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讲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讲到这里要插一个问题,你们注意啊!与药师经的念法、修法和念佛都有关。

这几天我事情特别忙,尤其外国各地的中国人、外国人来信问问题的非常多。有一位住在多明尼加的同学,来信前还打过长途电话。有一天夜里,打来电话说,他父亲突然死了,他又急又气在电话里发脾气。我劝他人生终归要死,他说不是啦!父亲是被人家打死的。他说药师经念了多久,金刚经念了多久,结果父规反而还被打死,佛法有没有道理啊?他在电话里大吼。我说:‘这个道理怎么跟你讲呢?你现在情绪不对,先稳定下来。’我说你记不记得金刚经有一段话:‘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为了这两句话,在长途电话中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他听。

后来他又写信来问,根据药师经该如何如何,已经念满十万声以上的药师佛,又如何如何,然后还遭遇如此的痛苦。

而且还有要求:‘老师你要告诉我,第一,我父亲刚刚被打死送医院那个时辰,我的姊姊刚好肚子痛生下一个孩子,很多人说那个孩子就是我父亲投胎的。老师你要给我解答,那个刚出生的外甥是不是我的父亲?’

唉!为人千万莫当人家的老师啊!什么事都要负责,都要给他解答。生病找老师,有问题找老师,吃不下饭找老师,大便泌结也找老师......反正啊!做人家老师是倒了八辈子楣,我是深深感到痛苦。如果你们是老师,他的第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答覆?我也没得神通,就是有神通也不能说,决不能讲,否则犯菩萨戒。你们说我该怎么答?

第二个问题,我一接到电话第二天就请从智法师给他父亲作法事超度了,当然现在也已经入棺埋葬了,他要老师显神通,把他父亲复活过来(众笑),因为我叫你老师嘛!老师啊!大家都说你有神通,这下你非显个神通把我父亲复活不可!你说这孩子不是发疯了吗?

这封信很严重,等于外交上‘哀的美敦书’一样,再不然我跟你宣战了。你说怎么答?世界上有很多近事男、近事女就是这个毛病,一不对就好像跟老师成了冤仇。这种人还学药师佛哩!可是你说他有没有罪过呢?对父母的孝心激动得几乎疯了一样。

然后第三件事告诉我,本来要出家的,现在不行了,因为父亲被打死,不管怎么样,先找个女的给他生个儿子要紧。

这三个问题都是我很难答覆的。所以你们千万注意啊!年轻人,为人千万莫当人家的老师,当了人家老师,倒了八辈子楣!.

我提这件事要注意啊!你们也会觉得药师经讲得那么神妙,我们又念药师经,又念药师咒,又拜药师佛,怎么照样生病呢?

这个道理我在前面也讲过,首先,药师佛有十二条大愿,你检查自己的行为,有那一条做到?没有做到而想得到药师佛最大感应,未之有也。第二,药师佛的每一条戒律、心行(心理上的修行),自己反省有那一点做到?没有做到,要求菩萨感应很难。好比你是部下,长官对你要求的行为,你做好了没有?没有做好,只一味要求上面应该对我好,应该给我待遇高,不可能。

所以,感应道交四个字要特别留意,要想菩萨加庇,你本身不是那个材料也不行。比如杯子里装满了尿,你想装茶水进去,能吗?你必须把脏的倒掉,变成空杯,才能再装茶水,才能感应道交。

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没有把自己修持好,一信就要求那么多,好像念一念药师佛就有天大的不得了。像这位同学,又要父亲好,又要发财,又要公侯万代......你看多自私啊!如果上帝、菩萨是这样偏私的话,对不起!我想我是不敢信了。那是偏私,跟普通人一样,拍马屁的就照顾,不拍的就不理,这还叫佛叫菩萨吗?

大家学佛要把道理搞懂。接下来就要讲这些道理,学佛要想得感应,要怎么做呢?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这一段是‘药师经’最重要的关键,要特别注意。你说没有感应,现成的就有个例子:有位丁老师,是位医生,他刚刚告诉我,学佛很多年,奇怪,当他听到药师佛发心这一段,突然心境到了另外一个境界,非常平静,持续好几天。当然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去讨论,这就是真的、自然的发心。他学医多半在布施,,与药师经特别有缘,我心里有数,讲这本经他一定到。讲别的经、别的佛学课,有时诱惑他,叫他来陪衬陪衬,他说老师啊!不是不来,实在没有空。这是半真半假的话。这回他也真是没空,因为他跟药师经有缘,有兴趣,就来了;他来了就会有这个感应,所以因缘生法,各有不同。

要想得药师佛的感应,第一,要能受持,受是接受、领受;持是保持。譬如你今天皈依三宝,或者皈依某某法师,受了皈依,没有永恒保持皈依时那一刹那的境界,不算‘持’,只能算‘受’,能够有受有持才是真修行。

修行没有成就,是因为不能受持,所以读经典、看经典要特别注意这些地方。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