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序言
- 1.1 《三字经》:人之初的修身课
- 1.2 《百家姓》:炎黄子孙的总家谱
- 1.3 《千字文》:宇宙洪荒,不过是千字文章
- 1.4 《周易》:看破表象才能接近真理
- 1.5 《尚书》:美德照耀历史长空
- 1.6 《诗经》:诗化的历史,淳朴的浪漫
- 1.7 三礼:用仪式来表达情绪
- 1.8 《春秋》笔法,一字褒贬
- 1.9 《论语》:遇见温柔敦厚的孔子
- 1.10 《孟子》:心正,身正,行正
- 1.11 《孝经》:孝顺的孩子有出息
- 1.12 《尔雅》:古代的百科全书
- 2.1 历史,一部大写的“人”字书
- 2.2 司马迁:正直人写正直事
- 2.3 班固:一丝不苟还不够
- 2.4 前四史:华丽的史书序曲
- 2.5 两本《五代史》:用心深浅见高下
- 2.6 二十四史:在回旋中上升
- 2.7 《洛阳伽蓝记》:书林中的高塔
- 2.8 《贞观政要》:以人为镜明得失
- 2.9 《资治通鉴》:把古人的经验用在今天
- 2.10 三通:政治并不是抽象的事
- 3.1 好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 3.2 老子:中国的“哲学之父”
- 3.3 庄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恒
- 3.4 墨家:爱人类 爱和平 爱贤者
- 3.5 荀子:终身学习的老师
- 3.6 法家:用法律来保护正义
- 3.7 名家:逻辑世界的舞蹈者
- 3.8 阴阳家:传达自然的声音
- 3.9 纵横家:推销自己的谋略
- 3.10 兵家:智慧是最好的武器
- 4.1 神农尝百草,文明从此始
- 4.2 农业的进步:痛并快乐地前行
- 4.3 《黄帝内经》:从内在找原因
- 4.4 《周髀算经》:数学亦是哲学
- 4.5 《水经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4.6 《天工开物》:人生也需要协调
- 4.7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
- 4.8 《齐民要术》:平凡生活中的大智慧
- 4.9 《本草纲目》:敢与前人论真假
- 5.1 集:出生早,成名晚
- 5.2 《楚辞》:方言中的韵味
- 5.3 《淮南子》:刘安已去,空余《淮南》
- 5.4 《文
- 5.5 《诗品》:品出诗真味
- 5.6 《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 5.7 《说苑》:古老的小品文
- 5.8 《抱朴子》:不死的唯有精神
- 5.9 《菜根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
- 5.10 《小窗幽记》:小窗之下话人生
- 5.11 《围炉夜话》:炉火旁边悟真情
- 6.1 真实无须雕饰
- 6.2 生活是最好的诗歌
- 6.3 唐诗的风骨
- 6.4 宋词的雅趣
- 6.5 元曲的畅达
- 6.6 明清小说的灵动
- 6.7 韩柳文章,回到淳朴的文风中
- 6.8 白居易,名声在外的唐代诗人
- 6.9 临川四梦,人生悲欢尽在梦中
- 6.10 《山海经》,让想象的力量无穷
- 6.11 《世说新语》:还你一个生动的古人
- 7.1 书法:文字的形体,书画的线条
- 7.2 国画:留一份空白给想象
- 7.3 国乐:古乐奏给有心人
- 7.4 京剧:表里如一
- 7.5 昆曲:唱不厌精
- 7.6 评剧:谈笑生活
- 7.7 皮影戏:黑白光影的游戏
- 7.8 木偶戏:掌握每一个关节
- 7.9 黄梅戏:方言唱腔
- 7.10 评弹:弹唱悲欢离合
- 7.11 川剧:喜形于色
- 7.12 秦腔:高原天籁
- 7.13 豫剧:假声真情
- 7.14 越剧:吟诵诗词
- 8.1 印度的和尚会念经
- 8.3 《六祖坛经》:本土的佛经书
- 8.4 唐三藏:取回真经留人间
- 8.5 鉴真:中日文化的纽带
- 8.6 土生土长的道教
- 8.7 五术是巫术,还是道术
- 8.8 道教,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 8.9 张三丰:说不清的邋遢真人
- 9.1 建筑,无声的语言
- 9.2 紫禁城,不怒自威的气派
- 9.3 四合院,团团圆圆才是家
- 9.4 苏州园林:处处有景,面面生诗
- 9.5 烟:自然之象,神在八荒
- 9.6 酒:灵感的泉眼
- 9.7 茶:抚慰精神的良药
- 9.8 八大菜系: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
- 9.9 太极拳:柔如水,韧如丝
- 9.10 八卦掌:人生的脚步不断变化
- 9.11 气功:动静相宜 轻重自如
- 9.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 9.13 棋:智力与耐力的较量
- 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 10.2 成年礼:成年就意味着责任
- 10.3 婚礼:有祝福才有幸福
- 10.4 士相见礼:在重复中表达诚意
- 10.5 乡饮酒礼:年高德劭者的荣誉
- 10.6 射礼:发展体育保家卫国
- 10.7 丧服:把悲哀穿在身上
- 10.8 十义:道义不分年代
- 10.9 书信:看不见的礼仪
- 11.1 秦始皇:剑扫六和,一统天下
- 11.2 董仲舒:待价而沽的“推销家”
- 11.3 魏孝文帝:学习是最好的姿态
- 11.4 李世民:越虚心越得人心
- 11.5 苏东坡:历尽劫波仍风流
- 11.6 王安石:毫无私心的“拗相公”
- 11.7 朱熹: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 11.8 王阳明:智者也会读心术
- 11.9 李贽: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
- 11.10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1.11 曾国藩:历代文人的处世楷模
- 11.12 梁启超:男儿志兮天下事