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則 慧忠國師無縫塔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第十八則慧忠國師無縫塔

舉:肅宗皇帝問慧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云:與老僧作個無縫塔。帝曰

:請師塔樣。國師良久。云:會麼?帝云:不會。國師曰:吾有付法弟子耽源,

卻諳此事,請詔問之。國師遷化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源云:湘之南,潭

之北,(雪竇著語云:獨掌不浪鳴。)中有黃金充一國。(雪竇著語云:山形柱

杖子。)無影樹下合同船,(雪竇著語云:海晏河清。)琉璃殿上無知識。(雪

竇著語云:拈了也。)

釋迦在世時說法,如船行大海中,開出一道浪頭波紋來,然而船過水無痕,

大海依然是個鴻濛。慧忠國師百年之後的無縫塔,即是說的大自然的這鴻濛。但

是先頭的船過去了,後頭還有船來,所以國師說吾有付法弟子耽源。

帝詔問耽源無縫塔的式樣。耽源若直答是大自然的鴻濛,豈不簡截了當?當

初帝問國師時,國師就該這樣答了,為何取牠個綽號兒,叫做無縫塔?徒然叫人

去猜。因為我們對於所尊敬的與親昵的人往往是不直叫其名,而杜撰出綽號來代

替,尤其女孩兒們在杜撰綽號上頑皮喜樂。我妹妹說她一班裏的女生都有綽號兒

,禪宗的也是這種杜撰的活潑。如紅樓夢裏襲人與寶釵閑話兒,稱「我們的那一

位」,確是比直稱寶二爺的好。原來文明的一切格式都是人給大自然取的綽號。

然而耽源又可怎麼答呢?待要也來答個無縫塔,則是再來不值半文錢。待要

直接答是大自然的鴻濛,那更是沒著沒落的。於是他答個非常現實:「湘之南,

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這是可比紹興城裏人說「鑑湖之陽,龍山之背,巖

壁裏有金抽屜,銀抽屜」,都是以杜撰來說明大自然的無限的富。雪竇的著語:

「孤掌不浪鳴」,是說若無國師杜撰了個無縫塔在先,耽源一人亦不會杜撰出這

個來。還有著語「山形柱杖子」,則大概是說耽源在皇帝面前用柱杖畫地,說明

湘之南云云。其實也沒有湘之南,潭之北,也沒有黃金充一國,有的只是杜撰用

來畫地說明的柱杖。大自然的鴻濛,他與他的師是無影樹下同船之人。雪竇著語

「海晏河清」是本來什麼事也沒有。

末云:「琉璃殿上無知識」,並不是說的肅宗皇帝到底也不懂,很可遺憾之

意,依文章來看,倒是與上句相連的好話。琉璃殿上無知識是連國師也在內的一

個風景。試想像無影樹下同船的境界,再來想像「琉璃殿上無知識」的境界,兩

句合起來是一個大自然的鴻濛的風景。

然而雪竇說:這個風景可以拈出來,如女孩兒的拈起手中針線與人比並,他

的頌曰:

無縫塔,見還難,,澄潭不許蒼龍蟠。

層落落、影團團,千古萬古與人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