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

《华严经》卷第三十四十地品之一

【题 解】此卷为八十卷《华严经?十地品》的第一卷,包含《十地品》的「序分」以及「正宗分」的开首——「本分」、「请分」以及初地「欢喜地」的全部内容。依照世亲在《十地经论》中的解释,此卷分为八个部分:「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请分」、「说分」、「校量胜分」。依照佛典最为通用的「三分」判释,此〈十地品〉可分为:「初至『起分』,是其由致,以发起正说故。二、『本分』已去,是其『正宗』,正说地故。三、『地利益分』以为『流通』,益末代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一)这样,本卷的「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为〈十地品〉的「序分」,其后从「本分」开始直至卷三十九的「地影像分」之前均为「正宗分」。而依照经文本身的情况,「说分」、「校量胜分」主要为初地「欢喜地」的内容,而我们又将最后的「重颂」部分单独列出来置于初地「欢喜地」之内,这样便构成了本卷现在的结构。

一、「序」

当时,佛世尊与以金刚藏菩萨为上首的五百菩萨以及无量世主等同聚于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关于上首菩萨金刚藏之名的涵义,世亲在《十地经论》卷一中解释说:「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名『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此语揭示了其名的象征性涵义,属于权威的解释。

二、「三昧分」

金刚藏菩萨禀承佛的神力,进入菩萨三昧定境。

三、「加分」

金刚藏菩萨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后,有无数的佛,同名「金刚藏」,显现在金刚藏菩萨的面前,同时为金刚藏菩萨加持。「加持之相」有三类,即「以口相加」、「以意相加」、「以身相加」。「以口相加」的目的是增加辩才。「以意相加」是给予其智慧。「以身相加」是增加其威力。

四、「起分」

十方无数诸佛为金刚藏菩萨摩顶之后,金刚藏菩萨随即从三昧定境中起来。

五、「本分」

金刚藏菩萨从三昧定境中出来,向会中的信众宣说菩萨修行中十个层面的智地之名称,即十地的名目。

六、「请分」

在「请分」中,解脱月菩萨首先请求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十地之法。然后,与会大众又齐声向金刚藏菩萨请求宣讲。最后,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一齐加持金刚藏菩萨,让他宣讲十地之法。

七、初地:欢喜地

第一,「说分」。在解脱月菩萨、大众等的请求下,在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的加持之下,金刚藏菩萨决定向会众宣说十地之法。

世亲所说的「住分」的主要内容是进入初地——「欢喜地」的因缘(条件)。「住分」又分为四:其首要者为「依何身」,即依凭什么样的身、心而进住于「欢喜地」。其二,「为何义」,即进入初地「欢喜地」的目的,即「为求佛果,先别显求果之相。其三,「为何因」,菩萨之所以要十地修行,其原因是为了以大悲心济度众生。其四,「有何相」,即显现修行之后所获得的境界。

「释名分」主要是对于欢喜地的内涵作了说明。首先以「多欢喜」来概括「欢喜地」的相状,分别言之则从「心喜」、「体喜」、「根喜」三个方面以九句予以说明。其次,又分两部分说明上述诸种「欢喜」之心产生的原因。先是想到「应当」获得某些境界而产生欢喜之心。其次,因忆念现在已经获得的境界而产生喜悦的感受。

「安住」也就是「安住」于「善心」。在此部分中,金刚藏菩萨先是概括说明了「安住因」、「安住观」、「安住行」的内容,其次则重点说明了「安住行」的内容。「安住行」,即显现「勤修善根」的方法,共有三十句,显出三种成就,即「信心成就」、「修行成就」、「回向成就」。

第二,「校量胜分」。世亲《十地经论》卷三说,「校量胜」的涵义是:「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此部分又包含三部分,即世亲所说的「愿胜」、「修行胜」、「果利益胜」。

金刚藏菩萨首先为会众从发大愿的角度宣说十地境界的殊胜,此即为「大愿胜」。初地菩萨所发十大愿为:「供养愿」、「受持愿」、「转*轮愿」、「修行二利愿」、「成熟众生愿」、「承事愿」、「净土愿」、「不离愿」、「利益愿」、「成正觉愿」。

「修行胜」即「成就十种净诸地法」,也就是「初地」菩萨在修行方面,超越于凡夫、声闻、缘觉的所在。「十行」的名称就是:「信」;「悲」;「慈」;「舍」;「无有疲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依教修行」。

在「果利益校量胜」中,金刚藏菩萨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地所证「果」的殊胜。这四个方面为:「调柔果利益胜」、「发趣果利益胜」、「摄报果利益胜」、「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的意思是,通过前述「大愿」与「十行」的修炼,使得其果更加柔美成熟。在「十度」之中,初地为「檀度」即「布施波罗蜜多」偏胜。「发趣果利益胜」的涵义是,以此地所修的境界为依托,归向更进一层的境地。「摄报果」的涵义是:「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而「愿智果利益胜」的涵义则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关于「调柔果利益胜」、「发趣果利益胜」、「摄报果利益胜」、「愿智果利益胜」四个部分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依据澄观的解释,有三层较为重要:第一,「调柔果利益胜」、「发趣果利益胜」指「行修方便」,而「摄报果利益胜」、「愿智果利益胜」则指「报行纯熟」。前者在初地便能完成,后者则在十地修行中始终起作用。第二,从初地至十地的「报行」为「摄报」,其所起的作用称之为「愿智」。第三,「调柔果利益胜」、「发趣果」、「愿智果」等三者在初地一定形成,而「摄报果」则或有或无。

第三,「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初地「欢喜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四十六偈半,大分为二,前四十四偈半重新说明了「说分」、「校量胜分」中所宣讲的内容。最后二偈为其总结。

一、序

尔时,世尊在他化自在天①王宫摩尼宝藏殿②,与大菩萨③众俱,其诸菩萨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④不退转,悉从他方世界来集。

【章 旨】佛世尊与五百菩萨以及无量世主等同聚于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此为八十卷《华严经》第六会之序幕。此会之名有三种说法:第一,若从人名角度言之,可称之为「金刚藏会」。第二,若从说法之处所言之,可以称之为「他化自在天宫会」。第三,若从所说之法言之,可以称之为「十地会」。此章介绍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的殊胜。即一般判释中的「时、处胜」。

【注 释】①他化自在天 又译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化应声天」,单称「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人、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酰首罗天,同为防护危害正法者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此「天」有三事胜于阎浮提,即长寿、端正、多乐。关于在「他化自在天」说「十地」之法的象征意义,根据澄观在《华严经疏》中所说:其一,表征十地之法是证得真如的「自得自在」。其二,所证之境界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众生,即「化他自在」。其三,表征证得此境界的菩萨已经超越了凡境。简要言之,在自在天宫说十地法,恰当地突出了「十地」之法的殊胜之处。②王宫摩尼宝藏 这是说,他化自在天王居住在由摩尼宝珠制作而成的宫殿之内。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他化自在天上有纵、广六千由旬之天魔宫殿。「摩尼」,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功能。此处象征着,菩萨可以依凭自身所成之修行境界(即「无心」之十种「智地」)成就无尽的度化众生之事。③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菩提」为「觉」、「智」、「道」之意,「萨埵」为「众生」、「有情」之意,合起来解释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菩萨与「声闻」、「缘觉」又合称「三乘」。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徧知」,简称为「菩提心」、「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心」。「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徧知」。佛陀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开来,圆满成就上上智慧,周徧证知最究极之真理,而且平等开示一切众生,使其到达最高的、清净的涅槃境界。此种觉悟为言语所不能表达,非世间诸法所能比拟,故称「无上正等觉」。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

【语 译】那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他化自在天王的摩尼宝藏殿内,与大菩萨们在一起,那些获得无上菩提不退转地的菩萨,都从各自所在的世界来到此处聚会。

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①;入一切如来智所入处,勤行不息②。

善能示现种种神通③;诸所作事,教化④、调伏⑤一切众生⑥而不失时;为成菩萨一切大愿,于一切世、一切劫⑦、一切刹⑧,勤修诸行,无暂懈息。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澄观所说的「叹菩萨德」(即感叹入会菩萨之境界、功德),文有二十句。此章五句,前两句为总概括;后面三句分三方面说明菩萨「行、修具足」。

【注 释】①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一解释说:此句是言菩萨「自分行满,谓权、实无碍智,住真、俗双融境;境、智一如,无住住故。」「自分」是指达成某一修行境地。「实智」即真实智慧,「权智」即方便智慧。菩萨所观之境界与能观之智慧是合一的,没有区别的,是「无住」之住。②入一切如来智所入处勤行不息 关于此句,澄观解释说:菩萨在证入之境界方面与佛没有区别,而菩萨的特征在于勤行不息地在世间济度众生。③神通 不可思议为「神」,自在无碍为「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此外,也特指「神足通」为「神通」。④教化 「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使其远离恶法。合起来解释就是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凡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行为均称之为「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⑤调伏 指使内在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主旨在于使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⑥众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都名为「众生」。⑦劫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劫」之时量悠长,为算数所难计量。⑧刹 音译又作「讫差怛罗」、「差多罗」、「掣多罗」、「刹摩」,意译为「土田」、「国土」、「处」。

【语 译】会中的这些菩萨,住于一切菩萨智慧所住的境地;进入一切如来智慧所能进入的境界,勤奋修行,从来不停息。

这些菩萨善于并且能够示现出种种神通;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教化、调伏一切众生;为了成就菩萨的一切大愿,他们在一切世间、一切劫、一切国土中,勤奋修习种种道行,没有丝毫的懈怠,从来不知休息。

具足菩萨福智①、助道②,普益众生而恒不匮。到一切菩萨智慧方便③、究竟④、彼岸⑤;示入生死及以涅槃⑥,而不废舍修菩萨行⑦。

【章 旨】此章三句赞叹入会菩萨「德用圆备」,第一句赞叹「福、智益而不竭」,第二句、第三句合言之,赞叹「权、实知慧,虽已究竟,以无住道,不舍修行。」

【注 释】①福智 「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是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一精一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②助道 能资助果德,或者诸行互为资助。佛教中主要指「三十七种道品」,因为其能资助止观的缘故。「三十七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③方便 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随方因便、以利导人的种种安排以及种种方法。有三种涵义:第一,相对于「真实法」的方便,指为诱引众生入真实法而权设的法门,称「权假方便」、「善巧方便」。第二,相对于「般若实智」的方便,是指照现于平等实智之上的差别权智。第三,指为证见真理而修的「加行」。④究竟 音译为「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为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⑤彼岸 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佛教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⑥涅槃 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槃」、「大般涅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原来指吹灭,或表示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而「涅槃寂静」为佛教的「三法印」之一。⑦菩萨行 即佛教修行者为了成佛道而须修的六度之行。如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修的种种苦行,在过去世现种种身所修的布施、忍辱等行,即称之为「菩萨行」。

【语 译】他们具足成就菩萨的福德、智慧以及助道之法,普徧广泛地为众生提供益处而永远不感到福德、智慧、方法的匮乏。他们已经通达一切菩萨的智慧、方便、究竟以及彼岸。为了替众生示现而进入生死和涅槃,但却不废弃修菩萨行。

善入一切菩萨禅①、定②、解脱③、三昧④、三摩钵底⑤,神通明智⑥。诸所施为⑦,皆得自在。

【章 旨】此章二句赞叹入会菩萨「德用圆备」。前句赞叹菩萨内证,定、智通明。后句赞叹菩萨外用,施为自在。

【注 释】①禅 指「色界」之「四禅天」,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②定 指收摄散乱之心而归于凝然不动之状态,「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为「四禅八定」。前四定即「初禅天定」、「二禅天定」、「三禅天定」、「四禅天定」。第五为「空处天定」。第六「识处天定」。第七为「无所有处天定」。第八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具体涵义在下卷有注释。③解脱 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一精一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此处指「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之系缚的禅定。④三昧 意译为「定」、「等持」,指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而使心达到专注于一境而丝毫不散乱的一精一神境界。⑤三摩钵底 又作「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意译为「等至」、「正受」或「正定现前」,指修行者进入禅定时,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为「三昧」之进境。⑥神通明智 这些菩萨已经完全观看到所由「有心定」和「无心定」所引发的功能、作用。⑦施为 即「布施」,指以自己的财物等等方面,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一为「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为「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为「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布施」为大乘六度之一。

【语 译】这些菩萨善于进入一切菩萨的禅、定、八种解脱、三昧定、三摩钵底,他们已经完全观看到所有由「有心定」和「无心定」所引发的功能、作用。他们在布施等作为方面都已经完全自由自在。

获一切菩萨自在①、神力②。于一念顷③无所动作,悉能往诣一切如来道场④众会,为众上首,请佛说法。护持诸佛正法之轮⑤;以广大心⑥供养⑦、承事一切诸佛。常勤修习一切菩萨所行事业⑧。

【章 旨】此章五句赞叹入会菩萨「德用圆备」。第一句赞叹菩萨「内获自在干能」,第二句赞叹菩萨「外能一念周徧请法」。第三句赞叹菩萨「护法」,第四句赞叹菩萨能够「供养」。第五句赞叹菩萨勤修自利、利他二行。

【注 释】①自在 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这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②神力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③一念顷 即「一念」,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刚刚成就之片刻。④道场 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有无堂宇,凡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称「道场」。⑤诸佛正法之轮 「正法」,指真正之法,本来是指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可以称作「正法」。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至波罗奈城的鹿野苑中为五位比丘说法,称之为「转*轮」。佛教以佛陀的教法为「*轮」,此处所说「诸佛正法之轮」就是诸佛转*轮,也就是宣说佛教正法的意思。⑥广大心 即「大心」,有二义:第一指「大菩提心」,即求大菩提之广大愿心。第二,指「方便心」,也就是住诸法皆空之观,度一切众生而起大悲之心。⑦供养 「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佛教中对于供养的分类很多,最流行的是三种供养的说法:「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财供养」,指以世间的财宝、香华等行供养。「法供养」,指依佛所说的教法,如实奉行,起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二行。「观行供养」,指实践周徧含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无碍的深观。⑧菩萨所行事业 据澄观解释,此句的涵义为「二利勤修」。「二利」,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惟有「自利」,菩萨之行则兼「自利」、「利他」。

【语译】这些菩萨已经获得一切菩萨的自在和神力。可以在一念之间身体并未有任何动作,但却能够完全前往、到达一切如来所设的道场,并且作为会众中的上首,请求佛为会众说法。这些菩萨护持诸佛的正法之轮。以广大之心供养、承事一切诸佛。这些菩萨常常勤奋地修习一切菩萨所行的自利、利他的事业。

其身普现一切世间;其音普及十方法界①;心智②无碍,普见三世③。

【章 旨】此章进一步引申叙说菩萨广大的「身」、「口」、「意」业。

【注 释】①十方法界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等。关于「法界」,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中依据《辨中边论》等而指出「法界」有如下三义:其一,佛以「法界」为体性,众生依凭「法界」而可解脱成佛。其二,「法界」遍于有情心相续中,也为无情所同具。其三,「法界」为「共相」之所在,「法界」本身非「共相」而为「共相」之所显,而作为共相的「法界」却存在于作为诸法的「别相」之中。②心智 「心」与「智」。「心」为「体」,即本体、主体;「智」为「用」,即功能、作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③三世 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语 译】他们的身体普徧地显现在一切世间,他们的声音普徧地响彻十方法界;他们的心智圆融无碍,能够完全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

一切菩萨所有功德①,悉已修行而得圆满;于不可说劫说不能尽。

【章 旨】此章两句为「广叹菩萨德」部分的总结。

【注 释】①功德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合起来解释即指功能福德,或者行善所获之果报。世人也将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语 译】总之,一切菩萨所有的功德,这些菩萨都已经修行而获得圆满,他们的功德即便用不可说劫的时间也是不能完全说尽的。

其名曰:金刚藏菩萨①、宝藏菩萨、莲华藏菩萨、德藏菩萨、莲华德藏菩萨、日藏菩萨、苏利耶藏菩萨②、无垢月藏菩萨、于一切国土普现庄严藏菩萨、毗卢遮那智藏菩萨③、妙德藏菩萨、栴檀德藏菩萨④、华德藏菩萨、俱苏摩德藏菩萨⑤、优钵罗德藏菩萨⑥、天德藏菩萨、福德藏菩萨、无碍清净智德藏菩萨、功德藏菩萨、那罗延德藏菩萨⑦、无垢藏菩萨、离垢藏菩萨、种种辩才庄严藏菩萨、大光明网藏菩萨、净威德光明王藏菩萨、金庄严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萨、一切相庄严净德藏菩萨、金刚焰德相庄严藏菩萨、光明焰藏菩萨、星宿王光照藏菩萨、虚空无碍智藏菩萨、妙音无碍藏菩萨、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众生愿藏菩萨、海庄严藏菩萨、须弥德藏菩萨、净一切功德藏菩萨、如来藏菩萨、佛德藏菩萨、解脱月菩萨⑧……。

如是等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诸菩萨摩诃萨众,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

【章 旨】此章罗列四十位菩萨之名,以之代表参加法会的无数菩萨。其中,金刚藏菩萨为上首。在此文中,除金刚藏菩萨之外,还有三十八位同名「藏」的菩萨,其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注 释】①金刚藏菩萨 音译「缚日啰孽啰婆菩萨」,意译「金刚胎菩萨」,为密教贤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刚界曼荼罗微细会、供养会等外院方坛北方四尊中之第三位。②苏利耶藏菩萨 苏利耶,意为「月」。此菩萨之名含有如月之德聚藏于其身的意义。③毗卢遮那智藏菩萨 「毗卢遮那」,意义为「大日」。此菩萨之名含有如太一陽一一样的智慧聚藏于其身的意义。④栴檀德藏菩萨 「栴檀」为香树。此此菩萨之名含有如旃檀之德聚藏于其身的意义。⑤俱苏摩德藏菩萨 「俱苏摩」为「悦意」的意思,是华的名称。此菩萨之名含有如悦意花之德聚藏于其身的意义。⑥优钵罗德藏菩萨 「优钵罗」是指「青莲华」。此菩萨之名含有如青莲华之德聚藏于其身的意义。⑦那罗延德藏菩萨 「那罗延」本是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罗延那天」、「那罗野拿天」,意译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士」、「钩锁力士」、「人中力士」、「人生本天」。此菩萨之名含有具有如那罗延天般坚固、大力之身的意义。⑧解脱月菩萨 本经这样安排是有深意的。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一所说:「后一名『解脱月』者,即请法上首,脱众疑暗,使得清凉,如夜月故。」又「月表,后得清凉益物。」

【语 译】会中的这些菩萨之名为:金刚藏菩萨、宝藏菩萨、莲华藏菩萨、德藏菩萨、莲华德藏菩萨、日藏菩萨、苏利耶藏菩萨、无垢月藏菩萨、于一切国土普现庄严藏菩萨、毗卢遮那智藏菩萨、妙德藏菩萨、栴檀德藏菩萨、华德藏菩萨、俱苏摩德藏菩萨、优钵罗德藏菩萨、天德藏菩萨、福德藏菩萨、无碍清净智德藏菩萨、功德藏菩萨、那罗延德藏菩萨、无垢藏菩萨、离垢藏菩萨、种种辩才庄严藏菩萨、大光明网藏菩萨、净威德光明王藏菩萨、金庄严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萨、一切相庄严净德藏菩萨、金刚焰德相庄严藏菩萨、光明焰藏菩萨、星宿王光照藏菩萨、虚空无碍智藏菩萨、妙音无碍藏菩萨、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众生愿藏菩萨、海庄严藏菩萨、须弥德藏菩萨、净一切功德藏菩萨、如来藏菩萨、佛德藏菩萨、解脱月菩萨……

如此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诸菩萨众。在这些菩萨中,金刚藏菩萨为他们的上首。

【说 明】经文中「广叹菩萨之德」部分,依照澄观的解释分为二十句:第一、二句概括说明,最后两句总结。中间十六句,开始三句说菩萨之「行」与「修」都具足,其他十句表示菩萨「德」、「用」圆备。目前流行的若干读本,包括金陵刻经处《藏要》本的断句也有错误之处。上文的标点、语译已经依照澄观所说处理。为了读者能够明晰地阅读,并且知晓若干流通本断句、标点之误处,特意做了详细注解。

二、三昧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①。

【章 旨】金刚藏菩萨禀承佛的神力,进入菩萨三昧定境。这是「初地」的第二部分——「三昧分」的内容。

【注 释】①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 关于金刚藏菩萨所进入的这种三昧,诸家都认为唯有金刚藏因佛的加持纔能够获得。世亲在《十地经论》卷一中说:金刚藏菩萨获得的「三昧法有二种:一者本愿成就现前故,如经亦是菩萨本愿起故。二者三昧身摄功德故。」特别是,此三昧身摄有八种功德:「一者,因净,深心趣菩萨地,尽清净故。」「二者,智净,趣菩萨地尽修道,真如观智故。」「三者,身转净,生生转胜,善行成满故。」「四者,心调伏净,善断烦恼习故。」「五者,闻摄净,堪能受持一切如来所说秘密法故。」「六者通净,得胜通自在故。」「七者,辩才净,善知陀罗尼门,不相违故。」「八者,离慢净,谓真实智教授,不异故。」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承蒙佛神力的加持,进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

三、加 分

入是三昧已,即时十方各过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①外,各有十亿佛刹微尘数诸佛,同名金刚藏,而现其前,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金刚藏,乃能入是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诸佛共加于汝,以毗卢遮那如来②、应③、正等觉④本愿力⑤故,威神力故,亦是汝胜智力故。」

【章 旨】金刚藏菩萨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后,有无数的佛,同名「金刚藏」,显现在金刚藏的面前,首先向其说明获得佛加持的缘由。依照澄观的判释,这是〈十地品〉第三部分「加分」的前四小部分:「辩加所因」、「能加佛现」、「赞其得定」、「双辩加定因缘」。

【注 释】①世界 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世界」则是指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的场所。具体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有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莲华藏世界(即《华严经》所说的佛的境界)以及弥陀净土等,此处所用此语就是指后者。②毗卢遮那如来 又作「毗卢遮那」、「卢舍那」、「徧一切处」、「光明徧照」如来等。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为莲华藏世界的教主,也是包含十方诸佛,显示超越形相之佛法本身的法身佛。法相宗以之为释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之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密教则奉为真言密乘的教主,而译之为「大日如来」,或称「摩诃毗卢遮那」,而以之作为「金刚界」与「胎藏界」曼荼罗的中心本尊。③应 即「应供」、「应真」,佛的「十号」之一。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也即应受一切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④正等觉 指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觉」意思为觉知诸法之智。其智无邪称之为「正」,无偏称之为「等」。⑤本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略称「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指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显现成就。

【语 译】金刚藏菩萨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后,随即,在十方各超过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各有十亿佛刹微尘数的诸佛,同名「金刚藏」,而显现在他的面前。这无数同名「金刚藏」的佛,同时向金刚藏菩萨这样说道:

「好啊!好啊!金刚藏,你能够进入如此的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这是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的佛共同加持给你的结果,也是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的本愿之力起作用的缘故,是毗卢遮那佛威神之力的缘故,也是你殊胜之智力的缘故。」

「欲令汝为一切菩萨,说不思议诸佛法光明①故。所谓:令入智地②故,摄一切善根③故,善简择④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能说法故,无分别智⑤清净故,一切世法⑥不染故,出世善根⑦清净故,得不思议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⑧境界故。」

【章 旨】无数同名「金刚藏」的佛向金刚藏菩萨叙述将要为其加持的内容,此即澄观所说的「辩加所为」的内容。「所加」分为二层次,此章为第一层次「自利行」的内容。

【注 释】①光明 印度文化以「光」与「明」为十二显色中之二色。据《俱舍论》卷一载,太一陽一所发之焰,称为「光」;月、星、*、雷电等所发之焰,称为「明」。「光」有黄、赤二色,「明」有青、黄、赤、白四色。而佛教经典中往往以其喻指佛、菩萨之发光。由佛、菩萨自身发出之光辉,称为「光」;而照射物体之光,则称为「明」。「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显真理之作用。由佛、菩萨身上所发出之光,又称「色光」、「身光」、「外光」;对此而言,智慧具有照见事物真相之作用,故称为「心光」、「智光」、「智慧光」或「内光」。②智地 指证得一切智之佛位、佛果位,又称「究竟一切智地」。世亲《十地经论》说:「智慧地者,谓十地智。」(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即是说此中「智地」指第十地「法云地」所得之智慧。③善根 即善之根本,又称「善本」、「德本」,指能生出善法的根本。将「善」以树根为喻,故名「善根」。唐玄奘译《入阿毗达磨论》卷上说:「善根有三种:一、无贪,是违贪法;二、无瞋,是违瞋法;三、无痴,是违痴法。」(,)此三者称为「三善根」。④简择 即选择,指依智慧力作正确之判断,以舍伪取真。「简」与「择」,均为选择、分别之意。以智慧来简择一切诸法之力,即称为「择力」。又由简择力而得灭谛涅槃,即称为「择灭」。⑤无分别智 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菩萨于初地入「见道位」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这种平等而无分别之智称之为「无分别智」。另外,「无分别智」也指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的世俗认识而达到的对于真如之如实而无分别的认识。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⑥世法 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⑦出世 有二义:一、「出世间」之简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二、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如「诸佛出世之本怀」。⑧一切智人智 「一切智」,三智之一,音译为「萨婆若」,指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在佛典中,有时为区别声闻的「一切智」与佛的「一切智,」而将佛的「一切智」称为「一切智智」,得此智的佛称「一切智人」;有时「一切智」也是「一切智人」(即佛)的略称。

【语 译】无数金刚藏佛继续向金刚藏菩萨菩萨说:「你之所以能够进入这一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也是我们想使你能够给一切菩萨宣说如此不可思议的佛法光明的缘故。经过我们的加持,有如此的功效:能够使你进入智慧境地,能够使你摄持一切善根,善于简择一切佛法,广泛地知晓诸法,善于并且有能力宣说佛法,使你获得清净的无分别智,一切世间法都不能染污你,使你具有清净的出世善根,使你获得不可思议智的境界,获得一切智人智的境界。」

「又令得菩萨十地始终故,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相故,缘念①一切佛法故,修习②、分别③无漏法④故,善选择、观察大智光明、巧庄严⑤故,善入决定⑥智门故,随所住处次第显说无所畏⑦故,得无碍辩才⑧光明故,住大辩才地⑨善决定故,忆念⑩菩萨心11不忘失故,成熟一切众生界故,能徧至一切处决定开悟12故。」

【章 旨】此章为「辨所加为」部分诸佛为金刚藏菩萨「所加」的第二层次「利他行」的内容。

【注 释】①缘念 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②修习 数数熏习之意,略称「修」、「习」。是指对于诸行法,反复实践,数数熏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所载,佛教之修行有四:第一,「长时修」,即长时间修行。第二,「无间修」,即不休不止之修行。第三,「恭敬修」,即以虔诚恭敬心修行。第四,「无余修」,即完全不缺之修行。③分别 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俱舍论》卷二举出三种「分别」:第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心的作用)为体,直接认识外境的直觉作用。第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的判断推理作用。第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铭记过去事物的追想、记忆作用。④无漏法 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据《俱舍论》卷一,「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都无「随增」烦恼,因此称其为「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是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能使其起作用的缘的缺失,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都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因此都为「无漏法」。⑤善选择观察大智光明巧庄严 「庄严」,本指严饰布列,即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此处是用其比喻义。澄观说:「『大智』者,即真见道,根本法、无我智过小乘,故名『大』。治无明,故云『光明』。此智亲证真如,平等平等离二取相,名『善观察』。实断二障分别随眠,名『善选择』。『巧庄严』者,即相见道,是后得智,故论名『方便』,『方便』即巧法。真见道种种建立,名为『庄严』。又『庄严』者,即二智成德,由得此二善达法界,于多百门已得自在,故云『庄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一)「真见道之智」是指菩萨在「见道位」生起的无漏的根本无分别智。「相见道之智」是指于证得「根本无分别智」之「深观」之后,又生起的「后得智」,此智为「方便智」,佛、菩萨凭借此智济度众生。⑥决定 确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缩略为「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决定明了」、「决定智」等语,为佛教典籍中常用的普通语词。⑦无所畏 即「无畏」,是「无所怖畏」之意。这是指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恐惧、畏惧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徧趣行智力」相配。「十力」一一由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澄观在《华严经疏》卷五十二中记载的「菩萨十种无畏」是:「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⑧无碍辩才 指佛、菩萨等所具有的四种自在无碍的辩别、辨说能力。又作「四无碍智」、「四无碍解」,简称为「四辩」或「四无碍」。「法无碍辩」,指对于一切法相、名字有无碍自在的智解,因此纔能善于辩说。「义无碍辩」,指对于一切法相、名字的义理有无碍自在的智解辩才。「辞无碍辩」,指通晓一切方言而无碍辩说的智解、辩才。「辩无碍辩」,是指随顺众生根机而巧妙演说,使众生乐闻的智解、辩才。大乘佛教认为,因为「法」、「义」、「辞」、「辩」四者穷尽法性,进入第一义谛,深妙难测。因此,只有有佛、菩萨纔真正具有「四辩」。⑨大辩才地 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中这句经文为「得大无碍智地故」,可见,此中的「大辨才地」是指佛、菩萨所具的「无碍辩才」之境界。⑩忆念 「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存于心内,记忆而使其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是针对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11菩萨心 即「菩提心」,如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中这句经文为「忆念不忘菩提心故」。12开悟 开智悟理。如《法华经?序品》所说:「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语 译】无数金刚藏佛继续向金刚藏菩萨菩萨说:「经过我们的加持,又使你能够从始至终行于菩萨十地,使你如实地宣说菩萨十地的差别相,使你缘念一切佛法,修习并且能分别无漏之法,善于选择、观察大智光明以及善巧的庄严智慧,善于进入决定智之门,使你能够针对自己所住的境界次第显示宣说菩萨、佛之无畏,使你获得无碍辩才所具有的光明,住于大无碍智慧并且决定不动,使你忆念菩萨之心而永不忘失,使你具有使一切众生界成熟的能力,使你能够普徧地到达一切境地而都能够使众生开悟。」

「善男子!汝当辩说此法门差别善巧法①。所谓:承佛神力如来智明所加故,净自善根故,普净法界故,普摄众生故,深入法身②、智身③故,受一切佛灌顶④故,得⑤一切世间最高大身⑥故,超一切世间道⑦故,清净出世善根故,满足一切智智⑧故。」

【章 旨】十方无数佛同时为金刚藏菩萨加持。「加持之相」有三类,即「以口相加」、「以意相加」、「以身相加」。此章为「以口相加」,其目的是增加辩才。此章首句为总概括,后十句为具体展开。关于「口加」的涵义,世亲解释说:「辩才者,随所得法义,忆持不忘说故。诸法门者,谓十地法。差别者,种种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世亲《十地经论》卷一)这是说,「口加」为其增加辩才,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菩萨更能记忆、理解十地之法的奥秘并且能够将其奥义宣示给众生。

【注 释】①善巧法 指善良巧妙之法,特指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巧妙方法。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之略称。佛、菩萨为顺应众生之能力素质,而运用种种方便(化他之说法),巧妙摄取教化众生,称为「善巧摄化」。为适应众生,而巧妙运用种种方法以救度之,此种方法,则称「善巧方便」。②法身 本是佛的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得的「真如」、「法性」之身。③智身 这是《华严经》所说的佛之十身之一,即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④灌顶 古天竺风俗,国王即位要用四海之水灌其顶以表示祝贺。佛教密宗藉此表达其加持、认可之义。按内容分「传法灌顶」和「结缘灌顶」;按形式分「摩顶灌顶」和「放光灌顶」、「授记灌顶」。在《华严经》卷六中,佛已为会中大众作了「摩顶灌顶」和「放光灌顶」。⑤得 一切法造作成就而不失去,称为「得」。「得」有「获」与「成就」两种。「获」是指未曾得到或得到之后已经失去但现今又重新得到,「成就」是指已经得而至今相续不失。⑥一切世间最高大身 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九中说:「此是世间中最高胜处,于彼现成佛,故云『世间高大之身』。」⑦世间道 指五道或者六道众生。⑧一切智智 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

【语 译】十方无数诸佛继续给金刚藏菩萨说:「善男子!你应该仔细辨别宣说这一法门的诸种差别以及方便善巧智慧之法。具体而言:你由于禀承佛的神力,所以縩获得了如来智慧光明的加持;你的善根清净,并且使整个法界完全清净,普徧地摄取众生,深入诸佛的法身、智身,接受一切佛的灌顶,获得一切世间最高最大的身体,超越一切世间五道,使众生的出世善根得以清净,完全圆满具足一切智智。」

尔时,十方诸佛与金刚藏菩萨无能映夺身①,与无碍乐说辩,与善分别清净智,与善忆念不忘力,与善决定明了慧②,与至一切处开悟智,与成道③自在力,与如来无所畏,与一切智人观察分别诸法门辩才智,与一切如来上妙身、语、意具足④庄严。

何以故?得此三昧法如是故,本愿所起故,善净深心⑤故,善净智轮⑥故,善积集助道故,善修治所作故,念其无量法器⑦故,知其清净信解⑧故,得无错谬总持⑨故,法界智印善印⑩故。

尔时,十方诸佛各申右手摩金刚藏菩萨顶。

【章 旨】此章显示加持之相的第二、第三类——「以意相加」、「以身相加」。「意加」是给予其智慧,「身加」是增加其威力。

【注 释】①无能映夺身 指在光明照耀方面无与伦比之身。②善决定明了慧明了慧 指完全明了知晓六种确定不移的事理的智慧。进入初地之后的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具体是:第一,「观相善决定」,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第二,「真实善决定」,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第三,「胜善决定」,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胜德。第四,「因善决定」,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第五,「大善决定」,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第六,「不怯弱善决定」,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无法惧。③成道 成佛得道之略称,即完成佛道之意。又作「成佛」、「得佛」、「得道」、「成正觉」,为八相之一。谓菩萨完成修行,成就佛果。④具足 为「具备满足」之略称。⑤深心 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之「三心」之一(其他「二心」为「直心」、「大悲心」)。通常是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⑥智轮 从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智慧之轮」,在印度文化及其佛教中,「轮」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此,「轮」字可能为「明白」、「圆满」的意思。⑦法器 有二义:一是指能修习佛法之众生,大乘佛教经典中将护持正法者或信奉大乘法者称之为「法器」,反之则称之为「非法器」。二是指寺院之中做各种佛事活动所使用的器具。此中为第一种涵义。⑧信解 依靠信仰而得殊胜的理解,这是小乘佛教修行阶位之名,又名「信胜解」,为钝根者入「修道位」之名。在「见道位」中,诸钝根者原名「随信行」,后至「修道住果」之位,则改名「信解」。⑨总持 音译作「陀罗尼」,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以「念」与「定」、「慧」为其体。这是菩萨所修之「念」、「定」、「慧」所具有的功德。⑩法界智印善印 此句较难解释,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华严经》、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及八十卷《华严经》却完全一致。「印」为「印定」、「印契」,表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因此将佛、菩萨的「印契」总称「智印」。据《法华义疏》卷十二、《法华玄赞》卷十等所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能入于实相之理;又以智为「印」,可以刊定是非、真妄,因此称其为「智印」。然而,佛教经典中,又有「法界智」一语,即指「法界体性智」。此「法界体性性智」为密教所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称为「法界」;诸法之所依,称为「体」;法不坏灭,称为「性」;能决断分明无尽诸法之「智」,称为「法界体性智」。以「五智」配当「五部」与「五佛」,则此「智」即配于佛部五佛中之大日如来。密教的「五字真言」和「五智印」中有「法界体性智」的真言和印契,其印契称之为「一切如来法界智印」。「善印」,即善于印可众生的修行境界之义。

【语 译】这时,十方诸佛给予了金刚藏菩萨无能映夺之身。分别而言,十方诸佛给予金刚藏菩萨无碍且乐于宣说辩论之身,给予其善于分别清净的智慧之身,给予金刚藏菩萨忆念诸佛而不忘失之力,给予其善于决定明了之智慧,给予其到达一切处所而使众生开悟的智慧,给予金刚藏菩萨成佛的自在力,给予其如来所具有的无畏,给予金刚藏菩萨诸佛所具有的观察、分别诸法门的无碍辩才之智慧,给予其一切如来的上等美妙身、语、意以及具足各种庄严。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金刚藏菩萨所获得的这一三昧法本身就是如此的缘故,是毗卢遮那佛本愿所起的缘故,是金刚藏菩萨善于清净自己的深心的缘故,是金刚藏菩萨善于清净自己的智慧的缘故,是其善于积集各种助道之法的缘故,是其善于修正整治自己之所作的缘故,是诸佛念其所具有的无量法器的缘故,是诸佛知晓其具有清净之果信解的缘故,是金刚藏菩萨获得了无有任何错谬的总持之力的缘故,是其获得了法界体性智之印并且善于以此印证的缘故。

这时,十方诸佛各自伸出右手抚摸金刚藏菩萨的头顶。

【说 明】〈十地品〉初地第三部分「加分」到此结束。经文主要意思为无数同名「金刚藏」的佛同时为金刚藏菩萨加持。为什么是同名「金刚藏」的佛为其加持呢?世亲《十地经论》解释说:其一,加持是将佛的本愿力给予金刚藏菩萨,因此,须同名「金刚藏」。其二,这些菩萨修行之时同名「金刚藏」(即「同行菩萨」),因此,成佛之时也同名「金刚藏」。其三,以「金刚藏」之名加持,可以使其更加踊跃喜悦。

四、起 分

摩顶已,金刚藏菩萨从三昧起。

【章 旨】此是「初地」第四部分「起分」的内容。

【语 译】十方无数诸佛同时为金刚藏菩萨摩顶之后,金刚藏菩萨随即从三昧定境中起来。

五、本 分

普告一切菩萨众言:「诸佛子①!诸菩萨愿善决定②,无杂不可见③,广大如法界④,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⑤;徧一切佛刹⑥,救护⑦一切众生;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⑧智地。」

【章 旨】金刚藏菩萨从三昧定境中出来,向会中的信众宣说菩萨修行中十个层面的智地之名称。这就是「初地」第五部分「本分」的内容。此章则首先阐明「六决定,以为地体」。此六种确定不移的方面是十地的根本特质。

【注 释】①佛子 有四种涵义:第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大乘佛教将其用作对菩萨的美称。第二,指禀受大乘菩萨戒的佛教徒。第三,指佛弟子、佛教信仰者、修行者。第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也将众生称为「佛子」。第五,有时也仅仅将阿罗汉称之为「佛子」。②诸菩萨愿善决定 关于此句的深厚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一说有六个层面的涵义:「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二、望所证,决定须证。三、定能断惑。四、决信不疑。五、决圣度生。六、决成佛果。」此句经文随后的六句就是「善决定」的具体展开,即「观相善决定」、「真实善决定」、「胜善决定」、「因善决定」、「大善决定」、「不怯弱善决定」。③无杂不可见 菩萨是以真如为其观想对象的,是「境」(即对象)、智(即智慧)合一的,因此,并无带相在其中夹杂。而此观想对象是「真实」,是真理,所以,并非众生所具有的世间智慧可以见到,只有佛、菩萨所具有的出世间智慧方纔能够加以把握。④广大如法界 「广大如法界」为六种决定中的「胜善决定」。这是说,菩萨所具有的根本智慧远远胜于声闻、缘觉二乘。⑤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这句是说「因善决定」。「因」即依凭、根据。这是说,就无常而言,「因」是虚空,可以以之生「色法」;就「常果」言之,可以依凭此「因」而获得涅槃果。前者就是「虚空」之义,后者就是「尽未来际」之义。⑥佛刹 其义有二:第一,指佛所住之国土,又作「佛国土」、「净土」。第二,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即佛塔、佛阁、佛龛、僧刹、伽蓝等,专供修行办道之处所。此处为第一种涵义。⑦救护 救助加护,即佛、菩萨以其力加被于众生身上以救助、护持众生。⑧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即「三世佛」。「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

【语 译】金刚藏菩萨告诉一切菩萨众说:「诸位佛子!这些菩萨所发的『善决定』之大愿,既无任何杂染,凭借世间智慧是无法观见的;它犹如法界,广大无边;它究竟犹如虚空,无所不包,并且通达未来的边际;这些大愿徧一切佛土,救护一切众生;这些菩萨被一切诸佛所加护,进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的智慧境地。」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①智地?佛子!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②;我亦如是说。」

「何等为十?一者,欢喜地;二者,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难胜地;六者,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云地。」

「佛子!此菩萨十地,三世诸佛已说、当说、今说。」

【章 旨】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了十地的名称,以显示菩萨之智地的相状。

【注 释】①摩诃萨 乃菩萨或「大士」之通称,即「大有情」、「大众生」之义。此大众生「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于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不退其大心,因而称其「摩诃萨埵」。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观之,声闻、缘觉也可以称之为「菩萨」。此「菩萨」的称呼之中,将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特称为「摩诃萨埵」,以与声闻、缘觉二乘相区别。此外,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为了特别标示初地之上菩萨,而将入地之后的菩萨称为「摩诃萨」。②已说当说今说 此指诸佛三世说法。「已说」指过去世诸佛所说,「当说」是指未来世诸佛说法,「今说」是指现在世诸佛所说法。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向一切菩萨众说:「佛子!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智慧境地?佛子!菩萨摩诃萨之智慧境地有十种,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已经说过、未来应当宣说、现今将要宣说的。我也是如此说的。」

「十地都有哪些呢?第一是欢喜地,第二是离垢地,第三是发光地,第四是焰慧地,第五是难胜地,第六是现前地,第七是远行地,第八是不动地,第九是善慧地,第十是法云地。」

「佛子!此菩萨十地,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已经说过、未来应当宣说、现今将要宣说的。」

「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十地者。」

「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净法光明门①,所谓分别演说菩萨诸地。佛子!此处不可思议,所谓诸菩萨随证智②。」

【章 旨】金刚藏菩萨又对会众宣说此十地境界的殊胜。十方如来无有不说此十地境界的,但却并非凭借世间之智慧可以知晓。

【注 释】①光明门 「十地法」最为显赫,照耀其他一切法门。②随证智 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十三将此句译为:「菩萨随顺诸地智慧。」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一将此句译为:「菩萨摩诃萨诸地智慧。」可见,「随证智」也就是在诸地修证所得之智。

【语 译】金刚藏菩萨告诉一切菩萨众说:「佛子!我从来没有见到有那一个佛的国土,其中有那位如来不说此十地。」

「为什么如此呢?这是菩萨摩诃萨求趣菩提的最上等道路,也是最清净之法,也是光明之门。十地也就是分别演说菩萨修行中所历经的诸地。佛子!这些境界不可思议,这是诸位菩萨修行中所证的智慧。」

【说 明】此中需特别注意,金刚藏菩萨从「定」中出来之后,「不请自说」这一细节。世亲解释说:「何故不请而说?若不自说,众则不知,为说不说。又复不知欲说何法。」(世亲《十地经论》卷一)

金刚藏菩萨从三昧定境中出来,向会中的信众宣说菩萨修行中十个层面的智地之名称,其名称为:第一「欢喜地」、第二「离垢地」、第三「发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难胜地」、第六「现前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

六、请 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①,不复分别。

【章 旨】金刚藏菩萨向会中的信众宣说了菩萨十地之名称后,默然而不再言说。这是「初地」第五部分「请分」的第一层次内容。

【注 释】①默然而住 至于金刚藏菩萨为什么沉默而不详细解释十地的内容,世亲《十地经论》卷一:「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复增菩萨尊敬法故。」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说完菩萨十地的名称之后,默然而安住于自己的定境中,不再思维计度。

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菩萨十地名,不闻解释,咸生渴仰①,作如是念:「何因②何缘③,金刚藏菩萨唯说菩萨十地名而不解释④?」

【章 旨】当时,会中菩萨仅仅听金刚藏菩萨说了十地的名称而未加解释,都感到需要请求他解释十地的具体内涵。

【注 释】①渴仰 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其形容对佛、法之仰慕。②因 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都可以称之为「因」。③缘 狭义而言,是指引起结果的间接原因,即「外缘」。可分为四类:第一,「因缘」,「因」亦为「缘」之意,指产生果报之直接内在原因,即狭义之「因」。第二,「等无间缘」,指「心」、「心所」之相续中,由前一刹那引导后一刹那生起之原因。第三,「所缘缘」,即「缘缘」,「所缘」指外境,心缘外境时,必藉外境以为助缘。第四,「增上缘」,泛指不对某一法的产生、存在起障碍之作用的一切法。④解释 指解说、释明经典之文义。

【语 译】这时,一切菩萨众听了金刚藏菩萨宣说的菩萨十地的名称,但未能听到解释,都产生了热切仰望之情,他们都这样想:「是什么因缘,金刚藏菩萨仅仅说菩萨十地之名称而不加解释呢?」

解脱月菩萨知诸大众心之所念,以颂①问金刚藏菩萨曰:「何故净觉人②,念智③功德具,说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一切咸决定④,勇猛无怯弱⑤。何故说地名,而不为开演⑥?诸地妙义趣⑦,此众皆欲闻,其心无怯弱,愿为分别说!众会悉清净,离懈怠严洁,能坚固不动,具功德智慧。⑧相视咸恭敬,一切悉专仰,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⑨。」

【章 旨】解脱月菩萨知晓会众的想法,于是以颂的形式向金刚藏菩萨请求解释。金刚藏菩萨则首先称赞十地内涵的深厚,非世间智慧所能理解,因此纔沉默不解释。这第一请。

【注 释】①颂 为九部教、十二部经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孤起颂」、「不重颂偈」。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偈颂,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伽他」与「祇夜」(即「重颂」)二者之差别在于,「祇夜」重复述说长行经文之内容,「伽陀」则否,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②净觉人 即「净觉之人」,一般为佛之异称。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因此,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此处特指金刚藏菩萨。③念智 「念”指四念处,“智”指真如无相智。「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④决定 一般涵义为「确定不变」。关于此处的特殊涵义,世亲《十地经论」卷一解释说:「『决定』者,黠慧明了故。『决定』有三种:一、『上决定』,愿大菩提故。二、『名闻决定』,他善敬重故。三、『摄受决定』,彼说者善知故。……虽有决定,堪受法器,心不欲闻,亦不得说。」⑤怯弱 胆怯、弱小。⑥开演 即「说法」之义。⑦义趣 义理之所归趣。⑧众会悉清净一偈 「懈怠」,又作「怠」,「心所」之名,为「勤」之对称,指懒惰之状态。「严洁」,即「严净」,是指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坚固」,此语词在佛教经典中常常用来比喻心念的不变不动。「坚」的意思为如树之根株不能拔,「固」的意思为跟从它物而不变原态。此句偈语是称赞会中众生的清净。⑨甘露 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印度「吠陀」文献中说,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佛教中常常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

【语 译】解脱月菩萨知晓诸位大众心中的想法,用颂的形式询问金刚藏菩萨说:「为了什么缘故,您这位净觉人,四念以及真如智的功德都完全具备,向我们宣说了十种上等的美的境界,但有能力却不向我们解释十地的内容?会中的听众都具有坚固不变之心,都勇敢一精一进而不胆怯弱小。为什么您仅仅宣说十地的名称,而并不为我们演说其内容?十地的美妙义趣,这个会中的信众都想听闻,他们的心并无胆怯懦弱,希望您为我们一一解说!会中的听众都清净,远离懈怠,严整而清洁,其心坚固而不动,具备功德和智慧。会中的大众看起来都很恭敬,所有的会众都一心一意渴望听您讲解,正如蜜蜂希望上等的蜂蜜一样,也如同饥渴的人想念甘露一样。」

尔时,大智无所畏金刚藏菩萨闻说是已,欲令众会心欢喜故,为诸佛子而说颂言:「菩萨行地事①,最上诸佛本,显示分别说,第一希有难。微细难可见,离念超心地②,出生③佛境界④,闻者悉迷惑⑤。持心如金刚⑥,深信⑦佛胜智⑧,知心地无我⑨,能闻此胜法。如空中彩画,如空中风相⑩,牟尼11智如是,分别甚难见。我念佛智慧,最胜难思议12,世间无能受,默然而不说。」

【章 旨】金刚藏菩萨以偈颂的形式向会众说明自己之所以沉默不具体解释十地的缘故。依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二的解释,五颂分为四层:「初二颂,明法难说。次颂,显法难闻。三、一偈喻难说闻。后一偈,举难结默。」

【注 释】①菩萨行地事 即菩萨修行过程中于十地上所显现的修为事相。②微细难可见离念超心地 「心地」有二义:一是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因此称「戒」为「心地」。二是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菩萨修行阶位。菩萨是根据心而修行,因此喻「心」为「地」,称为「心地」。此中应该以第二义理解。此句分四个方面说明十地之法难于获得,难于证得。③出生 澄观解释说:此句所讲的「出生」的两层涵义是:第一,十地出生佛的智慧。第二,「出」为「出离」即「远离」之义,远离生死而获得无漏智慧。④境界 此处的「境界」涵义较为特殊,为字面的本义: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或者,众生所获得之果报的界域。⑤迷惑 谬于事理,称为「迷」;不明事理,称为「惑」。佛、菩萨之境界无迷惑,凡人则常迷于事理,起烦恼之业。⑥金刚 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⑦深信 以深固之心信仰佛法。澄观解释此句说,佛的智慧是世间众生的心智难于企及,难于测知的。但是,众生以尊仰之心去思量,佛之境界非我等所能知晓的境界,但我们必须相信是真实而如其所是地存在着。这就是深信之相。⑧佛胜智 指佛所具有的殊胜智慧,亦即指证悟法界真理的圣智。⑨无我 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起主宰作用的灵魂或本体、实体。「无我」是佛教根本教义之一,在「三法印」中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第一,众生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这称之为「人无我」,或称「我空」。第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其存在本来就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这称之为「法无我」,或称「法空」。⑩如空中彩画一句 关于此二喻的涵义,世亲解释说:菩萨十地中所获得的智慧,如同在虚空中的彩画一样,在空中飘动的风一样,由于其形状是变动的,无法固定,因此是难于见到的。11牟尼 即「寂默」(止静烦恼)、「寂」、「贤人」、「仙」之意,指尊贵殊胜之圣者或仙人。12难思议 略称「难思」,又作「不思议」。指言说思虑所不能及之境界,主要用来赞叹佛法广大深远而难以用思维、语言来把握。「难思议」一语也是佛之尊称,乃赞叹佛德之深妙。

【语 译】这时,具有大智无所畏的金刚藏菩萨听完解脱月菩萨所说之后,想使众会心中产生欢喜,因此向诸位佛子以偈颂形式说:「菩萨行中十地上的事相,是最上等,也是诸佛之本,因为其心微细难于显示,因此想以语言一一分别宣说,是第一希有的难事。十地所证得的境界,微细难于见出,远离心念超越心地。十地是出生佛的境界,若果听了我的解释,恐怕都会有迷惑。这些会众的心就如同金刚般坚固,他们深信佛的殊胜智慧,知晓心地是无我的,因此,他们能够听讲这一殊胜的法门。如同空中的彩画,如同空中的风相,菩萨修行中的十地所获得的圣人的智慧,也是如此,是难于分别难于见到的。我想到佛的智慧,是最殊胜,最难思议的,世间没有众生可以接受,因此默然而不宣说。」

尔时,解脱月菩萨闻是说已,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今此众会皆悉已集,善净深心①,善洁思②念③,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能亲近百千亿佛,成就④无量功德善根,舍离痴⑤惑⑥,无有垢⑦染⑧,深心信解,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善哉,佛子!当承佛神力而为演说,此诸菩萨于如是等甚深之处皆能证知。」

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愿说最安隐⑨,菩萨无上行,分别于诸地,智净成正觉。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承事无量佛,能知此地义。」

【章 旨】解脱月菩萨又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向金刚藏菩萨解释会中的大众具备听闻此微妙法门的各种素质。长行中十句,「善净深心」是从总体角度言之的,其余九句则是对此句的分别言说.会中大众从「教证」、「证净」两方面言之,都是清净的。前五句为「教净」,后四句为「证净」。

【注 释】①善净深心 澄观继承世亲之说,将「教净」与「证净」九句对应起来解释。「教净」与「智净」为菩萨修行中不同阶段之所证,读者如果对照〈导读〉则可大致确定其涵义。②思 「心所」之名,为「造作」之义,是指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一精一神作用,近于现代语所谓之「思想」、「意志」等。③念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令忘失之一精一神作用。又作「忆」,以其具有殊胜力,而为「五根」、「五力」之一,称为「念根」、「念力」。④成就 「得」的一种,指已得而现在仍不失。《俱舍论》卷四谓,「得」有「获」与「成就」二种。「获」指未曾得而今得,或曾得但已失而今又得。「成就」是指已经拥有之后,至今不失。⑤痴 愚痴之意,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之一精一神作用。与「无明」、「无智」同。⑥惑 指内心的迷乱状态,为妨碍开悟之心理作用的总称,包含对「事」与「理」两方面的迷惑。此「惑」能发业润生而使人生死相续。⑦垢 「烦恼」的另外一种称呼,指污秽心之垢物。又以「贪」、「瞋」、「痴」称为「三垢」,故有「烦恼垢」、「尘垢」、「垢秽」、「惑垢」、「染垢」等名词。此外,「烦恼垢」是由根本烦恼所流出,其相污且粗,因此也常常以「心魔贼」之喻称之。⑧染 全称为「染垢染污」,即不洁不净之义。在佛教中,具体言之,是指执着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⑨安隐 安乐而平稳无事之意。佛教将达到不为任何烦恼所惑之境地,而身安心稳,犹如涅槃般之寂静无为,称之为「安稳」。此外,「善业」又称「安稳业」,自利、利他之道又称为「安稳道」。

【语 译】这时,解脱月菩萨听完金刚藏菩萨的话之后,又对金刚藏菩萨说:「佛子!现在大众都已经会集在这里了。他们都善于清净自己的深心,善于使自己的思、念都清净,善于修习诸菩萨行,善于积集助道,善于并且能够亲近百千亿数的佛,他们成就了无量功德的善根,舍弃远离了无明、疑惑,其心没有任何污垢污染,他们深心信解,常住佛法中而不跟随别人的教导。好啊,佛子!您应当禀承佛的神力而为他们演说,使这些菩萨对于如此甚深的境界中都能够修证而知晓。」

这时,解脱月菩萨想再次宣说这些意思而说颂曰:「希望知晓最为安稳、最为上等的菩萨行,想知晓十地之间的境界差别,以证得清净的智慧,成就无上正觉。这些会中的大众,都没有诸种烦恼染污,他们的志向和理解力都明亮而清净,他们承事无数的佛,能够知晓理解十地的涵义。」

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虽此众集善净思念,舍离愚痴及以疑惑①,于甚深法不随他教;然有其余劣解众生,闻此甚深难思议事,多生疑惑,于长夜②中受诸衰③恼④。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虽此众净广智慧,甚深明利⑤能决择,其心不动如山王⑥,不可倾覆犹大海。有行未久解未得,随识⑦而行不随智⑧。闻此生疑堕恶道⑨,我愍是等故不说。」

【章 旨】金刚藏菩萨又以长行和偈颂两种形式回答解脱月菩萨的请求。金刚藏菩萨说,虽然会中的诸位菩萨已经具备清净之心和理解十地的智慧,但世间的劣解众生听说十地之法后,反而会增加苦恼。有鉴于此,金刚藏菩萨宁肯不说此法。

【注 释】①疑惑 「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②长夜 佛教将凡夫流转生死之中,直至由无明之睡眠中觉醒之漫长时间,称为「长夜」,也用来比喻生死之迷。③衰 六道中的「天」、「人」,将要死时会出现「五种小衰相」和「五种大衰相」。「五种大衰相」为:一、「头上花萎」,就是头上所带的花冠渐渐枯萎。二、「衣裳垢腻」,就是无缝的天衣生出污垢来。三、「身体臭秽」,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气味来。四、「腋下汗出」,就是两裤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五、「不乐本座」,就是以上种种不好的衰相出现之后,天、人便对自己的宝座生出不乐的感受,天女眷属也厌离他们而走开。「五种小衰相」为:一、「乐声不起」,谓诸天音乐不鼓自鸣,于衰相现时,其声自然不起。二、「身光忽灭」,谓诸天众身光赫弈,昼夜昭然,于衰相现时,其光不现。三、「浴水着身」,谓诸天众肌肤香腻,妙若莲花,不染于水,但衰相现时,浴水沾身,停住不干。四、「着境不舍」,谓诸天众欲境殊胜,自然无有耽恋,于衰相现时,取着不舍。五、「眼目数瞬」,谓诸天众天眼无碍,普观大千,于衰相现时,其目数瞬。以上「五种小衰相」虽已显现,如遇殊胜之善根,仍有转机之可能。④恼 「心所」名,《俱舍论》认为,「恼」是指坚执诸恶事,虽知是恶但不肯接受他人谏劝以改过,而自己亦懊恼烦闷。唯识学认为,「恼」是指追想忿恨的事缘,或因接触现在的违缘而心懊恼。⑤明利 聪明锐利。⑥山王 在诸山中为最高、最大,故称「王」。⑦识 为「心」的别名,为「了别」之义,「心」以境为对象而产生了别的活动,佛教中将其称之为「识」。佛教中有「六识」、「八识」两种主要说法。「六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唯识学则另加「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成为「八识」。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第七「末那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根本识」。⑧智 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的素质与能力。佛教有时将「智」包摄于「慧」的之作用中,也时常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之分类极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此处应该指「正智」。⑨恶道 是指众生依照恶业轮回趣入的处所,佛教认为有三处,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回答说:「佛子!即便是此会中聚集的会众已经善于清净自己的思、念,他们深心信解佛法,常住佛法中而不跟随别人的教导,但是世间仍然有许多理解力低劣的众生,如果听说这一甚深难思议的事相,反倒会产生疑惑,在漫漫长夜中承受这些烦恼。我哀愍这些众生,因此默然而不说法。」

这时,金刚藏菩萨想再次宣说这些意思而说颂:「会中的信众,其心虽然清净而具有广博的智慧,也具有甚为聪明锐利的抉择能力,其心如同山中之王般坚定不动,其心也如同大海一般不可能被扰动。但是,会中的这些信众尽管有一定的修行,但时间并不太久,未曾解悟,而且,这些信众依止于心识而不能依止于智慧,他们一旦听闻菩萨十地的境界,恐怕会产生疑惑而使其堕入恶道。我怜悯他们,因此缘故而不说十地的具体内涵。」

尔时,解脱月菩萨重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愿承佛神力,分别说此不思议法。此人当得如来护念①而生信受。何以故?说十地时,一切菩萨法应如是,得佛护念。得护念故,于此智地能生勇猛②。何以故?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故。譬如书字、数说③,一切皆以字母④为本、字母究竟,无有少分离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⑤。是故,佛子!愿为演说!此人必为如来所护,令其信受。」

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善哉佛子愿演说,趣入菩提诸地行!十方一切自在尊⑥,莫不护念智根本⑦。此安住智亦究竟,一切佛法所从生,譬如书数字母摄,如是佛法依于地。」

【章 旨】解脱月菩萨再次以长行和偈颂的形式,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宣讲十地境界的具体内涵。因为十地是成就一切佛法的根本,诸位会中的菩萨应当会受到诸佛的护念而相信接受此法。

【注 释】①护念 谓佛、菩萨、诸天等保护佛教徒,使其不遭受各种障碍和危害。②勇猛 勇敢一精一进。《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归依品〉中,列举修习佛道中的三种殊胜勇猛:第一,愿胜勇猛,谓初修行之时,发「四弘誓愿」,发大勇猛,成佛菩提,广化有情。第二,行胜勇猛,谓至心学道,能行妙行,发大勇猛,决心趣入菩提。第三,果胜勇猛,谓一心一精一进,修诸妙行,发大勇猛,决心求取成佛,故修因而感果,与佛平等无二。③书字数说 依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一的解释:「书」是指字的形相,「字」是其字音,「数」是指文句,「说」是指语言。因为文句是由诸多字组成的,因此就叫「数」。④字母 又作「悉昙字数」,指「悉昙之摩多」(意译作「母」、「韵」)与体文(意译作「子音」)。此为生诸字之母,故称为「字母」。关于「字母」之数,诸说不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说,总为四十七字,即以「悉昙字记」之十六母音中,删除最后二字(am1,ap),余十四音;三十五子音中,删除最后之「滥」(llam1)及「叉」(ks1a)字,余三十三字,「母音」、「子音」相合,则为四十七字,此为最常见之说。⑤一切智 三智之一,音译为「萨婆若」,指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在佛典中,有时为区别声闻的一切智与佛的一切智,而将佛的一切智称为「一切智智」,得此智的佛称「一切智人」;有时「一切智」也是「一切智人」即佛的略称。⑥自在尊 也称「自在人」,指诸佛。依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载,诸佛于诸「神通」、「自心」、「灭尽」、「圣如意」、「寿命」等五事中获得「自在」,因此称为「自在人」。⑦智根本 即「根本智」,或解释为「智之根本」。「根本智」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因为它是出生一切法乐以及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智之根本」则应该是指产生「佛智」的根本——菩萨修行十地。

【语 译】这时,解脱月菩萨再次对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希望您禀承佛的神力,一一给会众宣说此不思议之法。这些人应当会得到如来的护念而产生信仰、接受。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当宣说十地之法时,如同其他一切菩萨法一样,都应该如此获得佛的护念。获得佛的护念的缘故,在此智地纔能产生勇猛之力。为什么如此呢?因为这是菩萨最初所修行,能够成就一切诸佛法的缘故。譬如书字、数说,一切都以字母为根本,以字母为究竟,没有一丝一毫离开字母的情形发生。佛子!一切佛法都以十地为根本,以十地为究竟而修行成就,并获得一切智。正因为如此,佛子!希望您能为这些会众演说!这些人一定会被如来所护念,如来一定会使其信仰接受十地之法。」

这时,解脱月菩萨想再次宣说这些意思而说颂:「好啊,佛子!希望您演说进入菩提诸地之行!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护念产生一切智之根本的十地之法的。十地之法是佛法的根本,一切佛法也是从此而生的。如同字相、字音(即文句、语言)都可以被字母所摄入一样,如此不可思议的佛法也是以十地为根源的。」

尔时,诸大菩萨众一时同声向金刚藏菩萨而说颂言:「上妙无垢智①,无边分别辩,宣畅深美言,第一义②相应③。念持④清净行,十力⑤集功德,辩才分别义,说此最胜地。定⑥戒⑦集正心⑧,离我⑨慢⑩邪见11,此众无疑念,惟愿闻善说!如渴思冷水,如饥念美食,如病忆良药,如蜂贪好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善哉广大智12,愿说入诸地,成十力无碍13,善逝14一切行!」

【章 旨】与会的诸位大菩萨一起齐声请求金刚藏菩萨宣讲十地之法。

【注 释】①无垢智 即「无漏智」,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之过、是非的智慧。对于小乘佛教来说,证见「四谛理」之智,称为「无漏智」。对于大乘唯识学而言,「无漏智」分为「根本」、「后得」二智。「根本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真如理性」之「无分别智」;「后得智」由「根本智」所出,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象。②第一义 指佛教所说的出离世间法中的最究竟深义。因为佛教最究竟的真理为最上,因此名之为「第一」;深有理由,因此名之为「义」。③相应 相等和合之意,指「法」与「法相」之间有和合不离之关系,特别指「心」与「心所」间之关系而言,六因中之相应因即属此。依《瑜伽师地论》之意,有三种相应:第一,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第二,「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第三,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④念持 指忆念受持,毫不间断。⑤十力 即「如来十力」,又作「十神力」,指惟有如来纔具足的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因为如来证得了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如下:其一,「处非处智力」,指如来对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之智力。其二,「业异熟智力」,指如来对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都完全徧知之力。其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指如来对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对于其浅深、次第如实徧知之力。其四,「根上、下智力」,指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徧知之力。其五,「种种胜解智力」,指如来对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徧知之力。其六,「种种界智力」,指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徧知之力。其七,「徧趣行智力」,指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徧知之力。其八,「宿住随念智力」,指如来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其九,「死生智力」,指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之力。其十,「漏尽智力」,指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徧知之力。⑥定 使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一精一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定」与「戒」、「慧」同为「三学」之一,为佛教实践方法之大纲。⑦戒 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止恶之功用。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⑧正心 即「正直之心」,远离谄曲之心。⑨我 音译「阿特曼」,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存在与缘起性之关系,否定永远存续(常)、自主独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等性质,而强调「我」之不存在、不真实。⑩慢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佛教中,「慢」有种种分类,「七慢」、「八慢」、「九慢」较为常见。11邪见 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是「八邪行」、「十恶」、「十随眠」、「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也没有由原因而生之结果,因此主张恶不足畏,善也不足喜。这些理论见解就是「邪见」。12广大智 佛之智慧广大而不可思量,为最胜无上之智见,因此称「佛智」为「广大智」。13无碍 又作「无阂」、「自在」,自在通达、自在涉入、自在融通而为一体。如灯光互相涉入,即是无碍之相。14善逝 为佛十号之一,又作「善去」、「善解」、「善说无患」、「好说」、「好去」,意即进入种种甚深三摩提与无量妙智慧中。「好说」之意是指佛陀如诸法之实相而说,不着于法爱而说,并能观察弟子之智慧力,或说布施,或说涅槃,乃至说「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诸法,而导引入于佛道。「十号」之中,第一为如来,第五为「善逝」。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此二名用以显示诸佛来往自在之德。

【语 译】这时,诸位大菩萨众一时同声向金刚藏菩萨而说颂曰:「上等美妙的无垢智,无边的分别辩说的能力,使您具有以畅达的语言宣说深刻美妙的佛法的能力,其言辞完全可以与第一义相应。您忆念受持清净之行,具有十力,聚集功德,具有无边的辩才和分别义理的能力,因此而宣说此最殊胜的境界。我们这些听众,以定、戒积集正心,远离我、慢、邪见。我们这些听众没有任何疑念,只是希望听到美妙的声音和义理!我们盼望听您宣讲就如同口干舌燥的人想饮水一样,如同饥饿的人想念美食一样,如同病人想念良药一样,如同蜜蜂喜欢好蜜一样。我们这些听众也是如此,希望听到如同甘露的法!好啊,具有广大智的您,希望您宣说进入诸地的方法,使得我们也成就十力、无碍、善逝等等一切行!」

尔时,世尊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菩萨力焰明」①,百千阿僧祇②光明以为眷属③,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徧,三恶道④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来众会,显现诸佛不思议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诸佛所加说法菩萨之身;作是事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时,十方诸佛悉亦如是,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其光名号、眷属、作业⑤悉同于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⑥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师子座⑦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

【章 旨】佛世尊以及十方诸佛以眉间的清净光明照耀此婆娑世界的大众及金刚藏菩萨,十方诸佛也是如此。

【注 释】①菩萨力焰明 世亲《十地经论》卷二解释说:「此光有八种业,二种身。云何八种业?一者,觉业。是光照诸菩萨身已,自觉如来力加,如经放菩萨力明光焰故。二者,因业。阿僧祇光皆有无量光明眷属,如经阿僧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故。三者,卷舒业。『舒』则徧至阿僧祇世界,『卷』则还入常光,如经放斯光已,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徧,照已,还住本处故。四者,止业。除灭一切恶道,种种苦恼,如经三恶道苦皆得休息故。五者,降伏业。令一切魔宫,威光不现,惊怖恐惧不能坏乱,可化众生,如经一切魔宫隐蔽不现故。六者,敬业。现不思议佛神力故,如经悉照十方诸佛众会,显现如来境界不思议力故。七者,示现业,加十方世界诸佛所加菩萨大会令此众见。如经是光徧照十方世界加一切如来所加说法者及诸菩萨众故。八者,请业,发声说偈。如经时大光明云网台中诸佛神力而说颂曰故。」此中所说的「业」就是功能、作用。二种身是:「一、如流星身,往他方世界故。二、如日身,处于虚空,如经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故,于一切处一时遍照故,如是彼此诸众生迭互相见,犹如一会听说亦尔。」②阿僧祇 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等,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③眷属 亲近的顺从者。「眷」,亲爱。「属」,隶属。此经中的「眷属」大多指佛、菩萨、天王等等的随从。「眷属」又可指随附无漏净慧必起的「心所」及其「生」、「住」、「异」、「灭」之四相。此处是指佛身具有的多种光明。④三恶道 众生依照恶业轮回趣入之三个处所,其名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⑤作业 指「思业」及由「思」所起之「身」、「语」二业,全称「故作业」、「故思业」。⑥娑婆世界 即「娑婆国」,「娑婆」汉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⑦师子座 作「师子床」、「狮子座」。原指释迦牟尼之座席。佛为人中狮子,因而佛所坐之处(床、地等),总称「师子座」。后来,泛指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以及高僧说法时之座席。

【语 译】这时,世尊释迦牟尼佛从其眉间发出清净的光明,名叫「菩萨力焰明」,有百千阿僧祇的光明相伴产生。这一大光明完全照耀十方一切世界,无不周到普徧,众生堕入三恶道之苦都可以借此而得以停止;这一光明又照耀一切如来众会,显现出诸佛的不思议之力;又照耀十方一切世界,以及为一切诸佛所加持而说法的菩萨之身。在完成这些功德之后,在上空中形成大光明云之网台而停住。当时,十方诸佛也都是如此,从眉间发出清净光明,其光的名号、眷属、所产生的作用都与此相仿,这些大光明照耀着此娑婆世界之佛及大众,照耀着金刚藏菩萨之身、师子座,在此之后,于空中也结成大光明云之网台。

时,光台中①,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佛无等等如虚空②,十力无量胜功德,人间最胜世中上,释师子法③加于彼。佛子当承诸佛力,开此法王④最胜藏,诸地广智胜妙行,以佛威神分别说。若为善逝力所加,当得法宝⑤入其心,诸地无垢次第满,亦具如来十种力。虽住海水劫火中⑥,堪受此法必得闻,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应说诸地胜智道⑦,入、住、展转次修习⑧,从行境界法智生⑨,利益一切众生故。」

【章 旨】诸佛以大光明威神之力,于光台中以偈颂形式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宣说十地之法。

【注 释】①光台中 此句中,说偈颂的主体是「云台」。②佛无等等如虚空 此句的意思是:诸佛比之于众生,有无上的智慧。「无等」是说诸佛之身与诸众生不等,而第二个「等」字则是说,佛与佛之正觉是相等的。「如虚空」是说,诸佛之智慧是一切世间法所无法染污的。③释师子法 「释」指释迦牟尼佛。此句偈语是为了显示佛之种姓远远超过众生。言「释师子」是为了突出产生大智慧的主体之殊胜,而诸佛同时加持而仅言释迦牟尼佛,是偏胜于一个语词而解释,以及释迦牟尼佛是主佛的缘故。言「法」是为了强调诸佛都住于真如之法中。④法王 原为对佛的尊称,后来也引申为对菩萨、阎王的称呼。「王」有「最胜」及「自在」义;佛为法门之主,以自在化度众生,因此称之为「法王」。⑤法宝 指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⑥虽住海水劫火中 世亲解释说:此句是说「恶道、善道难处生,必得闻此法。龙世界长寿,亦得闻此经。偈言虽在于大海故,虽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闻此经。偈言及劫尽火中故,闻此法者为皆得利益。」(世亲《十地经论》卷二)所谓「八难处」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畜生、饿鬼三涂,报障深重,不得会圣,众苦逼恼,不能修梵行,故称之为「难」。——此即偈中用「海水」所指代的「恶道」。而「劫火」则指诸天等善道。「长寿天」(指「色」、「无色界」诸天)命报长远,寂静安隐,其中有情众生多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因而也称之为「难」。「边地」(指「郁单越洲」)乐报殊胜,无诸苦事,不识佛法,不求出离,因而也称之为「难」。⑦应说诸地胜智道 世亲、澄观说,「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为十地中的每一地的初期、中期、后期修行的三重相状。而此句是说此修行十地,如果以「加行智」为依止之理,就可证得诸地的真实智慧。「加行智」是指修行者修行「加行」时所得之智慧。而修行者准备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名为「加行」。⑧入住展转次修习 此句是言「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者之间的修行渐次。「加行智」为进入每地之核心的智慧,而「根本智」则是每地的核心所在。「展转」即在地中展开修习并且转入后一地的意思。⑨从行境界法智生 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此句「即『修行渐次』。」通过「入」、「住」、「展转」方纔能够证得「后得智」。「后得智」是在「根本智」之后的所得的化度众生之智,所以需有「了俗」的一面。

【语 译】这时,,此光台凭借诸佛威神力的缘故而说颂曰:「诸佛所具有的无上智慧就如同虚空,是一切世间法所无法沾染的,佛所具有的十力具有无量的殊胜功德,佛所讲的法是人间最殊胜,世间最上等的,释迦牟尼佛以及其他诸佛之法已经加持到这些众生身上。佛子,应当禀承诸佛之力,开显此法王中最为殊胜的宝藏,开显菩萨十地中广大的智慧、殊胜奇妙的修行,请您凭借佛的威神之力为众生分别宣说。如果获得善逝之力的加持,应当获得法宝并能够进入其心,修行诸地并无垢染而次第圆满,也具有如来十种力。即便是住于生死海水的众生,或者住于劫火之中的众生,也能够接受此法,也一定能够听闻此法。如果有对此产生疑惑而不相信的,则永远不能够听闻如此深奥的法义。您应当宣说,以加行智为依止之理,就可证得诸地的真实智慧,进入住地并且逐渐地修习,从修行境界之法而产生智慧,可以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利益。」

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欲令大众增净信①故而说颂曰:「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②,非念离诸念③,求见④不可得。无生亦无灭,性净恒寂然⑤,离垢⑥聪慧人⑦,彼智所行处⑧。自性本空寂⑨,无二亦无尽⑩。解脱于诸趣11,涅槃平等住12;非初非中、后13,非言辞所说,出过于三世,其相如虚空14。」

【章 旨】在解脱月菩萨、大众等的请求下,在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的加持之下,金刚藏菩萨决定向会众宣说十地之法。金刚藏菩萨所说之十二偈,可分为两部分。前七偈「显『义大』,后五明『说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此中,开首四偈从总体上显现十地之境界、智慧既细微又美妙。

【注 释】①净信 机清净信仰佛法之心。②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 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大仙道」是指佛所证得的境界。③非念离诸念 这是说,佛所证的境界是超越于任何心念的。④见 指由眼所见,或者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有「正见」、「邪见」等各种分类。⑤性净恒寂然 「性净」为「自性清净心」的简称,「自性清净心」是指众生本来清净的心性;又名「本性清净心」或「性净心」。「心性本净」说原系大众部等所主张。在大乘佛教中,「自性清净心」又名「如来藏」或「佛性」。⑥离垢 「垢」即「烦恼」的另外一种称呼。十地为菩萨修行之观、行,因此是远离烦恼的,不同于人、天之禅定⑦聪慧人 聪慧,即聪明智慧。聪慧人是指修行进入「十地」境界、具有「十地」之智慧的人。「十地智」分别言之,则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若就最真实、最究竟角度言之,则只有一种智慧,即真实智。⑧智所行处 「行」,即修行、解行。「处」,即境界、处所。此地之智就是菩萨修习所得之智,这是菩萨自己所证的缘故,所以没有「能行」与「所行」的区别。⑨自性本空寂 「自性」即「自体之本性」,法相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的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此中所言是指诸佛、菩萨所共有的智慧以及涅槃境界,从众生而言则是指「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其意为:涅槃境界之「自相」是本来空寂的。⑩无二亦无尽 关于此句偈语,有些许分歧。这是说,远离三种对于「空」的错误理解,縩可进入地上菩萨之「自性本空如来藏」。三种错误分别为「断灭空」(以为「空」是纯粹虚无)、「色为空」(以为「空」在「色」之外单独存在)、「空为有」(以为「空」是实际存在的事物)。11解脱于诸趣 「趣」,意译为「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引导而有的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有「所往」、「因趣」两种涵义。「诸趣」,也称之为「诸道」,佛教一般讲「五道」或「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者唯摄于「天趣」,一者摄于「天趣」与鬼趣二者之中。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与其下五句构成「总」、「别」关系。此后的五句偈语是显示「云何解脱」。12涅槃平等住 此句是言「等二际是观智相」,也就是涅槃与世间无二,涅槃不离世间。13非初非中后 这句偈语是言「断惑相」。从「相翻」的角度观之,「惑断」与「智起」不可定言先、后、同时,因为所断之「惑」其性本空,能断之「智」也是「无」。所谓「相续」是单就「智」言之的。以「实教」的「性」、「相」双明言之,「惑」的断绝也是非初、中、后的。若从华严宗所主的「圆教」言之,是「一断一切断」的。14非言辞所说出过于三世其相如虚空 此三句是说「大涅槃」所具的「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据《大乘义章》卷十八载:「法身」是指本来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解脱」即脱离烦恼束缚。「般若」则指悟得空理的智慧。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众生,想使大众增强清净的信仰而说颂曰:「如来所获得的道,是微妙难于知晓的,是非念且远离心念的,从世俗之见的立场上是不可能获得的。诸佛所证得的理,是无生也无灭的,本性清净且永恒寂然,远离烦恼,是那些聪明智慧的人纔可能经过修行而达到。诸佛、菩萨所证得的智慧之体是本来空寂的,是非有非无、无边无际的。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而并不远离世间而安住在独立于世间之外的清净的涅槃境界之中。烦恼的断绝与智慧的生起,并无先、后与同时的差别。大涅槃绝非言辞所能够加以说明,它是出离超越三世的,其体相就如同虚空。」

「寂灭①佛所行,言说莫能及;地行②亦如是,难说难可受。智起佛境界,非念离心道③,非蕴④、界⑤、处⑥门,智知意不及。如空中鸟迹,难说难可示;如是十地义,心⑦、意⑧不能了。」

【章 旨】此章三偈的主题为「显义大」,即所说佛法之义理的殊胜。第五偈显示接近于十地的细微的修行。第六偈藉助于「对法」彰显十地之细微。第七偈以譬喻显示十地的细微。

【注 释】①寂灭 略称为「灭」,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因而称「寂灭」为「乐」。「寂灭」有时又等同于「涅槃」。②地行 「地」是指此「十地」境界,「行」是指修证此「十地」的「十波罗蜜」——「檀那(布施)波罗蜜」、「尸罗(持戒)波罗蜜」、「羼提(忍辱)波罗蜜」、「毗梨耶(一精一进)波罗密」、「禅那(静虑)波罗蜜」、「般若(智慧)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③心道 即心的感知范围。④蕴 蕴,即「积集」的意思。这里是指「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⑤界 即「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和「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界」有「差别」、「体性」、「原因」等意义,「十八界」就是把宇宙诸法分析成这十八种要素。也就是说,宇宙诸法是由「根」、「境」、「识」所构成的,而「根」、「境」、「识」三者各有区别又有联系。⑥处 旧译为「入」,为「心」、「心所」生长门之义。「心王」、「心所」以「处」为所依,缘「处」而生长,若离开「处」,则不得生长。佛教将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其中「六根」、「六境」合为「十二处」。因为以「六根」为所依、「六境」为所缘,「根」与「境」为能生长「心」、「心所」作用之处所,故称「十二处」或「十二入」。⑦心 即具有缘虑作用的「心王」、「心所」、「心法」、「心事」。在佛教中,依派别或经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谓。主要有:其一,「心王」及「心所法」的总称,这是相对于「色」、「身」而言的。其二,指「心王」,这是相对于「心所法」而言的。特指「六识」或「八识」。「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大乘瑜伽行派则谓「心王」有八,即在「六识」上加「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三,「心」也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与此相对,前六识称为「识」,第七识名为「意」。⑧意 音译作「末那」,意思为「思量」,即周徧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于「十二处」中,称为「意处」;于「十八界」中,称为「意界」。依「六识」说言之,「心」、「意」、「识」三者同体异名。依「八识」说言之,「意」特指第七「末那识」。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大众说颂曰:「涅槃是诸佛修行所得的境界,是言说不能够说清楚的;十地以及修证十地的十波罗蜜多也是如此,是难于宣说难于接受的。由三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所起的佛的境界,非念而远离心的感知范围,非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之门及其智慧、知觉、心意所能够涉及。如空中鸟飞过的痕迹,难于宣说,也难于演示给人;如此十地之义,是心、意所不能了别思量的。」

「慈悲及愿力,出生入地行①;次第圆满心,智行非虑境②;是境界难见,可知不可说③。」

「佛力故开演,汝等应敬受④。如是智入行⑤,亿劫说不尽。我今但略说,真实义⑥无余。一心恭敬⑦待,我承佛力说⑧。胜法微妙音,譬喻⑨字相应。无量佛⑩神力,咸来入我身。」

「此处难宣示,我今说少分11。」

【章 旨】此章五偈的主题为「说大」,即说法的殊胜。首先,一偈半,从正面显示说法的三大成就义。接着有三偈彰显自己无有过错而去除了失。最后有半偈言宣讲开始。

【注 释】①慈悲及愿力出生入地行 「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愿力」,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是指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现出来的作用、功能。此二句所言为「三成就」的第一「因成就大」。②次第圆满心智行非虑境 此二句是说「因渐成就大」。③是境界难见可知不可说 此二句是说「教说修成就大」。此境界为成就「真如」之「修」位,其义盛大,然因为在「因分」,因而可以姑且通过言语去把握,并非如同果分那样只能推知而不可言说。④佛力故开演汝等应敬受 此二句的主旨为,从总体上「彰己无过,诫众除失」,也就是金刚藏菩萨彰显自己开演此法并无过错,并告诫听众注意去除自己的过失。下述十句,则分别言说自己无过错,并告诫会众除了。⑤智入行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解释说:「言『智入行』者,地法为『所入』,证智为『能入』。行此『智行』,则入地法。又『智入』是证智,『行』是事行。」此语词的涵义是:以智慧证入十地。⑥真实义无余 澄观解释说:「『真实』者,即『智入行』也。『无余』者,若事若理,无不具故。」此中,「事」是指修行中的事相,「理」是指「真如理体」。⑦一心恭敬待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解释说:「『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待,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正恭敬待,如心决定,堪能忆持故。心敬则身必恭故,偈但云『心』也。」⑧承佛力说 澄观解释说:「『承佛力』者,示己无『增上慢』,不言齐佛故。」「说字」,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卷二为「善说」,「『善说』者,对于当机无谄无憍慢故。」澄观说八十卷本也包含此义。⑨譬喻 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这是佛陀说法或佛典中为说明教义时,所常用的方式之一。⑩无量佛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说:「『无量佛』者,略有三类:一、是主佛。二、是十方金刚藏佛。三、是十方一切佛也。」这是说,此处所说无数佛指释迦牟尼佛、十方金刚藏佛以及十方一切其他佛。11我今说少分 关于金刚藏菩萨只宣说十地的一部分内容,是因为金刚藏菩萨所宣说的仅仅是十地之法的「因分」,「果分」即佛果则是不可说的。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为大众以偈颂的形式说:「慈悲和大愿之力,是出现、产生、进入十地之十波罗蜜;遵循闻、思、慧的次第逐渐修得圆满之心,智慧以及十波罗蜜并非思虑之境;十地的境界难于见到,也是可以知晓而不可能言说的。」

「我因为禀承了佛力加持的缘故縩开始演说此法,你们应该恭敬地接受。如此凭借智慧进入修行的方法,在长达亿劫的世间中也是说不完的。我今天只是略微说一说,但最核心的真实义以及以智慧进入十地修行的方法是没有遗漏的。你们应该专心而恭敬地等待,我将禀承佛力以微妙之音宣说如此殊胜之法,以各种譬喻、文字力求与义理相应。无量数的佛之神力,都已经进入了我的身体。」

「然而,十地之法确实难于宣示,我现在只能说一分即『因分』的大致内容。」

【说 明】「初地」的第六部分「请分」,到此结束。

在「请分」中,解脱月菩萨首先请求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十地之法。然后,与会大众又齐声向金刚藏菩萨请求宣讲。最后,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一齐加持金刚藏菩萨,让他宣讲十地之法。

关于「请分」的意义,澄观沿用了世亲的解释说:「初,解脱月请。二、大众请。三、如来请。所以要三家者,显法深妙,令闻解故。众首显扬,当机渴仰,化主加劝,事方周故。道大兼亡,法应请故。为顺请主,此众堪闻,言不虚故。为成请者,如来护念而生信受,言有征故。此约因请、生请,亦是次第。又佛请者,即名为『加』,谓众虽已请,要假主佛威光,方堪说故,亦名为『教』。如来教说,显(金)刚藏说,传佛教故。又前二家请,显此地法因人修故。后一家请,显此地法佛所证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二)

七、初地:「欢喜地」

(一)、说 分

「佛子!若有众生深种善根①,善修诸行②,善集助道③,善供养诸佛④,善集白净法⑤,为善知识⑥,善摄善清净深心⑦,立广大志⑧,生广大解⑨,慈悲现前⑩。」

【章 旨】金刚藏菩萨开始为会众宣说十地之法。从此章进入初地「欢喜地」的因缘(条件),即世亲所说的「住分」。「住分」又分为四,其首要为「依何身」,即依凭什么样的身、心而进住「欢喜地」。

【注 释】①若有众生深种善根 「深种」一语,菩提流支译作「厚集」。依据世亲的解释,此章十句,「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句从总体上说明了进入初地所依凭的「身心」;其余九句的涵义,如世亲所解释,分别从九方面说明了积聚善根的内容。「②善修诸行 据世亲的解释,此句的「诸行」是指与持戒有关的修行。③善集助道 「助道」本来是指「三十七菩提分」,而世亲说此句是指与「定」学有关的修行。④善供养诸佛 此句的涵义,世亲解释为,供养亲近诸佛是为了获得其智慧。⑤善集白净法 「白净法」是指「清净法」、「善法」。⑥为善知识 此句的涵义,世亲《十地经论》卷二解释说:「五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前者是指修行自己心中所证,后者是指修行者获得善知识的外护、指点。「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引导众生进入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⑦善摄善清净深心 此句的涵义是:「六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⑧立广大志 此句的意义,世亲解释说:「广大志」是指济度众生而言。⑨生广大解 此句的意义,世亲的解释为:「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佛智。⑩慈悲现前 此句的意义,世亲解释说:「九者,现集,多行慈悲。」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如果有众生能够深深地种植善根,善于修持种种善行,善于聚集各种助道之法,善于供养诸佛,善于聚集清净法,被善知识所护助,善于摄持清净的深心,树立广大的志向,产生广大的见解,种种慈悲显现于前,就可以进入初地。」

「为求佛智①故,为得十力故②,为得大无畏故③,为得佛平等法故④,为救一切世间故⑤,为净大慈悲故⑥,为得十力无余智故⑦,为净一切佛刹无障碍故⑧,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⑨,为转大*轮无所畏故⑩。」

【章 旨】金刚藏菩萨继续宣说进入初地「欢喜地」的因缘(条件),此章为「住分」的第二「为何义」的内容。十地修行的目的是佛果,为了求得此佛果,先显现出此佛果之相。

【注 释】①佛智 指佛所具有的圣智,也就是指证悟法界真理的圣智。此「圣智」横穷十方,竖尽三世,完全圆满,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各宗派、各佛典关于佛智有不同分类,依据世亲的解释,此章十句中,本句为总体,后文的九句分别代表佛智的九个方面功能,即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二所说:「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业」的意思为「造作」。②为得十力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一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力佛智,问记业。」此处的「记业」即具有预知之功能。③为得大无畏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二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无畏佛智,破邪说业。」无畏」即佛所具有的「四种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此「四无畏智」具有破除邪见、邪说的功能。④为得佛平等法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三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证入业。」从世亲的解释看,「佛平等法」即「平等佛智」,是证得「无我」境界之智慧,此智慧具有教授众生使其得以证入十地之功能。⑤为救一切世间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四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救佛智」即拯救、摄化众生的智慧。「四摄法」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佛具有的这种智慧具有拯救、摄化众生的功能。⑥为净大慈悲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五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净佛智,是净,为救摄因业。」可见,「净佛智」是指清净佛智,因为清净之佛智是拯救、摄化众生的凭依即「原因」。⑦为得十力无余智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六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无余智佛智,常以佛眼观世间众生业。」这是指佛凭借「十力」而可以完全观察清楚世间的所有众生之业而无任何遗漏。⑧为净一切佛刹无障碍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七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令信作业,智心无碍。」佛具有使一切国土都清净,并使其没有障碍的功能。⑨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八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觉佛智,于一念中,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业。」佛所具有的智慧,使其可以在一念之中知晓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法以及心所法(即心的作用)。⑩为转大*轮无所畏故 此句所述为佛智所具的第九种「业差别」。世亲说其为:「转*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转*轮」,也就是宣说佛教正法的意思。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向大众说:「菩萨修行十地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佛的智慧,是为了获得佛的十力,是为了获得佛所具有的大无畏,是为了获得佛的平等法,是为了拯救一切世间,是为了具有清净的大慈大悲之心,是为了获得凭借十力而遍观众生的业力的智慧,是为了获得使一切国土都清净而无有障碍的智慧,是为了获得在一念之间知晓一切众生三世的心法、心所法的智慧,是为了以无所畏之智慧为众生宣说正法。」

「佛子!菩萨起如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①,善巧方便所摄②,最上深心所持③,如来力无量④,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⑤,随顺自然智⑥,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⑦,广大如法界⑧,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⑨。」

【章 旨】金刚藏菩萨继续宣说进入初地「欢喜地」的因缘(条件),此章为「住分」的第三「为何因」的内容。关于此义,澄观解释说:菩萨之所以要十地修行,其原因是为了以大悲心济度众生。此章十句中,首句为总体性说明,后九句则从九个方面即「九种大」来说明大悲的内涵。

【注 释】①智慧增上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增上大」,其涵义为:「细行苦智,能增上生故。谓若了苦苦、坏苦智,非增上。」(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这是说,此句中的「智慧」是指「苦智」。所谓「苦智」是指了达苦谛道理之智,即缘苦谛而作「苦」、「空」、「无常」、「无我」之「四行相」,是指「惑」断除时所得之「无漏智」。具体是指入于「见道位」之时,以世俗智缘苦谛之境,至第二刹那,与「法智」共生之智,称为「苦智」。其中,于第一刹那之后无间,缘观欲界苦谛之境,所生起之无漏法智忍,称为「苦法智忍」;于其无间,所生起之「无漏法智」,称为「苦法智」。世亲、澄观的解释是,佛教所说「三苦」之中,只有了达「行苦」的智慧,縩可称之为「智慧增上」,起「增上」作用。「苦苦」是指,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而生之苦,故称为「苦苦」。「坏苦」,又作「变异苦」。对所爱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坏之变化所生起之苦感。「行苦」在「行」乃「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②善巧方便所摄 此句是指「摄大」。「摄」指「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③最上深心所持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淳至大」,其涵义为:菩萨所发的大悲心蕴涵了无穷无尽的众生界的无穷无尽的利益。

④如来力无量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无量大』。这是说,菩萨摄取如来无量的神力,因而产生了使得众生信仰的征信。⑤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决定大」。⑥随顺自然智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随顺大」。「自然智」,又作「自然智慧」,是指诸佛不藉功用,自然而生的一切种智。⑦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受持大」,其涵义为:此中包含「受」与「授」两个层面。前者即「接受」,后者即「授予」、「传授」。⑧广大如法界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最妙大」,其内涵为「摄受胜妙功德故。」⑨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说明「住尽大」,其涵义为:「无量爱果因,尽涅槃际故。」这是说,作为「因」的十地「住心」,最终导向无尽的涅槃境界。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菩萨产生起如此之心,以大悲为首要。其所具的智慧能够增长;以各种善巧方便摄取众生;用最上等的深心去护持佛法;获得了如同如来般的无量之力;对于上等的美妙之法能够产生确定的信解,有确定不移的济度众生的能力,有确定的方法去对治各种障碍,种种无碍智就显现于前;随顺自然智慧;能接受一切佛法并且用智慧教化众生;其心如同法界般广大;其心究竟如同虚空,可以穷尽未来际。」

「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①;无能说其种族过失②;离世间趣③,入出世道④;得菩萨法;住菩萨处⑤;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⑥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

「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⑦故。」

【章 旨】金刚藏菩萨继续宣说进入初地「欢喜地」的因缘(条件),此章为「住分」的第四「有何相」的内容,即显现修行之后所获得的境界。文中,「超凡夫地」一句,从总体上说明所获得的境界是超越于凡夫的。此后八句,则分别说明其超越凡夫的所在。

【注 释】①生如来家 这是用比喻说明菩萨因为出生于如来之家,为「法王之子」,这是超越于凡夫的地方。②无能说其种族过失 这是说菩萨种姓非常高贵,因为其生于法王之家,所以,没有人能够议论其在种姓方面具有缺憾。③世间趣 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十三都译作「世间道」。「世间道」即「有漏道」、「世俗道」,也就是人、天之道。佛教认为,「三界九地」都属于「有漏道」。「九地」即「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色界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以上九地,因皆贪着境界,不肯离去,所以叫做「地」。④出世道 又作「无漏道」、「圣道」,即灭除烦恼、趣向涅槃之圣道。以九地为所依而生起。「无漏道」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等四道。其中,「无间道」为诸惑能断之道,解脱道为正证解脱之道。下八地之修惑虽通于有漏断(以有漏道断烦恼),有顶地之染则唯有无漏道能断之。⑤菩萨处 菩萨虽证出世无漏智,但并不舍弃世间众生,因而菩萨住处为于世间而寻求出世间。菩萨不同于凡夫,也不同于小乘之声闻、缘觉,此二者或被有漏世间所沾染,或者舍弃世间而另求解脱。⑥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 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解释说:「住欢喜地”,是初住地的意思。以“不动相应故”即是“住”的含意,是指所证的真理不复失去。“不动”则有五方面的含义:“一、种子不坏,名不动,即种性地已上。二、起行不退,名不动,即此初地已上。……三、空、有无间不动,即七地。四、无功用不动,即八地已上。五、究竟不动,即佛地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⑦如来种 即「佛种性」、「佛种姓」或「佛种」、「佛性」,其意为成佛之种子,为得佛果之因。有四种涵义:其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其二,烦恼为「佛种」,即《维摩经》所说的「烦恼即菩提」。其三,「菩提心」为「佛种」。其四,「称名」或「闻名」为「佛种」。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菩萨一开始发如此心,随即就得以超越凡夫的境界。进入菩萨位;生于如来之家;没有人能够说其有种族方面的过失;远离世间趣,进入出世之道;获得菩萨法;住于菩萨之处;进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无差别的境界;住于如来种性之中,一定会获得无上菩提。」

「菩萨所住的如此法,名叫『住菩萨欢喜地』,因为此地能够不被烦恼所扰动的缘故。」

【说 明】「住分」的内容至此宣说完毕。此部分分为四个层次:

其一,为「依何身」,即依凭什么样的身、心而进住「欢喜地」。

其二,为「为何义」,即修行成就的目标。

其三,为「为何因」,即以大悲为凭借、根据而进入欢喜地。

其四,为「有何相」,即显现修行之后所获得的境界。

「佛子!菩萨住欢喜地,成就多欢喜①:多净信②,多爱乐③,多适悦④,多欣庆⑤,多踊跃⑥,多勇猛⑦,多无鬬诤⑧,多无恼害⑨,多无瞋恨⑩。」

【章 旨】从此章始,进入「说分」的第二部分——「释名分」。此部分主要是对十地的名称进行简要的解释,本来应该十地都说及,但从行文中观之,主要解释了初地、第八地、第十地。这一章先从正面宣说「欢喜地」的相状。首句从总体上说明欢喜地的体相,后九句则从「心喜」、「体喜」、「根喜」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说明。另外,从「自」、「他」的分别,澄观又将前六喜界定为「自行喜」,后三界定为「化他离于喜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大正藏》卷三十五)。

【注 释】①多欢喜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将九种欢喜归纳为三大类,其文曰:「总有三喜,云『多欢喜』:一、心喜,谓入观之心适悦。二、体喜,出观喜受相应。三、根喜,由前心体欢喜内充,外及五根,轻安调畅故。此喜者亦名为『乐』。」九喜中,前二喜为「心喜」,第三喜「根喜」,其余应该归为「体喜」。②净信 本来应该为「清净的信仰之喜」,然而,菩提流支将此翻译为「信敬」,而澄观沿袭其说将其解释为「敬喜」。其涵义为:「证三宝体,得不坏信,增恭敬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三宝」即佛、法、僧。③爱乐 此指「爱喜」,即因乐于观想真如之法而产生喜悦的感受。④适悦 此指「调柔喜」,「身心遍益,皆适悦故,即诸根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⑤欣庆 此指「庆喜」,即因为自己觉知现今所证的境界胜于「初地」之前的境界,而产生喜悦的感受。⑥踊跃 此指世亲、澄观所说的「踊跃喜」,其表现为「身心遍益,增上满足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增上」是指远远胜于此前之境界。⑦勇猛 此即「勇猛喜」,其内涵为:「自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遥,故云『勇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三)这是由「喜」所激发的心理能量。⑧无鬬诤 此即「无鬬诤喜」,因为此时自心已经调伏的缘故。世亲《十地经论》解释为:在讨论义理、解释法义之时,自己之心不受他人所扰动,也不去扰动他人之心。⑨无恼害 即「无恼喜」,是指能够以慈悲、柔和的心态教化、摄取众生,而不产生恼、害众生之心。「恼」,为「心所法」之一。唯识学认为,「恼」是指生起瞋怒之心,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现在不悦之事物,而心中产生懊恼的心理活动。「害」,为「心所法」之一,是指欲损害他人之心;与此相反之心,称为「不害」,即不损害他人之心。⑩无瞋恨 即「不瞋恨喜」,世亲说,此中「无瞋恨」是指,修行者进入此地,见到不如法修行者而能够不产生瞋恨之心。「瞋」,又作「瞋恚」、「瞋怒」、「恚」、「怒」,「心所法」之名,为「三毒」之一。是指对有情众生产生的怨恨等心理活动。「恨」,为「心所法」之名,是指对忿怒之事永远不忘而形成的结怨相状的心理活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 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 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09-21 完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李叔同09-21 完结

  • 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 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 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 可。

    胡兰成09-21 完结

  • 放下的幸福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