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出柳暗花明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疑出柳暗花明

人会忧虑,是对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而疑虑,则是怀疑已经发生了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像这种情形,多半是发生在优柔寡断的人身上。有人是对孩子忧虑,有人是对老年生活忧虑,有些人则是为了事业忧虑,,所以常常有种走在十字路口的彷徨。

这种彷徨是非常痛苦的,譬如为人父母的,就常常为孩子的管教问题,以及孩子将来的出路担心。如果父母常处于这种忧虑、怀疑的情况,会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因为他会让孩子捉摸不定,孩子不读书不好,读太多书也不好;孩子玩太多不好,不玩也不好,搞得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天天拜佛的时候,我的师父说:“拜佛没什么用,等于是鸡吃米。”于是我就改为念佛,结果师父又说:“念佛有什么用?等于放唱片、放留声机。”于是我又改为打坐,想不到师父又说:“打坐有什么用?像木头插桩。”于是我改读经,师父还是说:“看经有什么用?都是一大堆的文字。”

后来我就问师父:“我究竟要做什么才对?”师父回说:“我不知道,你自己去好好用功。”我的师父始终没告诉我,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时候,我也是充满著忧虑、怀疑,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我弄不清楚我的师父为什么这样对我。

后来我想,我的师父是在教我不要执著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有执著就是错的。因此,我体会到其实最好的修行就是“生活即修行”,也就是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就去做什么,好好用心、用功去做。

其实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个“疑”,我的师父是不是要让我产生大疑,我并不清楚。疑是要让你觉得什么东西都不对,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把自己闷在一个闷葫芦里面,然后你一直闷、闷、闷,就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间就柳暗花明而开悟了。

当时我虽然没有开悟,但是我觉得我师父用的方法好象是对的,他的目的就是叫我起疑,因为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自然就会去问、去参:“为什么拜佛也不对、打坐也不对、看经也不对、念经也不对,那做和尚到底要做什么?”

因此,我对我的师父没有疑虑,相信无论师父叫我做什么都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就是没有疑虑的好处。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