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施对治贪念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有的财力、物力,来帮助别人度过难关,甚至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时间、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样的资源协助他人。当我们能多为别人设想、为他人谋求福利,往往自己的收获更多。

以我个人为例,我本是个一无所有的出家人,可是当我看到有许多人生活得很痛苦,为了帮助他们改善环境,我就开始想办法募款,结果有愈来愈多和我有同样心愿的人出来支持我,在众人的成就下,建设了法鼓山。法鼓山并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社会大众的。

由于我的付出,共襄盛举的人也愈来愈多,聚集的力量也愈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愈来愈多了。这就如同老子所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愈能够奉献,自己拥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会来了。

这就好比井里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会源源不绝;如果舍不得供人取用的话,井里的水永远都不可能再生。同样地,如果不舍得把自己拥有的财产给人,不仅财产不会增加,还会被骂是守财奴,而且也会为了钱该怎么处理、运用,死了以后又该给谁而担心,反而徒增痛苦。

所以,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没有任何东西都没关系,因为只要发了愿心,并且努力去争取、去制造,加强自己的能力,结果一定会有东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献给众生,心中完全没有回收的期待,也没有贪心,,这样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的境地,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