大众听六祖大师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原来自己的身体而自己不会用,自己没有认识自己本身就是极乐世界。这时大家都见性了,於是一起叩头顶礼,且赞叹地说:真是好得很啊!真是从来没有听到这麽妙的佛法,这真是不可思议。大家就说:「我们普遍发愿,愿法界众生,谁听到这个法,就同时开悟,同时证果。」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於道何益。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若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里。」为什麽六祖大师要这样说呢?他是现身说法,他原来在没有出家前,与猎人住了十五年,在此期间他都用功修行,所以他说不由在寺。

在家人能修行,就如同东方人有善心。出家而不修行,就如西方人心恶。这里都是比喻,不要以为西方人心恶。你但自净其心,这就是自性的净土。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怎样修行呢?我愿和尚您教授我。」

大师说:「我现与你们大家说一无相颂,你们就照这方法去修行,那就和我常常住在一起没有分别。假如你不照这偈颂去修行,即使出家剃去须发,那於道又有什麽益处呢?故说: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必须要依照方法去修行,才会得到益处。」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宜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本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心平何劳持戒」:平就是没有贪瞋痴。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贪瞋痴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若心平了,就是心里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无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

「行直何用修禅」:行为能公平正直,这就是禅,禅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一习一 气。所以有的人说心平何劳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没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没有平,就先要不持戒,你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没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骗人说我心平了,但做起事来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气又嫉妒障碍,这种人心怎会平呢?

「恩则孝养父母」:谈到报恩就要孝养父母,因父母生育之恩如山高海深,所以要尽孝道来供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如父母爱子女,这就是慈悲怜悯,这就属於义。

「让则尊卑和睦」:互相谦让则尊卑和睦,把尊卑都看得很平等,和和睦睦,则没有争执纠纷发生。

「忍则众恶无喧」:忍就是不要在背後说人的坏话或人的私處,不要专门去破坏人,嫉妒障碍人,乱造谣言破坏人的清修和名誉。人应隐恶扬善,不应隐善扬恶,这样则一切和平安宁。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古来中国取火是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钻木取火和淤泥生莲,这是说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将慾心断了,在家也一样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来劝导你,指出你的错处,这是你的善知识。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药虽非常苦,但对你的病却是有所助益的。故说「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像做师父的就常挑徒弟的过错:「你不要懒惰!不要贪睡9这在一般人就说:为何时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国人,自一由 惯了,不愿听人的指挥,总是唯我独尊,说:「不论我好不好,我就不要听人家的,我只要听自己,即使我是个木头不懂事,我也要听我自己的,我要独立。」我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思想,不愿意听逆耳的话。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你若能改过,就必生智慧,若不改过这就是愚痴。你若一味护短,有了毛病,总怕人说,且为自己作辩护律师,即使别人指出你的毛病了,还不承认,这种徒弟我见得太多了,他以为可以来骗我呢?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饶益众生,要对人有所助益,不要尽对自己有好处。要知成佛不是说我布施多少万块钱,买个佛来做,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觉性、觉道,是向内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听我的话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切记切记,总要依偈来修行,各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明心见性,才能直成佛道。这个法是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等著谁。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要自己去用功,大家现各回家自己用功去、修行去、自净其心去。我现回曹溪南华寺。你们大家若有什麽疑问,可以快来询问。」

这时韦刺史官僚、善男信女,个个都开悟,信受奉行。你不要管他们如何开悟,你也要想办法开悟才算。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