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山海经》,让想象的力量无穷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山海经》其书】

《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一共只有三万一千余字。但是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是研究上古时代的宝贵资料。

《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于《史记》,但司马迁认为这本书内容太离奇,“余不敢言”,因此,直到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经传的时候,才将此书公之于众。由于《山海经》的涉猎范围太广,内容太杂,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将它分到哪一类中,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也就成了悬案。

《山海经》中,有《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西山经》东起陕西和山西之间的黄河,,南起秦岭,北抵宁夏,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一陰一山以北;《中山经》西达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在上古时代,能游历到如此广大的地域,也是一件奇事。

【《山海经》名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这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后的感慨。他读完刑天的故事,感叹他的“猛志”。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一精一神的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说,刑天与黄帝争位,最后被黄帝砍了头,把他葬在常羊山麓。“刑天”就是“砍头”的意思。刑天虽断了头,却仍不泯志。他以乳頭为目,以肚脐为口,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与黄帝再决雌雄。

【《山海经》故事】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出自《山海经·水经注》。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叫女娲,人首蛇身。女娲心地善良,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她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女娲补天的故事最有名。

传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天翻地覆。火神祝融打胜了,但共工不服,一怒之下,就把头撞向了不周山。不周山顿时崩裂,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塌了下来,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裂,山林烧起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毒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类。

女娲为人类的遭遇感到痛苦,于是决心补天,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浆来填补残缺的天窟窿,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天支起来。女娲还捕杀残害人民的黑龙,让猛兽害怕。她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来吸附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的补救,苍天总算补上了,地也填平了,水也止住了,人类又重新过上了安乐的生活。但这场特大的灾祸让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一陽一、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而地又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东南方汇流。

一精一卫填海
太一陽一神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孩子。由于父亲炎帝不仅管太一陽一,还管五谷和药材,事情很多,他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一陽一升起,直到太一陽一西沉才回家。所以炎帝不在家时,女娃就独自玩耍。她非常想去看看父亲上班的地方,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照顾不到她。

一天,女娃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一陽一升起的地方划去。就在她的小船行到海中央的时候,海上起了风暴,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大海吞没了。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化作了一只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的小鸟,总是“一精一卫、一精一卫”地叫着,所以人们就叫此鸟为“一精一卫”。

一精一卫恨大海的无情,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山上衔来小石子或是小树枝,把它们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但是大海太大了,加上一精一卫每次只能衔一点点,看上去填海的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但是一精一卫一直坚持着,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从不停息。后来,一精一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一精一卫,雄的像海燕。孩子们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还可以看见海边有鸟儿衔着树枝。

人们钦佩一精一卫的一精一神,就以“一精一卫填海”来比喻那些有毅力的人。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声律启蒙全文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 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 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车万育09-21 完结

  • 菜根谭

    《菜根谭》是不同人的共同选择,它不是洪应明一人的智慧,也涵盖了洪应明视力所及的前人妙语。它展示的不是某一生活侧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 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可观,这是完整的生活。它所面对的不是某一种人,而是芸芸众生。人们可能地位不同,学历不同,性格不同,但都能从中有所 吸...

    洪应明09-21 完结

  •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李毓秀09-21 完结

  • 了凡四训

    读了《了凡四训》,可以使人心目豁然,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所以说《了凡四训》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愿您读完此书后,能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智者,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明)袁了凡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