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毁灭人只要一句话,所以请多爱语,修口德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规劝他人也要从爱语下手,当你劝告别人是,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特别是家人,讲话太直,一针见血,一下就骂他你没用,做得要死变没用了,然后他就伤心。因为特别家人,要小心,家里人,特别我们台湾受日本教育,受日本教育的父母就很凶对不对。一骂出口都很难听,这个方法要改,所以你要先安慰,先安慰,先赞叹,然后再讲出他的缺点。各位这样要练习,这个要练习,你不能说知道却不做,没有用,所以下回办营队应该这样,我们这礼拜都讲好话,每天都讲对方优点,你要练习,要练习。

有人爱面子,那你要去市场门口托钵,要去托钵,不然就去那里扫地,你要故意对治你自己好面子的劣习,你这个人每天都打扮得美美的,你要弄丑一点再来,,让大家知道你的丑,你要习惯,这没关系,习惯就好了,但是如果你一直执着你的形象,或执着某一个自尊那就没办法,但是你不能够去伤害到别人,因为佛教里面,佛跟我们说可以成佛,什么人都可以成佛。有些人,譬如说躁郁症能不能出家?不行。

因为他控制不了嗔恨心,他要吃药才行,所以忧郁症、躁郁症,不能出家。所以有很多人来找我,师父,我跟你出家。我就问他,你有忧郁症吗?有,我现在正在吃药。这样不行。你可以在家好好修,哪一天真的得到自在了,再说吧。并不是说佛教不慈悲,因为你这样控制不了,你要透过药物的,不行。还有人很喜欢生气,他控制不了,那也不行出家。因为哪一天你会受不了,因为你修行就是人家会讲你的缺点,你的师兄弟会告诉你,结果你就会烦恼炽盛,然后你想要打架,你也不能出家。特别压不住嗔恨心的人,不能做菩萨,你不能受菩萨戒,菩萨戒的基本是忍辱,所以在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有些人已经改不了了,你就不能跟他讲,跟他讲没有用,只能做做别的善事累积他的资粮,慢慢再回头来。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越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所以我永远都记住,我师父讲的,嘴巴不要吃大便。别人的缺点不要用你的嘴巴讲出来,乃至把它骂出来那等于在喷屎,对方已经够恶了,不好了,你还透过你的嘴巴骂他,你不是把自己全部弄脏,心也脏,嘴巴也脏。我们对于造恶的人,就悲心,默默的回向,在佛教里面叫默摈,默摈是这个人是大恶之人,你不能跟他讲话,这样而已,默摈,也不跟他一起吃饭,但是你不能骂他,师父骂他,可以,告诉他,你哪里错了,师兄弟,一下令默摈就不能跟他吃饭,不能跟他坐在一起,但是你不能说他不好,我骂他,不行。

因为大家都不跟他讲话,他才会去检讨自己,了解吗?但是除非你跟他比较熟悉,如果不是出家人,你骂他这一两句话,他能够觉醒,能够记下来,可以。但很多时候,没办法,孩子要打对不对?打他一下手心,打他一下,他会痛,那还有可能记住,所以在国外,他们说強一姦一定要鞭刑,对不对,网络都有,那个鞭下去就裂开,要痛很久,然后要打十鞭,他不是说一次打完,今天打一次让你裂开,等你痊愈了,再把你叫来,再鞭下去,再叫它裂开,他光想到这个,就已经不敢強一姦了,因为那个痛超过那个乐,了解吗?这也是个对治方法。其实地狱比这个还苦,地狱就是这个业报就让你苦得不敢再下地狱,地狱对造恶的人有帮助是个助缘。但是这个恶口要看情况,但是一个修菩萨道的人,他不愿意这么做。

第三十一: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应该要想,别人这样对待我,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第三十二:伤害毁灭人只要一句话。但是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所以请多爱语,修口德。

第三十三: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第三十四: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那我们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第三十五: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第三十六: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诽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第三十七:凡事宁可是自己去原谅别人,也不要让别人来原谅自己。

第三十八:当你自觉自己迷惑,烦恼时,这并不可怕,当你身处烦恼、迷惑而不自知时,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十九:内心什么时候真正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修行。

第四十: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烦恼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何须烦恼!

第四十一:无常的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短暂的人生没有满足,只有知足。

第四十二: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第四十三:能活着就是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第四十四:所以不要常常觉得自己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第四十五: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多少人浪费生命而不自知。

第四十六:我们每天都要对自己说:能听闻佛法,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个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第四十七: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第四十八:人命在呼吸间,如果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就是一种福气。

第四十九: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人的要对因果负责任。

第五十:不要光埋怨自己多并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自己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第五十一:所以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不会误人;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因为命运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第五十二:活着的一天就要及时行善,而非及时行乐。哪怕是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第五十三:我们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死亡那日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五十四:在贫穷的时候,我们就用身体去行布施,譬如: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