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自叙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我生于民国初年,那正是孙中山先生解放妇女运动的大时代,而我家又正是女少于男的家庭。自我住胎,一家人都盼望生个女孩。果然天从人愿,一家人都叫我小姐。待妹妹出世,就叫宝宝。四房人中,就只有我们这两个宝贝了。当然,物以稀为贵,我总是在二叔家玩,叔叔爱我不啻己出。而妹妹则经常被四叔家接去。我们姊妹总不得承欢膝下,甚至母亲逝世都不知道,而造成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结婚那年,家人因战争离散。我与他(女儿的父亲)一别三载,从湖南分手。他去广西,我往贵一陽一,而广西与贵一陽一之间,每周只有班机一次,专送邮件,有时一次接三五封信。这就说明,不管你一天写几封信,总之每周只有一班邮机为你服务。而那一阵桂林轰炸之烈,日以继夜,山洞都能炸垮,所以每周一见到信,自然就会这么想:“这是否是最后一封呢?”当时我正在教厅服务(审核员),每天两次上下班(上午七点至十点,下午三点至九点),还要跑警报,又住在亲戚家,处处都不方便。而在当时,如我之遭遇者,比比皆是,并不乏人。乱世本来如此,何足怪哉!

两年后,我们又在昆明重聚。届时他已投笔从戎,我则到中运公司任审核员。不久又去参加赶修滇缅铁路,在粮管处任中尉科员,因为滇缅铁路军事化,职员都是军阶。滇缅铁路解散,在胜利前生了一个女儿。胜利后,由昆明飞重庆,由重庆飞成都,由成都乘江船、海船至台湾。由于政府的妥善安排,生活安定,将近三十年如一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无疾而终地去了。

第二年秋天,女儿请到全部奖学金,来美读博士学位。第三年的冬天,我亦来美。吾师南先生怀瑾嘱学打坐。并训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老师常常寄书给我。我看书有不懂的地方,,或打坐有了境界,就请老师开示。忽于前年十一月意境上出现一片大海,立即禀明老师,老师即规定每日写日记一篇,积满半月寄呈一次,所有一切疑问均写在日记上,请师开示。由于怀师的循循善诱与日记的批示,我又深入不少。师曾寄赠一本《禅秘要法》,我统统观过。我喜欢禅,因为它直截简便,最适合我这种笨人。至于观想,是利用生理、心理互相影响,可作游戏。但亦有实用的。

禅贵自悟,也靠自证、自修。别人是帮不上忙的。不懂的可问老师,但老师不可能代你悟、代你证、代你修。而且这东西,并非尽人都成,不可抱太大的奢望,但亦不要失望,它能成就在刹那,所以只要有口气活着的人都有希望。

我是个不会画葫芦的人,学禅也是一样,我只能根据禅的原理和老师的开示作为准则。至于内容,禅是活泼的,不必太拘。譬如人家修三观,能清清楚楚,一观一观地修,我却不会,我分不清层次,一修就一起修下来了。有人说,有为法易学,因为它有方法。我却喜欢无为法,我喜欢它活泼自由,虽然它也有它的规矩,却不似那么死板。这就是我不会画葫芦的证明。

至于打坐,经常是早晚各一次,如果临时遇有方便的时间,就多坐几次,几分钟都可以坐。如果能心身舒畅,坐一分钟,都有益处。以上这些都是我一知半解的看法和想法。还是要听老师的开示,才能算数!

一九八零年六月于美国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