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无上菩提心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无上菩提心。净宗法门是大乘法门,而且是大乘特别的法门。许多老太婆念佛往生,站着走、坐着走的,她们从来没有听过经,问她们佛教意思,一句也不懂,她们居然能够站着往生、坐着往生,临终瑞相那么好。哦,原来蕅益大师这句话说对了,一心专求西方净土,那就是发的无上菩提心。

一个人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一个人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去观察,他对于众生有怜悯心,他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也不执著,但你问他,他也说不出一些来,但他通通做到了,这就是古人说的暗合道妙。一切法都是自性本具的,只要做到真诚、至诚就感通。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那些阿公、阿婆,他也不认识字,也没有听过经,念上半年、一年,人家就能预知时至,不生病,坐着往生,站着往生,道理就在此地,他的心真诚,所以一切法自然具足。能从真实心中做,没有不成就的,那就是菩提心具足了。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清净心,我一心一意要见阿弥陀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信念,就是无上菩提心。只要有清净心,我们身体的造作,口里的言语,都清净了。心清净,身清净,身清净,环境也清净了,国土也清净了,所以,念佛人修的业叫净业。世间人所造的业——善业、恶业,善业感三善道之报,恶业感三恶道之报,唯有净业在六道里没有果报,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能肯定,深信不疑,发愿求生,无不成就。这是当生成就的法门,一生成佛,不必等到第二生。佛门没有戏论,念佛法门是不死的法门。一切众生都无法逃过生死,唯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活着去的,神智很清楚,眼看得见,耳听得见,嘴也会说话,阿弥陀佛来接引,欢欢喜喜跟着阿弥陀佛去了,这个肮脏的身体不要了,这真的是不死的法门。……心里有佛,常常念佛,相随心转,相貌自然就变成佛相。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果觉,圆教的佛果。无量无边法门,唯独这一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诸位认清事实真相之后,自然会舍弃其它的法门而老实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深信发愿求生净土,即是无上菩提

老法师

净土法门没有别的诀窍,就像大经里面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经》里面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你只要真正能照这样做,就决定成功,所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话的意思是“觉”;换句话说,菩提心就是“觉心”,觉则不迷。菩提心不发,你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要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发菩提心。

什么叫做迷?什么叫做觉?凡是贪恋这个世间,迷恋世乐,这是愚癡,这是迷。世间是虚妄的,只有苦,没有乐,如果真的搞明了了,你会感觉到这个世间非常可怕,这就是觉悟。心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大觉,这个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蕅益大师说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于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于念佛功夫之深浅”,“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句话也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出来的。印扁大师认为,这几句话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意思,被蕅益大师说出来了。

用菩提心来念佛,念念与佛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用普通的心念,感应的力量很薄弱;如果是用菩提心来念,感应的力量就不可思议了!

菩提心不难发,佛号容易念,无论什么人遇到这个机缘都可以修学,都一样的成就!

老法师:以真诚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无上菩提心

问:“什么是菩提心?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发菩提心?”

答:“菩提心”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古大德的解释一般我们都不太好懂。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讲的,我们很容易体会,他说得很简单、很清楚,“真心、真诚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说法确确实实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没有这个讲法。蕅益大师这个说法,印扁祖师非常赞叹,真的让我们一下就明了了,有许多乡下的老太婆、老阿公,,也不认识字,一生都没有听过经,遇到法师传他一句阿弥陀佛,教他老实念,他就老实,念了几年他真的往生了,往生的瑞相非常希有。我们看到《无量寿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想:“一向专念”没有问题,这个我们看到了;他没有发菩提心,他怎么能往生?我们常常疑惑,蕅益大师这一解释,我们明白了。念佛人他不必懂什么叫菩提心,但是他真的发无上菩提心,他真的万缘放下,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哪里不发菩提心?所以蕅益大师这个解释很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简单明了。照一般的说法,那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有讲,《大乘起信论》里面也有讲,这两本书批注都很多,古今许多大德的批注都可以参考。(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25)

求生极乐世界就是无上菩提心

。“恶人临终如能忏悔发心,至心念佛,则恶人已成善人”。忏悔之后,他已经发了菩提心,为什麼?他发心,他真信了,真正想求生净土。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讲发菩提心,他老人家的注解说,真信、切愿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印扁大师看到这个注解,佩服到极处,为什麼?自古以来这些高僧大德、祖师大德没有说过,蕅益大师说破了。他不是讲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他不是这样讲法。他讲你只要真正相信,真正想生极乐世界,真肯念佛,你就发了菩提心,你是无上菩提心。讲得有道理!那我们晓得,乡下这些阿公阿婆,你问他什麼叫菩提心,他根本就不懂。但他真的往生了,预知时至,走的时候瑞相稀有,他真的往生了。你说他没发菩提心,他发了,你不知道。蕅益大师这么一点破,我们恍然大悟,求生净土就是发菩提心!所以,恶人已经成善人,忏悔,真正求生极乐世界,他已经发了菩提心,当然“蒙佛摄受,随愿往生。故莲池大师曰岂不贤圣同科,同登极乐也”。上上品往生的,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下下品往生,到极乐世界也见阿弥陀佛,而且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下下品跟上上品差不多,没什麼分别,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一集)2011/5/1

发愿念佛往生的心即发大菩提心

《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三辈往生”中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我们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这就能往生了。可是要记住,前面还有一句话,“发菩提心”。你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怎么个发法?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得好,自己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放下了,就是决定不放在心上了,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是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菩提心。印扁大师对这个批注赞叹到极处:“即使诸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个批注,也不能够超过其上。”这话是真的,决定不假。往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特别拿这句话来问我,他说:“印扁大师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我回答他老人家,我说:“一点都不过分,恰到好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听从蕅益大师的教诫就很好懂,我们也知道怎么作法。所以“一向专念”重要。(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14)

老法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

《观经》跟《无量寿经》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净土法门,弥陀四十八愿里面,十八愿、十九愿,这两愿是大愿的一精一髓。十八愿说什么?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十念往生。禅宗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五逆十恶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都能往生,你们想想看,哪个人不能往生?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十九愿叫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一听说也吓一下,这东西我们发不起来。蕅益大师一句话道破,只要你真正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听他这一句话,这块石头落地了,我们无上菩提心发起来,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

我们愈想愈有道理,的确没错。因为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当生成佛,那个心不是无上菩提心,那什么心叫无上菩提心?这是净土不可思议之处,一切经里面没有的,十方诸佛世界里头也没有的。所以诸位要老老实实把握这个真正是无量劫以来难得遇到的因缘,我们这一生遇到了。

--摘自老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九十七集)》

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普贤菩萨

老法师

下面念公为我们介绍普贤菩萨。“普贤亦名遍吉”,遍是普遍,遍法界虚空界;吉是吉祥。“《清凉疏》谓普贤有三”,这是讲三类,实际上普贤就太多太多了。给诸位说,真正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人就是普贤菩萨。为什么?这个经第二品,品题就是“德遵普贤”,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法门的境界,极乐世界这些菩萨统统可以称之为普贤菩萨,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我没修十大愿,一句阿弥陀佛把十大愿全包了,不可思议。德大,普贤大士之德就在这一句名号上,细说就是在这部《无量寿经》,所讲的全是普贤大士之德,这还得了吗?“清凉”,就是《华严经疏钞》里讲的,《四十华严》所说的,“第一个位前,但发普贤心”。我们现在是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普贤心,我们现在是位前普贤。第二是“位中”,正在这个位子当中,那是等觉菩萨。第三“位后”,位后已经成佛,“成佛不舍因行”,这个意思是“谓成佛仍不舍因地的修行”。成了佛,得果就是成佛,成佛之后,还是以菩萨身分帮助阿弥陀佛,在十方刹土接引众生,以菩萨的身分,方便教化众生。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统统是普贤菩萨。

“疏谓普贤之义为: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地曰贤”,这把两个字分开来讲。“此即位后之普贤,是为如来之化现也”。佛的化身,三十二应全是佛的化身,即使化现佛,那还是化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什么身?应化身,不是报身,报身(卢舍那佛)我们见不到,报身太大。报身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你要知道,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你自己就证得报身;你要不证得报身,你见不到佛的报身。所以一般在同居土里头,所见到的佛还是应化身。到什么时候见到佛的报身?明心见性。也就是刚才讲的凡圣土下下品往生,在那边修行十二劫,你就证得报身,因为你成佛了,你在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这时候是真正的阿惟越致菩萨。在这之前,你那个阿惟越致菩萨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你实在不是,但是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两样。这个好处,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你想想,极乐世界该不该去?不但该去,得赶快去!别再留恋这个世间,留恋在这个世间,自己要是把握不住,你就不可能不造业,造业就轮回。所以你要细心去想想,这两个修行的处所,利害得失是天壤之别!聪明人应当知道怎样去选择。

老法师:人命无常,生死事大,决志求生净土!

佛在经上常常提示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世间苦空无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晓得人命无常,生死事大,决志求生净土!

凡夫迷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尽情地享受,享受就是造业,一口气不来就到三恶道去了,你说你生活很享受、很快乐,快乐在哪里?

我们这个世界污浊到极点,苦不堪言!现在的众生业障深重,信邪不信正,大家都在拼命造作贪嗔痴慢的恶业——这个共业的果报是地狱,地狱之苦不堪设想!

佛给我们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你要知道,世间的苦难,算不了苦难;这一生不能了生死、出轮回,这才是真正的苦难!

如果你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对于这个世间任何事物就不会有一丝毫的贪恋。

如果你还贪恋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还贪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的享受,那你就得受轮回之苦;你要想不受轮回之苦,唯一的办法,赶紧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佛在经上给我们讲,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常乐我净,只有乐没有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苦空无常,纯苦无乐。

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极苦的世界,我们要晓得厌离!这个世界苦,这个世界可怕,所以,我们一定要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