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编者序

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总是喜欢说“追求”或“争取”幸福,彷佛幸福是一面高挂在墙上的奖牌,必须经过一番竞争与奋斗才能获得。这种普遍的意 象使许多人认为,幸福是来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样东西。然而,您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当自己得意地看着手中辛苦挣来的战利品时,却隐约察觉到有一种失落感, 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并未随之而来。

为什么一个人可能得到一切却仍旧不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烦恼的“消融”,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 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 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在第一篇首先探讨的正是烦恼的来源--情绪。他指出三种“情”--情操、情感与情绪的不同,并强调:任何情绪都是情感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冲击 与困扰,都是烦恼。书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则分别深入探讨对我们造成最大伤害的五种烦恼--贪、瞋、痴、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五毒”,并提供不同层 次的管理与解决之道。

法师擅长以短短的几句话,为一般人不易厘清的观念做出精彩的说明,例如,对于何谓“贪”,他说:“得到了需要的东西不叫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贪。”在解释如何对治“瞋”时,则说:“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

烦恼虽有千百种,但是它们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只是暂时性的存在。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只要善用书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后终能“放下”执著,让心回归单纯、天真的本性,这时,幸福便不求自来了。

法鼓文化编辑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