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墨家:爱人类 爱和平 爱贤者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墨家其派】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得在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西方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开端莫过于此了。但是,比阿基米得早200多年,中国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加深入。他研究了几何光学、杠杆原理、声音传播,还善于制造各种机械。这个人就是墨子。

墨子是我国最早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哲学家,虽然他懂得各种各样的技术,但他认为技术是为保卫和平、抗击侵略服务的。所以人们对他“兼爱”、“非攻”的思想更有印象,也更加敬佩。他反对战争,为了宋国不被楚国侵略,他奔走数千里,劝服楚王收回出兵的命令。他爱世人,不计远近亲疏,不分老少贵贱,他眼中没有国籍和等级的分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命运。所以后世人们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墨”,当时的人有“非儒即墨”之说。他的学说也融进了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爱好和平,团结互助等高尚品德的古老渊源。

和孔子一样,墨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也将墨子的言论总结成了一本书——《墨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包括墨子的言行;另一部分称作墨辩或墨经,是后期墨家的思想,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

墨子的伟大思想也为他带了很多美誉,如胡适认为,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的最伟大的人物”,鲁迅称他为“中国的脊梁”,毛泽东也说他是“比孔子更伟大的人”,梁启超曾感叹:“欲救中国,厥惟墨学!”

【墨子名句】

兼爱。

解读:不分等级、不分身份地位、不分国家地域,对所有的人都有爱。墨子的思想中,最宝贵的就是“兼爱”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到处都是战争和杀戮,但是墨子却提出了超越国界、超越当时的争权夺利思想的大爱。我们从古代起,就是一个主张相亲相爱,不分彼此的民族。

非攻。

解读:反对用武力攻打来解决问题。墨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他爱好和平,也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我国一直是一个反战的国家,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莫不痛斥战争的危害。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或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或是“旧鬼烦怨新鬼哭”,无一不是在呼唤安宁的生活。

节用。

解读: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墨子是一个具有超前思想的人,本来古人强调厚葬,用隆重的葬礼和随葬品来表示自己对故人的尊敬和爱,甚至以活人来殉葬。但是这样会给普通的家庭造成负担,如果连活人的生活都成困难,哪里有财宝跟随死人下葬。于是,墨子提出要薄葬,节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积累财富,变得强大起来。

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解读:考虑问题无法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从过去推知未来,从已经显现的推知尚不知的。谋略的关键,就在于推断,而推断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信息。同样的信息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含义就不一样,这就是谋略深浅的区别。

志不强者智不达。

解读:意志不坚定的人,他的智慧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坚持下来,志向毫不动摇,我们的才华也就能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地展现出来了。坚持,就是给潜能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解读:从政的人,说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推行正道。但是很多政客,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不受人尊敬。

贫者见廉,富者见义。

解读:一个人贫穷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清廉;一个人富贵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仁义。因为贫穷而贪污或者盗窃,因为富贵而挥霍或者清高,这都不是君子所为。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解读:读书人就算有学问,也当以行动为本,不要空谈夸耀。把书本上的道理变成行动,才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万事莫贵于义。

解读: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加可贵的了,人之所以有君子小人之分,不在于财富,也不在于容貌,而在于是否讲道义。道义是社会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就将失去道德的庇护,陷入是非纷争。

【墨子故事】

偷窃病
有一天,墨子给楚国的君主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自己牛羊满圈,厨师想怎么做饭菜都用不完,他自己完全不缺吃少穿。但他看见人家家里做饼,还要顺手牵羊地偷窃,说可以充足他的米粮。您说这到底是他粮食不足需要呢,还是他有偷窃病?”

君王听了回答说:“这是他有偷窃病。”

墨子便说:“今天楚国四境之内的田地空旷荒芜,想种都种不完,,光是管理川泽山林的人就有数千人以上,数都数不过来,这已经算是富国了吧。但是现在见到宋、郑的空城,还想顺手窃取过来,这与那个偷窃人家饼子的人有什么不同?”

楚王听了以后说:“这确实就像那个人一样有偷窃病。”

劝下弦上之箭
墨子能说会道,每次都能让对方心悦诚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要攻打宋国,有一个叫做公输盘的人在为楚国制造打仗用的云梯,帮助楚国的士兵攻打宋城。墨子听说以后,就走了十天十夜赶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有什么吩咐?”墨子说:“是这样。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雇你杀了他,事成之后,我给你黄金做酬谢。”公输盘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虽然不是侠客,但也知道奉行道义,绝不干杀人的事情,恐怕你找错人了。”

墨子站起来对公输盘行了拜礼,问道:“请允许我向你说说这道义吧。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云梯是用来攻打宋国的。宋国有什么罪?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这算什么?宋国没罪却被攻打,这算什么仁?明明知道这些,却不去争辩,这算什么忠?你虽然奉行道义,不亲手杀人,但你造的云梯却让很多人丧生,这是间接在杀害众多的百姓啊。”公输盘听完,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公输盘的引见下,墨子见到了楚王,并说了那个“偷窃病”的故事。楚王说,虽然墨子的话有道理,但是现在云梯都造好了,仗是一定要打的。

墨子见楚王坚持,就叫来公输盘。只见他解下腰带,圈成一座城池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用他的器械攻城,墨子九次打退了他。公输盘使出了最后的绝招说:“我知道有个办法可以对付你,但先不说。”

墨子说:“你的意思是杀了我。我早料到了,所以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在宋国的都城上等你们了。”楚王说:“既然这样,我不攻打宋国便是。”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声律启蒙全文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 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 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车万育09-21 完结

  • 菜根谭

    《菜根谭》是不同人的共同选择,它不是洪应明一人的智慧,也涵盖了洪应明视力所及的前人妙语。它展示的不是某一生活侧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 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可观,这是完整的生活。它所面对的不是某一种人,而是芸芸众生。人们可能地位不同,学历不同,性格不同,但都能从中有所 吸...

    洪应明09-21 完结

  •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李毓秀09-21 完结

  • 了凡四训

    读了《了凡四训》,可以使人心目豁然,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所以说《了凡四训》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愿您读完此书后,能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智者,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明)袁了凡09-21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