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离苦吗?不可以紧抓爱情、钱财不放,另一只手却想拉着菩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同样一部《金刚经》,世俗人研究,道亲也在研究,学佛者也在研究,因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所以不要认为某人在学佛,就一定有好的想法,不一定。认为学佛者一定是慈悲的,也不一定,因为个人动机不同,因缘不同,虽然是佛法,对他也不见得有什么直接关系。

纵使是没学佛的人,但他处处替人设想,有道德,有爱心,这等于接近菩萨的性格,虽然他不了解空性,但至少他不会堕落。所以佛法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因为一切痛苦都是由于我执而产生了我爱、我慢,所以一定要摧破自我。如何打破我执呢?就要具备金刚般若,只有金刚般若才能究竟解脱,不要被世俗的杂染所牵绊,随时保持冷静坚定的思想,才能产生般若的力量,有这个力量以后,对众生只有悲心,知道如何引导众生。

为了达成长远的悲愿,各位应该找一个善知识,一位根本上师,生命的引导师,帮助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见不到佛菩萨,见不到本尊,也见不到佛,但是你可以找个善知识,代表本尊护法,代表三宝功德。当然,要亲近一位上师,善知识,也要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由他身上引起你对佛法的信心。因为我们在五浊恶世修行很容易退转,但是这位师父能引起你对法的追求与信心,那么他就是你的上师。

但不能用世俗的感情来接近师父,那你就侮辱了自己的佛性,必须是超越男女,超越世俗的。不是利用对方,,不是依赖的,我们的师父有如佛的示现一样,以这样的恭敬来依教奉行,对于他所说的话有如佛所说法一样。

说实在话,你今天有信心说我决定要成佛,或者决定要解脱,诸佛菩萨一定想尽办法创造因缘给你,引导你。各位,一切都无需烦恼,有的人一谈到这个就说,我也要找到善知识,找到我的上师,他在那里?那我要问你,你准备好了吗?有决心成佛吗?一旦下定决心,上师自然现前。或许梦中出现,或许在定中出现,乃至现成肉身协助你。

各位,诸佛菩萨每天都用放大镜找,世上是否有人要成佛的?有否能帮忙分担一些责任的?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你想离苦吗?不可以一只手抓着娑婆世界,紧抓着爱情、钱财不放,另一只手却想拉着菩萨。这样东拉西扯会输掉一切的。佛菩萨要你放下,放下就解脱了,你不肯放下,执着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执着富贵名利,那永远看不到真理。只是像吃东西一般,挑选那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一会儿要到那个道场,找那个师父,一会儿又要学那个法门,好象作生意一样,挑三捡四的,永远无法跟你内心的觉性相应。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